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壬午年一共出現了五次,而這五次發生在五個人生際遇最是跌宕起伏的皇帝任內。
第一個壬午年是建文四年。帝星隕落,斗轉星移。這一年里,一個胸懷宏圖大志的年輕皇帝正在城中焦頭爛額,皇爺爺傳下的才戰戰兢兢地坐了四年,眼下就要不保了。窮途末路的他回思過往,仍然不知到底是哪步棋走錯了。上干脆果決是因為他相信先帝才剛駕崩,叔叔們對先帝和皇位還有著如同自己所懷一般的一顆敬畏之心,不敢拂逆其意,軍事上優柔寡斷是因為血脈宗親豈能同室操戈,以軍事制人而后再施懲戒,才不妨仁義之理念。
只是他錯誤估計了雙方的實力,他沒有徹服對手的能力,對手卻在以命相搏,他以為自己掌控著局面,卻在一點一點地失去優勢,直到最后的攻守之勢確立,他再也無法翻身。他后悔嗎?當然,只是身邊從不需要事后諸葛,大錯已經鑄成,只能吞下這苦果。不管他多麼想成為文景,最終只能落得個惠帝的稱號。
第二個壬午年是天順六年。順應天命,取而代之。這是風平浪靜的一年,也是波濤暗涌的一年,龍椅上的九五之尊已經經歷了太多,從太子到皇帝,從皇帝到異族階下囚,然后成了被禁錮的皇,多年后終于,如果說朱祁鎮的人生還不夠,那麼也就沒有所謂的人生了。
雖然才三十多歲,但他飽經風霜的身體已經每況愈下,這一年里諸事相安,相比起他的之前的閱歷,反倒顯得不正常。然而此刻他已經盡除內憂外患,連奪門之變的功臣都已經殺光,政事再無遺漏,幾十年風風雨雨,朝局終于重歸安定,一年多后就英年早逝,為他不可思議的一生畫上句號。
第三個壬午年是嘉靖元年。歷史上以堂弟身份繼任大統的鳳毛麟角,明朝則只此一例。武宗荒廢朝政,死時又未留下子嗣,朱厚熜天賜良機,皇位一坐就是46年,他的任內振朝綱,勝卻也方士。
這是載入史冊的時刻,但對朝局未必是件好事,一個從沒有被當做皇嗣培養的興獻王之子,一朝得志,非雞犬不可。不僅強行將興獻王加皇帝謚號,后來更為了將其納入太,改朱棣號“太宗”為“成祖”,將仁宗皇帝朱高熾的牌位移除,興獻王的位次還力壓先帝武宗。嘉靖的繼位也標志著孝宗皇帝朱佑樘一脈斷絕。
第四個壬午年是萬歷十年。萬歷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歷十年則是這漫長48年時期中的一個分割線,因為在這一年,明朝歷史最偉大的內閣首輔張居正逝世,為之動蕩,此后,明朝由盛轉衰,走向一條不歸路。
神宗皇帝也是在這一年里慢慢成長起來,失去了事必躬親的張居正,一切大小事務都得自己來決斷,從此性情大變,更將已故的張居正視若仇敵。后脆了張居正的種種措施,還為了國本之爭多年不上朝,大明江河日下。
最后一個壬午年是崇禎十五年。此刻大明王朝還沒有覆滅,但一切已經山雨欲來。這一年里,清軍連克松山、塔山,又入薊州,破濟南、兗州,李自成朱鎮大勝、又攻破汝寧、占領襄陽,也是這一年,爆發安慶兵變,同時,山西安邑發生大,太倉州又遇數十年難見的饑荒,湖州府歸安的驚天蝗禍……
這一年里,崇禎敗局已定,大明氣數將盡,所有的災難和失利都在了一起,就像是一個受縛的肉票,只待被穿喉一劍。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2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