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踢出天邊月,兩肩擎起海中星。何嘆國足英雄少,當知高手在圓情。
我國古代稱踢球為『蹴鞠』,《戰國策·齊策》中說臨淄富實,『民間無不吹竽鼓瑟、斗雞走犬、六博、蹋鞠者。』《漢書·霍去病傳》注:『鞠,以皮為之,中實以毛,蹴蹋而戲也。』《文獻通考》:『蹴球蓋始于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于上,為門以度球;球二分以左右朋,以角勝負。』據《蹴鞠圖譜》載無球門踢法:一人或幾個人踢稱打鞠;二人對踢稱白打;三人以上稱場戶。宋代更重無球門踢球,錢選繪《宋太祖蹴鞠圖》,《水滸傳》中描寫宋徽宗趙佶好踢球可證。當時有許多球社,稱『齊云社』、『圓社』;稱踢球者為『圓情的』。《蹴鞠譜》中還介紹十種踢法:『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有人或爭足球源于中國,正如火藥、造紙印刷,如今言之,底氣已不甚足矣。
八十二 宋 捶丸城間小兒喜捶丸,一棒橫擊落青氈。縱令相隔云山路,曲折輕巧入窩圓。
《樸通事諺解》中有關于元代大都民俗中『捶丸』的記載:『用有柄木勺接球,相連不絕,方言謂之球棒。球用木為之,或用瑪瑙,大如雞卵。』(也有皮球的記載) 其場地『掘地如碗,名窩兒。或隔殿閣而作窩,或于階上作窩,或于平地作窩。人打球兒,先掘一窩兒,后將球兒打入窩內。』盛球棒的器具,稱為『提攬』,筐上有圓圈,用手提攜。在宋代繪畫有小兒《蕉陰捶丸圖》;成人亦有捶丸活動,《續夷堅志》:[京娘墓]:『他日寒食,元老為友招,擊丸于園西隙地。』最早系用小木棒擊球。可能至元代有所改變。按捶丸的形制,就是高爾夫球之祖源。而《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沒有高爾夫球起源記載,只說最早1457年 (明代)蘇格蘭禁止高爾夫球。
八十三 明 婦女踢球陽春三月小桃開,笑語飛過百花臺。五彩毛團翻上下,原是雙嬌踢球來。
漢代即有女子踢球運動,南陽漢代畫像石中便有女子踢球形象。《文獻通考》:『宋,女弟子隊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繡羅寬衫,系錦帶,踢繡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明王譽昌《崇禎宮詞》:『錦罽平鋪界紫庭,裙衫風度壓婷婷。天邊自結齊云社,一簇彩云飛便停。』明代畫家杜堇繪有『仕女蹴鞠圖』,畫中三位婦女在踢一白色大球。明錢福有《蹴鞠》詩:『蹴鞠當場二月天,仙風吹下兩嬋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翠袖低垂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幾回蹴罷嬌無力,恨煞長安美少年。』清代年畫中仍有戴花帽纏足婦女踢五彩球之形象。
八十四 明 放紙鳶巧糊彩畫飛蹁躚,乘風起舞綠楊天。影馳碧空飄雙帶,又送紅燈到上邊。
《朝野僉載》:『魯般者,嘗作木鳶乘之而飛。』元代詩人謝宗可《紙鳶》:『畫里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躚。影馳空碧搖雙帶,聲遏行云鼓一弦。避雨飛來芳草地,乘風游遍綠楊天。黃昏人倚樓頭望,添個紅燈到上邊。』清代詩人描寫放風箏:『槐榆舒綠柳含青,陣陣東風拂面生。最是兒童行樂事,置身檐瓦放風箏。』『春衣稱體近清明,風急鷂鞭處處鳴。忽聽兒童齊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箏。』北京稱風箏為『鷂子』;縛竹笛于風箏背上,因風播響,稱為『鷂鞭』。據說初春的風,由下往上刮,過清明風則不穩;故易吹落。
