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即看風水,看草木。經驗豐富的盜墓者大多擅長風水之術,每到一處必先察看地勢。由于古人迷信風水,因而多數古墓都建在“風水寶地”上,如依山面水之處,尤其是古河道的拐彎處,必然是墓葬聚集之地。此外,墓葬周圍的草木甚至泥土,都是盜墓者做出判斷的重要依據。比如,有古墓的地方,由于泥土曾被翻掘和踩踏,莊稼的長勢會比旁邊的差一些。
2.“聞”即聞氣味,依照氣味的不同來分辨某處是否有墓葬。如秦漢時期的墓葬中,常被灌注水銀和朱砂用于防腐;而唐宋之后的墓葬墻壁上通常涂抹有青膏泥。這些特殊物質散發的氣味,一般人難以察覺,而尋墓者總能敏銳地辨別。“聞”的另一層含義為聽聲音。一般的大型古墓,一旦受到較大震動如空中打雷時,就能向地表傳出不同于別處的聲響。 “清朝時期的焦四,就善于通過聲音來找墓。他曾在打雷時尋找墓地,根據回聲能準確判斷出墓葬位置。明朝時期的墓大多在山嶺的陽面,并且與土層、山崖接觸的地方.
3.“問”就是踩點。尋墓者一般都能說會道,尤其善于與老人談古論今。每到一處,他們便會以算命先生或風水先生的身份,拜訪當地的老人,通過交談,從當地傳說中獲取有關古墓的信息。有時他們也會通過當地史志搜羅信息。
4.“切”,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一是指發現古墓后,根據地表的地勢等情況,準確地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離進入墓穴;二是打開墓中棺槨后,沒有遺漏地摸取死者身上的寶物;三是觸摸到文物后,即能判斷其為哪個朝代的文物、價值有多大等。
有古墓的地方植被生長不好 清鄭觀應《望氣尋龍訣》引丘延翰《天機素書》注:“龍來十里,氣高一丈,龍來百里,氣高十丈。 氣正,則從中落而穴正;氣偏,則從側落而穴偏。干龍雄健高大,支氣卑小清弱,是故辨氣高低,識龍長短,別山弱 ,究氣旺衰。春屬木,其氣青;夏屬火,其氣赤;秋屬金,其氣白;冬屬水,其氣黑;每季屬土,其氣黃。 四時之色不宜駁雜,一有駁雜,即有生克制化之異,吉兇禍福之殊。春冬地氣不升,夏時炎蒸混濁,獨秋氣清亮,俟中元之候,或清晨雨後,日落未落,日出未出,丑寅酉戌之際察之, 可見富穴氣如嶂,色而濁,貴穴氣如張蓋,色青而奇。初吐一,上結華蓋,如旃冕重旒,五色備俱,似龍蟠,似云騰者,曰龍氣,帝王之地。毫光明燦,如虹,如日,如鳳舞者,曰喜氣,后妃之地。或曰白外青,青復紫,青如牛者,赤如虎尾者,猛將之地,公候之地。若云,終如鼎沸,中青外紅,如流星燭地,如龍騰鳳翥者,宰相之地。初吐一,終盤寶蓋,五色俱備,輕清上浮,有紋不雜,如寶塔,如搖旌,如幛幡,耀日燭星者,為異氣,神仙之地。大抵類禽者出文,類獸者出武,白黑之氣多武而兇,紅赤之氣多文而吉,余仿此。蓋凡陰陽二宅氣數旺盛之地,入其鄉,則是其禽哭繁衍,草木暢茂,風氣和暖,山谷騰輝,水深土厚,景色清奇,晨昏子半之時,祥光掩映,淑氣燦煌,哄哄然如蜂哄蜜,如風吹火,此旺盛之氣也,寂寞蕭條即退矣。但山川作福之氣,上大下小,遠爾則有,近爾則無,或有鐘鼓破竹和樂之聲者吉,戰伐之聲者兇。”古代史傳及筆記有關“望氣尋龍”的記載頗多
