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圣人到逆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王莽如果死在54歲這一年,中國歷史上大概會多一個圣人。
生在大漢最好的家族,卻過著最窮困潦倒的生活。
他沒有成為縱情聲色的富二代,一生無論貧富,都出了名的“儉樸”。
沒有人把奴隸當人看,但他卻肯為了枉死的家奴,逼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大家族們都在拼了命地兼并土地,窮人連活著都成問題,他便提出禁止土地買賣,要將土地分給窮人。
難怪胡適說,他就是中國最早的社會主義者。
但他又是被罵得最慘的那個人。
漢賊這個罵名,他比曹操背的更早。
偽君子、野心家、逆臣賊子......他被足足罵夠了兩千年。
唐朝的大詩人白居易,曾經這樣寫過他: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言外之意就是說,假如王莽死得早,他大概率會是流芳百世,而非遺臭萬年。
他的一生,在他從姑母王政君手中接過傳國玉璽的那一刻,被徹底地改變了。
大奸似忠?還是大真似偽?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王莽,這個活著的圣人、死后的逆賊。
圖 | 空谷尋芳 ©
王莽生在了西漢最顯赫的世家大族——王家。
最夸張的時候,王家在一日之內有五人封侯,整個兩漢無一能出其右。
這都是因為王政君,這個歷經四代皇帝、足足當了61年太后的女人,給了王家無上的榮耀。
只可惜,王莽并無福消受這份榮耀。
王政君的八個兄弟里,七個封侯,唯獨王莽的父親早死、兄長早逝,王莽不但沒能享受榮華富貴,反而受盡了族人的嘲弄。
這使他成為了那個最特別的二代。
史書描述這個時期的王莽,用了“恭儉”二字。
對內,十幾歲年紀的他,侍奉著自己的母親、寡嫂,甚至還幫忙帶娃——這是哥哥留下的唯一后代。
對外,他對待身邊的人,上至世家大族,下至平頭小民,向來畢恭畢敬。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與此同時,他的兄弟們呢,正忙著約網紅、開派對,一個個都是典型的敗家子做派。
王莽卻拜了大儒為師,每日埋首書堆,結交儒生。
王家,缺的從來不是不學無術的紈绔子弟,而是品學兼優的好好學生。
圖 | 空谷尋芳 ©
他第一次,進入了家族大人們的視野。
那時候,把握著朝政大權的,是大司馬大將軍王鳳,王政君的兄長,王莽的叔父。
王莽二十四歲那一年,碰上叔父王鳳病重,他被喊去了床邊服侍。
每日親身試藥,不離床邊,一月之內連澡都不去洗一次。
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最會被這種陪伴所感動到。
王鳳臨死之前,給王政君留下了遺言:你一定要幫我照顧好王莽。
此時的王政君并不清楚,這句話對她自己,對整個漢朝,究竟帶來了多大的影響。
從工資六百石的黃門郎,到工資兩千石的射聲校尉,王莽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他的行政級別,已經相當于后世的四品大員,有資格出現在朝堂最顯眼的位置了。
王莽這個名字,也開始傳出長安,傳遍整個天下。
此時的他,是王家的一個青年才俊,儒家的一個謙謙君子。
圖 | 《相愛穿梭千年》王莽扮演者
做人,最容易的就是“得意忘形”。
一個二十四歲的青年,在挨了十幾年苦頭之后終于出人頭地,他會不會放肆一下?
王莽的答案是:不會。
他沒有絲毫地改變,仍是從前那個少年。
他還是愛穿以前的舊衣服,還是愛跟路上見到的每一個人笑顏以待,家里吃的、住的、花的,與以往也并無太大區別。
圖 | 空谷尋芳 ©
真有人能從十二歲開始,便戴上面具過一輩子嗎?
我很難相信,當時更是沒人相信。
家族里的叔父不相信。
成都侯王商甚至上書皇帝說,自己愿意獻出數百畝的封地,將它讓給王莽。
朝堂外的儒生不相信。
長樂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騎校尉箕閎、上谷都尉陽并、中郎陳湯等等一群人也寫了聯名信,要求皇帝給王莽封更大的官。
眾多的聲音只匯成一句話:王莽,值得!