八十五 清 打陀羅冰上樂兮鞭陀羅,隨風旋轉呼如何。貂帽錦靴小阿哥,明年躍馬金盤陀。
陀羅,又作陀螺,《通俗編》:『陀羅者,木制,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卓于地,急掣其鞭則轉,頂光旋旋,影如不動也。』北方正月,天氣正寒,兒童多在冰上打陀羅,俗稱『冰嘎』。清李孚青《都門竹枝詞·打陀羅》:『清明佳節柳條拖,放學兒郎手折多。早送爺娘上墳去,好尋閑處打陀羅。』此指在平地打陀羅也。
八十六 漢 六博六白六黑十二棋,雙方相爭博一局。只緣獲籌心歡悅,廢寢忘食仍嗜迷。
六博在漢代流行。出土漢俑即有二人對坐六博者。鮑宏《博經》:『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擲頭,謂之瓊。』每人六棋,局分十二道,中間橫一空間為水,放魚兩枚。博時先擲采,后行棋。棋到水處則食魚,食一魚得二籌。更多具體玩法,已失傳。
八十七 唐 雙陸桐陰對坐品香茗,一局雙陸赤與青。擲骰滴答如銅漏,深宮又聞小尨聲。
雙陸是古代一種棋類游戲,有固定長方形盤,上畫左右各有六路,雙方分黑白各十五個馬子,狀如保齡球的小木棒。馬子按規定在盤邊擺放,雙方輪流擲骰子,按點多少移動馬子。白馬子自右向左,黑馬子自左向右。馬子先出盡者為勝。晚唐反映宮人生活的繪畫中有打雙陸的形象。
八十八 漢 弄劍與踏杯舞壯夫弄劍不弄丸,上下青光懾人寒。長袖應隨笙鼓樂,跳踏圓杯舞君前。
四川出土漢畫像磚中百戲部分有『跳丸』或稱『弄丸』者,一男子赤上身,雙手上舉,空中有五個圓球,加其手中一球當為六球。漢代壁畫百戲中亦有一人在弄六丸、梳髻著衣,似為婦女。沂南漢墓石刻百戲中一赤上身男子,所弄為四把短劍。張衡《西京賦》:『跳丸劍之揮霍,走索上而相逢。』又南陽畫像石中有長袖舞女在五個杯上舞蹈之狀;滎陽出土漢代陶樓所繪人物中,亦有長袖舞女在五個覆杯上舞蹈的形象。這些可視形象證實:我國的雜技在兩千多年前便有了相當高超的水平。
八十九 唐 西域歌舞西域歌舞名胡旋,傳入宮掖靡長安。吹奏何必瓊林宴,市間到處聞管弦。
隋唐時期,西域文化包括宗教(如景教、祆教)、服飾 (如胡服翻領窄袖)、飲食 (如胡餅、燒餅)、繪畫、歌舞、音樂及樂器等一起傳入長安。音樂主要有龜茲樂、天竺樂、疏勒樂、安國樂等。樂器舞蹈也隨之而流行。著名的『胡騰舞』出自石國;劉言史《王中丞宅夜觀胡騰》詩:『石國胡兒人見少,蹲舞尊前急如鳥。』李端《胡騰兒》詩:『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又有『胡旋舞』,出自康國;白居易《新樂府·胡旋女》:『胡旋女,出康居。弦歌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飄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出土唐三彩中有穿舞服的舞伎俑,唐墓壁畫中也有舞女張臂作舞形象。
九十 宋 瓦子內說書閑聽瓦內講評書,粉怪傳奇勝翻讀。打諢煙花皆悅眾,全憑利口譽京都。
