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兩個貴人,民國才女潘玉良完成了身份與人生的華麗轉身
文·段宏剛
人類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都存在著一個對廣大女性來說,如同圍城一樣的詞匯——男權意識。女性行走在其中,即使望眼欲穿,也看不到它的邊界究竟有多麼大。因此,大多數女性選擇了逆來順受,忍氣吞聲,默默承受著圍城之內的壓迫。
但是,有些女性卻擁有天使的心和飛蛾的勇氣,巾幗不讓須眉,她們懂得如何把自己的才情、智慧和意志凝結成動力,一次又一次向圍城之外飛去,縱然被撞擊得頭破血流,那顆向往自由天空的心,始終未曾改變。
因為她們明白,若飛過去了,就能完成自我救贖,成為真正的天使,把自己的美麗背影留給世人和歷史,從此,千古流芳。
這樣的女強人在5000年歷史中為數不少,短短幾十年民國史里,就孕育出數位。
潘玉良自畫像
就拿民國女子潘玉良(1895年——1977年)來說,她把童年時代和少女時代交給了男權意識下的圍城,那是她的出身背景留給她的厄運。在最美的青春年華,她時來運轉,先后遇到兩位貴人,幫助她完成了華麗轉身。中年之后,她春風得意,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巔峰,留下了“民國六大女畫家之一”的美譽,得到了藝術界和社會各界的熱情擁戴。
1895年6月14日,一名叫做“陳秀清”的女嬰呱呱落地,降臨在江蘇揚州一個家徒四壁的農民家庭,在她模糊的意識里,她看到有三個人圍在她跟前,臉上堆滿僵硬的笑容,慶賀著她這個小生命的誕生。圍觀小秀清的三人是爸爸、媽媽和姐姐。
來年5月,處在咿呀學語的小秀清還沒有學會開口喊一聲“爸爸”,爸爸就病死在床上,讓家里頓時失去了頂梁柱。媽媽肩負起父親的責任,既當爹又當媽,但依然無力改變這個家庭的貧窮現狀。
花卉
又一年,4歲的姐姐由于長期營養不良,在一天黃昏也被死神收走,只剩下兩歲的小秀清和媽媽相依為命。此時的家里,缺吃少穿是一種常態,但更缺的是錢。在小秀清能記事時起,就經常看到母親因為無錢治病,不得不躺倒在床上痛苦啜泣的慘象,她幼小的心靈逐漸對這個家里充滿了仇恨,因為貧窮,太多的童年快樂就這樣被剝奪了。
命運并沒有憐惜像他們這樣的潦倒之家,相反,命運大有把他們趕盡殺絕的架勢。
1903年12月底某一天,對8歲的陳秀清來說,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媽媽張氏終于沒能熬過揚州濕冷的寒冬,跟病魔纏斗了幾天后,步入了爸爸和姐姐的后塵。
除過嚎啕大哭外,對一個8歲的小女孩來說,她還能干什麼?
小秀清的舅舅張從吉給妹妹張氏草草辦理完喪事,對小秀清不容置疑地說:你現在沒有一個親人,我就是你的親人,你以后就姓張,改名為“張玉良”,你知道嗎?
