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類的發展歷史,是和自然災害與瘟疫疾病作斗爭的歷史。而疫苗的發現,有效控制傳染性疾病,是其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上海7日啟動因私出國人員預約接種新冠疫苗。在上海,人們是何時開始接受疫苗接種概念?
這要回到1845年,34歲的威廉·洛克哈脫(William Lockhart)在上海租得福建路至山東路之間一塊5.5畝的土地。翌年,他將原先開在上海老城廂內大東門的“雒氏診所”搬了過來。這是一幢中式平房,定名為仁濟醫院,也叫山東路醫院。據《申報》記載,1844年至1856年間,上海的這第一家西醫醫院診治涉及內科、外科、眼科、婦科、骨科、燒傷科等專科類型的中國病患15萬人次。資料顯示,這所醫院為上海帶來許多新事物,包括開設護士學校、為鴉片上癮者戒毒,以及替民眾接種牛痘。由此,也刷新了上海居民首次種痘的記載。
根據《上海衛生志·衛生防疫》的資料顯示,上海居民種痘首見于文字記載的事件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山東路醫院設站施種牛痘。同治九年(1870年),上海道告示禁止舊法種痘。光緒十六年(1890年),工部局設立種痘分處免費施種。宣統二年(1910年)至1935年的25年間,華界施種牛痘143.5萬人次,加上各醫院及慈善機構接種人數,約在250萬人次以上。
在推廣西方種痘技術的過程中,雒醫生的助手、仁濟醫院最早的華人醫生,也是上海第一位西醫黃春甫漸漸獨當一面。當時,許多中國人因不了解西醫的診療手段而顧慮重重,黃春甫擔當了公共衛生知識的講解者和科普者。蘇浙一帶的醫生都慕名前來學習。
1929年12月,國民政府衛生部在上海召開防疫工作會議,商討華界、租界聯合預防霍亂和接種牛痘等辦法。翌年6月,全面推廣免費注射霍亂預防針。嗣后每年聯合開展此項活動。抗戰勝利后始有較完整的接種統計,1946年至1948年全市預防接種霍亂疫苗706萬余人次,牛痘苗52萬余人次,白喉類毒素13萬余人次,傷寒菌苗54萬余人次,狂犬疫苗1萬余人次,斑疹傷寒疫苗500人次。
【2】
1946年元旦剛過,上海地區出現天花且有蔓延之勢,時任抗戰后的第一任上海市衛生局局長俞松筠為此在媒體上呼吁:“本局在六七星期前,聞悉長江一帶,如漢口,九江,蕪湖等處,天花流行甚劇,故即設法預防,制備大量疫苗,分發全市醫療機關,并將種痘地點,布告周知,二月來種痘人數僅有四萬五千余人,最近數日,本市忽然發現天花病例多起,截至前日止,已有患者五十九人,決督飭所屬,加緊種痘工作,曾盼一般市民,自動注意,從速接種牛痘”。
到年中,江海關海港檢疫所,即規定“旅客購票離埠,須憑預防霍饑天花證書。往福建省各口岸之旅客,應再備有預防鼠疫證”。在1946年12月24日,當局對離滬的旅客有著十分嚴格的規定:“自即日起,旅客欲往本國沿海各港,或長江各埠,向該局購票時,先向漢口路江海關檢疫所接種牛痘,如無該所所填發之牛痘證書,不得購票。又赴廣州旅客,須在購票前十四日接種,方為有效。”
1947年3月,上海更進一步升級防疫措施,將挨家挨戶檢查種痘情況。根據新聞報道,顯示:由于本市“近時天花流行,蔓延堪虞,市防疫委會,為加以防止起見,特聯合各界普遍布種牛痘,自2月1日起開始以來,市民接種者固屬不少,而意存觀望者仍不乏,該會爰規定自4月15日起開始挨戶檢查種痘證,凡無此證者查出后仍予補種,該會除委托各醫院診所代為注射外復分派流動布種團密布各區,為市民義務注射,當發給種痘證,各機關學校團體滿百人以上者亦可請會派醫師前來種痘,亟望市民為保全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踴躍前往接種”。
雖然科學接種疫苗有益于防疫,但對于新生事物的強烈抵觸情緒,也同樣頑固。在推廣種痘的過程中,有市民畏懼“西醫會挖掉孩子的眼睛”所以堅決不去,有人認為“供奉算命的仙方”更為有效,也有人堅持即便接種也要挑著日子,比如“陰歷二月十二日的百花生日種牛痘才有效”。
心理學家丁瓚在1946年談及當前的青年心理問題時,就說到人們對新事物的態度:
我們知道心理的再適應是一個非常艱巨的自我斗爭的過程,因為長時期已經習慣了的行為惰性是非常不容易被克服的,一個新的觀念往往為盤根錯節的成見所拒絕……如現在較為普遍的種痘,早在一七四四年便開始應用了的,但是到了現在英國還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是樂于接受牛痘的接種的。在十八世紀反對種痘的人說:“天花無疑是可恨的惡魔,但是我們知道它作惡的范圍,現在要是種了痘讓這魔鬼飛走了,我們就更捉摸不著它了。”到了十九世紀,吉布氏(G·Gibo)又認為強迫種痘法令的頒布讓醫師義士去到人家里種痘是“侵害了個人的自由和家宅的神圣”。現在是二十世紀了,大文豪蕭伯納在1906年還諷刺種痘是一種野蠻主義呢!