當時的皇帝是漢成帝,王政君的親兒子,王莽的表哥。
他答應了,王莽終于也繼數位叔父之后,成為王家又一個封侯的人——他被封為新都侯,食邑一千五百戶,朝堂上則升為了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
他已經成為了朝堂上炙手可熱的紅人,真正開始進入權力的核心。
但這還不夠。
當時最有影響力與話事權的官職,是大司馬大將軍,相當于一國丞相,獨攬大權。
王政君當太后之后,這個職位便長期掌握在了王家的手中——先是叔父王鳳,后是叔父王根。
等到王根病重之時,王家已經沒有人可以與王莽爭奪這個職位了。
除了一個人,那就是王莽的表哥淳于長。
圖 | 《相愛穿梭千年》淳于長扮演者
成帝要立趙飛燕當皇后,卻被王太后以其出身卑賤為由拒絕,淳于長作為太后的外甥,出力促成了此事,也因此成為了成帝的寵臣。
大家都算是王家的人,又都在皇帝面前露了臉,誰勝誰負還未可知。
但偏偏,王莽躺贏了。
淳于長被發現調戲前皇后,還搞巫術,每一條都是當時皇帝眼中最不可接受的死罪。
自然而然地,淳于長獲罪死去,大司馬大將軍一職,就這樣毫無意外地落入了王莽之手。
這一年,他三十八歲,便成為了帝國的第二把手,
此時的王莽,宛如命運的寵兒,是朝堂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
哪怕王莽的名聲在這天下無人不知,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皇帝,始終還是這天下權力最大的那個人,而君要臣死,臣便不得不死。
當時,成帝去世,卻沒有留下一個子嗣,繼承人卻是外地的藩王——漢哀帝劉欣。
這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新帝上任三把火,便燒到了王家的頭上。
那是一場皇宮的晚宴,席上坐著皇帝、妃嬪、大臣、皇族。
宴席之前布置座位時,侍者將皇帝祖母的座位與王太后并列在了一起,被王莽一頓呵斥:
定陶太后乃是藩王的太后,怎能與太皇太后并列,實在放肆!
王莽這番話雖狠,卻也并非沒有道理,雖說皇帝的祖母也已經被封為太后,但王太后一日未死,都還是后宮唯一的主人。
但事情卻因此鬧大了。
定陶太后在皇帝面前泣不成聲,王莽只好按照老規矩,寫了個“辭職信”。
哀帝沒有如往常一樣,選擇挽留,而是一道圣旨將王莽打發回了南陽的封地。
帝國的第二把手,一夜之間成了南陽的隱士。
這一去,便是三年。
三年里,滄海桑田。
朝堂之上,哀帝看上了一個名為董賢的男人。
俗話說,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西漢朝堂上的傳統卻是——外戚輪流做。
簡單來說就是,誰家的女人被皇帝看上了,誰家就注定權傾朝野。
只是這一次,皇帝看上的,是一個男人。
他對這位男寵溺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據說某天晚上,哀帝與董賢在宮中同眠,哀帝率先醒來,看到董賢熟睡的樣子不忍吵醒,竟然用刀把袖子割斷了。
沒錯,哀帝就是“流芳百世”的那位“斷袖”皇帝。
年僅二十二歲,董賢就被封為了大司馬大將軍——這個曾經王莽坐過的位置。
更荒唐到難以接受的是——皇帝竟然在醉酒時,說出了要把皇位禪讓給董賢的話。
旁邊的大臣立即出言反駁,只是不知道,當時他心中會不會想:與其讓給董賢,不如讓給王莽?
與此同時,隱居南陽的王莽,反倒開始有了“成圣”的跡象。
西漢時,蓄奴之風盛行,據說數量達到數百萬之多。
通常來說,奴隸是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可言的,甚至如果主人要殺死一個奴隸,也只需要跟官府知會一聲即可。
王莽的第二個兒子,便在這樣的環境里,很自然而然地處死了一個奴仆。
沒有人在意,沒有人出聲,可王莽卻做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決定。
他竟然要求自己的親生兒子自殺,來償還這個奴仆的性命。
難以想象。實在難以想象。
這在當時,成為了轟動一時的事件。
在數百萬的奴隸眼中,王莽已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圣人。
而對于那些儒士來說,這更是“大義滅親”的最高境界。
此時的王莽,是眾望所歸的圣人,也仿佛成為了搖搖欲墜的西漢王朝最后的救星。
那一年,哀帝死了,年僅二十五歲。
王莽回來了,重掌大司馬大將軍一職。
這一次,已經再沒有人可以阻擋王莽了。
因為那個登基的皇帝,只有九歲,臨朝稱制的王太后,也已經垂垂老矣。
論名聲,論家世,論權力,無人再能與王莽比肩。
再往前一步,便是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之位。
而這一步,很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大漢立國不過兩百年,大秦也不過二世而亡,整一個制度尚在摸索階段。
而當時最有影響力的說法,叫“五德終始論”:
沒有哪個姓氏能永遠統治天下,朝代會按照著“金木水火土”這五德進行流轉。
譬如周朝是火德,秦朝便是水德,漢朝便是土德,這里取的是相克之意。
怎樣定義哪個朝代好或者不好?
答案是“天人感應”。
只要皇帝做得好,那麼一禾能有二穗、公雞也能下蛋,麒麟來舞鳳凰來儀;只要皇帝做得不好,那就是日食月食、冬天打雷夏天下雪。
所以哀帝和平帝在位時,災禍不斷,仿佛漢朝早已到了垂亡之際。
誰來決定哪個人是取代者?
