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由
庚子之春,荊楚大疫。舉國防,皆閉戶。天朗氣清,不謀而合。攜畫箱,遠離城,畫古村。
福建省周寧縣地處華東地區海拔最高縣城,這里山厚重水靈動,古韻今輝、星羅棋布著一百多個古村落、古民居,都是依山而建,高低有致,錯落有序。溪流兩岸,屋瓦黝黑,馬頭墻成片,別有風味。一座座山橋,潺潺流水;莊嚴肅穆的祠堂,飄逸涼亭;閑散安逸的村民,都散發著每個古村落古樸典雅的氣息,其蘊涵的意韻對藝術創作具有不可低估的價值。
他的每一幅寫生作品都是現場寫生創作完成,都是敞開心扉傳遞心中的一種情懷,那既是他心中的故園,也是傳承的鄉愁,那是一種難以言論的溫婉情緒。這種情緒來自內心,發之于筆端,通過精致畫筆處理,緩緩的流淌出來。
周文
2020/3/25
Day1、2大橋頭 巡檢司遺址
陳華平油畫寫生 大橋頭 50cmx70cm
陳華平油畫寫生 明代巡檢司遺址 50cmx60cm
大橋頭,宋咸淳三年,村頭建德成石橋而得名。這是個只有16戶共79人的小村莊。
這里是麻嶺古道的起點,古代著名的麻嶺巡檢司駐地就在這古道上。據《寧德縣志》(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版)記載,麻嶺巡檢司“元時設,明因之”,“麻嶺司堡建于明宣德間(1426——1435年)”,“有塘兵十,此地離成180里,與壽寧泗洲橋(今周寧縣泗橋鄉)交界”。古道上還有一座卷石亭,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由上洋村民張貢十(張玉政)獨資建造,是周寧縣現存建造最早的石拱亭。惜因年久失修,麻嶺古道上的這兩處古跡現只剩下殘垣斷壁。
Day3、4 浦源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鯉魚溪 60cmx80cm
陳華平油畫寫生 鯉魚溪 80cmx60cm
浦源, 距周寧縣城五公里,鎮區海抜905米。
這里,譽滿京城,被中央電視臺稱為“天下奇觀”;
這里,人魚同樂,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
這里,孝闕流芳,是弘揚孝道并獲大總統題賜批建的“孝子坊”所在地;
這里,詩書傳家,有創辦于明萬歷37年的南山書院;
這里,義門濟美,有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姓氏宗祠之一的鄭氏宗祠;
這里,魚死入冢,有獨具特色的漁祭習俗和魚祭文以及全國唯一的魚冢。
這里,古韻悠然,是你厭倦了城市喧囂后讓心休憩的凈土
Day5 西坑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西坑村 100cmx70cm
西坑,西坑村距縣城18公里,山形陡峭,海拔1100米,村落四面環山,因地形酷似籟形,故古名“西家籟”。西坑村是一個極美的小村莊,像極了吊腳樓。村中幾乎全是黃墻黛瓦,房屋沿溪邊順山坡疊層建九排,前一排房屋的瓦片正好抵著后一排房屋的門口,屋旁石砌坡路臺階355級,遠遠看去,只見一排排黑瓦層層疊疊地鋪設在山腰。
Day6 紫云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紫云村 40cmx60cm
紫云,周寧縣的長壽村,位于周寧縣西部,海拔約1200米,是全省海拔最高的村莊,因位于高山上,常年云靄縈繞,陽光暉映成紫色而得名。紫云是茶葉之鄉,高海拔成就了這里茶質的優特,出品的茶葉自古便是茶中上品,其茶質甚至可以與武夷茶比美,有武夷夷韻之聲譽。
紫云是革命老區村,是中共閩東黨領導人葉飛、阮英平領導閩東軍民進行三年游擊戰爭時期的重要根據地之一。許多革命先烈的熱血灑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在這里,留下了許多紅軍與百姓英勇不屈、視死如歸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Day7 龍亭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龍亭村 80cmx100cm
龍亭村俗名土亭下,距縣城15公里,海拔700米,肇基于乾隆年間。舊時龍亭村的財主行善積德,建橋修路,遠近聞名。這里的古民居實屬晚清時期南方木屋的典范火墻包棟格式,灰石鋪設,墻窗各異,炮樓多門亦多,房屋間四通八達,大門門柱門楣門檻都是整條青石雕刻對聯及吉祥圖案而成,風格獨特,極為精美。
Day8、9底源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底源村 80cmx70cm
陳華平油畫寫生 底源村 73cmx120cm
底源,舊稱半嶺底,位于周寧縣的西北部,距縣城29公里,平均海拔810米。全村均姓李,無一外姓,村民世代以種糧為主,曾是全縣人均繳納公糧最多的村莊。
底源村山勢陡峭,前排民居的屋頂剛好與后排的地基一樣高,三縱三橫的村道,使整個村莊的民居層層疊疊,布局錯落有致。村中尚存三座保存較好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其中一棟占地600多平方米,大氣古樸的石雕,栩栩如生的木雕無不透露著古人高雅的品味。
Day10 禾溪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禾溪村 80cmx120cm
禾溪,古稱湫溪,新中國成立后,將“湫”去“水”、“火”,更名為“禾溪”。禾溪村依山傍水,湫溪彎彎曲曲穿村而過,與兩旁古民居互相輝映,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這里舊時屬壽寧縣管轄,曾是國民鄉政府所在地,是當時政治、文化、教育和經濟中心。
