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朋友問我,是不是中國的傳世傳統文化都具有古天文學背景?我給他肯定答復,他問,那麼《河圖》和《洛書》的古天文學來源是什麼?
我之前曾經寫過一些《河圖》《洛書》的文章,可是關于《洛書》的部分,因為一些原因,只是略有提及,我自己也很遺憾,最近把“五運六氣”學習心得整理完,又略有所得,今天有時間,整理出來,希望能給一直關注我,與我一起學習的同學們,一點學習思路上的啟發。
一、先天八卦圖與河圖的模型原理
河圖和洛書,只要學過一點傳統文化的同學都不會陌生,這兩幅圖被公認的神秘,關于它們的來歷傳說,最早見于《周易•系辭傳》里,“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后來根據這個記載。演化出了兩個傳說:黃河里有龍馬為禍一方,伏羲帝降伏龍馬,見龍馬背上花紋有異,于是根據這正反逆生的花紋,畫出了《河圖》。后來,大禹王在治水過程中,在洛水河邊,遇龍龜馱著一個石板獻寶,于是,根據這個石板記載著《洛書》,大禹王用《洛書》推演山川河流風水走向,終于把大洪水順利導流進大海。
大多數人喜歡把這個當做神話傳說來聽,其實神話傳說里,必然隱藏著一部分真相,比如,從這兩個傳說里,我們可以知道,最早的《河圖》《洛書》必然是記錄在甲骨上,也就是說,它們的現世時間不會晚于商。
我初學《周易》時,背誦八卦圖的口訣時,先天八卦圖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把先天八卦圖按照方位分別填上數字,大家會很明顯發現,這是一個倒“s”型或倒“8”型。這個是什麼?很明顯,這個是太陽在地球的南北回歸線之間做往復位移運動軌跡圖,它的運動軌跡,畫成立體,就是“螺旋形往復運動”,變成平面,就是這個“倒8型”。
后來太極陰陽魚圖也是據此而來。
現在,把這個“倒8型”拉成一條直線,分別按先天八卦圖的方位照標上數字“1.2.3.4.5.6.7.8.9”,再
以“5”為中心,對折成先天八卦圖數字軌跡的“倒8型”,是不是發現,1.6,2.7,3.8,4.9,5.0,處于同一個相位。再把這個相位按照五行排列,這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河圖》。這個模型用數字表示,就是河圖。所以一般情況下,河圖配先天八卦圖。
這里需要說明下,天地之數,九為極,河圖的口訣里雖有“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這句,但是這里,“十”就是“0”,可以理解成“起點”。為什麼要理解成“起點”?我們稍后的《洛書》模型再詳解。
二,后天八卦圖與洛書的模型原理
先天八卦圖是先民對宇宙空間相對穩定的靜止之象,后天八卦圖則是動態的空間運行圖。
所以先天八卦圖為體,后天八卦圖為用。
河圖一般理解為先天八卦圖的數字表述圖。它跟先天八卦圖一樣,涉及到運行,就要用到洛書的數字。所以,實際上,河圖是體,洛書為用,理解了這一點,我們也就理解了,為什麼,河圖和洛書都是同時出現。
那麼河圖的數字是怎麼變成洛書?洛書在實際應用中,又是如何變化的?
