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是民間常見的一種說法,指太陽已升起到一定高度,此時起床太晚了的時刻。那麼,這個高度到底是多高,里面有沒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呢?有的。雖然“三竿”不像“丈”“尺”那樣可以準確地量化,但人們的這種描述是有大致共同標準的,其中也包含假想天球投影的心理積淀。可以尋找典籍中的類似記載做定量分析:
《南齊書·天文志》載:(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黃。”
《觀象玩占》卷二:“日出東方二竿,亭亭無光,曰日病;日未入西方二竿,亭亭無光,曰日死。”
《乙巳占》:“日出一竿,無光耀者,其月有三死,若有憂。”
唐朝杜牧詩句:“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唐朝詩人李茂復還有這樣的詩句:“落日西山近一竿,世間恩愛極難捐。”(《自嘆》)
上海松江學者陶宗儀記錄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5月5日)的日全食時寫道:“辛丑四月朔日,上海縣日未沒三四竿許,忽然無光,漸漸作焦(蕉)葉樣,天且昏黑如夜,星斗燦然,飯頃方復歸,天再開,星斗也隱,又少時乃沒。”
以上幾例說明,除民間之外,星占家、文人也有用“竿”表示太陽高度的。那麼1竿到底是多長呢?宋朝朱熹的《刻漏》詩有句:“卻羨升平如官府,日高三丈放朝衙。”《漢語大辭典》引了這句詩,并注釋為“日高三丈”即“日上三竿”。如果按這個標準,說明1竿 = 1丈。
明朝詩人高啟還有這樣的句子:“江懸落日猶三尺,風折垂陽定幾條。”(《丁校書見招晚酌》)
這是直接用“尺”表示太陽高度。
另外,通過“立竿見影”“一竿子打落一船人”等習語也可以推測,人們平時心目中的竿長確應在1丈左右。就“日上三竿”來說,“三竿”長應為30尺上下,即視高度30°許。
當然,這里還需進行一下視錯覺校正,按前面4. 4節的扁平天穹錯覺白晝的校正歸算表可知:
日上三竿 = 太陽視高度30°,校正后相當于太陽真高度19. 1°;
日上兩竿 = 太陽視高度20°,校正后為11. 8°;
日上一竿 = 太陽視高度10°,校正后為5. 5°;
日上半竿 = 太陽視高度5°,校正后為2. 7°;
日上三尺 = 太陽視高度3°,校正后為1. 6°。
所以說,“日上三竿”是太陽真高度在19°左右的時刻,正好形容起床太遲:與日出時比太陽已很高了,與正午比又不算高(這里只涉及地平高度,不考慮太陽斜向的上升過程)。
了解更多天文知識,請關注《星大如桃——古代天文觀測的目視尺度》
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天文觀測記錄中,天象不是用角度而是用尺度來描述的,比如“客星大如桃”、彗星“長一丈五尺”。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星大如桃——古代天文觀測的目視尺度》對這一有趣現象做了深入分析,揭示出其中隱含的半徑約13米的目視天球模型,在此基礎上將古今中外類似的觀測記錄統一起來,并進一步提出了校正目視尺度誤差的方法。
該書可以幫助讀者在天文觀測上貫通古今,適合天文愛好者閱讀。
該書是《科學與文化泛讀叢書》的一種,叢書由中國科普研究所副所長顏實主編,全國數學史學會前理事長、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郭書春擔任顧問。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