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宗師金庸先生的名著《倚天屠龍記》里,有一門至高無上的武學內功,叫做 “九陽神功”,屬于至剛至陽的武功,非常厲害,練成之后,會易筋洗髓;生出氤氳紫氣;內力自生速度奇快,無窮無盡,普通拳腳也能使出絕大攻擊力;防御力無可匹敵,自動護體,反彈外力攻擊,成就金剛不壞之軀;習者速度將受到極大加成;更是療傷圣典,百病不生,諸毒不侵。至陽熱氣全力施展可將人焚為焦炭,專門克破所有寒性和陰毒內力。同時,九陽真經集融會貫通的武學至理練成后天下武學皆俯拾可用,此功還附上縮骨功,龜息功,游墻功等功夫。
這門功夫是張無忌在白猿腹中獲得,練成以后不但解了“玄冥神掌”的陰寒之毒,還成了天下第一的高手。在金庸先生另一部名著《神雕俠侶》的最后一回中,“九陽神功”首次出現,由覺遠大師傳給張三豐、郭襄和無色大師,后張三豐憑借此功創立了太極拳,創建了武當派;郭襄創建了峨嵋派,無色大師則帶回了少林寺。
那麼這麼厲害的內功,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練成后天下武學皆俯拾可用呢?金庸先生原著中說,覺遠大師是在《楞伽經》中的夾縫之中,另有達摩祖師親手書寫的一部經書,稱為《九陽真經》,達摩祖師是西域而來,這部《九陽真經》是不是也就是西方武學呢?這個其實還真不好說,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緣由,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九陽真經”,“九陽真經”中的“九陽”到底是哪九陽。
在《射雕英雄傳》中,有另一部同樣非常厲害的武學,叫做《九陰真經》,與《九陽真經》一陰一陽,并存于世。但《九陰真經》是北宋年間的黃裳所著。黃裳,北宋年間人士,原為文官,因校對《道藏》而悟通武學義理,后將畢生所學寫成《九陰真經》,傳之后世。如果說《九陽真經》是佛家(達摩祖師)所創,則《九陰真經》就是道家所創。《九陰真經》分為上下兩部,上卷主要是記載內功,包含易經鍛骨、療傷、點穴、解穴、閉氣、移魂大法等等。在這部書中,記載了《九陰真經》的內功心法,我們可以一窺其貌。原著中說:“天之道,損有馀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馀”。
等一下,這句話怎麼這麼耳熟,在哪里見過?《黃帝內經·素問》的《瘧論》中說:“經曰:余者瀉之,不足者補之”,這句話中的經,指的是道德經第十七章中的“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原來這“九陰真經”的內功心法,來自《道德經》與《黃帝內經》啊!再追《黃帝內經》,讀完人體經絡穴位圖,恍然大悟,原來《九陽真經》的內功心法,都在《黃帝內經》里記載著呢,并不在那個《楞伽經》中,至于《黃帝內經》是不是來自西方武學,那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我知道,這是中華古代醫學的四大經典之首。把人體的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看完才發現,原來“九陽神功”中的“九陽”,就是十二經絡里的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加上奇經八脈里的陽維脈、陽蹺脈,和總督一身陽氣的督脈,加起來不多不少,恰好是“九陽脈”。同理,《九陰真經》里的“九陰”指的就是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陰維脈、陰蹺脈和總領一身之陰的任脈,加起來正好是“九陰脈”!