先天八卦圖的卦象有數字排列方式,那麼后天八卦圖有沒有?有,后天八卦圖的數字排列也有口訣,但是后天八卦圖的口訣順序確實跟隨洛書的方位來背誦: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當初背這個的時候,很不明白,為什麼要用洛書的數字來表示后天八卦圖的相位。后來學習到“六氣”的運行模型時,方才明白為什麼。
太陽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運動包含了整個地球。北半球是冬天的時候,南半球一定是夏天,反之亦然。但是后天八卦圖則是有方位的,它就是以中原地區為中心,北半球為界的時空運行圖。所以,洛書單獨看,只是一個最簡單的數學矩陣,用的時候,必須配合具體的方位才能動起來,所以,洛書不能獨用,最常見的就是配合后天八卦圖和九宮配九色。
網絡圖,傳統玄空飛星軌跡
之前為了驗證想法,找了一些寫傳統玄空飛星的文章看,但是,真的太復雜了,風水上,我沒有研究,不敢妄加評價。我只從古天文學角度,教大家一個非常簡單的推算《洛書》的方法。
這是我從古天文學角度來闡述洛書的數字排列原理和變化軌跡,僅是我個人學習《洛書》時的學習心得和記憶思路。
河圖的運動軌跡畫出來是“倒8型”。洛書也亦然。
大家不妨拿筆畫一下,將洛書按九宮格排列后。
用筆把“1.2.3.4”和“6.7.8.9”分別連線,畫出來是兩個一模一樣的“s”型。而把順序反過來也是一樣的。而中宮“5”是連接兩個上下"s"的樓梯。所以,在玄空飛星時,都是從中宮“5”開始飛。
洛書是兩個“s”的疊加,可以先理解為“南半球和北半球”。但是一旦加入后天八卦圖的概念,就要把南北半球的概念變為“陰陽兩屬性”。因為一半屬陽的時候,必有一半屬陰。所以,在洛書應用中,數字“6.1.8.3”為陽數。“2.9.4.7”為陰數。這個數字的陰陽屬性來源于分宮卦象圖。
傳統的玄空飛星的難點在于,陰陽不同的數,有兩種不同的“飛法”。陽數順飛,陰數逆飛。篇幅所限,我就不介紹傳統的計算法了。感興趣的自己可以去查。
我學習的時候,因為明白洛書的運行模型,所以覺得,傳統的飛法與“螺旋形往復運動”這個模型似有沖突。所以放棄了傳統推算方法,從運行軌跡入手來直接推算數字。
大家看圖,最初始的“元旦盤”,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洛書排列順序。大家注意看我畫的數字軌跡。第一步,從5開始。依順序正數連上6.7.8.9。大家記住這個軌跡方位。第二步,再次以中宮5為起點,依次倒數連上4.3.2.1。兩步對比會發現,實際畫出來,是兩個圖形完全相對應的"s"型。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個軌跡模型。
現在假如陽宮的8飛入中宮,現在按照我之前教的軌跡,依次正數,填入9.1.2.3。然后依然以8為起點,按照相反的方位,倒數填入7.6.5.4。這是以陽數為中宮的變盤畫法。這樣,完全不需要推算,就把洛書變宮后,各宮的數字推算出來了。
那麼以陰數為中宮如何變?假如是陰數4入中宮,那麼,依然按照之前的軌跡開始填數字,但是,陰數要先倒數,還是按照之前的模型軌跡,倒數填入3.2.1.9。然后再次回到中宮,再往上正數,按照相反的軌跡填入5.6.7.8,出來的這個就是逆飛過的玄空飛星圖。
這個記憶法,就是把洛書分成兩個對稱的路線圖,然后分別以中宮的數字為起點,如果是“陽四宮”入中宮,就先正數,再倒數。再分別按照模型軌跡,依次把數字填入各自對應的方位里。
如果是“陰四宮”入中宮,就反過來。先倒數。再正數。還是依照按照之前的模型軌跡,依次把數字填入對應方位。
這個推演法,是取太陽的螺旋形運行軌跡路線,看到數字的陰陽,就能直接推算出各宮的數字。
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天地相應,天人合一”。具體的內容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個核心理念是后世所有預測應用應驗的基礎。
天道是通過氣候來影響大地和人,天有一變,地必有一應。天通過氣候的冷熱影響大地,大地上的萬物接收到這種變化,就會出現“風,熱,暑,濕,燥,寒”,人體也馬上會有反應,這就是大地上萬物都能被五運六氣影響的原理,古天文學之所以長盛不衰,是古天文學自有其科學性和可重復實驗性。
在這一基礎上的傳世傳統文化,也必然遵循這一法則。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條長河,支脈繁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理解核心理念,必然能事半功倍。
感謝一直關注我的粉絲和同學們,我會不定期整理自己的學習心得,發出來與大家一起學習。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