《夢粱錄》:『小說講經史:說話者謂之舌辯,雖有四家數,各有門庭。且小說名:「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公案樸刀桿棒發發蹤參之事,有譚談子……等;談論古今,如水之流。談經者,謂演說佛書。又有說諢經者,……講史書者,謂講說《通鑒》、漢、唐歷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所謂『四家數』即對曲藝說話的分類:小說、講史、談經、諢話。銀字兒指演出前先吹銀字管樂而得名。煙粉指煙花、愛情故事;靈怪指神鬼故事;說諢經指滑稽說唱。
九十一 宋 傀儡戲村頭齊觀耍傀儡,搬演故事又一回。載歌載舞賴提舉;博得歡笑落夕暉。
《東京夢華錄》中已載有『杖頭傀儡、懸絲傀儡、藥發傀儡』等名目。《夢粱錄》:『凡傀儡,敷演煙粉、靈怪、鐵騎、公案、史書歷代君臣將相故事話本,或講史,或作雜劇,或如崖詞。如懸線傀儡者,起于陳平六奇解圍故事也,今有金線盧大夫、陳中喜等,弄得如真無二,兼之走線者尤佳。更有杖頭傀儡,最是劉小仆射家數果奇,其水傀儡者,有姚遇仙、賽寶哥、王吉、金時好等,弄得百伶百悼。兼之水百戲,往來出入之勢,規模舞走,魚龍變化奪真,功藝如神。』
九十二 金 酒樓唱曲路歧天涯淪落人,酒樓趕座唱清音。不入勾欄打野呵,瞽女彈詞說陶真。
耐得翁《都城紀勝》:『諸色路歧人在此作場。』路歧人指歌唱賣藝者。《武林舊事》云:或有路歧,不入勾欄,只在耍場寬闊之處做場者,謂之『打野呵』。即露天賣藝,或稱『打野火』。《堯山堂外紀》載:杭州瞽女唱小說評話,謂之『陶真』。
九十三 清 高蹺豐年高蹺扮秧歌,水滸英雄摹演多。文武兩班分丑俊,揮扇敲鼓打手鑼。
清代高蹺,俗稱秧歌。較早組成的內容,系表現《水滸》男女英雄人物;分丑、俊兩班;以執器來分,則左棒武松,右棒張清,漁翁阮小二,樵夫石秀,丑鼓時遷,俊鼓楊雄,丑鑼顧大嫂,俊鑼孫二娘,丑扇王英,俊扇扈三娘。其后加入青蛇、白蛇、許仙、丑婆、傻兒等,乃進入二十世紀之事,早已失卻歌頌梁山英雄之傳統矣。
九十四 清 子弟書太平歌詞子弟書,開篇妙語似連珠。單弦牌曲八角鼓,風送時調滿京都。
清代初期,出征的八旗子弟采用俗曲、巫歌等曲調,填詞演唱。傳說乾隆時凱旋的阿桂部軍士即用八角鼓擊節,演唱這些俗曲以頌武功,又傳說軍士乘騎入京,以鞭擊鐙,邊行邊唱天下太平,謂為太平歌詞,京城為之轟動。后以此八旗子弟軍樂為基礎,形成以八角鼓伴奏的說唱形式『八旗子弟書』。八角鼓為滿族樂器,傳說由八旗的八位首領各獻一塊好木料鑲嵌而成。李鏞在顧琳《書詞緒論》序中說:『辛亥夏(乾隆五十六年)旋都門,得聞所謂子弟書者。』《天咫偶聞》:『舊日鼓詞有所謂子弟書者,始軔于八旗子弟。其詞雅馴,其聲和緩,有東城調、西城調之分。』子弟書在文人參與下,提高其藝術含金量,創作許多曲目。清末,子弟書由盛轉衰,其曲本被北方各種大鼓所采用;部分曲調亦被借鑒和吸收;有的曲牌仍保留在單弦唱腔之中。
九十五 清 太平鼓太平年間太平鼓,邊打邊唱邊起舞。宛轉九腔十八調,祭祖敬神求多福。
太平鼓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漢族很早即有,宋代稱打斷,明代稱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多層高麗紙;或呈圓形,鼓邊綴以絨球,鐵柄下打成環中套環之形。一是源于滿族薩滿祭祖跳神時用之單鼓、呈橢圓形,蒙以馬、驢或羊皮。清何耳《燕臺竹枝詞》:『鐵環振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
九十六 清 盲人走街賣藝命運乖舛苦盲人,學得數術養自身。風吹雨淋街巷走,難免饑寒守清貧。
《堯山堂外紀》載:杭州瞽女唱小說評話,謂之『陶真』。舊社會盲人,一般只有兩種職業:曲藝或算命。曲藝包括時調小曲、著名唱段、長篇評彈等;算命包括批八字、合婚嫁娶、細批流年等。兼業曲藝者攜帶三弦;專業算命者,敲小鑼,鑼名『報君知』;或吹橫笛或打竹板。
