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杜牧有詩云: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國史補》記載:“楊貴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然方暑而熟,經宿則敗,后人皆不知之。”
大意是說,楊貴妃喜歡吃廣東生產的鮮荔枝,每年派飛騎快馬加鞭運到長安。但是荔枝的成熟季節恰好是五月盛夏,摘下來一夜之間色香味就全變了。因此蘇東坡考證說,楊貴妃吃的不是嶺南荔枝,而是蜀中荔枝。即使吃的是嶺南荔枝,也不是鮮荔枝,而是用鹽水或蜂蜜腌制而成的荔枝罐頭。
其實這種考證都是想當然的說法,一切考證的依據便是距離太遠,保鮮技術太差,以當時的運輸條件根本不可能實現。著名作家馬伯庸先生對此進行了嚴密的復盤,最終驚訝地發現,楊貴妃竟然真的能夠吃到廣東的鮮荔枝。他用小說的形式把這個推理寫了出來,以饗讀者。
52歲的李善德是個從九品下的小吏,他自從24歲考中明算科進入司農寺上林署參加工作以來,日子過得安安穩穩,每個月的俸料、祿米加上幾畝職田的佃租,折下來大概十貫出頭。辛苦半生,他買下了長安城南邊朱雀門街西四街南歸義坊內的一所房子,并且跟寺廟貸了二百貫“香積錢”——佛法不可沾染銅臭,所以這香積錢的本金喚做“功德”,利息喚做“福報”。月生福報四分,兩年還訖,本利結納三百九十二貫。
回到署里,署令交給他一份工作,便是去嶺南采購荔枝。他在上林署做了這麼多年監事,對瓜果蔬菜最熟悉不過。荔枝產自嶺南,朱紅鱗皮,實如凝脂,味道著實不錯,只是極容易腐壞。歷年進貢來長安的,要麼用鹽腌漬、要麼晾曬成干,還有一種比較昂貴的辦法,用未稀釋的原蜜浸漬,再用蜂蠟外封,謂之“荔枝煎”,只有達官貴人才吃得起。
這種好事竟然落到他頭上,他簡直受寵若驚,半道仔細一看文牒,一下子魂飛天外,原來這次圣人要的不是荔枝煎,而是荔枝鮮。一字之差,天壤之別。荔枝干和荔枝罐頭還能勉強從嶺南運到,鮮荔枝簡直就是人力不可為了。
他意識到自己被坑了,但是已經晚了。他找到兩個朋友商量對策,一個叫韓承,一個叫杜甫,都是跟他一樣的小吏。韓承說,六月初一是貴妃的壽辰,這些鮮荔枝肯定是給貴妃的壽禮。杜甫告訴他,不管能不能做成,總要試一試。他當年窮困潦倒,差點餓死在亂墳崗,依然頑強地活了下來,人只要活著,就有機會。
天寶十四載二月初五,李善德騎著駿馬,跨過灞橋,離開長安,一路風餐露宿,直奔嶺南。嶺南距離長安一共五千四百四十七里,經過足足一個月的辛苦奔波,滿面疲憊的李善德終于在三月初十這天進入廣州城內。
嶺南經略使對他的工作并不配合,寒暄幾句,便把他打發了。正在一籌莫展之際,一個碧眼高準的波斯胡商湊上前來,表示愿意幫忙,條件是讓他去經略府開一張通行符牒。若有商隊持此符牒上路,五府之內的稅卡、關津、堰埭、碼頭等處一律暢通無阻。李德善權衡半晌,答應了,胡商借給他一千貫錢。
唐人誠信為本,“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胡商用李白這句詩提醒他要遵守諾言。
李善德來到盛產荔枝的從化縣,找到一個叫阿僮的峒女。阿僮是個二十出頭的窈窕女子,身穿竹布短衫,手腕腳踝都裸露在外,肌膚如小麥。她家有三十幾畝荔枝樹,她種的荔枝又大又圓,肉厚汁多,遠近口碑最好。
