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關于常德哪里有矯正內八字器材賣的信息

解夢佬

新華社長沙1月1日電 題:浩蕩洞庭,“禁漁”帶來新生機

新華社記者史衛燕、周勉、丁春雨

漁村夕照,遠浦歸帆,在歷代文人墨客的筆下,“魚米之鄉”洞庭湖的美與“漁”字密不可分。竭澤而漁,非法捕撈,近年來,洞庭湖漁業資源衰退,生態環境逐漸惡化。2021年,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正式進入“十年禁漁期”。禁漁后,洞庭湖發生了哪些變化?上岸后,漁民如何開始新生活?魚不能捕后,愛吃魚的人們如何找到“一口鮮”的美味?記者近日在洞庭湖區實地走訪,找尋問題的答案。

常德哪里有矯正內八字器材賣

在南洞庭湖區拍攝的大白鷺。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生態恢復:從“艙無魚”到“魚躍艙”

“突突突”,巡邏船的響聲打破了洞庭湖的平靜。湖南省岳陽市東洞庭生態保護協會的何大明和何東順父子倆站在船上查看情況。和幾年前相比,湖里的船只已經少了太多,和他們做伴的是水里不斷往船艙跳的魚兒。

常德哪里有矯正內八字器材賣

湖南省岳陽市東洞庭生態保護協會志愿者正在巡湖。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洞庭湖是長江流域經濟魚類和珍稀水生動物重要的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因漁業資源豐富,這里有“淡水魚類種質資源基因庫”的美譽。曾經,“魚滿艙”是洞庭湖常見的豐收美景。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破壞,洞庭湖漁業資源顯著減少。來往的漁船里,船艙的魚逐漸從大魚變成小魚,有的時候船艙空空如也,“魚米之鄉”陷入困頓。

2021年1月1日零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10年禁漁全面啟動,洞庭湖水生生態加速恢復,洞庭湖部分區域魚類數量快速增長。

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對洞庭湖進行的水生生物及生態環境科學考察結果表明,洞庭湖水域全面禁漁取得了初步效果。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的數據顯示,2021年監測到的水生生物種類較2018年增加了近30種,其中鳤魚再現洞庭湖。

岳陽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黎朝暉說,當地對長江江豚主要活動區域堅持每天開展一到兩次的巡湖活動,并制定救護預案,做到及時發現、及時救護受傷長江江豚。

“值得欣慰的是,2021年長江江豚分布區域已從東洞庭湖擴展到南洞庭湖等水域。”黎朝暉說。

漁民跨界:從“水上漂”到“網上紅”

“歡迎來到胖姐的直播間,有不了解的可以發文字過來,胖姐給你們講解!”熟練地打招呼、流利地介紹,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錢糧湖鎮六門閘社區的漁家女劉曉云正在自己的抖音直播間和粉絲進行互動,直播間生意很紅火。

君山區長江岸線長44.1公里,是長江流域和洞庭湖區全面禁捕退捕工作的重點縣區,有建檔立卡退捕漁民839人。

“洞庭風干魚”是君山區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之一,也是漁民的傳統手藝。上岸后,如何幫助漁民把風干魚推得更遠、銷得更多,君山區實施“百村千人”直播帶貨人才培養計劃,助推漁民創業增收。

“現在曬的魚不是洞庭湖的‘湖鮮’而是養殖魚了,憑借手藝,我們曬的風干魚總能不咸不淡、讓人回味,有好多回頭客呢!”劉曉云驕傲地說,2021年她的網絡銷售額達150多萬元,六門閘社區網絡銷售額2800多萬元。

夕陽斜照,常德市鼎城區牛鼻灘鎮北小河退捕漁民新村里,幾個漁民坐在門前悠閑地曬太陽。這里的人們世代以打魚為生,浪大時在岸邊搭個棚子躲一躲,慢慢形成村落。

上岸后,當地政府幫助漁民重新裝修房屋,按照漁民的意愿,請畫家繪上以鸕鶿捕魚等漁民文化為主題的墻畫。同時,在村里修建廣場,運來健身器材,栽上花草樹木,一個美麗清新的幸福屋場建成,成為當地的網紅“打卡點”。

常德哪里有矯正內八字器材賣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牛鼻灘鎮北小河退捕漁民新村整修以后,煥然一新。新華社記者 史衛燕 攝

漁民彭菊花和丈夫原本以打魚和修理漁船為生,她最愛養花,但因為總要下湖,養在岸上的花沒幾天就干死了。

“現在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彭菊花說,現在房前屋后干凈敞亮,她養了三角梅、康乃馨、茉莉、玫瑰花等。她在抖音等平臺注冊賬號,直播養花等日常生活,獲得了一眾粉絲追捧。

魚類供應:從“吃湖鮮”到“吃新鮮”

魚是老百姓“菜籃子”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江十年禁漁,給我國漁業養殖和老百姓水產消費帶來巨大變化。記者采訪發現,在洞庭湖,養魚形式花樣翻新,老百姓愛上吃魚“新時尚”,甚至有人說“養殖魚‘鮮’過野生魚”。

在益陽市資陽區水韻灣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35歲的龔智誠選擇了科技感十足的養殖模式——跑道魚。在幾條數十米長的水槽里,水流帶動魚不停游動,像跑步一樣。通過電機控制,“跑道”內水流的速度和大小可以調節,將魚群產生的糞污和飼料殘渣沖刷到與水槽尾部連接的集污區內,里面的污水經過兩個過濾壩和沉淀池、曝氣池、凈化池等系統,可以再次利用。“這種模式不僅可以保證魚群始終有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而且在同等水域面積下,產量比過去多了一倍。”龔智誠說。

常德哪里有矯正內八字器材賣

湖南省沅江市智慧漁政指揮中心內,工作人員正查看相關水域情況。新華社記者 周勉 攝

湖面寬闊、靜水流深,在沅江市浩江湖瓊湖漁場,職工們從“捕魚人”轉型“護水人”,除每日監測水質、打撈垃圾外,他們還找到了最好的幫手——魚,以魚類的“人放天養”作為凈化水質的重要方式。

“所謂‘人放天養’,就是不投肥、不投餌,只放魚苗在自然水域,讓魚自由生長。”瓊湖漁場職工陳世宏說,以前浩江湖采用網箱養魚方式,高密度投肥養殖導致水體污染,現在以魚養水,一畝水面嚴格只投放20尾魚苗。

湖美、人安、魚肥,古老的洞庭湖正煥發新的生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