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標題里問題的答案放在前面:(1)《詩經》里的“汔可小康”,“小”指的是稍微、稍稍;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其中的“小”是“輕視”的意思。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14課,同樣是講三個字,其中兩個是“茻”部漢字,一個是“小”部部首漢字小,具體如圖:
(今天要講的三個漢字)
1、莽。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注了一個讀音mǎng。給的解釋是:“南昌謂犬善逐兔艸中爲莽。”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稱:“南昌謂犬善逐兔艸中爲莽。從犬茻。此字犬在茻中。故稱南昌方言、說其會意之恉也。”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稱:“經傳茻字皆以莽為之。”薛傳鈞的《答問疏證》里說:茻,眾艸也,是正字。……‘南昌謂犬善逐兔艸中’為莽別一義。匯總一下,許慎說南昌方言里有稱莽的意思是犬善逐兔草中是這個字的會意義,它的正字就是茻,上一節已經講過茻字,茻的本義就是眾多的草。南日方言又以犬善逐兔草中造出會意字莽。茻是莽的正字,莽是茻的俗寫。所以莽的本義也是眾多的草。
(莽的本義也是眾多的草)
《左傳.哀公元年》:“吳日敝于兵,暴骨如莽。”杜預注說:草之生于曠野莽莽然,故曰草莽。唐代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一引《說文》:“木叢生曰榛,眾草曰莽也。”形容樹木多用榛,形容草多用莽。李白的詩《古風五十九首》也有:“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榛莽也是并列的,由此可見,莽字《說文》里記載的本義在唐以前很可能就是“眾草也”,我們【猜想】大概率是唐前傳寫竄改而改定《說文》時改掉了這個意思,只留下了南昌方言會意這一個義項,就是“南昌謂犬善逐兔艸中”這樣一個意義,我們用這個意義解釋這個字的會意字字形,用它的本義“眾多的草”解釋意義。
(犬善逐兔草中)
本義之外,莽還有如下意思:(1)草。《小爾雅.廣言》稱“莽,草也。(2)大;廣闊;深遠。《小爾雅.廣詁》稱:“莽,大也。”《九辯》有:“莽洋洋而無極兮,忽翱翔之焉薄?”王逸作注說:“周行曠野,將何之也。”廣闊深遠的曠野無邊無際,一身漂泊何處是歸處呢!(3)粗率;冒失。比如魯莽;莽撞。(4)一種竹子。《爾雅.釋草》里有“莽,數節”郭璞的《爾雅注》稱:“數節,促節也。莽竹節短,蓋如今之馬鞭竹。”手頭沒找到馬鞭竹的圖片,就上一張短節竹的圖片吧,總之莽竹是竹節短的竹子:
(短節竹)
此外,莽還是姓。《通志》有載。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讀作máng。讀音出自《集韻》謨郎節切。專用于詞匯莽蒼。指郊野蒼茫的景色。《莊子.逍遙游》有:“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成玄英《莊子疏》說:“莽蒼,郊野之色,遙望之不甚分明也。”這句話的大意是:到迷茫的郊野去,帶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還是飽飽的。
(郊野莽蒼)
莽的小篆寫法如圖:
(莽的小篆寫法)
2、葬。讀zàng。《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藏也。從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這里的薦,指的是草席,也指野獸吃的草,古人也用草席卷人安葬,同時也是為了藏起來不讓野獸吃掉或者讓人們看到。按照易經上的話:古人人死之后,埋葬時,往往在身上蓋上厚厚的草,所以葬的本義就是掩埋尸體。我們看字形:
(古文的死與葬)
看字形,古文的“死”字,一半是尸體,一半是靈魂,尸體與靈魂分離,就是人死了。然后用草蓋上,就是安葬。《禮記.檀公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見也。”就是把尸體藏起來。比如《漁父》:“寧赴湘流,葬于江魚腹中。”再比如《紅樓夢》里的黛玉葬花,就是把花掩埋起來,如圖:
(黛玉葬花)
后來又泛指處理尸體的方式,比如:火葬、天葬。葬的小篆寫法如圖:
(葬的小篆寫法)
3、小。讀xiǎo。這個字是《說文》540部“小”部的部首漢字。現代漢語201部部首檢字法仍有小部。小字是表意字。甲骨文或金文都是三個小點表示形狀不大,小篆字形稍變,到隸書時,隸定為“小”。如圖:
(小字的字形演變)
《說文解字》給小字的解釋是:“小,物之微也。”小字的本義就是細;微。與“大”相對。
本義之外,小字還有很多意思,舉常用的說說:(1)狹隘;不足。《禮記.表記》:“義有長短小大。孔穎達《禮記疏》稱:”小謂所施狹近也。“(2)輕視。比如《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這是孟子以此為喻,說明“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的道理。大意是有比較才有鑒別,有了“大”才顯“小”。所以登上東山,就以魯國為小,登上泰山就以天下為小。對于見過大海的人來說,天下的水就不在話下;對于曾在圣人門下學過習的人來說,天下庸人的俗論就不屑一聽了。
(泰山孔子小天下處)
(3)年幼的人。《詩經.小雅.楚茨》有:“既醉既飽,小大稽首。”鄭玄《詩經箋注》稱:“小大猶長幼也。”大意就是:酒飯吃飽喝足,老幼一齊叩頭致辭。(4)低微。《詩經.邶風.柏舟》有:“憂心悄悄,慍于群小。”大意就是:愁思重重在心頭縈繞,一群小人都惱我。(5)妾,小老婆。舊時女子給人做妾,也稱做小。(6)謙詞。比如《左傳.隱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也矣,未嘗君之羹。”古人常常自稱小人,就是這個用法。
(7)表示對小輩的愛稱。比如小李、小王、小寶貝。(8)作副詞。表示程度。相當于“稍微、略微”。《詩經.大雅.民勞》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康,指的是安定,大意是:人民勞苦之后,乞求能稍稍安定下來。這大概是最早有關“小康”的記錄了。不過,那時的小康,跟現在的“小康”社會所講的小康,意義已經有差別了。
此外,小還是姓。《萬姓統譜》有載。小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小字的小篆寫法)
有朋友說《說文解字》讀起來一片密密麻麻的小字,看著眼疼,這很可能是手中的版本不對。我們課程學習的《說文解字》是中華書局版本的注音版,這是我們平常說的“大徐本”的新印本。優點在于有拼音、筆畫檢索,相對于古本《說文》已經眉目清朗了許多,建議大家看一下手中的版本。
(【說文解字】之114,部分圖片引自網絡)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6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