人物肖像作品
從此,張玉良變成了舅舅的養女,一直跟隨舅舅生活到1909年,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小丫頭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14歲少女。
這時,舅舅張從吉的本心流露,他經常用直勾勾的眼神盯著外甥女審視,那眼神讓14歲的張玉良不寒而戰,但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每次碰見舅舅不懷好意的眼神,她只能快速躲開。
財迷心竅的張從吉,最終還是做出了傷天害理的事。
在1909年夏天某個日子,張從吉以帶外甥女出去找工作為借口,把張玉良帶到了安徽蕪湖縣城。毫無社會經驗的張玉良還沒有從縣城繁華而迷亂的景象中清醒過來,一場厄運慢慢向她降臨。
舅舅偷偷把她賣給了蕪湖縣城一家妓院,換來幾十個大洋后,拎著不義之財揚長而去。
當張玉良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時,她首先想到了自盡,但她始終鼓不起勇氣。姐姐和媽媽悲慘的死相讓她對死亡充滿了恐懼。此時,以淚洗面成為她唯一會做的事。
《雙耳壺與果盤》
當她再也哭不出眼淚時,她決定好好活下來。在這個每天都有人餓死和病死的年代,有一口飯吃,能活下來比什麼都好,至少,還能給沖出命運圍城保留了一絲希望。
既來之則安之,這是張玉良決定活下來時,進行的自我安慰。同時,她發誓要用自己的努力離開這個鬼地方,因此,她放下不滿情緒,開始向身邊的老江湖學習,學習她們怎麼逢場作戲,怎麼討人歡心。
兩、三年后,資質過人的張玉良經過打拼,理所當然地成為妓院的花魁,名聲逐漸走出蕪湖,走向安徽,甚至在周邊省份傳播起來。許多風流人士都慕名前來一睹花魁的芳容。
聲名遠揚后,17歲的張玉良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他就是近現代籍貫為安徽桐城的知名人士潘贊化(1885年——1959年)。
清政府快滅亡那幾年,血氣方剛的潘贊化跟隨起義軍南征北戰,但屢屢失敗,被清政府列為重點照顧對象,因此,他不得不東躲西藏。直到“辛亥革命”勝利后,他才從日本回國,投奔在安徽都督柏文蔚麾下。
潘贊化
1912年夏天,潘贊化被柏文蔚委以重任,擔任蕪湖海關監督一職。海關監督在當時是一個肥差,直接掌管著當地商業和貿易的命脈,對商人來說,就是財神爺,所以,孝敬好這尊財神十分有必要。
潘贊化剛上任不久,當地商會就蠢蠢欲動,四處打聽潘贊化的興趣愛好。在還沒有把握時,商會會長決定先把張玉良拉來試一試。就這樣,17歲的張玉良出現在了潘贊化走馬上任后的接風宴上。她是來為大家唱歌助興的。
對27歲的潘贊化來說,他什麼世面沒見過,但眼前這個17歲的風塵女子,用美麗可人的容顏,優雅脫俗的氣質,以及甜美婉轉的歌喉,迅速讓他刮目相看。此后一段時日,潘贊化都會專門抽出時間來給張玉良捧場,兩人也漸漸熟悉起來。
大約半年后,他們的交往完全可以用日久生情來詮釋。本性善良,卻命運多舛的張玉良很快得到了潘贊化的同情。另一方面,自幼飽讀詩書,如今又是貴人的潘贊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幽默風趣和剛正不阿,讓張玉良17歲的少女心怦怦直跳。
潘玉良自畫像
面對17歲的張玉良,潘贊化覺得,這是老天給他送來的最好禮物,他把她笑納才是最好的選擇。
當潘贊化提出要給張玉良贖身后,張玉良起初不肯相信,她一個沒地位沒文化的風塵女子,憑什麼要得到貴人的垂青。
在潘贊化要娶她為妻的保證下,張玉良那顆漂泊的心終于不再迷茫了。因為,這是她夢寐以求的生活,但在沒有把握之前,她不會輕易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一個男人。
成為潘贊化的小夫人后,出于感激,張玉良把自己名字改成了“潘玉良”,但這些形式上的改變,還不足以跟潘夫人這個身份相匹配。從修養、精神到靈魂的全全改變,才對得起潘贊化的愛慕之情。
把自己修煉成知書達理的女子,也是潘贊化求之不得的,因此,潘贊化自告奮勇,充當了夫人的啟蒙老師,開始教她識字、寫字、作詩,以及學習基本的社交禮儀。
某次,潘玉良信手涂鴉,畫了一幅畫,潘贊化看到后驚呆了,心里感嘆:她這麼有藝術細胞的女子,怎麼能忍心埋沒她?但苦于自己沒有能力教她繪畫,潘贊化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風景與動物》
經過多方打聽后,潘贊化認為讓夫人報考“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是不錯的選擇,因為蕪湖距離大上海并不遠,不過350公里,即使兩人分開,想去看望她不用承受長途跋涉之苦。
直到1918年,23歲的潘玉良才順利考進上海美專,她在這里遇到了名滿全國的大畫家劉海粟(1896年——1994年),也是她的第二個貴人。雖然劉海粟比她還年輕一歲,但他在繪畫道路上已經琢磨10多年,擁有相當豐富的創作經驗和教學經驗,年少有成的他,已經坐上上海美專校長的寶座。
或許潘玉良是一塊天生的繪畫材料,她的繪畫天賦讓見多識廣的劉海粟也充滿了不可思議。既然這名漂亮的女學生是一塊好料,為何不把她精雕細琢成美玉呢?