這位中國醫學心理學開拓者之一,當時就看出“我引用這些故事,是讓我們想象到克服行為惰性,來接受新的觀念以至順應時代的變易,是何等的困難”。
今天看這些話語,依然有發人深省的意義。
【3】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上海開展計劃接種的工作也得到進一步發展。
6月11日起,上海開展以預防霍亂等急性傳染病為中心的夏令防疫運動,共接種375萬人次。1950年5月10日起,又開展夏令防疫運動,接種328萬人次。是年冬,開展大規模普種牛痘運動。1951年1月,市衛生局頒布種痘實施辦法,號召“人人種痘、個個種痘”,先后出動醫務人員包括開業醫生和醫學院校高年級學生近7000人,組成1319個固定接種站、1836個流動接種隊,接種率達應種人數的95%以上。三次普種累計約1068萬人次。1957年,制定《上海市白喉、天花預防接種經常化試行辦法》。翌年,發布《上海市預防接種程序》,增加百日咳疫苗和卡介苗二種。隨即在市區推行新生兒預防接種一人一卡制,漏種率有所降低。1962年,開展服用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1966年,普遍開展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先后列為接種常規。
1960年代開始,改突擊性免疫為計劃免疫,由市衛生防疫站統一制訂計劃免疫方案,訂購、供應生物制品,分析接種效果;區、縣衛生防疫站組織實施接種計劃;地段(街道)醫院、公社(鎮)衛生院負責接種。1972年起,市衛生防疫站每年組織全市性對口檢查,區、縣站每季或半年進行全面檢查,基層則一苗一查,邊查邊補。1974年,統一接種記錄,實行接種卡隨戶口轉移制度,保證資料的連續性、完整性。1976年,接種率提高到83.4%—90.3%。1980年代,建立預防接種門診制度,市區在地段(街道)醫院開設按日接種門診,郊縣在衛生院或村衛生室開設按周或按月接種門診,使免疫接種程序化、規范化。與此同時,上海的廣播、電視、報紙雜志,文藝院團,也不斷用各種方式推廣、宣傳接種疫苗的益處。
1983年起,市政府撥出專款增添冷藏設備。1985年,“四苗”(即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免疫糖丸、卡介苗、百白破混合苗)全程免疫接種率從1982年的51.6%提高到89.9%。1986年以后,各年均在96%以上。1989年2月、3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官員來滬檢查、評審計劃免疫工作,確認“上海的計劃免疫工作是優秀的,可以與世界先進的歐美國家相媲美,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1989年3月,根據全國計劃免疫審評的要求,按隨機抽樣方法,對當時南市、靜安區和當時嘉定縣的計劃免疫情況進行調查:兒童建卡率為100%,卡介苗接種率為99.8%,卡疤率99.5%,百白破混合苗、脊髓灰質炎糖丸、麻疹苗接種率分別為100%、99.8%、99.7%,兒童“四苗”全程免疫率為99.4%。
以天花為例,1951年3月,上海開展了以預防天花為重點的春季防疫清潔衛生運動,動員全市居民制定清潔衛生公約,清除陳年積宿垃圾,全民接種牛痘疫苗。至當年6月底,全市累計接種1068萬人次。1951年7月26日,官方宣布,上海發生最后一例天花。要知道,上海消滅天花的時間比全國早9年,比全球提前26年。
欄目主編:沈軼倫 文字編輯:沈軼倫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沈軼倫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