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關于周易寫的名人名言的意思71條的信息

解夢佬
周易寫的名人名言的意思71條

★先秦文名句選

★左傳名句

【原文】

多行不義,必自毖。

《鄭伯克段于鄢》

【翻譯】

做多了不義之事,必定會自取滅亡。

【原文】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劌論戰》

【翻譯】

打仗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擂鼓,士兵勇氣大振,第二次擂鼓,勇氣就衰退了,第三次擂鼓,勇氣就竭盡了。敵軍勇氣消失而我軍士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們。

【原文】

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翻譯】

楚王派使者對齊侯說:“你們住在北海,我們住在南海,就是馬牛放牧走失了,也到不了對方國境之內的。沒有料到你們會來到我們這里,這是什麼緣故呢?”

【原文】

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為甚,豈可在乎?諺所謂‘輔車相依,辱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宮之奇諫假道》

【翻譯】

宮之奇向虞侯進諫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一亡,虞國必然隨著滅亡。晉國的貪心不可助長,外部的敵人不可忽視。借道一次給它就已經過份了,難道還可以來第二次嗎?俗話說:‘頰骨和牙床是互相依存的,沒有嘴唇,牙齒就要受凍。’這正是說的虞和虢的關系。”

【原文】

明恥教哉,求殺敵也。

《子魚論戰》

【翻譯】

(平時)使戰士認識什麼是可恥的,教育戰士勇敢作戰,目的就是為了殺傷敵人。

【原文】

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介之推不言祿》

【翻譯】

偷別人的錢財,尚且叫他盜賊,何況是貪取上天的功勞作為自己的功勞呢?

【原文】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燭之武退秦師》

【翻譯】

依靠人家的力量得到好處卻去損害人家,這是不講仁義;失去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把兩國的和睦相處變為互相攻打,這不算勇武。我們還是回去吧。

【原文】

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鄭子家告趙宣子》

【翻譯】

走得太快,就必然要走到那些危險的地方;被逼急了還有什麼功夫來選擇呢?

【原文】

夫諸侯之賄,聚于公室,則諸侯貳;若吾子賴之,則晉國貳。諸侯貳則晉國壞,晉國貳則子之家壞。何沒沒也?將焉用賄?

夫令名,德之輿也。德,國家之基也。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

《子產告范宣子輕幣》

【翻譯】

如果諸侯的財務,都集中在晉國,那麼諸侯就要判叛離。如果您貪圖這些財物,那麼晉國就要叛離。諸侯叛離,那晉國就要崩潰;晉國人民叛離,那您的家就要崩潰。何以這樣貪婪呢?貪圖得來的財物又有什麼用呢?

好的名聲,是裝載德的車子;德,是國家的根本。有了根本,國家才不致敗壞,為什麼不去盡力求那好名聲呢?

★國語名句

【原文】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

《召公諫厲王止謗》

【翻譯】

堵塞人民的嘴巴,比堵塞江河的后果還要嚴重;河水堵塞起來一旦決口,傷害的人必然很多,堵人民的嘴巴也是一樣。所以,治水的人應該疏通河道,使它們暢行無阻;治理人民的人,也應該開導他們,讓他們暢所欲言。

★戰國策名句

【原文】

暮,寢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翻譯】

(鄒忌)晚上躺在床上左思右想,(終于)悟出了一道理:“我的妻子說我漂亮,是因為偏愛我;我的妾說我漂亮,是因為怕我;客人說我漂亮,是因為有求于我。”

【原文】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鄒忌諷齊王納諫》

【翻譯】

齊威王說:“好。”就下了一道命令:“群臣百姓能夠當面指出我的過錯的,受上等賞賜;寫信規勸我的,受中等賞賜。”能夠在公共場所指責議論讓我聽到的,受下等賞賜。”命令剛下達時,群臣紛紛進諫,宮門口和院子里象鬧市一樣人來人往;幾個月后,間或有人進諫;一年之后,雖然有人想說卻沒有什麼可以進諫的了。

【原文】

馮煖曰:“君之‘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陣,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

《馮煖客孟嘗君》

【翻譯】

馮煖說:“您說‘看我家里所缺少的’,私下考慮,您府里堆滿了珍珠寶貝,好狗好馬擠滿了棚圈,美麗的女子站滿了堂下。您府里缺少的東西要算‘義’了。因此我私自作主為您買了‘義’。

【原文】

使者不悅,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有民?茍無民,何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未者耶?”

《趙威后問齊使》

【翻譯】

齊使聽了不高興,說:“我奉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這里來,現在您不先問候我王,卻先問收成和百姓,難道可以把卑賤的擺在前面,卻把尊貴的擱在后頭嗎?”威后說:“不是這樣。假如沒有收成,哪里還有百姓?沒有百姓,哪里還有君主呢?所以有所詢問,難道不先問根本而問末節嗎?”

【原文】

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今媼尊長安之位,而封之以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

《觸龍說趙太后》

【翻譯】

父母愛子女,就要為他們作長遠打算……如今您尊顯長安君的地位,封給他富庶的土地,賜給他很多貴重的東西,卻不趁著現在讓他為國立功,一旦太后您百年之后,長安君憑什麼在趙國安身呢?老臣認為您替長安君打算得太短淺了。

【原文】

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唐雎不辱使命》

【翻譯】

唐雎回答說:“不!并不是這樣。安陵君繼承祖先的封地要守住它,即使有方圓千里的地方也不敢交換,何況只有方圓五百里呢?”

