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海
中國人發明了造紙術和印刷術,造就了中國古代書籍出版業的發達和繁榮。隨著出版業競爭的加劇,古代的書商們想出了許多辦法來促進書籍銷售,有些辦法至今仍有一定借鑒價值,而有些辦法則屬于“旁門左道”。
增加封面
中國古代的書籍從形態上經歷了簡策、金刻、石刻、縑帛、紙書等不同階段,隨著造紙術的改進和印刷術的發明,宋代以后書籍可以大量印刷發行,使書籍進一步商品化。購買書籍如同購買其他日常用品一樣普通,專門從事編書、印書和賣書的文人和商人也大量出現。
最早成冊裝訂的紙質書籍不太講究封面設計,甚至一開始連專門的封面都沒有,只是在每卷書首頁的最前端題寫上書名,有的把書名字體放大一些,或者用雙行的大字突出一下,有的則把單獨印制的長條形書簽貼在書上,在書簽上印著書名。總之,人們最早并沒有意識到封面對一本書的重要作用,本著實用化的原則淡化了書籍的裝幀。
后來出現了單獨的封面頁。最早的封面通常是一張四邊加框線的單獨頁,在上部橫眉的位置印有出版者的信息,下面有印制的年代等,中間豎排著大字標示的書名,除此之外封面上還有一些對本書的簡要介紹等。以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建陽翠巖精舍刻印的《廣韻》為例,該書封面正中間是《新刊足注明本廣韻》幾個大字,是書名;上端有“校正無誤”和“翠巖精舍”兩行字,主要標示的是出版者信息;在書名左側印有“至正丙申仲夏繡梓印行”,是出版時間;除此之外,封面上還印有“五音四聲切韻圖譜詳明”的小字,是對本書的簡介。這樣的封面十分質樸,包含的信息也較為完備,但對讀者的吸引力有限。
為了增加吸引力,有些書籍封面開始使用圖畫。一般認為建安書堂刻制于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的《新全相三國志平話》開創了這方面先河。此后,書籍的封面印制越來越精美,除了提高封面用紙質量、增加設計上的美感外,還用簡介的形式重點突出書籍的特點,供讀者選書時參考。不過,有些印在封面上的簡介越寫越長,并不乏夸張、驚悚的字眼,以吸引讀者關注,這就不值得提倡了。
變換書名
一些古代書籍偏愛起較長的書名,以求盡可能多地向讀者提供本書的關鍵信息。這種情況從元朝開始較為普通,類似《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新刊補注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增節標目音注精義資治通鑒》《少微家塾點校附音通鑒節要》的書名十分常見。
有些書籍非常暢銷,但已經銷售了很長時間,市場銷量趨于平緩。有的書商動起腦筋,將這些書籍換個名字再版,如李漁所著《無聲戲》,到康熙年間又以《連城璧》再版。再如《紅樓夢》,先后使用過的書名還有《情僧錄》《石頭記》《金玉緣》《金陵十二釵》《風月寶鑒》等,《三國演義》使用過的書名有《第一才子書》《三國志傳》《三國全傳》等,《水滸傳》曾被改名為《第五才子書》《漢宋奇書》《英雄譜》等。這種亂改書名的做法屬欺詐行為,不值得借鑒。
明代文學家李開先在《詞謔》中記載了一件事:明朝成化年間,大學士尹直坐轎子路過一家書鋪,看到書鋪外貼有《崔氏春秋》一書的廣告,尹直笑著說,“吾止知《呂氏春秋》,乃崔氏亦有《春秋》乎?”就買了一部,回家打開一看,“始知為崔氏鶯鶯事”,其實就是《西廂記》。
偽托名人
有些書籍喜歡利用名人效應來擴大影響力,漢魏以后的《神異經》《十洲記》曾偽托東方朔所著,《漢武故事》曾偽托班固所著,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明清時期涌現一批有廣泛影響力的文人,如馮夢龍、金圣嘆、李漁、李贄、徐渭、湯顯祖、鐘伯敬等。他們不僅學識和文筆一流,而且往往有著不平常的人生經歷,成為文壇和普通百姓都關注的“文化達人”。一些書商就利用他們的影響力進行書籍宣傳,有的直接偽托書籍是這些文化名人所作,如有書商把《英烈傳》更名為《云合奇縱》,在封面上直接注明“徐文長先生編輯”,偽托徐渭所作;有的書商偽托書籍經過這些文化名人的評點,如《后西游記》曾被標注為“金圣嘆評點”,《東西漢演義》曾被標注為“鐘伯敬先生評點”。
