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張一清的新作《漢字精氣神》近日由世紀文景與微言傳媒聯合出品。本書從漢字的起源入手,闡述古人造字的哲學思辨,立足當代,連通古今,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具有當代價值與世界意義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與道德規范。
有溫度、有活力的真實存在
上觀新聞:規范漢字是我國的通用文字,是中國人最熟悉不過的母語文字。您此次出版的《漢字精氣神》對一些常見漢字重新進行一番“說文解字”,是意圖闡釋這些字背后哪些不為人熟悉的內涵?張一清:我曾經打過一個比方:對每一位中華兒女而言,漢字就像陽光、空氣和水,當我們置身其中的時候往往習以為常,甚至難以覺察其珍貴。但是,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接觸漢字的機會突然變少了,就好像把我們放到了空氣稀薄的地方一樣,讓我們立刻意識到她的珍貴。確實,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從孩童牙牙學語開始,父母便常常拿著卡片教孩子識字,“人”“大”“日”“月”……從這些最基礎的漢字開始,一直到上小學、中學,我們將會學習3000個至5000個漢字,學習正確、規范地書寫、運用它們。不過,這些漢字的字形源流是什麼,是怎麼演變的,最初表達什麼意思,又為什麼變成了現在的意思,傳達了什麼價值理念……關于這些問題的知識除了大學中文系的文字學課堂仍在傳授外,恐怕大多數人是難以接觸到的。或許可以說,漢字承載的文化印記、蘊含的文化內涵是在逐漸被遺忘的。因此,我想借《漢字精氣神》這本小書,從漢字的源流入手,管中窺豹,端詳一下漢字所折射出的古人眼中的世界,感受一下古人對于善惡、美丑、對錯、是非等的思考與認識。處于快節奏時代中的我們,想必可以從綿延三千余年的方塊字中汲取中華民族的精神氣韻。
上觀新聞:俗話說:“人有三寶:精氣神。”在您看來,漢字的“精氣神”體現在哪兒?張一清:我一直以為,對于人的精神風貌來說,健康而有活力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表現。與此同時,充滿正能量的人必然還會散發出暖意與溫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漢字的“精氣神”大致有兩層含義:一是漢字本身就蘊含著溫度與活力;二是漢字也可以折射出大千世界,特別是人的溫度與活力。以“溫”這個字為例,它原本表達的是人在溫水中洗浴,字形已經蘊含了濃濃的暖意;而當它用于人的時候,“黃香溫席”的故事想必我們都耳熟能詳,這就是“溫”所折射的人的溫暖。再比如“生”字。“生”字本身描畫的就是小草鉆出土壤的形象,攜帶著融融暖意,萌發出勃勃生機。宋代大儒朱熹的《庚申立春前一日》中有這樣一句“梅萼暖生春”,描寫的是在和暖的陽光與微風中,點點綻放的梅花吐露出了春的氣息。從一個個漢字上,我能感受到漢字是有溫度、有活力的真實存在。每每感受到這一點,我的身心就像沐浴在春天的陽光下,心跳與脈動也仿佛增添了無窮的動力。
上觀新聞:從某種角度而言,漢字算得上是“微‘字’大義”了。張一清:是的。多年以來,琢磨漢字、了解漢字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成為我的一大愛好。每當和人談起“字”,我就不禁為古人的智慧而折服與叫好。因為“字”是房屋(宀)里面有嬰兒(子)降生,原本表示生育與繁衍。后來,漢字也由最初創造的一些字再不斷組合構成更多的字,如“人+人→從”“女+子→好”等等。于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漢字就被稱作“字”了。
“人”字中體現出自謙意識
上觀新聞:本書以“修身”“擔當”和“家國”三部分構架,這樣的布局出于何種考慮?張一清:分成“修身”“擔當”和“家國”三個部分,一來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二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個人、社會和國家三個層面,從這三個層面出發,努力錘煉自我,我們才能在黨的引領下,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上觀新聞:您以這三層構架串聯起132個常見漢字,并進行了闡釋,似乎是興之所至信手拈來。寫作過程中確實如此嗎?張一清:對我來說,“涂鴉”的過程可以說是一次美妙的經歷與體驗,雖然也有過力有不逮的時候,但是,整體感受肯定是樂在其中的。作為中華文明重要基因的漢字,它所凝結和承載的做人操守與德行觀念,是有趣而靈動的窗口與鏡子。置身其中的我們,端詳和觸摸這些充滿生命力的漢字,是一件足以引起共鳴和共振的樂事。譬如說“人”這個字,它在甲骨文里的字形,描畫的是一個垂手站立的人的側面形象。圍繞著為什麼用這種形式創造“人”這個字,曾經產生了種種猜測。其中有一種意見認為這是中華傳統文化中“自謙”意識的一種體現,而“謙謙君子”一直是數千年中華民族所倡導的為人理念。