李德善老實忠厚,幫阿僮干了一天活,很快便熟了。阿僮告訴他,荔枝摘下枝頭,到了第四日,便不能吃了。如果泡在水里,能放四天,用鹽水泡了,能放五天,再多就不能了。這些做法李善德都知道,失望地問:“倘若想讓它不變味,可有什麼法子?”“你別摘下來啊。”阿僮大聲回答,引得周圍的峒人們也紛紛開懷大笑。李善德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笑的。
在胡商的資助下,李善德把催熟的用鹽水洗過的荔枝放在特制的雙層甕內層中,壇口密封,外層注入冷水,每半日更換一次,可以讓甕內溫度不致太熱。他又購置了近百匹駿馬、雇傭了幾十名騎手以及數條草撇快船,一共分作四隊,從四條路同時出發。
第一支走梅關道,走虔州、鄂州、隨州,與李善德來時的路一致;第二支走西京道,這是一條自東漢即修建的谷道,自乳原至郴州、衡州、譚州而至江陵,是直線距離最近的一條;第三支也走梅關道,但過江之后,直線北進至宿州,加入到大唐的江淮漕運路線,沿汴河、黃河、洛水至京城;第四支則直接登舟,由珠江入溱水、湞水,過梅關而入贛水,至長江上溯至漢水、襄州,再轉陸運走商州道。
李善德提出的要求是,不要體恤馬力,跑到荔枝徹底變質為止。為此他還設置了階級賞格,以激勵騎手。他的目的只有一個,便是從四條路線中選出最可行的一條出來。
五天之后,前方先后傳來消息,荔枝全部壞掉,最遠的是第三路,走了一半路程。
他再次來到阿僮的荔枝園,只見密密麻麻的枝條上,挑著無數紫紅澄澄、圓滾滾的荔枝,在濃綠映襯之下嬌艷非常,宛若長安城上元夜的紅燈籠。峒人們騎在樹杈上,一邊摘著果子,一邊放聲歌唱。李善德說:“你們峒人還真喜歡唱歌啊……。”“什麼呀!”阿僮白了他一眼,“這是為了防止他們偷吃!摘果子的時候,必須一直唱,唱得多難聽也得唱。嘴巴一唱歌,就肯定顧不上吃東西啦。”
李善德注意到,侗人摘荔枝,并不是直接摘取荔枝果,而是用剪刀剪下短枝條,荔枝果都留在枝上。李善德突然想起一個訓詁問題,荔枝荔枝,莫非本字就是劙枝?劙者,呂支切,音離,其意為斫也、解也、砍也。他猛然頓悟侗人說的荔枝想要保鮮“不要摘下來”的意思了:“荔枝不離枝,便可以放得久一點!”
這次李善德親自上路押送,依然用雙層甕。內甕培著松軟的肥土,外層灌入清水。但每一個甕的水土比例不盡相同。他事先請了一批熟峒傭工,從過殼的荔枝樹支干切下去,截下約莫三尺長的分杈。尾端斜切,露出一半莖脈,直接扎入甕中水土。在分杈的上端,裁出三條細枝,上面掛著約莫二十枚半青荔枝。他還苦心孤詣請了石門山里的生峒,用上好的買麻藤編了五個罩筐,從上面套住樹冠。這樣一來,既可以防止荔枝因為顛簸在途中脫落,也能透水透氣,讓荔樹茍活。
荔枝的枝條從第四天開始相繼枯萎,堅持最久的一甕是第七天。騎手們一發現枯萎,立刻將荔枝摘下來,換用之前的鹽洗隔水之法,繼續前進。實踐證明,用“分枝植甕之法”和“鹽洗隔水之法”,一共能爭取到十一天時間。最快的一個轉運隊,在出發后第十一天沖到了丹江口,在前往商州道的途中,才發現荔枝變了味。
李善德收到這個報告之后,不悲反喜。轉運隊伍沒能抵達長安,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他早已想好改進之法,第一,可以用竹籜封藏荔枝。如果等枝節枯萎之后,立刻摘下荔枝,放入短竹筒內,再放入甕中,效果更好。第二,可以用冰塊冰鎮荔枝。
唐人夏季避暑方法之一便是喝冰鎮飲料。每年冬季,朝廷便會組織人手鑿冰,每塊方三尺,厚一尺五寸,一共要鑿一千塊,全數藏在冰窖里。等到夏季到來,這些冰塊便會提供給貴人們使用。偶爾市場上也有售賣,但是價格不菲,絕非斗升小民能夠消費得起。如此施為,荔枝抵達長安時,庶幾在色變與香變之間,勉強還算新鮮!