風水上把山脈比喻為龍,所謂尋龍,實際為通過龍的走向,而找到結穴之地。凡龍都有一來源發龍之處,人們稱之為太祖山。太祖山一般氣勢雄偉,崇山峻林,巍峨萬仞,其山形粗惡,且風吹氣散,一般不結穴。太祖山下分數枝山脈延伸出去,到再起頂分脈處,成為祖山。祖山又分數枝山脈延伸出去,到再起頂分脈處成為少祖山。如此級級分脈,級級延伸,直到結穴之處稱為父母山。如同大樹一樣,有樹干到樹枝,再到更細的枝葉。不過,山脈的分脈,每次分枝所分出的山脈形態都不相同,丑美不一,真假各異。真美者會前去結富貴之地,丑者假者則不會。 在行度尋龍過程中,首先要會分辨龍的真假,真龍居于局內,強健有力,有護龍護砂跟隨。一般來說,要結出美地,真龍也要經過分脈,過峽,剝換,束氣等不斷起伏,將煞氣脫掉,有粗老變得細嫩。但無論怎麼變,都有護龍護砂跟隨,直到山環水抱,朝案相應的結穴之處。行度尋龍必須尋著真龍的走向去尋找,直找到結穴的地方。
為了省時省力,我們必須有選擇的去尋龍,不能漫山遍野亂走。經云:“千里來龍,但觀到頭一節。”我們在遠處看到山峰星體端正,展肩開面,落脈優美,則有可能是真龍經千百里行度,到此落脈,可能有結穴的跡象,可到此山峰下求證。如在山峰下求得龍虎環抱,朝應相對,明堂端正,則是有穴之地。
《葬經》云:“山隨水曲抱彎彎,有穴分明在次間。”每到一個地方,如果河流反弓或直出,一般不須找眼;如果河流屈曲環抱,則可向環抱方配合方法二去追尋。因龍的行度,有可能界水即止,龍止則有結穴的可能。
此法尋龍很簡單,記住一句話:但凡兩水一交會,則有立穴的可能。“干水流行地中,而無支流以界其際,則地氣不收而立無據矣。”我們在尋龍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小水與大水交會,則要留意附近的星蜂,可能結地就在附近。當初我和師傅尋龍走山的時候,遇到小水交逆大水之處,師傅就跟我說,一兩里地之內必有良穴沒地。屢屢驗證都沒錯。大家可配合以上三點,定能很快的入眼。
《秘訣千金賦》云:“但凡尋地,先觀水口城門,周聚關攔,內有著龍格結;落星龜蛇獅象,中藏上格之龍;華表捍門。定結富貴之地,北辰鎮守,禁口勿言......”可知從水口尋龍也是一種捷徑。大凡所到之處,遇到水口關鎖緊密,水口內又成一堂局者,均可在局內尋找龍穴。水口有砂比無砂好;關鎖周密比不周密好;亂石守水口,易于發富;龜蛇獅象守水口,易于發貴;華表,捍門守水口,則可能出王侯;北辰守水口,乃帝王之地,禁口勿言。古語:“入山觀水口”,高明的地師一入水口,村場墳地的富貴程度已知其半矣。
今人尋找龍穴,喜歡往大山里行,他們認為大龍大脈的大局勢則能大富大貴。其實不然。雄踞一方的高山,一般作為發脈的太祖山,山形往往粗老惡劣,經過過峽,換剝,煞氣未消,且在山顛之上,風吹氣散,有違藏風聚氣的風水原則,甚難結出美地。龍在大山之中勇猛非凡,就算有龍有虎,也很容易抱不完滿而被真龍泄胎而出。其實龍在行進過程中,必須經過過峽,剝換,將粗老之軀層層脫去,龍身變得光滑細嫩,直行至平洋龍水交界之處,陰陽沖合才結美地。“但看古來卿相地,平洋一穴勝千峰。”真正的好地不結穴在大山之中,而多結在江河邊龍水交界的地方。