再以“溫”為例。對于“溫”表示“溫暖”這種意思的源流,目前存在著多種意見。有一種意見認為,這個字的右邊由“囚”和“皿”構成,最初是通過給囚犯食物來表示“仁慈”的意思。如果以仁愛之心待人,那麼別人就會感覺到暖意。這種解釋,能夠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古人的人權意識。在古人看來,盡管是對犯了罪的人,也要保證他們的生存權利。類似這樣的例子,在漢字中可以說不勝枚舉。那些涉及修身立德、價值判斷等精神層面的漢字,往往都可以從字形源頭以及源流變化中一探文化的底蘊,例如何為“正直”,何為“尊重”等等。當我們尋本溯源,探索這筆蘊藏在一撇一捺、一橫一豎、一鉤一折中的寶貴財富時,重新“識字”的過程往往會帶給我們極大的感悟與啟發。
上觀新聞:近年來也出版了不少有關漢字起源、漢字趣聞的書,您在闡釋每一個字的時候如何尋找新鮮角度、挖掘獨到之處?張一清:和大家分享探索漢字的心得與體會,我最大的感受是首先要對漢字和它所承載的中華文明有敬畏之心、崇敬之情,本著求真求實的態度,博采先賢和眾家之長,追求清晰而合理的解讀,同時還要把內心的感動與喜悅融入言語的鋪陳。就我的內心而言,每一位熱愛中華文明的人,我都希望與他分享對這種燦爛文明的感受。但是,通過漢字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除了一定的識字量,最好還要以一定的生活經歷為基礎。達到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特別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和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人,他們大多有提升自我、服務社會和建設國家的意愿。我希望大家可以在這本小書里交流修身立德的理念,分享學習傳統文化的心得與途徑。
不能一棍子打死“新詞語”
上觀新聞: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如此普及的今天,人們習慣于拼音輸入、語音輸入,象形表意的漢字書寫受到了很大沖擊。很多人“提筆忘字”,或者錯字百出,對漢字獨特美感的感知力鈍化。您怎麼看?張一清:鍵盤輸入等代替紙筆書寫,這是社會發展的結果,而社會發展必然也會帶來語言習慣以及語言生活的變化。中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的確讓我們書寫漢字的能力面臨著巨大挑戰。應對這種挑戰的方法自然多種多樣,其中有兩個基本要素或許值得我們思考:一是字跡工整歷來是衡量人的文化水準以及學習態度等的一個標尺,對于加強人的文化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根據認知科學等領域的研究,寫字過程其實對于促進人的肌肉記憶效果顯著,有助于書寫者記準、記牢漢字的字形。因此,如果我們每天都能抽出十幾分鐘寫寫字,一來可以提高手寫漢字的美觀程度;二來也可以靜下心來,養成認真做事的態度與習慣,同時還可以幫助自己更準確地記住漢字的字形。
上觀新聞:除了多寫、多練,怎樣才能激發起當代人對漢字的興趣與了解?張一清:我認為,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多了解漢字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系。比如“蒙”這個字,有些人書寫的時候常常會丟掉“冖”下面的“一”,而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到“冖”和下面的“一”合在一起表示“雙重遮蔽”,然后再聯系“蒙眼”“蒙蔽”等詞語,或許就會更加理解“蒙”這個字,自然而然地在書寫“蒙”的時候不會再出現丟掉筆畫的現象了。還有,絕大多數形近字、形近偏旁雖然稍不留意就會混淆,但是如果理解了不同漢字、不同偏旁的含義,這樣的錯誤就會大大減少。例如,“初”表示用刀裁衣,也就是做衣服的開始,所以是衣字旁“衤”,而不是示字旁“礻”;“甲”表示盔甲或甲殼,所以上面是封閉的,而“申”表示伸展、表露,所以上下都要延伸。所以,如果每個人都能關注日常使用的漢字,如我們自己的名字、身邊事物的名稱用字等等,琢磨一下這些漢字為什麼這麼寫,通過自己查詢或者請教別人等方式去探求答案,長期積累,必有所得。
上觀新聞: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用語在生活中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一些漢字和詞語被賦予了與從前截然不同的含義。一些人認為,這損傷了漢字語言的純潔性,應當警惕;也有人認為,不斷拓展內涵是語言文字發展的必經之路。您怎麼看?張一清:時代在發展,語言本身也一直處在發展變化之中。例如,伴隨著新事物、新觀念的出現,語言里往往就會產生新的詞語,或者是給已有的詞語賦予新的內涵,如“電腦”“鼠標”等就屬于新創造的詞語,而“郵箱”則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的”現在不僅有了表示“出租車”的意思,而且還拓展出“dī”這樣一種讀音。因此,對于漢字在網絡時代一些特殊的含義與用法,對于一些新出現的語言現象,不能不分青紅皂白,一棍子打死,但同時也要明辨是非、加強正確引導。我個人的意見是:一要堅決抵制低俗與惡搞,二要順勢講清正確的意義與用法。