答案是讖諱符命。
圖 | 空谷尋芳 ©
也就是上天會以各種方式進行預兆——陳勝吳廣起義時,魚肚子里有寫著“陳勝王”的帛書;劉邦起義時,在夢中斬了代表秦國的白蛇。
可能現在我們會覺得這就是裝神弄鬼,但在當時人們的眼中,這就是皇帝受命于天的鐵證。
而這一切條件,王莽都滿足了。
西南的少數民族首領獻上了白雞一只、黑雞兩只的祥瑞;有人發現了寫著“告漢安公莽為皇帝”的石碑......
上天的預告以各種方式出現在天下人的面前。
王莽,也從安漢公,到攝皇帝、假皇帝,再到改漢為新,最終在百官與萬民的一片歌頌聲中登基為帝。
那一夜,王政君看著一百八十三字的即位詔書,帶著悲憤交出了傳國玉璽。
她在此前從未想過,漢室將會以這樣的形式,終結在自己的手上。
到此,王莽徹底完成了他的蛻變。
從世家大族里的好好學生,到朝堂上炙手可熱的新人,到大漢的唯一“圣人”與救星。
如今,他是篡漢的賊子,新朝的皇帝。
稱帝之后的王莽,一點也沒變。
他推行的種種政策,都是為了改造這個搖搖欲墜的世界。
●土地國有化:
當時的土地高度集中在王公貴族的手中,王莽便下令:土地國有化。
所有的土地被歸為“王田”,禁止私人買賣。
更夸張的是,他還宣布要將收回來的田地,分給沒有土地的農民。
如果抹去人名,我還以為這是一場農民起義。
●五均六筦:
大致內容就是,由政府調控物價;鹽鐵酒等均實行政府專賣;山林礦布等都收歸國有,由政府負責運營。
這里還有一個很出名的政策,就是政府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消費用的無息貸款,為工商業者提供年息十分之一或月息百分之三的低息貸款。
如果政策推行得當,百姓也會成為最大贏家。
●幣制改革:
當時民間通用的是五銖錢,但私鑄之風甚廣。
能夠有能力進行私鑄的,也往往是那些大家族,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掌控整個社會的經濟命脈。
王莽便推出了新的貨幣,打算推翻這個局面。
問題是,新貨幣兌換舊貨幣的比例往往是以少易多,他搶的不僅是大家族的錢,更是光明正大地在百姓手里搶錢。
沒有人愿意支持他,這也成了王莽最受詬病的政策。
但當皇帝,治理一個國家,僅有夢想是沒用的。
他性格里反復無常的一面,注定了他的失敗。
全國的地名一次次地改——谷遠改為谷近,無錫改為有錫,長安改為了常安......
大臣們的官職名字也一次次地改動——太保改為國師,少保改為國將......
他還打算重定禮樂,結果到了新朝滅亡,這具體的內容還沒修訂好......
這些政策不但沒有絲毫用處,更是徹底破壞了新朝的權威。
在人們心中,這就是一個朝令夕改的國家,一個毫無建樹的國家。
這樣的印象,對于一個政府來說,是致命的。
加上王莽對大家族的打壓,他自然地迎來了無數的敵人——劉秀,成為了最后的勝者。
而他自己,則在史書上成為了那個毒死女婿、篡奪漢室的野心家。
圖 | 漢光武帝——劉秀
總的來說,我或許更認同錢穆的評價:王莽就是一個書生式的政治家。
一切以古為尊,卻忘了時代總是向前發展。
他確實希望這個國家變好,最終卻是那些曾經擁護他的人,也成為了他的敵人。
不過,一切都不重要了。
從他篡漢的那一刻起,從新朝滅亡的那一刻起,他無論功過,身上都只會永遠寫著四個大字:
亂臣賊子。
十月二日,王莽死前一天。
漢軍已經攻入了長安,大火也燒到了皇宮之前,王莽危在旦夕。
但王莽身上似乎卻沒有多少恐懼,他身披戎裝,手持一個銅斗,坐在七星之上,對天喊了一聲:
天命在我身上,漢兵又能奈我何!
只是喊殺聲臨近,他不得不被大臣們簇擁著離開。
第二天,商人杜吳找到了躲在小房間里的王莽,一刀殺死了王莽。
隨后,又有一位校尉公賓,進來割下了王莽的頭顱。
他的尸體被憤怒的士兵們砍成了粉碎,頭顱被懸掛在了長安的城門之上。
長安城的百姓未曾見過這個“亂臣賊子”,紛紛從四方涌到城門前,或是唾罵,或是用石頭砸過去。
王莽已經沒辦法再聽到別人的罵聲,但我想,這顆被收藏了數百年的頭顱,神情一定充滿了疑惑:
說好的天命在我呢?為什麼?
文字為國館原創,轉載請聯系后臺和作者
圖片源于《相愛穿梭千年》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