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十幾年前有一款網絡游戲叫《新天龍八部》,我玩的非常沉迷,還在游戲里認識一個退伍回家的大哥。
有天刷副本的時候,我們聊起一個話題:“最牛逼的人是什麼樣子”,每個人說了幾個觀點,但都不能服眾。
最后退伍大哥說話了:
“想收手就收手的人最牛逼,比如你去賭博,哪怕只贏了一毛錢也能克制繼續賭的欲望,見好就收,這才是最難的。”
刷副本的幾個小伙伴聽了,紛紛表示服氣,大哥就是大哥。
現在看這句話,屬于雞湯文學的常用套路,但是十幾年前卻給我很大的震撼,讓我幼小的心靈久久不能平靜。
從那以后就知道了,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及時止損,想收手就得能收手。
十幾年來,我實踐的還不錯,有什麼不順利的事情,趕緊割肉逃生,基本上沒栽過大跟頭。
網絡游戲里的一句話,給我的人生設置了保險杠,雖然和退伍大哥素昧平生,但我依然覺得,那大哥是我的貴人。
然而以后就沒什麼好運氣了。
再也沒見過能指點迷津的大哥,也沒遇上困難時伸出援手的貴人,不管遇到什麼糟心事,都是我一個人在扛。
有時候也在想,那些歷史書里的主角,為什麼走的每一步都有貴人相助?
比如沛縣亭長劉邦,到酒席上混吃混喝,結果被呂大爺看中,不僅沒把他轟出門外,反而送了一個黃花閨女做老婆。曹操年輕時渣的要死,橋玄卻說,平定亂世的非你莫屬啊。
北齊神武帝高歡,要啥沒啥的純屌絲,出門走了一圈,被白富美婁昭君發現,發誓非高歡不嫁,從此高歡有了起家的資本。
更不用說教員,可謂是一路開掛,年輕時走到哪里都有人賞識,等自己做了一號人物,到哪個地方都能吸引一批追隨者。
如果說他們的開掛人生,純屬運氣爆棚,我是不相信的。
運氣可能一時有用,但不能讓人順利一輩子,除了運氣以外,那些牛逼人物肯定有什麼過人之處,只是被刻意隱藏起來了。
經過多年思考,再加上自己“從來沒撿過5塊錢”的慘痛經歷,對于貴人相助的問題,也算有了一點想法。
今天就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大家也能遇到貴人相助,以后牛逼起來。
二、
想要別人幫助,你必須有一點特長。
這里說的特長,能力出眾肯定是其中的一種,但能力需要在事業中表現出來,一文不名的年輕人哪來的事業?
即便你在業內做的不錯,跨行業的大佬也未必懂啊。
所以特長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東西,比如膽大包天、思維縝密、氣質出眾等等,甚至是語文、數學的成績特別優秀,這些都能得到別人的關注。
大家在學校的時候,肯定見過老師對某個學生特別偏心吧,這其實很正常。
雖然老師是園丁,但不可能灑向全班都是愛,對于極個別出眾的學生,肯定偏愛多一點,那麼分給其他人的自然就少一點。
能量守恒定律,永遠是存在的。
漢高祖劉邦是屌絲逆襲的典型,那他有什麼特長呢?
據司馬遷的說法,劉邦的特長就是心大。
那時呂大爺在故鄉和人結仇,因為和沛縣令是朋友,便舉家搬遷到沛縣謀生。沛縣的鄉紳豪族聽說縣令有客人,趕緊上門巴結,給足縣令面子。
客人來的太多,便要辦酒席。
司儀蕭何定了一條規矩,份子錢不滿1000,只能坐在大堂下面。
所有人都量力而行,按照蕭何的規矩坐下吃飯,畢竟此行的目的是在禮單上留下名字,讓縣令知道我來了,吃飯不是最重要的。
能隨手出1000份子錢的,誰家缺大米?
結果劉邦來了以后,渾身一個銅板都沒有,卻隨口說一句“賀錢萬”,呂大爺聽到有人送了一萬份子錢,驚呆了,趕緊出門相迎。
事情走到這里,并沒什麼特別的地方,能出一萬錢的人不多,但也不是沒有,無非是銅臭十足的土豪而已。
很快,呂大爺發現劉邦的不同之處了。
蕭何告訴呂大爺:“劉邦是個大騙子,根本沒有萬錢,您千萬別太當真。”
劉邦也無所謂,反正到了大堂,那就該吃吃該喝喝唄,甚至趁著酒勁欺負別人,到處開玩笑。
別人都在想,當著縣令和呂大爺的面,怎麼不要臉呢?萬一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次不是白來了?
劉邦不在乎,我開心就行,管他什麼大爺呢。
隨后便是呂大爺說話了:“老劉,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開金口,我馬上給你送來。”
劉邦:“那你就送來吧。”
按照司馬遷的說法,呂大爺懂相面,發現劉邦“隆準而龍顏”的貴人相貌,才把女兒許配給他,但我覺得是為尊者諱。
高鼻梁的男人太多了,不可能都是貴人相貌吧?
