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古人運用《易經》來占問吉兇,首先要通過一定的方法來求得卦象,即所謂揲蓍成卦,也稱為“筮法”。
古時的筮法可能有很多種,但我們今天能粗略了解的,只有一種,它記載于《周易·系辭傳》中的這段話:“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限于篇幅,這段引文我們就不全錄了,包括“筮法”的具體內容,我們也不作展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相關易學著作。
今天重點來看上述引文中的一句話:“‘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有學者從筮法的角度指出:
1策即1根蓍草,《周易》以九代表陽爻,以六代表陰爻。
乾卦由6陽爻組成,每個老陽(九)的過揲之策數是36,6爻就有36×6=216根蓍草,所以《系辭傳》說“‘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
坤卦由6陰爻組成,每個老陰(六)的過揲之策數是24,6爻就有24×6=144根蓍草,所以《系辭傳》說“‘坤’之策百四十有四”。
乾坤二卦的策數加起來:216+144=360,正是當時歷法一年的天數,即“當期之日”,與一年的日數相當。
也有學者認為,“凡三百有六十”,不是指一年的天數,而是指天地運行一周的度數——360度,即所謂“周天360度”,也就是一個循環。
更有學者指出了一個驚人的“巧合”:《系辭傳》中的這句話,竟然與兩位數及三位數的“數學黑洞”存在著一系列吻合。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數學黑洞”:
其中最著名的是四位數的“數學黑洞”——6174,也被稱為卡普雷卡爾黑洞,據說是由印度數學家卡普雷卡爾首先發現的。
我們任選一個四位數(四個數字都相同的數除外),將組成該數的四個數字重新組合,形成一個最大的數和一個最小的數,然后用大數減去小數;所得結果的四位數繼續重復上述過程,最多七步,必得6174。這種數學運算彷佛掉進了黑洞,永遠出不來,所以被稱為“數學黑洞”。
舉個例子,這幾天正值國慶,舉國都在慶祝偉大祖國的70歲生日,我們就選1949這個數,將1、9、4、9四個數字重新組合,得到最大數9941和最小數1499,用9941-1499=8442;
然后將所得結果8442的四個數字8、4、4、2進行組合,得到最大數8442和最小數2448,用8442-2448=5994;
繼續重復這一過程:9954-4599=5355;5553-3555=1998;9981-1899=8082;8820-0288=8532;至此,奇跡出現了:8532-2358=6174。
不管你選哪個四位數,只要不是四位數字都相同的四位數,最多經過七步卡普雷卡爾運算,都將掉入6174這個“黑洞”。
同理,三位數的“卡普雷卡爾黑洞”是495,最多經過六步運算。
而兩位數的“卡普雷卡爾黑洞”是一個循環:“9-81-63-27-45-9”。我們以70周年的兩位數“70”為例:
如上圖,紅色框內的運算結果即兩位數的“卡普雷卡爾黑洞”循環;我們將該循環整理為下圖,大數放在圈外,小數放在圈內,大數減小數的運算結果用紅字標在循環線上:
我們將圈外上面的三個數相加:81+63+72=216,正好是上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
將圈外下面的兩個數相加:90+54=144,正好是“‘坤’之策百四十有四”;
圈外五個數之和為:216+144=360,正好是“凡三百有六十”。
再將圈內的五個數相加:18+36+27+45+09=135;則圈內外十個數之和為:360+135=495——這正好是三位數的“卡普雷卡爾黑洞”。
此外,我們再將上述兩位數的“卡普雷卡爾黑洞”循環的運算結果相加:9+81+63+27+45=225=15的平方,而15是《易經》中最神秘的數字之一:
《易經》中的著名表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將之抽象為數字,太極即1,兩儀為2,四象為4,八卦為8,這四個數相加,得15;
《易經》中陽爻稱“九”,陰爻稱“六”,一般認為九為極陽之數,六為極陰之數,而6和9相加,得15;
此外,熟悉河圖洛書的朋友都知道,洛書即我國古代的九宮圖,其不管是橫數、縱數還是斜數,三個數之和總是15:
……
這些“巧合“,僅僅是巧合嗎?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古今神秘文化”!)
/完.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
別忘了點贊、轉發和關注哦!
~您的舉手之勞,
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