但是要把這件大事辦成,單靠李德善一人的力量,是絕對達不到的。
他回到長安,陰差陽錯認識了高力士,在高力士的引薦下,他見到了楊國忠。楊國忠將此事全權委托李善德辦理。李善德把各部門相關負責人召集起來,拿出數十卷空白文牒,直接分配起任務來。駕部負責調集足夠多的騎使,以及跟沿途水陸驛站聯絡;典廄署負責協調全國牧監,就近給所有的驛站調配馬匹;戶部負責協調地方官府,調派徭役白直;太府寺負責撥運錢糧補給、馬具裝備;上林署負責調運冰塊。
整整一個上午,上林署官廨里一直響著李善德的聲音。
李善德還發給他們一系列格眼簿子,里面將每個衙署的職責、物品列表、要求數量、地點、時限都寫得清清楚楚,如果有兩個衙署需要配合比對,把簿子拿出來,還可以合并成一個,設計得極為巧妙。整個安排下來,流程清楚,職責準確。
李善德在規劃好的荔枝水陸驛道上配置了大量騎使、驛馬、快舟與槳手、纖夫,平均密度達到了驚人的每六十里一換,換人,換馬,換舟。而且根據道路特點,每一段的配置都不一樣。比如江陵至襄州中間的當陽道一帶,官道平直,密度便達到了三十里一換;而在大庾嶺這一段盤轉山路上,則雇請手腳矯健的林邑奴,負甕取直前行,讓騎手提前在山口等候。
一切安排妥當之后,李善德日夜馳騁,不顧疲勞,終于在五月九日再度趕到廣州城下。在嶺南經略使的配合下,將阿僮家的三百棵荔枝樹全部砍倒,裝好上路。
六月初一清晨,李善德坐在城門外,遠遠看到東方大道盡頭的一個小黑點。那個小黑點跑得實在太快,無論是馬蹄掀起的煙塵、天頂拋灑下的陽光還是李善德的視線,都無法追上它的速度。轉瞬之間,黑點已沖到了春明門前。騎手弓著脊背,全力奔馳。馬背上用細藤筐裝著兩口鼓甕,甕的外側沾著星星點點的污漬,與馬身上的明亮轡頭形成鮮明對比。從嶺南到長安之間的漫長驛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為各種原因中途損毀了。
從化出發的浩浩蕩蕩的隊伍,最終抵達長安的,只有區區一騎、兩壇。壇內擺放著各種竹節,節內塞滿了荔枝。飛騎一口氣跑到了春明門前,春明門的守軍早已做好了準備,二十面開城鼓同時擂響,平時絕不同時開啟的兩扇城門,罕有地一起向兩側讓開。在盛大的鼓聲中,飛騎毫不減速地一頭扎進城門洞子。與此同時,城內更遠處也傳來鼓聲。一陣比一陣更遠,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興慶宮前的城門、宮門、殿門正在次第敞開。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安祿山起兵造反。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這本書名叫《長安的荔枝》,是《長安十二時辰》的姐妹篇。《長安的荔枝》沒找到單行本,大家有興趣可以買一套《長安十二時辰》看看。馬伯庸被稱為“文壇鬼才”,他的小說情節撲朔迷離,文筆優美動人,細節纖毫入微,非常值得一看。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