★楚辭名句

【原文】

屈原曰:“……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卜居》

【翻譯】

屈原說:“……世道混濁不清,把薄薄的蟬翼說成很重很重,把千鈞的重物說成輕而又輕。把那黃銅的編鐘毀棄不用,卻將土燒的瓦釜打得如同雷鳴。諂諛小人飛黃騰達,賢良君子無聲無息。唉,有什麼可說的呢,哪個知道我的廉潔忠貞。”

【原文】

宋玉對曰:“……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凰上擊九千里,絕云霓,負蒼天,足亂浮云,翱翔于杳冥之上……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有安知臣之所為哉?”

【翻譯】

所以鳥中有鳳凰,魚中有鯤魚。鳳凰拍打雙翅飛上九千里,超越云霧,背負青天。腳踏浮云,翱翔在高遠的太空……不只是鳥中有鳳凰,魚中有鯤魚而已,人里面也有特出的人物。特出的人物有卓異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為,超出一般人。那些平庸的俗人,又哪能了解我的作為呢?”

★漢文名句選

★司馬遷

【原文】

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史記·孔子世家贊》

【翻譯】

天下君王,以及道德才能出眾的人,實在太多了,他們當時十分榮顯,可死后銷聲匿跡了。孔子是一個普通百姓,傳了十多代,仍然被學者尊崇。從天子王侯起,中說講說《六經》的人,都把孔子言論作為判斷是非的依據,可以說是最高的圣人了。

【原文】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史記·屈原列傳》

【翻譯】

誠實可靠卻被懷疑,忠心耿耿卻遭誹謗,能夠沒有怨憤嗎?屈原作《離騷》,本來就是由怨憤而引起的。

【原文】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之,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史記·屈原列傳》

【翻譯】

屈原說:“我聽說過:剛洗好頭發的人,一定要彈一彈帽子;剛洗完澡的人,一定要抖一抖衣裳。作為人,又誰能夠讓自己潔白的身體蒙受世俗的污垢呢?我寧可跳進這長江的江水,葬身在魚腹之中,又哪能讓高潔的心靈去蒙受世俗的污濁呢。”

【原文】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

《報任安書》

【翻譯】

古時候身雖富貴而默默無聞地死去的人,多的不可勝數,只有卓異不平凡的人才被后世稱頌。(文王)被拘禁在羑里之時,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陳、蔡被圍困,后來作了《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創作了《離騷》;左丘失明,編著了《國語》;孫臏受到了截膝的刑法,就研究撰寫兵法;呂不韋遷到蜀地,世上流傳他的《呂覽》;韓非被囚禁在秦國,寫下《說難》、《孤憤》兩文;《詩經》三百篇,大多是賢人、圣人感情激發才創作的。

【原文】

士為知己者用,女為說己者容。

《報任安書》

【翻譯】

賢士為了解自己的人效力,女子為喜歡自己的人打扮。

故禍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傷心,行莫丑于辱先,詬莫大于宮刑。

《報任安書》

【翻譯】

所以禍患沒有比貪利更慘的了,悲痛沒有比心靈受傷更痛苦的了,行為沒有比祖先受辱更丑的了,恥辱沒有比遭受宮刑更重大的了。

【原文】

人故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趣異也。

《報任安書》

【翻譯】

人固然都有一死,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輕于鴻毛,死的價值不相同啊!

賈宜

【原文】

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收

要害之郡。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

敲撲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過秦論》

【翻譯】

秦孝公……有征服天下,統一中國、控制四海的企圖,并吞八方的雄心。

孝公死了,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受了原來的基業,繼續奉行孝公的策略,南進占領了漢中,西進攻取了巴蜀,東進割據了肥沃的土地,北進征服了險要的郡縣。

等到了秦始皇的時候,他發揚了六代祖先遺留下來的功業,揮動長鞭駕馭全中國,吞并了西、東二周,滅亡了六國諸侯,登上了皇帝寶座,統一了天下,拿著棍棒來驅使、鞭打天下,威勢震動四海。

★晁錯

【原文】

夫寒之于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

夫珠玉金銀,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眾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蠶織,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農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過吏勢,以利相傾,千里游牧,冠蓋相望,乘堅策肥,履絲曳縞。此商人所以兼并農人,農人所以流亡者也。

《論貴粟疏》

【翻譯】

人受凍的時候,對于衣服的要求,不等待又輕又暖的;饑餓的時候,對于食物的要求,不等待又甜又香的;饑寒交迫,就顧不得什麼廉恥了。

那些珍珠、珠寶、黃金、白銀,餓了不能充饑,冷了不能保暖,可是大家珍惜看重它們,這是因為帝王重用它們的緣故。

所以這些人家里男的不耕種土地,女的不養蠶織布,但穿的是綾羅綢緞,吃的是白米魚肉。他們沒有農夫的辛苦,卻能坐享田地的收獲。憑借他的雄厚財富,勾結王侯,勢力超過了一般官吏。他們由于爭利互相排擠,奔走千里之外,來來往往,接連不斷。他們乘著堅固的車子,趕著肥壯的馬,腳踏絲靴,身拖綢袍。這就是商人所以吞并農民,農民所以流離逃亡的緣故。

