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瀟湘晨報
11月27日,中新網客戶端推送《AI算命?大師你能算出自己什麼時候被封號嗎?》,揶揄中透出機敏,頗堪玩味。
報道稱,一個名為“AI看面相手相算命大師”的微信公眾號,自稱“通過面相和手相建立模型卦像,預測您的命理、運勢、婚姻和財富”。該公眾號事業和情感報告顯示,價格均為9.9元,分別有26351人和42516人購買過。以此計算,兩個項目獲利近70萬元。
報道披露的情況,無疑只是AI算命忽悠客戶的冰山一角。號稱“準確率達95%”“能看透你的一生”的AI算命市場,整個盤子究竟有多大,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事實上,AI算命在社交平臺存在已久,早已成為輿論質疑的焦點。此前,有媒體評論稱,AI算命套路很深,吸金有術,披著算命的皮,打的是“收錢”的算盤;算命時授權個人信息、上傳照片等,存在隱私泄露的風險,等等。
其實,更令人擔憂的是,AI算命有悖公序良俗,僭越法律底線,玷污道德風尚和一些人的思想情操。
AI算命打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統計分析”的光鮮幌子,極具欺騙性、迷惑性。實際上,不過是把騙人錢財的封建迷信,換了個高科技馬甲搬到了網絡上。沉迷其中的人,花錢預測婚戀、事業、財運、等等。結果,要麼被折騰得灰頭土臉,怨天尤人,終日哀嘆“我太難了”,繼而再掏腰包進入下一環節;要麼被推究得“錢”途無量,欣喜若狂,坐等時來運轉,指望天上掉餡餅。
互聯網語境下的占卜話術,諸如“水逆”“星座”“知識付費”之類,較之傳統迷信的掐指“測八字”、端坐“看面相”,對在網絡時代成長的部分年輕人更具誘惑力與認同度。面臨學業、就業壓力,他們寄望于AI算命,期待從中得到某種心理寬慰與精神救贖。而“大數據AI面相”的預判,玩的是模棱兩可的圖文游戲,非但不能為客戶指點迷津,反而使之不知如何扼住命運的咽喉,轉瞬間陷入莫名的迷茫與焦灼之中。
前述報道稱,還有不少AI算命設置了招募代理商的鏈接。代理商可以發展下線,獲取傭金。從會員到合伙人,支付價格從9.8元到398元不等,獲得下級用戶傭金的比例從20%到40%。算命“拉下線”涉嫌傳銷,是一種違法行為。而以“算命”為噱頭的傳銷,扭曲起碼的倫理道德,驅使有些人為了一夜暴富,不惜坑蒙拐騙,乃至六親不認,有的連父母兄妹也不放過。
AI算命野蠻生長,封建迷信卷土重來,已然成為一種社會公害。AI算命荒誕不經,蠱惑人心,不僅侵蝕積極向上的主流價值觀,而且嚴重污染社會風氣。這并非危言聳聽。
在人工智能日益崛起的今天,作為個人,凡事應該多長一個心眼,時刻提防掉進偽科學的黑洞。有關部門則必須強化監管,標本兼治,依法懲戒不法之徒。唯其如此,方能改善、凈化互聯網生態,收拾被AI算命玷污的世道人心。
瀟湘晨報評論員肖竹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