古云:“三年尋龍,十年點穴”是言點穴之難。尋龍點穴為地理上層功夫,有上師傳法言傳身教,應是不難的。萬物皆有法度與規律。古人所受教育程度不過“四書五經”而已,遠不比今人所受教育程度豐富,智商也不一定比今人高。古人在風水上尋龍點穴造詣很高。很重要的一個就是師承,并由上師傳法,言傳身教,又心專。尋龍點穴為風水上最高層功夫,古往今來,所有發族旺族,名門公卿,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將軍王候等等大貴人,以及天子無不是陰宅龍穴所催蔭發。而單純靠祖宅、祖祠催發力量有限。可見龍穴之重要。得地靈龍穴,即是得龍脈生氣。晉風水鼻祖郭璞在《葬書》中云:“葬乘生氣”。有生氣則陰人骨骸暖而起作用,這樣才會福蔭后人。風水包括陰宅與陽宅兩部分。而在古時陰宅與陽宅是不分的。人們才稱風水師為陰陽先生。在現供代城市建設的發展中,人們研究陽宅多了,陰宅卻疏忽了。故而有看到有研究陰宅與陽宅兩派學者之分。在古時學風水,是先從陰宅山水功夫下手,最后是房子祖宅風水。陰宅山水精通后,陽宅風水也自然通了或旁通。因為陽宅理論離不開陰宅山水體系。 僅學陽宅是達不到地理上層功夫,也是起不到理想中富貴功名程度。陽宅與陰宅風水各影響人比例為三比七。陽宅占三,陰宅占七層。或祖宅風水占盡龍脈穴位好的,陽宅可以占四成,但不會有更多,其力度不會超過陰宅是可以肯定的。先拿陽宅來說,今人一日千里,或有幾處房產居住,或今日出差東京,明日又到紐約。這樣房子的環境場,氣場,磁場就會很削弱地影響著人。也就是說房子的風水影響人,隨著現代環境變動變得綜合性,多樣性復雜性。并不是受著單一環境場能影響。而陰宅始終在影響著人。因為血統不會變,不論你今日居住北京還是明日住在紐約的家里,都是先人的骨骸風水始終在起作用。
沒有穴位,或不是龍穴,可以說基本說上與大富貴、大功名、大成就無緣。就算是立得再好的線位,收納再好的立向水法,堂局形巒再好,亦只不過是小丁財小富貴,保一時安康而已。大富貴、大功名須要大龍穴大地。中等富貴、中等功名亦要中等龍穴大地。小富貴、小功名亦要小等龍穴地,方才得地靈之辦,從而根深蒂固,福力綿綿不休。有地力方有地氣,才是發福根本。足見龍穴之重要。尋得龍穴,不用立向,一般都可以發。 古時常見戰亂時馬革裹尸,草草葬于穴位,同樣發達。亦有窮人買不起棺木,買不起碑,死后堆個黃土堆,或不做墳墩土堆一樣發。又或見尸身零散,破碎不齊,尸骨散亂,后人尋得后收拾放于穴坑,照發無誤。亦常見有金壇裝骨,無向,或者不起墳堆不立碑,也發。古時很多偷葬人家山頭大地風水有這種情況。因怕人家發現所以碑也好,墳墩土堆也好,哪還能立,盜得地脈龍氣也發。當然這種偷葬是極為不道德的。但是得地氣同樣發達。所以有地氣才會穴暖受蔭骨暖才有作用。就是這個道理。 吉祥地往往是一塊區域,而“穴”則是這塊區域中最吉祥的那個點。風水學認為,生氣就是在這里從地下冒出來的。“點穴”就是指在綜合考慮了山水狀況之后,準確地找到山環水抱的這塊區域中“龍”、“砂”、“水”種種景觀意象最完美的那個點。站在這個點上,人們能得到最豐富的心理感受。風水術認為點穴非易事。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先看龍脈明堂,再確定穴位。差之毫厘,謬諸千里。黃妙應《博山篇》云:“穴有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瘦的、肥的,制要得宜,高宜避風,低宜避水,大宜闊作,小宜窄作,瘦宜下沉,肥宜上浮。陰陽相度,妙在一心。” “穴”被點中之后,將成為建筑群落中核心建筑的基址,如城鎮主街道的十字交叉處、都城的朝殿、州郡的公廳、宅舍的中堂等。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