★鄒陽

【原文】

夫以孔、墨之辯,不能免于諂諛,而二國以危。何則?眾口爍金,積毀銷骨也。

《獄中上梁王書》

【翻譯】

憑著孔子、墨子的能言善辯,尚不能免受讒言之累,魯、宋兩國幾至傾危。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眾口辭連金子也會熔化,毀謗匯積起來連骨頭也會燒毀。

★諸葛亮

【原文】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宏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

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前出師表》

【翻譯】

臣諸葛亮說:“先帝開創統一天下的大業還沒完成一半。就半路上去世了。現在天下分成三國,我們益州人力疲困,物資缺乏,這確實是到了十分危急、關乎生死存亡的年代啊……陛下實在應該擴大圣明的聽聞,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發揚)鼓舞志士們的志氣,不應該過份的看輕自己,說話不恰當,不合正道,從而堵塞大家盡忠進諫的道路。

宮中(府中)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官員都是一個整體,對他們的提升、懲罰、表揚、批評不應該有所不同。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興旺發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后漢覆滅衰敗的原因。

臣本來是一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種田地,只想在亂世中暫時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諸侯中求得顯赫聲名。先帝不以為我知識淺陋,身世低微,反而降低身份,三次到茅屋中訪問我,向我征詢對當時天下大事的意見。我因此受到感動和鼓舞,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后來碰上軍事失利,我在失敗的時候接受了重任,在危急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從那時候接受了重任,在危急艱難的時候奉命出使,從那時候到如今已經又二十一個年頭了。

【原文】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凡事如是,難可逆見.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可以逆睹也.

《后出師表》

【翻譯】

我自從接受先帝命令那天起,睡覺不安,吃飯無味……大凡事情都是如此難以預料。我只有小心謹慎地貢獻出全部力量,到死了然后才停止。至于成功還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受挫折,不是我的眼光所能預先看到的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誡子書》

【翻譯】

君子的學行;用沉靜修養自己的人格,用儉約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淡泊名利,無法確立崇高的志向,不寧靜安然,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學習必須安靜,要有才能,又必須學習。不學習沒辦法擴展才智,不立志不能成就學業。

★毛詩序。

【原文】

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翻譯】

《國風》的風,是諷喻的意思,是教育的意思;通過諷喻打動人民,通過教育威化人民。

詩是人的情志的一種表現形式,涵蓄在心里為情志,用語言表達出來就是詩。感情在心里激蕩,就用詩的語言來表現它,用語言還表達不盡,就用咨嗟嘆息的聲音來和續它,嗟嘆仍不盡情就放開喉嚨來歌唱它,歌唱仍感到不滿足,就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起來。

所以詩有六種法式:第一種叫“風”,第二種叫“雅”,第三種叫“頌”,第四種叫“賦”,第五種叫“比”,第六種叫“興”。天子用風詩教育感化臣民,臣民用風詩諷喻勸諫天子諸侯。詩要依托言辭委婉地諷諫,寫詩唱詩的人沒有罪過,聽到吟唱詩的君主應引以為戒,所以叫做“風”。

“雅”是正的意思,是表現周王朝政教興衰經過的,政教有小有大,所有小雅,有大雅。“頌”是贊美盛大的功德的情狀,并把這種成功稟報神靈的詩歌。

★漢魏六朝文名句選

★陸機

【原文】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 於自見,謂己為賢。

夫文本同而末異。

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

《文賦》

【翻譯】

文人互相輕視,自古以來就如此。容易看到自己的長處,而文章并非一種體裁,很少有人樣樣擅長,因此,各拿自己的長處,去輕視他人的短處。

一般人總是厚古薄今,向往虛名,背離實際,又犯缺乏自知之明的毛病,認為自己很高明。

所有文章的根本是相同的,而各種文體的風格又互有差異。

文章以氣為主,而文氣的剛健與柔弱由作者的氣質決定,不是努力就能得到。

文章是治國的大業,不朽的盛事。

【原文】

精騖八極,心游萬仞。

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

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若夫應感之會,通塞之際,來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滅,行猶響起。

《文賦》

【翻譯】

(構思時)心馳神往于四面八方;遨游在萬丈高空。廣闊的天地囊括于文章之內,萬物紛紜都可描繪于筆端。

詩歌抒情而華麗細膩,詞賦狀物而明晰清朗。至于那靈感的際會,文思通暢滯澀的規律,來時不能阻止,去時不可挽回。枯竭時好像影子的消逝,涌來時猶如聲音的響起。

★劉勰

【原文】

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云之色,其思理之至乎。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雨而并驅矣。

《文心雕龍·神思》

【翻譯】

所以作家默然沉思,想象可連接千年之事;面容悄然變化,視野可達萬里之遙。吟詠之時,就像聽到了珠玉般悅耳的聲音;凝思之時,眼前浮現著風云變化的景色。這種情況,大概是因為想象而產生的吧。