又由于兩人年齡相仿,溝通起來無障礙,到最后,他們就變成了亦師亦友的關系。
在這樣融洽的氣氛下,潘玉良學習起來進步很快,劉海粟教授起來也很輕松,兩年的學子生涯即將順順當當結束,畢業的日子也在不遠處招手。
劉海粟人物肖像
劉海粟跟同時代的徐悲鴻、李叔同等人,都是我國第一批學習油畫的先行者,都取得了不俗成就。但劉海粟跟其他學習者不同的是,在藝術觀念和創作思維上,他非常超前,跟同時代的西方油畫家沒有任何隔閡,同時代的西方油畫家青睞野獸派和表現主義,他同樣把這些流派當做藝術探索的圭臬。
并且,劉海粟經常給學生灌輸創新意識,不要總是跟著前人的步伐走,要善于從前人走過的路上發現不一樣的風景。
即將上交畢業創作畫時,潘玉良由于沒有想到好題材,臉上時常掛著冷美人的表情。
這天中午洗過澡,潘玉良對著鏡子思考,仍然想不出好辦法。她一走神,從鏡子里看到了自己凹凸有致的、充滿女性活力的身材,不禁嫣然一笑,一個相當大膽的想法由此產生。
藝術家的職責是發現美,并把美如實表現出來。這是劉海粟老師經常教導大家的口頭禪。于是,潘玉良就想,女性身體的曲線那麼美,西方畫家經常用女性人體作為藝術原型,為什麼中國畫家就不行?
勁舞
但又一轉念,去哪里找模特呢?在封建思想依然頑固的當下,找到為藝術獻身的模特確實很困難。
怎麼辦?那就畫自己吧!潘玉良終于做出了決定。
這個下午,潘玉良又一次回到公寓,來到洗浴間的落地鏡前,擺出畫架,握起畫筆,盯著鏡子中的自己,在畫布上展開了自己的藝術構想。就這樣,中國第一幅由女畫家創作的人體油畫誕生了,它跟潘玉良的名字一同載入了美術史。
第二天,這幅作品上交后,引起極大轟動,并最終獲得了當年上海美專畢業作品展的第二名。
校長劉海粟感動得幾乎落淚,他看到了把人體油畫引進國內的希望。雖然他受到了當時絕大多數人的辱罵和嘲諷,但他這個初心在學生潘玉良的理解和支持下,更加堅決了。
劉海粟同時也看到了潘玉良具備一名一流畫家的全部素質,于是,在劉海粟的引薦下,潘玉良于1921年初夏,漂洋過海,首先踏入法國里昂國立美專,之后又相繼進入巴黎國立美專和意大利羅馬國立美專,開啟了長達9年的學習和深造。
靜物
1929年,已經34歲的潘玉良學業有成,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名在油畫、雕塑和建筑上都有高深造詣的全能型藝術家,并且,由于畢業創作畫《裸女》,一舉奪得三等獎,獲得5000里拉獎金,頓時名滿歐洲。
歐洲幾所美術院校提供優厚待遇,希望她能留下來教學,但潘玉良認為,油畫藝術才剛剛在中國發芽,需要有人來精心呵護,才有可能讓它長成參天大樹。她身上流著華夏民族的血,愿意用一輩子陪伴和守候中國油畫從小苗長成大樹,這是她不可改變的藝術夢想。
在82年生命歷程里,潘玉良17歲遇到了愛她的丈夫潘贊化,23歲遇到了疼她的老師劉海粟,他們既是她的貴人,更是她的一雙翅膀,助她飛上了夢想的高峰,完成了人生的華麗轉身。
在飛向夢想高峰時,她的才情和智慧是不可或缺的助燃劑,讓她飛得更有信心。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