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牛年只有354天”登上微博熱搜
“沸”了
2021年是辛丑牛年
從2021年2月12日開始
至2022年1月31日結束
共354天
除此之外
辛丑牛年還不一樣
無春年
立春對應2020年的農歷的臘月廿二
一周之后才是農歷春節
而2022年立春在2月4日
對應農歷的正月初四
春節已然過去了三天
這就意味著
牛年完美錯開了兩次立春
成為了一個沒有立春的農歷年
再繼續翻看日歷
2023年
也就是虎年將有一個立春
農歷和二十四節氣都是我國傳統的歷法
為什麼關系這麼復雜呢?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講講。
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人在觀察天文現象和氣候、物候變化時總結出來的一套成果。
但眾所周知,我們現在用的公歷,是清朝滅亡后從西方引進的。
那為啥二十四節氣往往和公歷可以非常好地對應上呢?
通常立春幾乎總在2月4日前后,清明則往往在4月5日前后。這是因為,地球一年圍繞太陽公轉一圈,也就是360°。將360°均分為24份,則每15°為一個節氣。而公歷的設置也要參考太陽公轉周期,故而二者經常是可以對應上的。
換句話說,我們的二十四節氣和西方的公歷,都是對地球圍繞太陽運動規律的總結,自然是有些對應關系的。
節氣輪回好像地球永不休止的公轉,沒有所謂第一個或者最后一個。
現代將兩次春分之間的時間長度稱為一個太陽年,長度約為365.2422天。而我國古人則更多以兩次冬至之間的時間計算,得到的結果也是相近的,歷史課本中,元代的《授時歷》算得一年長度為365.2425天,就是一個例子。
無論是春分還是冬至,不過都是人為劃定一個起始點,用以度量地球“跑圈”的速度,自然結果所差不大。
理所當然,兩次立春之間時間大約也近似這個數值。
農歷=陰歷?
通過二十四節氣可以看出,我國古人對太陽運動這塊比較了解,但同時也很看重另一個天體-月亮。
所謂月有陰晴圓缺,并且還是周期性出現的,平均約為29.53天一個周期,稱為朔望月周期。
朔,是月亮與太陽黃經相等的時刻,具體來說就是我們恰好看不到月亮的時候;而望即為月中滿月。我們的祖先以這個周期定義一個月的長度。朔為初一,而滿月經常出現在十五、十六。
那麼月的概念來自月亮,年以及節氣的概念來自太陽,二者組合,即為現在使用的農歷的雛形。
一個月或者29天或者30天,錯綜排布,平均值約為朔望月周期。一般的年份有12個這樣的月,加起來約為354天。
于是問題就出現了,一個公轉周期或者說二十四節氣的一個完整周期約為365.2422,比354天多十余天。
為了縮短兩者的差異,于是農歷會在正常的長度為12個月的年份中,插入一些閏年。閏年包含13個月,長度約為384天。
如此操作下來,六成以上的農歷年有12個月,剩下不足四成為閏年。于是農歷年長期的平均天數接近太陽年的長度。
這樣來說,農歷是同時兼顧太陽、月亮規律的歷法,專業的稱呼應為“陰陽合歷”,一些場合稱之為陰歷是一種約定俗成,雖然多年以來不會引起誤解,但是卻是不準確的說法。
為啥有無立春、兩個立春的年份?
兩個立春之間間隔的時間約等于一個太陽年,也就是365.2422天。而農歷一年長度則時約354天和約384天間隔排列。
農歷平年小于太陽年長度,如此,只要春節時間較晚,不難在頭尾都錯過立春,成為無立春的年份。
牛年就是這樣一個例子,但牛年錯過的立春也不會憑空消失,只是被前面的鼠年“搶走”了。
民間有傳言兩個立春的年份叫做“兩頭春”是所謂的“好年份”,對應有些年份則一個立春都沒有,就叫“聾子年”或者“啞巴年”寓意不祥。
其實這種說法是毫無依據的。這樣的變化只是農歷力圖調合月相變化和公轉周期而帶來的結果而已,純粹是正常的數學排列而成的巧合。
實際上,兩頭春和無立春交替出現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反而單立春的年份少一些。
那有人可能也會問了:牛年到底從哪天開始?
牛年從哪天開始?
當然,有一種說法是,中國的生肖應當以立春為界。
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
這是因為這些觀點主要來自一些江湖藝人、“算命先生”之類人物的言論,翻檢各類史書、古代日歷,這類觀點是全無依據的。
在《史記》中,提及和每年開始實際相關的時間點有四個,分別是冬至、臘明日、正月初一和立春。
四者各有不同含義,前面已經說過,我國古代測量太陽年長度使用冬至作為節點,可以認為是天文計算的一年之開始。
真正可以稱為歲首的,還是正月旦,也就是正月初一,即春節。
初一即朔日,故而春節在古代也叫正月朔日,簡稱正朔,正朔在古代被看得非常重,甚至被引申為王朝正統的含義。這是立春無法比擬的。
所以
你看明白了嗎?
2021年是無春年
但也不要盲目相信寓意不祥等說法
(本文專家:邵林,古代民俗文學科普作者)
來源:科普中國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