想象登山,那麼感情就與滿山景色交融。想象觀海則思想與大海相接,作家的才情無論多少,可與疾風浮云并駕齊驅。

★鐘嶸

【原文】

宏斯三義,酌而用之,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

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

《詩品序》

【翻譯】

發揚這三種法式(賦、比、興),根據需要而采用它們,用風骨立主干,用詞藻來修飾,使品味詩的人感到意味無窮,聽吟詠的人心里感動,這是詩的最高境界。

★李密

【原文】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陳情表》

【翻譯】

(我)外面沒有關系比較近的親屬,家里沒有管門戶的小孩。孤孤單單一個人,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好像太陽迫近了西山,呼息微弱,生命已經危險短暫,早晨難以預料晚上。我沒有祖母,無法活到今天,祖母沒有我,無法過完她剩下的歲月

★王羲之

【原文】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蘭亭序》

【翻譯】

個個有才德的名人,老老少少都到齊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盛的樹木,修長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交相輝映,環繞蘭亭西側。我們用溪流作為飄酒杯用的曲水。大家在曲水旁排列就座,雖然沒有琴瑟簫笛演奏的繁盛場面,但飲酒賦詩,也足以歡暢地表達優雅的情意。那天天氣晴朗清新,和風溫暖舒適,抬頭縱觀天地的廣闊,低頭審查萬物的繁多,借以放開眼界,舒暢胸懷,能盡情享受眼觀耳聞的樂趣,真是令人高興啊!

★陶淵明

【原文】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歸去來辭》

【翻譯】

回去呀,田園快要荒蕪了,為什麼不回鄉!……明白過去的事已不能改正,知道將來的事還可以挽回,實在是走入迷途還不很遠,覺悟今天辭官是正確的,而過去不對。

云氣自然的從山巒間冒出,鳥飛累了也知道歸林。

樹木生機勃勃的發芽滋長,細細的泉水從源頭緩緩地往下流。

登上東邊的山崗放聲長嘯,走到清澈的溪邊吟詠詩章。

【原文】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

【翻譯】

忽然碰上一片桃花林,夾著山溪兩岸,綿延幾百步,當中沒有一棵雜樹,芳香的綠草鮮嫩美麗,初開的花朵盛密繁多。

又走了幾十步,豁然開朗。只見那地面平坦寬廣,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幽美的池塘和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此起彼伏。

【原文】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五柳先生傳》

【翻譯】

先生安閑文靜,沉默寡言,不羨慕榮譽利祿。愛好讀書,只求懂得大意,不求深刻理解。每每對書中意義有所體會,便高興得忘記吃飯。

住處只有四堵墻壁,空空蕩蕩,不能遮蔽寒風烈日,穿著粗布短衣,還有破洞打結的地方,缺吃少喝,籃子和瓢里往往什麼也沒有,先生卻安然自在。他常常作文自樂,很能表達自己的旨趣。他忘記了世俗得失,并如此度過了一生。

★孔稚珪

【原文】

夫以耿介拔俗之標,瀟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盼,履萬乘其如脫。

《北山移文》

【翻譯】

那真正的隱士有正直的儀表,瀟灑清高的志向,和白雪一樣潔白,超出青云直上九霄,這種人我是仰慕了解的。他們獨立在世俗之外,品格高潔得像云霞一半,千金看成草芥,不屑一顧,拋棄皇帝的高位,就好像脫掉一雙草鞋。

★唐文名句選

★魏徵

【原文】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豈取之易,守之難乎?……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

《諫太宗十思疏》

【翻譯】

君主承擔帝位的重位,不考慮居安思危,力戒奢侈,崇尚節儉,這也是砍伐根本卻要求樹木茂盛,阻塞水源卻希望水流長遠呀!過去所有的君主,承受著上天的大命。開始做得好的實在多,能堅持到底的大概少。難道是奪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難嗎?……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百姓。他們像水一樣,既能載舟,也能覆舟,這是應當特別謹慎的。

選拔賢能的人加以任用,選擇好的意見認真采納,那麼聰明的人就會獻出他們的謀略,勇武的人就會為國盡力,仁愛的人就會傳播他們的美德,誠實的人就會獻出他們的忠心。這樣文武同時任用,君主就可以垂衣拱手,不用操勞而天下太平。那里用得著自己去勞神費力,代替百官的職事呢!

★駱賓王

【原文】

偽臨朝武氏者……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吒則風云變色。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翻譯】

竊據君位的武氏……一入宮廷,便懷嫉妒之心,撒嬌賣俏,不肯示弱讓人。掩袖作態,善進讒毀之言,狐媚伎倆,偏能迷惑主上。……殘害忠良之臣,殺姐屠兄,弒君鴆母,真是人神都對她嫉恨,天地都不能寬容。尚且還包藏禍心,企圖竊據帝位。

利用天下百姓對武氏失望的情緒,順應宇內人民討伐武氏的心愿,舉起義旗,清除妖孽……班鳥鳴叫,好像北風怒號,劍氣沖天,似乎與南斗星相平。胸懷怒氣,則山岳崩倒,厲聲怒斥,則風云變色。用這樣的聲勢來制服敵人,什麼樣的敵人能不被打垮,用這樣的氣概來建功立業,什麼樣的功業不能成就!

請放眼看吧,今天全國之內,畢竟是誰的天下!