九十七 唐 刺青長安少年多英雄,胴臂競相比雕青。精刺五彩多奇妙,東傳扶桑有遺風。
刺青是古代紋身風俗的遺跡,許多民族都曾有過。古書記載:周代的越人即披發文身。后來民間的刺青已沒有上古圖騰崇拜的內容。唐代民間特別流行刺青,當時稱為『札青、點青、膚札、鏤身。』刺的內容有各種圖形,文字以及人物佛像等。《酉陽雜俎》載:『荊州街子葛清,自頸以下,遍札白居易詩。段成式嘗與荊客陳至呼觀之;令其自解。背上亦能暗記,反手指其札處,至「不是花中偏愛菊」,則有一人持杯臨菊叢;「黃夾纈窠寒有葉」,則指一樹,樹上掛纈窠,文絕細。凡札三十余首,體無完膚。陳至呼為「白舍人行詩圖」。』唐代刺青的技術水平已很高妙,『又有王力奴以錢五千,召工札胸腹為山池亭院,草木鳥獸,無不具悉,細若設色。』《水滸傳》中九紋龍史進,浪子燕青等皆刺得一身好花繡,說明宋代仍有刺青。宋后便少見。刺青唐代傳入日本,迄今仍有滿身刺五彩圖形者。
九十八 晉 斗雞斗雞芥翼爭英雄,雙距利刃逞威風。羽毛飛揚分勝負,終在紈绔歡樂中。
斗雞在戰國時期已很盛行。《國策·齊策》:『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免病居家……相隨行斗雞走狗。』寒食斗雞在魏晉時尤盛。應瑒《斗雞詩》中描寫道:『二部分曹伍,群雞煥以陳。雙距解長 ,飛踴超敵倫。芥羽張金距,連戰何繽紛。從朝至日夕,勝負尚難分。』斗雞之風,至唐代仍很盛。花蕊夫人《宮詞》:『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樓雙夾斗雞場。內人對御分明看,先賭紅羅被十床。』
九十九 明 猴戲黃毛紅臀小胡猻,翻斗爬竿踏車輪。頂盔揮旗羊做馬,妝扮美女笑煞人。
漢代畫像石中百戲圖里有猴戲形象,可知我國馴猴作戲的歷史甚早。迄明清時,玩猴者多為謀生之計流浪江湖。玩猴藝人多為一副扁擔,挑兩個箱子;或牽羊,帶助手扛一長十字竹竿。在選好場地后,敲鑼引人駐足。一般令猴翻筋斗、擔水、走索;或爬高竿;或開箱戴面具,穿戲衣走場。《燕京歲時記》:『耍猴兒者,木箱之內藏有羽帽烏紗,猴手自啟箱,戴而坐之,儼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揚可聽。古稱沐猴而冠,殆指此也。其余扶犁跑馬,均能聽人指揮。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馬者,以羊易馬也。』
一百 清 斗蟋蟀底事清閑愛小蟲,重價得來藏玉城。交惡皆因爭異性,不惜搏斗逞英雄。
《燕京歲時記》:『七月中旬則有蛐蛐兒,貴者可值數金。有白麻頭、黃麻頭、蟹胲青、琵琶翅、梅花翅、竹節須之別,以其能戰斗也。』上等蟋蟀,均系主人不惜重金購得,名蟲必用青白色泥罐貯之。『蛐蛐罐有永樂官窯、趙子玉、淡園主人、靜軒主人、紅澄漿、白澄漿之別,佳者數十金一對。』每一罐內須置一小扇面形過籠,作為雌雄蟋蟀交尾的『洞房』。清代北京俟冬至這天以蟲會友,進行傳統的『封盆』格斗。早年間斗蟋蟀規定:以二十四罐為一棹,斗之前,要先比較蟋蟀的個頭大小,同一等級的即大小相當的才放入一盆決斗。兩條體重相等的雄性蟋蟀一旦移進斗盆,彼此尋覓『情敵』,相遇后即互相廝殺,戰勝的蟋蟀,皆冠以『將軍』稱號。輸贏亦有賭注,一般為數斤月餅或水果,主要在求一樂。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9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