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八字鋼墩柱

解夢佬

青色帶給人們的感覺,是堅強、古樸、莊重。它優雅而不張揚,沉靜而不單調。就像山間這一座又一座為鄉人擋風遮雨的木拱廊橋,默默地牽著這個山莊和那個山莊,托舉著一代又一代山里人的重任和希望,追夢,圓夢。安之若素,穩穩承載,這是廊橋堅定的精神。因為,廊橋下的淙淙山泉告訴過它,延綿出去,是海闊天空。

外面,有無數座更長更寬的橋。

“中國木拱廊橋傳統營造技藝”于2009年10月被聯合國批準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是作為這一世界級營造技藝成果體現及物質載體的木拱廊橋,主要分布在閩北與浙南鷲峰山、洞宮山間的大小溪流上,目前僅存區區110座。木拱廊橋以橋姿之峻拔、工藝之卓絕,被許多橋梁專家驚嘆為“古老概念的現代遺存”,是我國古代橋梁建造技術的“活化石”,尤其具備世界文化遺產認定中的“突出普遍價值”。

一、長達千年的歷史溯源

橋梁是渡河或跨越溝谷障礙的建筑,在原始社會就早已存在。幾千年來,為了跨越江河湖澤,古代能工巧匠們根據我國地域位置和自然環境的不同修建了各種類型的橋梁。據史料記載,在距今約3000年前的周文王時期,我國就在寬闊的渭河上架過大型浮橋;藤、竹吊橋的出現,迄今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到春秋戰國時期,以木樁為墩柱,上置木梁、石梁的樁柱式橋梁已遍布于黃河流域。至遲在東漢時期,我國就出現了拱橋這一建造技藝,之后發展出“長木相貫”的木拱橋,堪稱開放在橋梁史中的一朵奇葩。

木拱橋的創建年代相對較晚,最早的式樣見于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所繪的汴水虹橋。其結構貫插眾木成拱而無柱,可一跨過河,避免船撞,在世界橋梁史上唯中國有之。關于汴水虹橋的起源,見于宋人王辟之的《澠水燕談錄》:“青州城(今山東益都)跨水植柱為橋,每至六七月間,山水暴漲,水與柱斗,率常壞橋,州以為患。明道中(1032—1033)……疊石固其岸,取大木數十,相貫架為飛橋,無柱,至今五十余年不壞。”

宛如“驚鴻一瞥”,汴水虹橋在隨后的歷史長河中消失無蹤。正當大家以為這一獨特的造橋技藝已然無傳時,經過細致的田野調查,在閩浙交界處的大山中,人們重新見到了木拱廊橋的身影。它以其優美的造型,橫跨溪流之上,屹立山水之間,為當地居民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也成為和諧共生的山地人居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匪夷所思的造橋技藝

木拱廊橋古稱虹橋、飛橋,現在也稱疊梁式木廊橋、虹梁式廊橋、貫木拱橋、編木拱橋等,其外觀優美、結構特殊,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

《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外觀近似半圓弧形,基本結構由上下兩層系統組成。下層第一系統為3根長圓木縱連成八字形拱架,上層第二系統為4根圓木縱連成拱架,兩系統彼此錯開排比搭架,圓木之間用索捆綁或是用鐵件箍扎,使拱架相互聯系成為一整體。

閩浙木拱廊橋與汴水虹橋的不同之處,主要是上部建有橋屋。屋脊形成中央微隆而端頭略翹的弧形,有的橋屋在中部或兩側稍作變化,用重檐聳出做成橋亭并內施藻井。廊橋屋檐以下至橋結構側面用薄木板鱗疊封釘以防雨,整個外形似三折邊的撐架拱。

以目前所見單孔拱跨最長的鸞峰橋為例。橋位于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的水尾,始建于明代,清嘉慶五年(1800)重建,1965年修葺。橋長44.6米、寬4.9米、拱跨37.2米,南北走向。橋面設有廊屋,中部通廊,兩邊設長椅。橋屋四柱九檁穿斗式結構,內部各縫梁架相同,17開間、72柱,上覆雙坡頂。南面橋臺用長條石砌筑,北面橋臺利用懸崖鑿成;橋面距溪中水面高達17.2米,堪稱東南險橋之一。