有一部名為《混唐后傳》的小說,封面上醒目標注“竟陵鐘惺伯敬編次”“溫陵李贄卓吾參訂”,書前還有署名鐘惺的序言。其實從書名到作者、點評者以及序言的作者都是偽造的,它只不過是一部名為《異說征西演義全傳》書籍的翻版。著名通俗小說家馮夢龍以“墨憨齋”作為齋名,但馮夢龍去世后“墨憨齋”仍繼續使用,多是馮氏后人利用名人效應在繼續編書印書。
利用名人效應增加書籍的知名度,這種做法雖然不值得提倡,但也無可厚非。然而,純粹因為商業利益而偽托于名人,這也是一種欺詐行為,是應該受到批評的。
增加點評
書籍中的“點評本”指的是經過文人學者批注和評點、將原著與后者一同付印的版本,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一種重要形式,至少從南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明朝時達到興盛。拋開那些偽托名人點評的書籍不說,“點評本”本身還是很受讀者歡迎的。
明代著名書商余象斗注意到“點評本”對讀者的吸引力,創造了“上評、中圖、下文”的點評版式,點評的內容包括人物、情節、詩詞等各個方面,所配插圖十分精美。這類書籍非常暢銷,其中的《按鑒批點演義全像三國評林》《京本增補校正全像忠義水滸志傳評林》等成為精品書籍。
余象斗本身也是文學家和點評家,曾點評過《三國志傳》《水滸志傳》《列國志傳》等書籍。明清時期,“點評本”十分盛行,先后出現了李卓吾點評《西游記》、金圣嘆點評《水滸傳》、毛宗崗點評《三國演義》等經典版本,對于讀者更好地理解原著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久盛不衰的暢銷版本。
以圖取勝
書籍中的插畫可以與文字形成互補,強化讀者的記憶,增加閱讀樂趣。那些畫工精致、印刷上乘的插圖可以極大地提高書籍的品位。所以,魯迅先生在《“連環圖畫”辯護》一文中說:“書籍的插圖,原意是在裝飾書籍,增加讀者的興趣的,但那力量,能補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種宣傳畫。”
然而,明朝之前的書籍中雖有插圖,但比例較少,只是偶爾點綴一下。從明朝永樂年間起,插圖在書籍中才逐漸增多,之后便一發不可收,形成了“無書不畫”的情形。插圖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的是“上圖下文”的版式,有的在文字里插入小幅圖畫,有的則在書籍里插入一整頁圖畫,甚至采取“對幅插圖”“雙連插圖”“團扇形插圖”“月光型插圖”等形式,增加創意,增強對讀者的吸引力。
有些書籍配有大量插圖,為了向讀者強調這方面的特色和優勢,往往在書名前冠以“全像”“繡像”“精繪”等字眼。不過也存在著插圖泛濫的情況,有些插圖不能與書籍內容相結合,只是一味追求形式華美,嘩眾取寵,結果走向了“為插圖而插圖”的歧途。
打造品牌
明清時期書籍出版業十分繁榮,競爭也非常激烈。明朝時,北京的書籍出版業較為領先,所出版的書籍受到廣泛認可,于是北京的書商們喜歡在書名前加上“京本”二字,以示與其他書籍的區別。明朝另一個出版重鎮是南京,該地書商喜歡在書名前加上“金陵”二字。
為了與同業競爭,一些有實力的書商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余象斗在《三國辨》一文中指出:“坊間所梓《三國》何止數十家矣,全像者止劉、鄭、熊、黃四姓。宗文堂人物丑陋,字亦差訛,久不行矣。種德堂其書板欠陋,字亦不好。仁和堂紙板雖新,內則人名、詩詞去其一分。惟愛日堂者,其板雖無差訛,士子觀之樂然。今板已朦,不便觀覽矣。本堂以諸名公批評、圈點,校證無差,人物、字畫各無省陋,以便海內士子覽之,下顧者可認雙峰堂為記。”