★王勃

【原文】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

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虹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遙吟甫暢,逸興遄飛。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

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滕王閣序》

【翻譯】

物產精美是自然的珍寶,古劍的光芒直射牛、斗兩個星區;人物杰出是因為地氣靈秀……英俊的人物像流星來往奔馳。

十天一次的休假,才德出眾的友人在這里云集;千里之遠來相會,高貴的賓客坐滿席位。

高聳的山巒一片蔥翠,高高的閣宇鮮紅欲滴,下臨清潭。

虹銷雨止,彩霞照耀在云端。滿天的落霞和孤寂的野鳥仿佛一起飛行;碧綠的秋水和蔚藍的天空,好像溶為一色。

遠眺低吟,心情歡暢,興致飛揚。爽朗的簫聲吹起,仿佛清風徐徐而生;悠揚的歌聲凝結不散,白云也被阻住不飛。

好在君子安于貧困,豁達之人懂得命運。年老了應當更加豪壯,有誰理解白頭人的心思?處境貧困應當更加堅強,不能敗壞高尚的節操。

★李白

【原文】

一登龍門,則身價十倍

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

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與韓荊州書》

【翻譯】

一旦登入您的門下,就像魚兒跳過了龍門,身價提高了十倍。

我雖然身不滿七尺,但壯志勝過萬條好漢。

假若您用盛大的宴會接待我,聽任我盡情談論,請您讓我一天寫萬字的文章,我靠著馬背很快就可以完成。

【原文】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 倫之樂事。……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春夜宴桃李園序》

【翻譯】

天地是萬物的客舍,光陰是百代的過客。……所有古人拿著蠟燭在夜里游玩,實在是有道理的。何況溫暖的春天用它瑰麗的景色召喚著我,天地萬物又提供我如錦似繡的圖像呢?現在我們聚集在桃李芬芳的名園,暢敘父子、兄弟之間的樂事。……大家圍坐在花叢中,擺開豐盛的宴席,頻頻舉杯在皎潔的月光下酣睡。

★李華

【原文】

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誰無兄弟,如手如足?誰無夫婦,如賓如友?生也何恩,殺之何咎?

《吊古戰場文》

【翻譯】

這些普通百姓,誰沒有父母?牽著拉著拖著背著,生怕他命不長久。誰沒有兄弟,就像手足一樣親近?誰沒有夫婦,相敬如賓,相好如友?讓他活著受了什麼恩?殺死他又是犯了什麼罪?

★杜牧

【原文】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斗角。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鳴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阿房宮賦》

【翻譯】

五步一座樓臺,十步一處亭閣。長廊像一條繒做的腰帶,回環往復,檐頭像仰天啄食的鳥嘴,翹然上指。各處建筑都隨著地形的起伏而自然變化,四方向核心輻湊,又互相爭雄斗勢。

長橋橫臥渭水,天空無云,何處落下玉龍?復道飛跨長安,不是雨后初晴,哪里飛來彩虹?令人暈頭轉向,不分高低難辨西東。

啊!使六國滅亡的,是六國自己呀,而不是秦國;使秦國滅亡的,是秦國自己呀,而不是天下的人民。

★韓愈

【原文】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

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

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嗚呼!士之處此世,而望名譽之光,道德之行,難已!

《原毀》

【翻譯】

古時候的士大夫,他們要求自己嚴格而全面,要求別人寬容而簡約。要求自己嚴格、全面,所以不懶惰;要求別人寬容、簡約,所以別人樂于做好事。

今天的士大夫卻不是這樣,他們要求別人詳盡苛刻,要求自己又低又少。要求別人詳盡苛刻,所以別人難以做好事。要求自己又低又少,所以自己得益不多。

所以事情辦好了,誹謗也隨之興起;道德修養提高了,攻擊的話也跟著到來。唉,士人處在這樣的時代里,卻希望名譽昭著,道德暢行,真難啊!

【原文】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雜說四》

【翻譯】

世上先有善于相馬的伯樂,然后千里馬才能被發現。千里馬是常有的,但善于相馬的伯樂卻不是常有的。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師說》

【翻譯】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講授六藝經傳,解答疑難的。

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高明。懂得“道”有先有后,學問各有專長,不過這樣罷了。

【原文】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召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先生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先生之于業,可謂勤矣。

沈浸濃郁,含英咀華。

《進學解》

【翻譯】

國子先生清早走進太學,召集學生站在學館下,教導他們說:“學業靠勤奮而精進,因嬉游而荒廢;德行靠深思熟慮而成就,因隨俗而毀敗。……”

先生口不停的吟誦六藝之文,手不停的翻閱諸子百家的著作;對于記事的著作必提出書中要點,對于理論性的著作,必探索其中精深的義理。廣泛研求,務有所得,大小都不舍棄,點燈熬油,夜以繼日,經常終年苦學不倦。先生對待學業可稱勤奮了。

埋頭在內容醇厚的儒家典籍中,玩味欣賞其中的精華。

【原文】

然是物也,負其異于眾也,且曰:“爛死于泥沙,吾寧樂之;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應科目時與人書》

【翻譯】

但是這個怪東西,自己背著個“與眾不同”的包袱,還說什麼就是爛在泥沙里,我也寧愿這樣;如果要低著頭,垂著耳,搖著尾巴,去向別人求得憐憫,那決不是我的意愿。

【原文】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

《送孟東野序》

【翻譯】

大凡事物得不到平衡,就要發出聲音:草木沒有聲音,風吹動它所發出聲音;水沒有聲音,風振蕩它發出聲音……金石沒有聲音,有人敲擊它發出聲音。人所發表言論也是這樣有得己的地方,然后起來說話。她歌唱,是有所思念;她哭泣,是有所傷懷。