禾溪村現有遺存古民居有14棟,為明代建筑和仿明代的清朝建筑。村中有一座為保護村民生命財產安全而建的作為觀察指揮用的古炮樓;有建于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現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三仙橋;有建于民國三十年(1941年)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的學堂,其建筑獨具一格,教學樓成凹字形,辦公樓則為四周回廊式結構,整座校舍渾然一體,布局合理,格式新穎,是禾溪父老鄉親的嘔心瀝血之作。
Day11 前山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前山村 43cmx120cm
前山村地處周寧縣純池鎮東北部,北與壽寧縣平溪鄉湖潭村為鄰,與鋤坪村接壤、與祖龍、赤林坪隔溪相望,純池鎮通往壽寧老官道從該村徐柏溪穿境而過。前山村位于祖龍村(又名后山)的對面山,故名前山,視野開闊,村尾兩棵300多年的大柳杉猶如神將站村尾兩側,世代守護村民安康,是該村一道靚麗風景。該村原住居民姓呂,繁衍至今已23世。該村地處偏僻,海拔850米,交通不便,出行靠雙腿、運輸靠肩挑。雖村莊生產生活條件較為惡劣,但該村世代民風淳樸、為人友善、勤勞置業。解放前,該村一直是紅軍、地下革命者休養生息之地,涌現出許多至今傳頌的救治傷員、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沐浴改革春風,村民外出務工經商,雖然大多數村民已遷出多年,但對村莊的鄉愁依然濃厚,村莊原始風貌保存較好,清一色的土木結構房屋,激起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
Day12 常源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常源村 80cmx100cm
常源,因地處山坳,且有“石林”,故原名石竹坑。村落依山而建,境內礦產、水利、旅游資源豐富。有乾隆年間的石拱橋,香爐山葡萄漈瀑布等美侖美奐的山盛美景。常源村人土墻夯筑技藝高超,有一套獨特而嚴格的程序,從土質的發酵、咸度、粗細、濕度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故常源村人夯筑的土墻堪比銅墻鐵壁。
Day13 陳峭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陳峭村 40cmx60cm
陳峭,一個“火山口上的千年古村”,位于禮門鄉西面,海拔936米,西面與鴛鴦溪自然保護區毗鄰,北與政和縣洞宮山風景區交界,處于周寧、屏南、政和三縣交匯處。陳俏背靠海拔1040米的石馬頂大山,地勢險峻,進村古道全是陡峭上坡,周圍村民戲稱“籮筐滾下山坡,撿一個比做一個還難”之說。
陳峭村旅游資源豐富,云海和日出是陳峭的兩大名片。此外還有鴛鴦溪、石馬頂、石將軍、觀音坐蓮等自然景觀,鴛鴦溪兩岸竹種灌木遮掩,是禽鳥棲宿良地,棲息著獼猴、鴛鴦、白鶴畫眉、山羊、山麂等珍貴動物。
Day14 吳山
陳華平油畫寫生 吳山底村 50cmx60cm
吳山底村地處鷲峰山脈末端的“雙筆峰”下,位于周寧縣西部,距縣城9公里,海拔1015米。
吳山底村的當境土主即大王翁(村神)不是一位有二位并排,左邊的與各村一樣,中間神碑刻著“當境土主里域正神之香位”,右邊中間神碑刻著“當境土主朱明王大王之神位。”水庫下游約700米處,發現商周時期聚落遺址一處——烏龜崗遺址,遺址內發現有印紋灰硬陶片、石錛等。其境內的玉山寺,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間(990--994),清乾隆18年重建,寺內設有書館。
Day15 桃坑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桃坑村 100cmx120cm
桃坑村俗名桃洋,又稱桃坑洋,位于周寧縣城北部,距縣城36公里,屬純池鎮管轄。桃坑村以桃取名,傳說是后門山像一片桃葉,而桃坑村也不辜負她的名字,村中的幾姓先民代代愛好種桃樹,房前屋后,地里山間,桃樹成蔭。每年三月間,沿溪兩岸桃花怒放,深深淺淺,倒映溪中,儼然桃花源。
桃坑村橋多,有兩溪七橋,其中古廊橋——“七星橋”跨度14米,整橋長19米,寬8米單拱廊橋。特色火墻包幢民居6座,先民為防止外敵入侵,村里建起五座炮樓,按東西南北中依方位而建,如今僅剩一座炮樓。
距桃坑村約一里的后山深處,有一座遠近聞名的佛教圣地、千年古剎靈峰禪寺。靈峰禪寺地處靈顯山蓮花寶地,建于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曾四次迎來臺灣佛教觀光團來寺迎佛朝拜。壽寧縣知事馮夢龍在《壽寧待志》中藏譽:“丹華勝地,可恃不廢”。
Day16 溪源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溪源村 80cmx120cm
溪源,因村處前溪源頭而得名。位于林園村東側三公里處,原全村有房屋38幢88戶450余人,村民以周姓為主,現全村僅一戶居住。
Day17 紫竹村
陳華平油畫寫生 紫竹村 80cmx120cm
紫竹,一片詩情畫意的吊腳樓,一段被重復播放的小夜曲。這里古民居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鱗次櫛比,錯落有致。
紫竹,一塊人杰地靈的風水地,一個人才輩出的小村莊。這里有清嘉慶年間欽賜的“父子明經”匾額,擁有一名庠生46名秀才;這里走出兩個博士后一個碩士30多個本科生。
紫竹村能工巧匠世代相傳,不僅技藝高超,而且品德優良。全村有從事木工、理發、裁縫、打鐵、做篾、行醫、地理、算命、釀酒、演戲、說書、石匠、閹豬等五花八門的行業,但最出名的當屬紫竹木工。至今還流傳著“紫竹墨斗”,“西銘畚斗”,“宋家笠斗”的佳話。
本次寫生歷時一月有余,去了十七個古村落,畫作二十余幅,同行畫家亦有詹惠雄、湯曉建等人。
原創/閩越書畫院
圖文/周 文、梅 丫
編輯/葉寶培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