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制約地道,地道順應追隨天道;地道制約人道,人道順應追隨地道;因為天道就是乾道,是最大的道,也是最高級別的道,所以天道同樣制約人道,人道順應追隨天道。
天道昭昭,即天道光明正大。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的事實。
天道在實物上表現為日月星辰,風雨雷電云,等各種各樣的物質形態。
例如,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就曾有四次物質形態的天道,影響和改寫了中國古代歷史的進程。這四次物質形態的天道就是四次小冰河時期。第一次小冰河時期就是殷商末期到周朝初期。第二次小冰河時期是東漢末年、三國、西晉。第三次小冰河時期是唐末、五代、北宋初。第四次小冰河時期是明末清初。在這四次小冰河時期,都因為食物短缺,民不聊生,所以戰亂紛爭不止,人民食不果腹,紛紛揭竿起義。戰亂紛爭,揭竿起義,都造成人口被大量殺戮,出現了人口巨減現象。從側面解決了糧食短缺的問題,從而動態地實現了人口和糧食的平衡。
天道在意識形態上表現為經過多次驗證的客觀真理。
例如:東漢班固《漢書.酈食其傳》中就提到: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天:比喻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君王以老百姓為國家的根本,人民以糧食為自己的生活所系。這里指出了民食的重要。
孔子講仁,就是君王對人民要仁慈;《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也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里的水是指人民,舟指的是君王。民心所向就是天道所在,只有順應天道,順應民心,才能興旺發達。
縱觀古代王朝興衰的歷史,都是因為老百姓民不聊生,食不果腹,最后揭竿起義,推翻無道昏君,改朝換代。推選新的明君,順應天道民心,實現社會的進步。
天道在物質形態上和意識形態上,還有很多表現形式,這里就不一一枚舉了。
地道在物質形態上主要表現為地理特征。在意識形態上的具體表現,就是順應追隨天道。
人道包括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夫道、妻道等,具體表現為符合社會進步、發展需要的各類人群的行為規范。
天道的物質形態和意識形態在時間緯度上出現機會的時刻,就是天時。
地道在物質形態上出現符合要求的優良的地理特征;就是地利。
人和就是全體人員(包括君主、王公大臣)團結一致,實現人心所向的那個目標。這時君道、臣道順應民心、追隨天道。民心所向就是天道存在的地方。
天時地利人和。指的是君王順應追隨天道、民心,利用符合要求的優良地利,團結帶領全體人民,實現人心所向的共同目標。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