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云南楚雄9月12日電 題:走近彝族古籍修復師:修書亦修心 救書如續命
中新社記者 胡遠航
一個人,一張桌,一支毛筆、一把刷子、一個鑷子……依靠這些最平常的工具,云南省社會科學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兩代古籍修復師,搶救性修復了上千冊彝文古籍。
這里面既有反映彝族倫理規范的《勸善經》,也有記載彝族祖先遷徙過程的《彝族六祖史》,以及反映彝族部落發展的《德勒氏族史》、醫學典籍《獻藥正經》等。隨著這些古籍修復完成,彝族的眾多民族文化密碼由此解開,彝族文化得到更好傳承,也使得中華文化的圖譜更加完整。
“修書亦修心,救書如續命。”日前,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兩位古籍修復師歐麗、朱成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發出這樣的感慨。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各民族都創造了優秀的文化,留下卷帙浩繁的文獻古籍。1984年起,中國政府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全面開展少數民族古籍保護、搶救、搜集、整理、翻譯、出版、研究等工作。云南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大省,保有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古籍。其中,彝族是云南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古籍藏量大、種類多、內容廣,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利用價值。
歐麗、朱成彥是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第二代古籍修復師,師從研究院第一代古籍修復師王麗萍及云南省國家級古籍修復專家楊利群。早在1981年,該院(前身為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室)在成立之初,就深入滇、川、黔、桂四省彝區,采用收集、翻譯、整理彝文古籍和深入實地調查獲取活史料并重的調研方法,廣泛開展彝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搶救、發掘、研究和傳承發展工作。
目前,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館藏的彝文古籍已近3000冊,涉及政治、經濟、歷史、哲學、軍事、醫學、天文、地理、文學、民俗等領域。這些古籍,由研究院首任院長、新中國第一位彝族教授劉堯漢等科研人員不辭辛勞,深入彝族村寨收集整理而來。
“和大部分古籍修復一樣,彝文古籍修復同樣需要遵循‘修舊如舊、搶救為主、治病為輔、最少干預、過程可逆’的基本原則。”歐麗介紹,古籍修復主要還是靠人工。修復之前,修復師們需要拍照、量尺寸、記頁碼,記錄書籍原貌,然后將古籍拆開,還原成紙張的形態,逐葉修復。要熟練掌握修復技術,往往需要花費數年時間。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于年代久遠,不少待修復的古籍已嚴重脆化、絮化,有的殘缺不全,有的薄如蟬翼,有的板結如磚。為了拆開一本古籍,兩位古籍修復師合作都花費近一個小時時間。一個下午,他們每人只修復三至四葉古籍。
“經過數代人的摸索,我們現在主要采取挖襯修復、局托修復、全托修復、補洞修復等技法來修復古籍。修復每一葉古籍,都需經歷噴水壓平、配紙補孔、吸水壓實等工序。”朱成彥告訴記者,古籍修復過程中最常遇到的是修補破洞,修補過程中所選用的漿糊必須是去筋的小麥淀粉調制,這樣的漿糊漿性溫和、穩定性好,且具有操作的可逆性,便于后續修復。
日常工作中,朱成彥和歐麗的辦公室總是最安靜的,只有手指摩挲紙張的聲音。窗外常青的大榕樹,也仿佛感受不到季節的變換。“修書亦修心,要坐得住冷板凳、出得了細活才行。”談及修復古籍的心得,朱成彥和歐麗總是這樣說。
與普通古籍不同的是,包括彝文古籍在內的少數民族古籍,過去大多由民族民間藝人、本民族知識分子掌握使用,多為手抄孤本,且裝幀形式多為線訂卷裝和毛裝,紙張結構疏密不均,最初的保管條件也十分有限,這導致修復難度加大。
“每修好一本彝文古籍,不單是為這本書續命,更是在搶救我們的民族文化。”歐麗說。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院長肖惠華透露,隨著歲月流逝,彝族文化的精通者越來越少,彝文古籍的修復整理工作也越來越緊迫、重要。秉持“救人、救書、救學科”的少數民族古籍工作任務,該院在修復整理古籍的基礎上,還聯合當地政府等相關部門,采用數字化等手段讓古籍重生,面向公眾開放。
“包含各少數民族典籍的中華典籍,浩如煙海。我們每一次的修復與創新,都是守望文明不可或缺的一環。”肖惠華希望,有更多后人走近這些古籍,傳承民族文化。(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