六陽經運行,見于《黃帝內經》,分別如下: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大腸經有左右各20穴,分別為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落(絡的通假字)心包,下膈,循屬三焦。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別本作俠)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三焦經有左右各23穴,分別為關沖、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瘈脈、顱息、角孫、耳門、耳和髎、絲竹空。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于顴。
小腸經左右各19穴,分別為少澤、前谷、后溪、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胃足陽明之脈,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胃經有左右各45穴,為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內庭、厲兌。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腘中。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踹(腨的通假字)內,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之端)外側。
膀胱經有左右各67穴,為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 、秩邊 、合陽、 承筋、承山、飛揚、跗陽、昆侖、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
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后,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后。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于手少陽,抵于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別本作端)。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循大趾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膽經有左右各44穴,為瞳子髎、聽會、上關、頷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奇經八脈,除任脈、督脈外,余六脈記載散見于各書,李時珍《奇經八脈考》記載如下:
陽蹻者,足太陽之別脈。其脈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陽申脈穴在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際,當踝后繞跟,以仆參為本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上外踝上三寸,以附陽為卻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陽之穴也,直上,循股外廉,循脅后髀,上會手太陽、陽維于臑腧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行肩髆外廉,會手陽明于巨骨在肩尖端,上行兩叉骨罅間陷中,會手陽明、少陽于肩髃在髆骨頭肩端上兩骨罅陷宛宛中,舉臂取之有空。上人迎,夾口吻,會手足陽明、任脈于地倉夾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微脈動處。同足陽明上而行巨窌夾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溝,復會任脈于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至目內眥,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五脈會于睛明穴見陰蹻下,從睛明上行,入發際,下耳后,入風池而終風池在耳后夾玉枕骨,下發際陷中。凡二十二穴。
陽維起于諸陽之會,其脈發于足太陽金門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會足少陽于陽交,為陽維之卻在外踝上七寸,斜屬二陽之間。循膝外廉,上髀厭,抵少腹側,會足少陽于居髎在章門下八寸監骨上陷中。循脅肋,斜上肘上,會手陽明、手足太陽于臂臑在肘上七寸兩筋罅陷中,肩髃下一寸,過肩前,與手少陽會于臑會、天髎,臑會在肩前廉去肩端三寸宛宛中,天髎在缺盆中上毖骨際陷中央,卻會手足少陽、足陽明于肩井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五分。入肩后,會手太陽、陽蹻于臑腧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循耳后,會手足少陽于風池在耳后發際陷中,上腦空承靈后一寸半,夾玉枕骨下陷中、承靈正營后一寸半、正營、目窗后一寸、目窗臨泣后一寸、臨泣、在瞳人直上,入發際五分陷中。下額,與手足少陽、陽明五脈會于陽白眉上一寸,直瞳人相對,循頭入耳,上至本神而止,本神直耳上入發際中。凡三十二穴。
督乃陽脈之海,其脈起于腎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橫骨圍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莖下至篡,女子絡陰器合篡間,俱繞篡后屏翳穴前陰后陰之間也,別繞臀至少陰,與太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廉,由會陽在陰尾尻骨兩旁,凡二穴。貫脊,會于長強穴,在骶骨端,與少陰會。并脊里上行,歷腰腧二十一椎下、陽關十六椎下、命門十四推下、懸樞十三椎下、脊中十一椎下、中樞十椎下、筋縮九椎下、至陽七椎下、靈臺六椎下、沖道五椎下、身柱三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一椎下,與手足三陽會合。上啞門項后入發際五分,會陽維,入系舌本,上至風府項后入發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會足太陽、陽維同入腦中,循腦戶在枕骨上、強間百會后三寸、后頂百會后一寸半,上巔,歷百會頂中央旋毛中、前頂百會前一寸半、顖會百會前三寸即顖門、上星(顖會前一寸),至神庭顖會前二寸,直鼻上,入發際五分,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循額中,至鼻柱,經素髎鼻準頭也、水溝即人中,會手足陽明,至兌端在唇上端。入齦交上齒縫中,與任脈、足陽明交會而終。凡三十一穴。
督脈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由少腹直上,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會太陽于目內眥睛明穴見陰蹻下。上額,與足厥陰同會于巔,入絡于腦。又別自腦下項,循肩胛,與手足太陽、少陽會于大杼第一椎下兩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為什麼說“九陽神功”練成這麼厲害呢?看看《黃帝內經》的記載:“黃帝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不僅“九陽神功”,就是《九陰真經》的內功,只要練成,百脈皆通,自然百病不侵。
那麼為什麼“九陽神功”練成以后“天下武學皆俯拾可用”呢?考察各家武學,尤其是內家功夫,無一不是要練經絡腧穴,所謂天下大道皆通,經脈通了,練哪家的武功,都只是個樣式,自然就簡單多了。
當然,練“九陽神功”并不是說只需要打通陽脈即可,而是陰陽經脈都要打通。只是有所不同的,九陽神功,是先從陽脈開始練習,由手陽明大腸經開始,到最后打通總領一身之陰的任脈,陰陽俱通,功力才成。“九陽神功”的功力表現,主要是從陽脈而發,而不是只有陽脈。
實際上《九陽真經》和“九陽神功”還不完全等同,可以說,“九陽神功”也只是《九陽真經》的內功篇,就如《九陰真經》的上卷一樣,主要是內功心法,下卷才是武功招式。所以,“九陽神功”偏向內功,《九陰真經》偏向外用,是片面的。只是《九陽真經》所載的招式功夫,小說交代并不全面而已。
順便也提一句,所謂《玉女心經》,不過是《九陰真經》加練了沖脈、帶脈的功力,因為沖脈、帶脈為婦女所獨有,因此《玉女心經》也就只能婦女練,王重陽自然是練不成了。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8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