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我們所熟知的都是食物放久了、壞了、臟了后不能吃,你知道正常食物吃的不對,也會傷及五臟嗎?
五味入五臟: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適量攝入某種味道,可以補益五臟。但是,過量攝入則會導致相應臟腑其功能增強,卻會引起相克臟腑的病變。總的來說,這條經驗可以總結為:酸多傷脾,苦多傷肺,甘多傷腎,辛多傷肝,咸多傷心。
飲食五味要調和,不應偏嗜,才能獲得各種必需的營養,這也是健康養生的一部分。葷素搭配,不是說青菜好就只吃青菜,肉類食品不吃。
當今中國非常注重健康和養生,而食療又是與健康、養生關系最為密切的。雖然其偏性小,不會快速治愈疾病,但是每天食用,積少成多,小偏不糾正就會成大偏,如果長期偏嗜某種食物,就會引起某一內臟機能失調,久而久之,亦可導致病變。
1、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
有人得了肝病,能否大量吃酸呢?答案可能多種多樣,有人說酸養肝,有人說酸傷肝,到底酸對肝病有沒有好處,如何才能正確的食用酸性食物呢?這句話給你了答案。
適量的酸可以收斂陰精,進行養肝,但是味過于酸,則肝氣不僅收斂陰精,還會收斂水濕,水濕淫溢過盛就會傷脾氣,因為脾主要是運化水濕的,水濕太多就運化不動了,人體內就會堆積大量的垃圾,如脂肪、糖、細胞代謝的廢物等等,日久而脾氣乃絕。
這也間接的說明了脾怕酸。
2、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我們現代人都注重健康和養生,飲食物清淡,不要過油、過咸,都知道食物太咸對身體不好。古人認為飲食物太咸了會傷及骨骼,因為咸入腎,腎主骨,太咸了骨頭受不了,肌肉不靈活,并使心功能受到抑制。
古人的這個觀點與現代的觀點不謀而合,現在認為食物過咸容易患高血壓、心肌梗塞和癌癥等疾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攝入的鹽分過量,就會促進鈣質的流失和排泄,還能夠讓骨鹽溶解。這樣一來,人的骨質就容易疏松,骨折的風險也會增加。
所以,心臟怕咸。
3、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甘甜的食物可以養脾,但是過量的食用甘味食物會生濕化痰,濕氣多會傷及脾氣,影響心臟,克伐腎臟。甘甜的食物可以給人帶來幸福感,還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可以使人興奮、緩解壓力,但也會誘發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壓等疾病。
有研究表明長期食用高糖甚至能導致大腦海馬畏縮,引起記憶力下降,損害認知能力!
腎怕甘甜。
4、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按照五行相克來講,這里是苦入心,克制肺,但是沒有提及肺臟。按照推論,這里苦換成甘更合適。但是從苦本身的作用來講,苦可以降泄,吃太多苦的人,脾氣過于降泄,不能升發影響脾氣運化。
5、味過于辛,筋脈沮馳,精神乃央
辛就是辣,如蔥、姜這樣辛辣的食物,吃了感覺鼻子里面都是辣的味道,可以宣肺通鼻,調治鼻塞。老人都知道鼻子不通氣了吃蔥白就可以,就是利用辛入肺的原理。
辛辣刺激性食物長期食用過多,肺氣過剩會傷肝,肝主筋,所以筋脈敗壞而弛緩。
因為辛散氣,長期嗜食辛辣食物,會散精耗氣,傷津耗血,津血少而有瘀血,還會化熱。
這是黃帝內經關于飲食健康養生的節選部分。陰精的產生,源于飲食五味——酸苦甘辛咸,貯藏陰精的五臟,其損傷的禍根也恰恰正是飲食五味。
以前人們普遍認為,疾病才是健康的殺手。但隨著社會進步及健康養生知識的普及,人們漸漸認識到,以飲食、起居、不良生活習慣才是健康的最大威脅,對健康的影響比疾病更大。
嗜食辛辣生冷、暴飲暴食、嗜煙酗酒、過度運動、作息時間不規律等,都會成為健康養生的最大隱患。“生命在于運動”,積極運動鍛煉是有利因素;但運動過度又是不利因素,這種過度運動透支身體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但人們還認為這樣運動了是好事,恐怕也是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e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7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