【原文】

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

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

伺候于公卿之門,奔走于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趦趄,口將言而囁嚅。

《送李愿歸盤谷序》

【翻譯】

聲音洪亮,體態安逸,處貌秀美,資質聰慧。

與其先受人稱贊,不如以后沒人毀謗;與其享受形體上的快樂,不如精神上沒有憂慮。

守候在貴族高官的門口等待接見,在有權勢人家來往奔走。腳將要跨進人家的大門又不敢進去,口將要說話又不敢說出。

【原文】

燕趙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

《送蕫邵南序》

【翻譯】

燕趙地方自古以來稱說有很多慷慨悲歌的豪俠人物。

【原文】

俊杰廉悍,議論證據今古 ,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諸公要人 ,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

【原文】

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爭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可信 。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柳子厚墓志銘》

【翻譯】

(柳宗元)為人才能出眾而且很有鋒芒,所以議論能用古往今來之事作證據,廣泛而深入地引用經、史、諸子百家的著作,剛勁有力,意氣風發,經常使同座的人折服。因此名聲大振,一時人們都很敬慕,愿意和他交游,當政的人都爭著使他成為自己的門下士,互相推薦贊譽他。

現今(有些人)平日住在里巷中,互相仰慕要好,吃喝玩樂你來我往很密切,虛偽地奉承對方,裝模作樣地說笑,表示互相親熱尊重,握著手象要挖出肺肝給人看,指天對日哭泣,發誓生死都不背棄變心,象真可以相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小得僅象毛發一樣,就翻著眼睛好像不認識,對方落入陷阱,不僅不肯伸手去救,反而擠他下去,再投石的人,到處都是。

【原文】

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翊書》

【翻譯】

當提筆把心里構思好的內容寫出來時,一定要去掉陳舊的意義和文辭,這是很費心很難的啊!

文章的語勢好比水;語句好比浮在水上的東西.如果水大,能漂浮的大小都會漂浮起來.文章語勢和語句的關系就像這樣.語勢旺盛,那麼語句的長短和聲調的高低都會合適.

★劉禹錫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物德馨。

《陋室銘》

【翻譯】

山不在于高大,有神仙居住就有了名氣。水不在于幽深,有神龍潛伏就顯得靈秀。這是簡陋的居室,只因我的品德散發著芳香,(也就不顯得簡陋了)。

★柳宗元

【原文】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說》

【翻譯】

我聽了捕蛇者的話更加悲傷。孔子說:“苛酷的政治比老虎還兇猛啊!”我曾經懷疑這句話。現在從蔣氏談的情況來看,還是可信的。唉!誰知搜刮錢糧的毒害,竟比毒蛇還厲害呢!

【原文】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小石潭記》

【翻譯】

潭中的魚兒約有百來條,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麼依靠似的。陽光直射潭底,魚的影子映布在石頭上,呆呆地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了,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與游人一起娛樂。

★白居易

【原文】

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與元九書》

【翻譯】

詩,以情志為根本,以語言為枝葉,以聲韻為花朵,以義理為果實。

文章應當為時代而寫,詩歌應當為現實而作。

★司空圖

【原文】

近而不浮,遠而不盡,然后可以言韻外之致耳。

《與李生論詩書》

【翻譯】

(詩的形象)淺近而不浮華,深遠而余味無窮,然后才可以討論詩外的情致。

★宋文名句選

★范仲淹

【原文】

至若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 一碧萬頃; 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 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漁歌互答, 此樂何極! 登斯樓也, 則有心曠神怡, 寵辱皆忘, 把酒臨風, 其喜洋洋者矣。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岳陽樓記》

【翻譯】

至于春光晴和,景物鮮明的時候,湖上風平浪靜,水天一色,碧綠無邊;沙鷗飛聚在一起,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芷和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青;有時煙霧消散,明月照耀著千里大地,浮動在水波上的月光,閃耀著金色的光彩,倒映在平靜湖水中的月影,像一塊沉在水中的玉璧,漁人的歌聲此唱彼和,這樂趣哪有止境!(此時)登上岳陽樓,就會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榮辱得失,置之度外,端著酒杯臨風暢飲,快樂得意氣揚揚了。

憂在天下人遇到憂患之先,樂在天下人得到安樂之后。

★洪邁

王荊公絕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

《容齋續筆》

★周敦頤

【原文】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愛蓮說》

【翻譯】

我只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污垢;在清靜的水中泥過卻不妖艷;主干里面是空的,外形挺直;不枝蔓,不分枝;香味散的越遠,越顯得清幽;亭亭玉立,干干凈凈;人可以在遠處觀賞,而不能到近處撫弄。

★歐陽修

【原文】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

【翻譯】

憂慮勞苦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逸享樂可以使自己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啊。

