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黃鱔和泥鰍,很多人應該并不陌生,但是說到“土龍”,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這三種長得像蛇一樣的魚的傳奇趣聞。
土 龍“土龍”學名叫做雜食豆齒鰻,主要棲息于有沙泥底質的潮間帶或河口,為底棲性夜行性魚類,具有挖洞筑穴的習性,平時隱匿于自己挖掘的洞穴中。食性為肉食性,以捕食魚類和甲殼類為食。
土龍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傳說,據野史中記載:隋煬帝得知土龍為男性圣品后,曾令太醫以中藥浸酒泡制,也將土龍研制成藥粉,作為宮中滋陰補腎的最佳圣品。土龍的的傳說大多強調其具有強身壯陽的功效,甚為夸大不實,但也因為這些以訛傳訛的說法,使土龍在南方民間成為家喻戶曉的滋補圣品,但是本地野生的土龍產量十分少,幾乎已經到了“一龍”難求的地步。
土龍的抓捕方式只能依靠有經驗的漁民,退潮時在潮間帶徒手捕抓,退潮后土龍都躲藏于泥沙底下,必須依靠積累的經驗才能夠判定土龍的藏身之處,因此漁獲量十分的少,價格也相對要貴,而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的土龍,價格卻便宜很多,因為民間始終深信進口的土龍療效比本土產的要差很多。
很多老一輩的漁民對土龍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補”三個字,因此市面上土龍都采用藥燉的方式,另外也有不少民間的配方將土龍制成“土龍藥酒”,很受一些男士的喜愛。
泥 鰍泥鰍在很多地區的淡水水域皆有分布,常棲息于水田、具有泥質底質的溝渠或池塘,而以具有淤泥的靜水水域或緩慢的流水水域較多,有潛入泥底的習性。泥鰍除了利用鰓呼吸外,還可利用腸道以及皮膚來進行呼吸,因此常在水塘可見泥鰍迅速地在水面吸一口氣,然后又迅速下潛,因此可以躲藏于只有微濕的淤泥當中。泥鰍的食性為雜食性,食物種類繁多,如浮游生物、淡水小蝦、昆蟲幼蟲、藻類或泥土里的有機物,每年的4月至8月為泥鰍的繁殖季節。
泥鰍是很常見的淡水魚,很多人應該都捉過,在民間也有很多諺語:
“三月死泥鰍,六月風拍稻”:三月若過分酷熱,水中部分泥鰍被熱死,象征臺風會過早到來,六月稻谷會受其吹毀。
“既做泥鰍,不怕挖眼”:泥鰍的生活習性就是,在泥地里面挖眼打洞,也就是教育人們,一旦從事了某一行業,就不要怕辛苦,認真工作。
泥鰍從早期到現在大多是用藥燉的方式烹飪,多用來補身,尤其是長輩時常會燉泥鰍給正在發育的小朋友吃,泥鰍還可以用來煮湯或做成三杯泥鰍。
養殖泥鰍
黃 鱔黃鱔又名鱔魚,體形較大的黃鱔大多棲息于河川或池塘中,較小型的則棲息于水田或田溝里。黃鱔喜歡棲息于水質較污濁且具有泥質底質的環境,具有挖洞作為棲息巢的習性,所掘的洞穴通常有兩個以上的出口,而其中一個出口一定會高于水面,作為呼吸或躲避敵害之用。
黃鱔為肉食性,白天大多躲于所掘的巢穴中很少出現,大多利用晚上活動及覓食,屬于夜行性魚類,其食物來源大多是小魚、小蝦及昆蟲,只要是體形較小的動物皆可攝食。
黃鱔有性轉變的特性,46厘米以上皆為雄魚,28厘米以下為雌魚,而28至46厘米之間者為雌雄同體,每年5月至9月為繁殖期,會在其挖掘的通道內另筑一個較大的產卵室,卵便產于此室中,而雄魚會在孔道內保護這些受精卵。
黃鱔對中國人來說,大多用來“補身”,依據民間說法,鱔性甘溫,具有活血補血之效,對風濕痛有輕微的療效。
黃鱔的肉質細嫩,無分支的刺骨,因此除了藥燉外,其他烹飪方式還有烤鱔魚、炒鱔魚或是鱔魚面,其中鱔魚面是南方非常著名的小吃。
著名小吃 鱔魚面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7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