語文學習與傳統文化結合
上觀新聞:您曾擔任《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聽寫季》文化嘉賓、《百家講壇》“解碼漢字”系列主講人,除研究漢字外也致力于漢字文化的推廣。這段“跨界”經歷帶給您怎樣的感受?張一清:我求學的時候,學習的專業就是漢語言文字;工作之后,所從事的工作也是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相關的研究。在一些與漢字和中華文化有關的電視節目中偶爾出鏡,既是我平時工作的延伸,同時也能在更廣闊的平臺上和大家分享對漢字和中華文化的體會與熱愛。應該說,令我沉浸在漢字的海洋中輾轉流連、樂此不疲的,是我在推廣漢字文化過程中感受到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烈氛圍和中華文明歷久彌新的魅力。其中,《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可以說是一個契機和催化劑,因為這個節目讓我更真切地感受到全社會對漢字和中華文明的關注與熱情,也使我接觸到許多熱愛中華文化的人,我愿意和大家一起持續不斷地感受漢字和中華文化的美好。
上觀新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大力推動了全社會對漢字的關注度,但比賽中的一些冷僻字、冷僻詞也曾被質疑是否過難、過偏。張一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樣的節目,其初衷不是為了難倒大家,而是讓大家感知漢字的博大精深。類似比賽,由于競賽形式等原因,出現了不得不以罕用字控制比賽節奏與進程的情況。但從根本上說,任何競賽都是推進學習的助燃劑,其本身并不應當承擔教育的任務,更不應該成為教學與學習的唯一目標。從古至今的語文教育,肯定都是從不同時代的常用漢字入手,首先夯實基礎,使學生具備最基本的閱讀和書面表達能力,然后在此基礎上倡導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擴大識字量、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水平。
上觀新聞:作為語言文字教育專家,您對中小學生如何更好地學習漢字、了解漢字文化有何建議?張一清:我國的啟蒙教育已經有數千年歷史,現在的語文教學在充分汲取傳統啟蒙教育營養的同時,也一直在不斷創新,識字教學方法也是百花齊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逐年增強。應當說,我們的語文教育教學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如果說其中還存在著提升空間的話,我個人的認識是,漢字從古至今的源流變化是呈現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例如一些表示顏色的漢字,像“紅、綠、紫、緋、絳”等等,它們都包含著“糸(纟)”,表明與絲綢有關,而這樣的漢字在東漢文字學大師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有五十多個。這一現象告訴我們,數千年前的中華祖先在絲綢染色工藝方面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能夠染出那麼多種今天我們通過漢字所了解的絢麗色彩。而這又是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的基礎:正因為我們的高超工藝,絲綢才能夠成為與其他國家及地區進行貿易往來的貨品。類似的內容如果能在語文教學中有所體現,顯然能促進語文學習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同樣,這種方法也適用于其他學習漢字、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人。
上觀新聞:如果請您用一個漢字表達對正在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青年學子的鼓勵,您會選哪個字?張一清:我想把在《漢字精氣神》里解讀過的,同時也是我非常喜歡的“才”字送給廣大的青年朋友。“才”在甲骨文和金文里,描畫的是植物的種子發芽之后破土而出的樣子。所以,古人解釋說:“草木之初而枝葉畢寓焉,生人之初而萬善畢具焉,故人之能曰才,言人之所蘊也。”我祝福青年朋友們,珍惜中華民族基因所賦予的一切,讓自己在廣闊的天地之間舒枝展葉、不斷進取,人人都能成長為建設祖國、振興民族的棟梁之材。
欄目主編:顧學文 文字編輯:曹靜
來源:作者:曹靜 劉芳旭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