【原文】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醉翁亭記》

【翻譯】

醉翁的本意并不在酒上面,而在于游覽山水的樂趣。游山玩水的樂趣,是心神領會的,喝酒只是一種寄托罷了。

野花開放,散發出清幽的香氣,美好的樹木〈繁榮〉滋長,枝繁葉茂,形成一片濃密的綠蔭;秋高氣爽,霜色潔白;溪水淺了,石頭顯露出來。這就是山間一年四季的景象。

【原文】

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一氣之余烈。

《秋聲賦》

【翻譯】

那秋天的形狀是:它的顏色凄涼暗淡,云霧消散;它的容貌潔凈明爽,天空晴朗,陽光燦爛。它的氣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神意蕭條,山河寂寞冷落.所以它發出的聲音聲,凄凄切切,呼喊嚎叫,奮發而起.秋天到來之前,綠草繁茂,彼此欣欣向榮,美好的樹木也青蔥蕃盛,可喜可愛;秋天一到,花草被它掠過就要改變顏色,樹木遇著它的葉子就要晚脫落;它們衰敗零落的原因,就是秋氣的余威啊.

★蘇洵

【原文】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翻譯】

當將帥的方法,應當首先端正思想,鍛煉意志,做到泰山在眼前崩塌而臉色不變,麋鹿從旁邊跑出來而眼睛不眨,然后能夠控制厲害,可以對付敵人了。

★蘇軾

【原文】

古人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晁錯論》

【翻譯】

古時候能夠建立大功業的人,不只具有超出一般人的才能,還必須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

【原文】

獨韓文公(韓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

《潮州韓文公廟碑》

【翻譯】

只有韓文公……文章挽回了連續八個朝代的衰頹,他提倡的儒家學說拯救了天下的沉溺,他的忠心不怕觸犯皇帝的怒氣,他的勇敢壓倒了三軍的統帥。

【原文】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馮(憑)虛御風,而不知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客有吹洞簫者,依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婺婦。

客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蘇子曰:“……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淮江之上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前赤壁賦》

【翻譯】

不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面升起,在斗牛兩星之間慢慢移動。白茫茫的水氣籠罩在江面,水光和天相接。我們我們聽憑小船漂流,浮游在這茫茫的江面。浩浩蕩蕩就像連騰空駕風,卻不知道要飛到什麼地方停止。輕飄飄的,好象離開了人世,無牽無掛,成了神仙,飛入仙境。

客人中有個吹洞簫的,按著歌子的曲調伴奏。那嗚嗚的簫聲,象哀怨又象眷戀,象哭泣又象低訴;曲調終結之后,余音繚繞,若斷若續,宛如細絲一般。使潛伏在深海里的蛟龍聽了,翩翩起舞,使在孤船上的寡婦聽了,傷心哭泣。

客人說:“……這不是曹操被周瑜圍困的地和馬?當他占領了荊州,攻下江陵,順著長江東進的時候,戰船前后相連,千里不斷,旗幟遮蔽了天空,他面對著大江酌酒,橫握著長矛吟詩,本是一代的英雄啊,現在又在何處呢?

蘇子說:“……況且天地之間,萬事萬物都各有自己的主宰。如果不是我們應該得到的東西,即使是一丁點兒也不要取用。唯有這江上的清風,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成為聲音,眼睛遇到成為顏色,取它沒有誰來禁止,用它永遠不會完盡,這是自然界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東西。”

【原文】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后赤壁賦》

【翻譯】

江水發出聲響,兩岸陡峭的崖壁高達千尺。山顯得高了,月顯得小了,江水退落,石頭顯露出來。

★王安石

【原文】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客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禪山記》

【翻譯】

平坦、距離近的地方,游覽的人就多,艱險、偏遠的地方,去的人就少。可是,世界上奇妙雄偉壯麗怪異不同尋常的景象,常常在那艱險、偏遠、人們很少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黃庭堅

【原文】

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舟一粒,點鐵成金也。

《答洪駒父書》

【翻譯】

自鑄新詞是最難的,杜甫作詩,韓愈作文,是沒有一個詞沒來出處的。由于后人讀書少,因此就認為是韓愈、杜甫自己創造出來這些語句的。古代善于寫文章的人,確實熔煉萬物,加以改造,即使汲取古人陳舊的語言寫入文章,也象靈丹一粒,點鐵成金。

★嚴羽

【原文】

夫詩有別裁,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詩者,吟詠性情也。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瑩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翻譯】

作詩要有特別的才能,與讀書并無特別的關系;詩要有別一番情趣,與說理并無直接關系……詩歌是吟詠性情的,盛唐詩人只注重興趣,(其詩含蓄蘊藉)如羚羊掛角,不露蹤跡。因此其妙處在于瑩徹不可靠近捉摸,如同空中的聲音,相中的顏色,水中的月亮,鏡中的形象,語言文字有限而意蘊無窮。

★明清文名句選

★劉基

【原文】

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哉?

《賣柑者言》

【翻譯】

看他們坐在大堂上,騎著高頭大馬,美酒喝得醉醺醺的,油膩美味食物吃得飽飽的,哪一個不是看起來高不可攀,使人敬畏,顯赫威武,值得人家效法呢?又到哪里不是些外表象金玉、里面象破舊棉絮的人呢?