事實上,呂大爺看重劉邦的地方,正是這份“滿不在乎”的氣度。
換位思考一下,公司董事長請員工吃飯,大家都緊張的要死,看到想吃的菜也不敢轉桌子,這時候有個員工來了,在董事長的旁邊加一副碗筷,吃飯喝酒嗨到飛起,并且和董事長講各種段子,引導酒席的氣氛走向高潮,最后賓主盡歡各回各家。
如果你見到這種人,是不是也覺得:此人不簡單。
對,這種氣質就是劉邦的特長。
所謂特長,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只有和其他人不一樣,你才是特立獨行的你。
大部分人都是沒有棱角的普通人,但凡你有出類拔萃的地方,就能很快提升曝光率,有了曝光率,得到貴人相助的概率是不是大一點?
換句話說,想得到額外的資源,你得想辦法把自己推銷出去。
對于小人物來說,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提升某項特長,在特定領域超越其他人,給自己打造一個向上進階的平臺。
這樣一來,大佬就很容易發現你了。
如果沒有貴人相助,根本原因不是人家沒有眼光,實在是自己太普通了,以至于人家都找不到欣賞你的地方。
既然找不到欣賞你的地方,那人家為什麼要幫助你?做一件沒有任何結果的事情,恐怕沒人愿意吧。
就像你不會教乞丐微積分一樣,雖然乞丐也有學習進步的心思,但你知道,教他微積分是沒有結果的。
從這個角度也能說明一個問題,為什麼顏值高的俊男靚女,在求職和競爭方面有優勢?
因為高顏值就是他們自帶的種族天賦,別人根本沒辦法超越,他們年輕時得到的資源,顏值普通的人一輩子都得不到。
總之就是一句話,向上走的每條路都拒絕平庸。
三、
有特長的人容易得到貴人相助,那貴人為什麼要仗義相助呢,或者說貴人幫你到底圖什麼?
要知道大家都很忙的。
其實原因也簡單:價值投資。
教員曾經說過:“世上訣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自從人類分化成為階級以后,就沒有過這種統一的愛。”
大佬幫助年輕人,自然也不是無緣無故的愛,而是為了獲得豐厚的收益呀。
他們給你指點迷津、給錢給物資,甚至直接把女兒嫁給你,潛意識里就認為,幫助這個年輕人,以后有極大可能獲利豐厚。
所以想得到貴人相助,你得有一定的潛力,讓大佬相信,此人以后一定能做成事,只是需要人推一把而已。
還是用劉邦來舉例。
呂大爺收劉邦做女婿,當然是看重他的獨特氣質,但只有獨特氣質遠遠不夠。
有特長和與眾不同,只是向上進階的門檻,主要作用是篩選不合格的人。等邁過這道門檻以后,還要過兩道關卡。
第一道關卡是職業、性格、圈子等外部因素。
劉邦是泗水亭長,屬于基層公務員里的領導干部,管理十里地方,主要負責治安、抓小偷、協調鄰里關系等工作。
雖然都是些家常瑣事,但非常考驗綜合能力,要是有性格靦腆、遇事不敢出頭的短板,根本沒法完成工作。
但是劉邦做的很好。
做為秦末的老江湖,呂大爺肯定知道,能勝任亭長職務意味著什麼,論綜合能力,不輸于現代身價過億的資本家。
最重要的是,亭長劉邦和縣吏蕭何的關系好,說明劉邦的圈子不局限于泗水亭,而是在整個沛縣都能吃得開。
這樣的人,不管做什麼都能成功的。
他在亭長的職位上做到極致,基本摸到了向上進階的天花板,那麼呂大爺收劉邦做女婿,用自己的資源和人脈拉一把,劉邦就能輕松突破天花板,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然后和呂家一起攜手壯大。
這是雙贏的結局,豈不美哉?
如果劉邦沒有成長的潛力,在滿堂鄉紳豪族里,呂大爺憑什麼欣賞他?要知道,沛縣令也想和呂大爺做親家。
說到底,無非是沛縣令的兒子沒出息,是個坐吃山空的二世祖,而劉邦是潛力股。
所以說,有投資價值的潛力股才能遇到貴人。
第二道關卡是知恩圖報。
這個很重要,對于大佬和年輕人,都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畢竟大佬耗費精力資源,是希望收到回報的,萬一折騰半天,卻培養了一條白眼狼,那不是虧大了?
所以歷史上出現很多次雷同的場景:
年輕人求大佬幫忙,大佬根本不為所動,你的死活關我屁事?