鸞峰橋的基本受力結構分為兩個系統:下層第一系統為3根長圓木縱連成八字形拱架,當地俗稱“三節苗”,并排分布共9組(或7組)。上層第二系統用5根稍短的圓木縱連成五折邊形拱架,俗稱“五節苗”,兩系統彼此錯開,好比兩手十指交叉,壓力向內不能分開。在拱架的轉折處,放置橫貫于9根拱木之上的橫木,俗稱“牛頭”;拱木的端部與牛頭以燕尾榫卯相扣,使拱架相互聯系成為一個整體。以榫卯相扣連接的各種構件便于安裝和拆卸,甚至可以把橋拆下之后,將原有構件在異地復建如初。

八字鋼墩柱

木拱廊橋所處地帶多為高山峽谷,支撐橋身的兩側橋臺多數是在巖石上砌筑長條石或利用懸崖鑿成,橋址險峻,足顯造橋工匠的精湛手藝和膽量。橋臺外部與溪水接觸的地方用長條石砌筑,較高的橋臺可防止木拱架受到河水的沖刷,有利于木拱架長期處于較干燥狀態,確保廊橋歷經百年滄桑而依舊保存完好。

八字鋼墩柱

三、豐富多樣的文化景觀

我國古代各類橋梁數量眾多,但因為需要與所經過古道周邊的山形與水勢適應,各地橋梁的風格與建造技藝并不相同。閩浙之間的山區擁有眾多“V”字形的高山深谷,嶺道上下往復,所以發展出獨具特色、凌空跨越山澗的木拱廊橋。木拱廊橋有多孔、單孔等多種形式,如長虹之臥波;橋屋內外多以彩畫裝飾,外形“翼翼楚楚”,與村落之風水理念相符。廊橋兩側多附建宮廟,形成用橋梁關鎖村落風水的水尾建筑群,與周邊風水樹林一起,形成獨特又內涵豐富的優美村落景觀。

木拱廊橋內部多作通廊,兩邊設有長椅供往來行人駐足休息。橋身通體用魚鱗板疊鋪,能有效防止雨水的侵蝕,但每隔一段距離就會開設窗戶,使廊屋內通風效果良好。在南方多陰雨潮濕氣候下,這些保護措施有利于延長木拱廊橋的使用壽命,而干爽通風的橋上廊屋成為當地百姓休閑、聚談的場所,體現出木拱廊橋實用性與社會性的完美結合。

建造木拱廊橋需要耗用大量杉木。為使木拱廊橋在遭受自然和人為損毀后能及時重建,建橋董事或緣首往往捐款買山栽樹以備造橋之用。專供造橋木材之山,百姓俗稱橋山。橋山是過去勞動人民創造的善舉,可有效解決修建木拱廊橋時缺少大杉木的難題。

橋是工匠建造的,廊橋竣工后,常常會把造橋工匠、建橋時間以及董事、緣首、捐款人的姓名等墨書于橋屋內梁上。在古代,造橋鋪路是當地社會的大善舉,建橋耗費的銀子由四方百姓籌集,建橋的董事、緣首都會持慎之又慎的態度,選擇有經驗的老匠師來造橋。經過調查,文物工作者發現了一定數量的建造木拱廊橋的清代橋約。橋約是建橋董事、緣首等與造橋工匠簽訂的建橋合同,也稱“橋批”。橋約的發現,填補了我國建造木拱廊橋歷史的一項空白,為研究木拱廊橋的建造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史料。

四、傳承有序的遺產屬性

木拱廊橋的橋身結構清晰、簡潔、完整,主要構件如三節苗、五節苗、大小牛頭等受力科學、堅固耐用,合宜的技術兼具經濟、便捷、耐久等諸多優點,使這一橋梁形式從宋至今沿用不衰。

木拱廊橋的分布區域相對較廣,在福建北部及浙江南部多數市縣的山區中都有不同數量的存在。其類型多樣,從五墩六孔到單孔橋,拱跨從10多米到近40米不等。造橋工匠在峽谷、平谷等各類地形中采用不同的木拱類型,使橋盡其利,人盡其便,也使木拱廊橋技術不斷完善和發展。

現存木拱廊橋中保存好的、較好的約占三分之二,需要維修加固的有三分之一。隨著古村落的搬遷,古道荒廢,古橋的使用價值退化,有的更處于廢棄狀態。俗話講“濕千年,干千年,半干半濕才三年”,因屋面瓦片受損、漏水造成橋面板至拱架苗木、墊苗木等不同程度的腐爛,極易使木拱廊橋變為危橋。木拱廊橋從上世紀80年代起已鮮有建造,數量減少的同時,擁有造橋技藝的工匠也在逐漸老去。

審視過往,對木拱廊橋這一極具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的遺產的有效保護,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

(樓建龍,作者系福建博物院副院長兼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館長、研究館員)

來源:福建日報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4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