★宋濂

【原文】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送東陽馬生序》

【翻譯】

我年幼時就酷愛讀書學習,家中貧窮,不能買書來讀,常常從有書的人家借來,用手抄錄,照約定日期歸還。天氣太冷的時候,硯臺中的冰凍的很堅硬,手指都冷的不可屈伸,也毫不懈怠。

【原文】

同舍生皆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佩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艷羨意。

【翻譯】

住在一起的同學都身穿錦衣繡服,戴著飾有纓絡、珠寶的帽子,腰系白玉環;左面佩刀,右面佩香袋,象神人一樣光彩煜煜;我就穿著破舊的衣袍處于其間,絲毫沒有羨慕他們的意思。

★袁宏道

【原文】

其所見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之于詩。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

《徐文長傳》

【翻譯】

他們所見到的山巒崩摧,海浪滔天,飛沙驟起,云卷云舒,狂風怒號,樹不傾伏,幽深的野谷,繁華的都市,各色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的情狀,都一一表達在詩作中。他的胸中飽含不可磨滅的氣慨,和英雄進身失路,才能抱負無法施展的悲涼。所以他寫的詩,如嗔,如笑,如水鳴于峽谷,如種子破土而出,如寡婦在夜晚悲泣,如游子饑寒交迫。

【原文】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每至是日,傾城合戶,連臂而至。

《虎丘記》

【翻譯】

大凡明月當空的夜晚,百花飄香的清晨,瑞雪紛飛的傍晚,游人紛至沓來,絡繹如織,中秋時節更加盛況空前。每到這一天,全城的人都關閉門戶,連臂接踵而至。

山形或如爐、如鐘鼓、如屏障劍戟,皆拔地而生,溪旁天竹成林。

【原文】

飛瀑從巖巔掛下,雷奔海立,聲聞數里,大若十圍之玉,宇宙一大奇觀也。

【翻譯】

飛瀑從巖頂掛下來,聲如奔雷,狀如海立,數里之外可聞其聲,遠望如粗達十圍的美玉,真是宇宙中的一大奇觀。

★張岱

【原文】

口勃夬聲如巨鐘,說至筋節處,叱咤叫喊,洶洶崩屋。

每至丙夜,拭桌剪燈,素瓷靜遞,欵欵言之,,其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說書之耳,而使之諦聽,不怕其咋死也。

【翻譯】

吆喝聲象巨鐘鳴響,說到關鍵處,怒喝叫喊,喧嘩聲震動屋庭。

每到半夜時分,拭抹桌幾,剪掉燈花,茶盞靜遞,徐徐道來,其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說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如果讓世上說書人前來觀摩細聽,只怕他們羞愧欲死呀。

【原文】

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拘人,清夢甚愜。

《西湖七月半》

【翻譯】

因此二鼓以前人聲、鼓樂聲,如熱水沸騰,如物體震撼,如夢魘,如囈語,震耳欲聾。大小船只一齊向岸邊湊集,什麼也看不到,只見篙碰篙,舟挨舟,肩摩肩,面對面而已。

月色蒼涼,東方微亮,游客才散去。我們聽憑小船隨意漂浮,酣睡在十里荷花之中,香氣包圍著我們,清美的夢境令人愜意。

★袁枚

【原文】

書非借而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庫四略,天子之書,然天子讀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翻譯】

書不是借來的就不會認真讀。你沒聽說過藏書的人嗎?七略四庫,是天子之書,然而天子認真讀書的有幾個?運書時牛也累得出汗,堆放時能塞滿屋子,是富貴人家的書,然富貴人家認真讀書的有幾個?其他祖輩、父輩積累,子孫后代丟棄的就不用說了。不僅讀書是這樣,天下其它事物也是如此。

★錢大昕

【原文】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之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弈喻》

【翻譯】

當今的讀書人,讀古人的書,多喜歡詆毀古人的疏失;同今人在一起,也喜歡談論別人的不足。人本來不可能沒有缺點。可是如果試著換位思考,平心靜氣地反思一下,我自己果真沒有一點不足嗎?我能了解別人的不足,而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我能指出別人小小的疏失,卻不能看到自己嚴重的缺陷。我總結自己的缺失尚且顧不過來,哪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姚鼐

【原文】

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自照城郭、汶水、徂徠為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登泰山記》

【翻譯】

及至登上峰頂,只見漫漫白雪覆蓋,雪光映亮了南面的天空,夕陽照耀下的城郭、汶水和徂徠山,美麗如畫,而半山腰上停留著的云霧像一條帶子似的。

★李漁

【原文】

想入云霄之際,作者神魂飛越,如在夢中,不至終篇。不能返神收魂。

《閑情偶記》

★王國維

【原文】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境界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 “鬧”字境界全出。“云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揉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

詩人對于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梁啟超

【原文】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少年中國說》

★彭瑞淑

【原文】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白鶴堂集》

★錢泳

【原文】

后生家每臨事,輒曰:“吾不會做。”此大謬也。凡事做則會,不做安能會耶?又,做一事,輒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謬也。凡事要做則做,若一味因循,大誤終身。

★最好的資源獻給最好的您,精心編排。各級專家和超級高手請略過此文,本文僅獻給有需要的朋友。整理排版非常辛苦,讓我們一起來弘揚正能量,期待您能喜歡并收藏轉發給其他需要此材料的您的朋友。有什麼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請大家諒解,有需要其它經典的請點擊我的頭像并關注或直接在“今日頭條”首頁搜索“六維坐標系”點“關注”即可。其它國學經典會陸續更新,祝大家學習愉快。如您喜歡,請+關注我,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