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12時57分,將迎來2020年庚子鼠年的第二個節氣——雨水。
嚴格意義上來講,雨水只能算節令中的一個”氣“。
受立春節氣的影響,庚子鼠年的雨水節氣也姍姍來遲。
援引新華社的報道:據專門從事歷史天文學研究和服務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歷算室披露,2020年的雨水節氣,是未來83年里最晚的一次。
”一年立春若落雨,直到清明雨水多“、”冬天若寒雨水多,冬天若冷雨水散“……
傳統文化《易經》里,指出,五行之氣各有旺衰,其中五行之木,生于地支亥位,而氣旺于春、其德主仁,其性生發,其味主酸,對應五臟為肝……
《黃帝內經》中亦強調:臟腑中的肝,屬少時誦詩書,藏血、藏魂……肝者將軍之官,謀慮之焉……又說,木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在《易經》陰陽五行的生克關系中:水能生木,而木能生火,火又能生土……可見,冬天旺相的水,正是五行木的母親。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春天,大地復蘇,萬物漸漸蘇醒。正是五行木的生長、生發之時,需要水的滋潤和生助。可見立春后,雨水特別得珍貴和重要。
正因如此,在一年的24個節令中,既有“一年之計在于春”的說法,又有”春雨貴如油“的說法。
這說明,經過了嚴寒冬日的風霜雨雪,人們對春華日麗的春季的寄許和重視。
在《趣味易經》專欄中,“源易緣“根據著名易經教授黃來鎰先生,分享的”立春三候“文章觀點,談到了立春到雨水”三候“的來歷,撰寫出了《立春“二候”:蟄蟲始振!易經:“包荒、朋亡”,想告訴我們什麼》、《無往不復:立春過后看三候,古人為何稱其“魚陟負冰”,無不平陂...》等文章。
今天,我們將繼續根據黃來鎰教授分享的”雨水三候“觀點,結合傳統易經和民俗節氣文化知識,談談雨水”三候“的來歷和注意事項。
”雨水,初候,獺祭魚。二候,鴻雁歸;三候,草木萌動……“
在雨水節氣中的三候里,我們今天先談談72候節令中的第四候,雨水節”初候“的來歷。
傳統文化《周易》12消息卦中,代表正月的卦為地天泰卦,天地交泰,陰陽和合,萬物生長,因此泰卦是個吉祥亨通之象。
雨水節令”初候“的來歷,正是與《周易》64卦中的第11卦泰卦有關。
泰卦六四爻變動,由泰卦,變為雷天大壯之卦。
泰卦六四爻辭說:翩翩不富以其鄰 ,不戒以孚;象傳又詮釋說: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易經圣人告訴我們: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而君子則是根據天地運行的自然大道,來引導教育百姓。
泰卦六四爻,陰爻居于柔位,面臨著三個動性強大的乾卦之爻進逼,首當其沖。但她實力有限,難以抵擋,因此有些”翩翩然“。
好在六四爻上有九五之尊,下有部屬,加上她能虛懷若谷,不依賴權力和財富,而是發自內心的向善,鄰居或同僚友善相處,以誠相見,誠信相待,且雙方不互相戒備,從而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那麼,雨水初候為何用”水獺祭魚“來代表呢?
動物中的”獺“(音:ta)是水陸“兩棲動物”,形狀猶如老鼠。晝伏夜出,善游水,以魚、蛙等為食。
《說文解字》中稱:獺,如小狗,水居食魚。從犬、賴聲。
《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指出:“九三、九四、六五爻,互兌為澤,獺為水獸,故將兌卦表示為獺、為魚象。泰卦九三、六四、六五互震為祭。”
同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謂豺獺知報本。歲始而魚上游,則獺初取以祭。
雨水節令到后,氣候變化較大,冰雪融化,降雨量也將逐漸增加。
水獺從河中破冰而出,將捕捉到的魚兒們擺放到樹上,或將魚圍著自己整齊地擺上一圈。兩只前爪也會拱在身前,祭天拜地,感恩大自然恩賜食物,并且水獺也會在圈內自轉一圈。
這就是”水獺祭魚“之象。從中,可見古人借水獺祭祀天地,教導我們,要有一顆感恩報恩的心,不忘天地父母之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進入雨水節令后,草木萌動,人體的筋絡經過冬天的蘊藏,此時也開始全面舒展。
根據《黃帝內經》等養生學,春天木氣肝旺,而五行木克土,易傷及土。土代表人體中的脾胃。
雨水節氣,濕寒之氣也易傷脾胃。春天如果養生不當,就會造成脾臟損傷,導致脾胃功能下降,因此,雨水之后,要多注意保護好脾胃,將健脾強胃,作為春天養生的重點。
同時,《易經》中的五行木,代表七情中的”怒“,大怒或常怒,就會傷及肝臟,可以通過適度的呼喊,來宣泄肝中的抑郁之氣。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