直到大佬遇到棘手的問題,年輕人不顧生命危險,幫大佬沖鋒陷陣。大佬才明白,我對他的態度非常惡劣,年輕人卻不計前嫌,厚道人啊。
從此以后,年輕人終于走上快車道。
這里面的關鍵點在于,大佬認為年輕人厚道。厚道說明品性優秀,幫他一點,他愿意十倍百倍的報答,而不是翅膀硬了就把投資人踹開。
這樣的年輕人,誰不喜歡?即便能力有限,沒有大佬愿意投資事業,生活中也能交到很多朋友,有什麼事,大家也愿意幫忙。
因為幫助厚道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說不定哪天自己走背運,也能找厚道人出力呢。
前些年互聯網創業高潮的時候,很多創業的年輕人到處融資,而咖位高的投資人也說得很明白:投資,其實就是投人。
一是創業者有沒有成功的潛力,二是觀察拿錢的人品性如何,如果兩條都過關,那麼融資就順利,只要有一條不過關,往往是不歡而散。
“知恩圖報”是玄學問題,沒有量化的標準,非常考驗投資人的眼光。
不過對于年輕人來說,有條件的話,最好做個厚道人,路才能越走越寬。那種迷信《厚黑學》的人,遲早死在自己手里。
四、
“貴人相助”是一件溫情的事,前文說的冷冰冰的,沒有一點人情味,那有沒有不功利的情況呢?
也有。
人是感情動物,再冷漠的人,也會在某個時候卸下防備,心里升起沸騰的熱血。
而貴人和大佬動感情的時候,便是在努力的年輕人身上,看到曾經的自己。
因為每個走上人生巔峰的大佬,都是從年輕的小人物開始,一路披荊斬棘走過來的,當他功成名就以后,看到同樣努力的年輕人,會想起自己的艱苦歲月。
于是產生了一種同情心。
經過幾次試探,一旦發現年輕人與眾不同,并且有潛力、懂得知恩圖報,他愿意把自己的經驗說出來,告訴年輕人,哪些彎路不能走,事情應該如何去做。
此時,他的目的已經不是投資了,而是幫助年輕時的自己,彌補自己年輕時的遺憾。
這種溫情的“貴人相助”非常難得,可一旦遇上,就是年輕人的真 · 福報。
最典型的就是教員和楊昌濟。
楊昌濟在20歲的時候,便開始關心國家大事,認為“非改革不足以圖存”,甲午戰爭失敗,楊昌濟揮筆寫下八首詩,吐槽國家政局混亂。
“戊戌變法”在湖南興起,楊昌濟參加譚嗣同、唐才常的維新運動,想用自己的努力,讓國家走上崛起之路。
然而天不遂人意,戊戌變法迅速失敗,隨后唐才常的起義也被剿滅,楊昌濟才東渡日本求學,并且改名為懷中,表明“心懷中國”的意思。
他在日本讀完教育學,又去英國讀哲學和倫理學,到1912年才學成回國。
他為了中國進步努力了20年,做的每件事、學的每一門知識,都是從“國家進步”的角度入手的,這樣的人物,眼界必然非常高,那些讀死書、講究個人榮辱的俗人,根本不入楊昌濟的眼。
幾年后,楊昌濟在湖南一師見到教員。
20歲出頭的教員和楊昌濟一樣,也是心懷國家的少年豪杰。為了分析國際局勢,他每天讀報紙到深夜,并且對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他的目的無非是找出問題,解決問題。
到了周末和假期,教員和同學們在山頂做風浴、日光浴,一是為了強身健體,二是探索體育救國之路。
而且教員和蕭子升用一個月時間,徒步走了900里,窮游湖南5個縣,親眼見識了湖南底層人民的生活。
這種“為國家進步而努力”的姿態,別人可能不理解,楊昌濟卻十分感慨:
“這就是20年前的我啊。”
同樣是憂心國家命運、同樣是努力讀書實踐、同樣是只談國家命運不顧個人生活,相差23歲的楊昌濟和教員,在精神層面產生了共鳴。
于是,楊昌濟對教員的栽培,可以說沒有投資啊、回報之類的功利因素,完全就是希望這個有前途的年輕人,把自己沒走完的路,繼續走下去。
1920年1月,楊昌濟去世前給章士釗寫信:“吾鄭重語君,二子海內人才,前程遠大,君不言救國則已,救國必先重二子。”
二子,說的是教員和蕭子升。
楊昌濟在臨終前,都不忘兩個優秀的學生,哪里有半點功利的成分?只要兩個學生的報國之心不死,那麼自己的生命也在延續。
這才是最高層次的貴人。
物質終會死去,但精神永存。
五、
說了這麼多,其實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想要貴人相助,先得自己爭氣。
但凡比周圍的人強一點,就能積累到一點資源,然后逐漸打怪升級,走上人生進階的快車道。
殘酷的二八定律,在哪個領域都是通用的。
與其噴二八定律不公平,不如把自己放到二八定律的軌跡里,讓殘酷的定律為自己服務。
如果實在運氣不好,努力多年都遇不到貴人相助,不能飛黃騰達年入十億,其實也沒什麼關系。
因為你在正確的方向上,用十年時間持續做一件事情,不可能沒有成就,無非是多少而已。
那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已經比之前的自己成功了。
到那個時候,你用多年積累的經驗和閱歷,隨手指點一下走相同道路的年輕人,足以讓他感激涕零,然后兩眼巴巴的望著你:
“這是我的貴人啊。”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