以上提到的宗文堂、種德堂、仁和堂、愛日堂都是書坊的名號,為了跟它們競爭,余象斗創立了著名的“雙峰堂”,作為一個出版品牌向讀者推出。之后,余象斗還創立了另一個出版品牌“三臺堂”,由于編校認真、印刷精美,所出版的書籍在讀者中均有良好口碑。
開辦“書展”
中國古代的書店有書肆、書坊、書林、書堂、書鋪、書棚、書籍鋪、經籍鋪等名稱,其中書肆在漢朝就有了。揚雄在《法言》中提到:“好書,而不要諸仲尼,書肆也。”宋代以后,銷售書籍的店鋪最常用的名字是書坊,為了吸引讀者,書坊內外通常張貼有各種書籍廣告。《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就描寫了杭州幾家書坊外貼的書籍廣告,上面寫著“處州馬純上先生精選《三科程墨持運》于此出賣”。
除了固定的書坊,江南等地還利用河網密布、水運便利的條件,把舟船改造為“流動書坊”,稱之為“書船”。書船上有各類書籍,也有書籍的廣告圖片,有的利用“船身廣告”招攬讀者,有的邊劃船邊吆喝,有的甚至在船艙里設置有書桌和椅子,供選書者試讀。這些書船穿行在城市與鄉村之間,很受讀書人歡迎。
除了這些固定或流動的書籍銷售場所,書商們還利用一些特殊的日子開辦“書展”。比如,明朝三年有一次會試,每次參加會試的舉人有數千人,書商們就把書籍搬到考場前擺攤售賣,或者“稅民舍于場前”,在各地的貢院前,每逢有考試情況也大體類似。再比如,大中城市里的城隍廟會一般都很熱鬧,通常固定在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等日子開市,書商們往往也會集中在一起,利用廟會搞“書展”。
在一些出版業發達的城市,“書展”幾乎常態化,也就是形成了一些書坊、書鋪密集的區域,有人會從很遠的地方專程跑來買書。明朝時蘇州出版業興盛,書商云集。明人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記述:“凡姑蘇書肆多在閶門內外及吳縣前,書多精整,然率其地梓也。”蘇州閶門一帶不僅固定的書坊多,書攤也很多。明人趙琦美在《酉陽雜俎序》中記述:“吳中廛市鬧處,輒有書籍列入檐蔀下,謂之書攤子,所鬻者悉小說、門事、唱本之類。”這種開架式售書的模式對讀者很有益,很多讀書人即使不買書,也喜歡流連其間。
作者簡介:陳忠海,本刊專欄作家、文史學者,長期從事金融工作,近年來專注經濟史、金融史研究,出版《曹操》等歷史人物傳記8部,《套牢中國:大清國亡于經濟戰》《解套中國:民國金融戰》等歷史隨筆集6部,發表各類專欄文章數百篇。
本文刊于《中國發展觀察》雜志2020年第13-14期合刊
《中國發展觀察》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國發展出版社主辦、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編輯出版,是以發展為主線、以經濟為重點的綜合性半月刊,開設有戰略、宏觀、區域、世界、法治、社會、文化、前沿、產業、智庫論壇等欄目,具有較強的前瞻性、權威性、可讀性。《中國發展觀察》在學術理論界、各級黨政機關以及企業家階層擁有廣泛而穩固的讀者群,并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重要機構和中國知網、維普資訊等權威數據庫列為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
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榮華中路22號院亦城財富中心A座7層(郵編:100176)
網址:www.chinado.cn
公眾號:ichinado(中國發展觀察)
電話:010-68352880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