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 ,簡稱“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南端的省級行政區 [2] ,省會海口。是中國的經濟特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對望,東南和南部在南海與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陸地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島3.39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
海南島輪廓形似一個橢圓形大雪梨,地勢四周低平,中間高聳,呈穹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鸚哥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由山地、丘陵、臺地、平原等地貌構成。海南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暖熱,雨量充沛。
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苗族風俗
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不同地區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區由于交通閉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還有少數苗族地區,如威寧、石門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于受外國傳教士的影響,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但總的來看,多數苗族群眾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長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苗族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苗族有很多節日,但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較為重要,最為隆重的當屬牯藏節。
苗族鼓藏節
鼓藏節又叫祭鼓節,是苗族屬一鼓(即一個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靈的大典,俗稱“吃鼓藏”。
起源
鼓藏節的來歷在苗族經典《苗族古歌》里有記,說的是人類祖先姜央過鼓藏節是為了祭祀創世的蝴蝶媽媽。傳說蝴蝶媽媽是楓樹生出來的,所以苗族崇拜楓樹。既然祖宗的老家在楓樹心里,用楓樹做成的木鼓就成了祖宗安息的地方,祭祖便成了祭鼓。苗族最高的神是祖先,是生命始祖楓樹和蝴蝶媽媽。鼓藏節就是祭祀神楓樹和蝴蝶媽媽。
發展
苗族鼓藏節
主要活動苗族鼓藏節
苗族鼓藏節是苗族宗教祭典活動。苗族聚族而居,苗族以血統宗族形成的“鼓社”即一個宗支(大家族)為單位,維系其生存發展。“鼓”是祖先神靈的象征,所以鼓藏節的儀式活動都以“鼓”為核心來進行。鼓藏節的儀式由鼓社組織的領導“鼓藏頭”操辦,“鼓藏頭”經由群眾選舉產生。
鼓藏節的第一年二月申日,全社男女老幼集中到迎龍場的楓香神樹腳,由“鼓藏頭”在五彩寶輦下主持“招龍”儀式。神樹上貼滿了剪紙太陽圖案和小紙人(地神)。擺放的祭品有一頭肥豬、12碗酒、12碗雞、鴨、魚。身著祭服的祭師首先念“招龍”詞,朗聲背誦家族史。背完家族史,祭師用麻線穿住一只綠頭公鴨的鼻子,沿著山上的“龍脈”下到山寨。挑選出的一伙精壯漢子緊隨祭師身后,拿上五彩三角小旗和小紙人(地神),沿途插放,一邊吹奏“招龍”蘆笙曲,一邊呼喚:“快醒快醒地龍神,鼓藏節已來臨,起來與祖神共歡慶。”全體族人則在山上植樹造林,而后在迎龍場集體踩鼓跳笙。
第一年的七月寅日,舉辦“醒鼓”儀式,地點是鼓山上的鼓廟里。儀式由身著牯藏服的“鼓藏頭”主持,參加人員有祭師、各寨寨老、各家族代表。祭品為酒、雞、鴨、魚和糯米飯,每樣祭品均分成12份擺放。祭師首先念誦《牯詞》,念畢,宰綠頭公鴨一只,將鴨血淋灑在圣鼓周圍。寨老們吹響蘆笙,“鼓藏頭”用槌擊鼓三下,然后祭師念《醒鼓詞》,“醒鼓”隊伍回到寨上的“鼓堂”。
第二年十月卯日,舉辦“迎鼓”儀式,儀式地點、參加人員和祭品皆與“醒鼓”相同。祭品擺放后,祭師念誦《迎鼓詞》,念畢,“鼓藏頭”舉砍刀在前開路,象征性地將祖靈圣鼓迎回山寨,迎鼓隊伍吹奏蘆笙跟隨,回到山寨鼓堂,全體村民跳“踩鼓舞”恭迎。
第三年的四月吉日,舉辦“審牛”儀式,唱《贊牛歌》,并用芭茅草掃遍牛的全身,表示已將附在牛身上的邪氣驅除。同年九月丑日,舉行獻牲、祭鼓儀式,將每頭已按習俗打扮過的祭祖牯牛宰殺用于祭祖。節日共計14天,最后一天全體寨民集中到鼓廟舉行祭鼓儀式。
第四年十月丑日,舉行殺豬祭鼓儀式,稱為“白鼓節”。第二天天亮前,“鼓藏頭”家率先殺豬,然后各戶相繼進行,中午各戶舉行家祭。
文化特征
鼓藏節是遠古苗民祖先崇拜留傳下來的一種古老的祭祖儀禮,也叫“祭鼓節”、“鼓社祭”、“翻鼓節”、“吃鼓藏”等名稱。一般隔十三年舉辦一次,每屆要連續舉辦四年的儀式活動,才算完結,其規模宏大,形式奇特,寓意豐繁,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鼓藏節的內容豐富多彩,既有祭祖拜天地神靈又有慶賀豐收,唱歌跳蘆笙舞,舉辦傳統體育娛樂活動。在過節中,一般都以宗族或房族為單位,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分別邀請祭師唱誦呼喚天神地神和祖宗神靈來過節的“鼓藏歌”,追溯苗族自遠古以來直到本家族的歷史,對全體鼓社成員進行一次次的歷史與文化的再教育,要求大家世世代代永遠牢記苗族的歷史與文化。
傳承價值
苗族鼓藏節
鼓藏節是苗族傳統的祭祀大典,規模宏大,節日儀式復雜,持續時間長,節日的宗教神圣功能突出,具有宗教學的研究價值。鼓藏節在數年的節日過程中,不斷對“牯社”全體成員進行苗族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再教育,對全體成員進行苗族文化身份的強化教育,使全體成員凝聚苗族的族群之中。鼓藏節中誦讀的口傳歷史遷徙歌,是苗族的一部口傳史,是研究苗族歷史的重要依據。
苗族鼓藏節具有鮮明的民族傳統文化內涵,是苗族人生價值觀的展現,懷念祖先、尊老愛幼、和睦相處、勤勞儉樸、富裕安康等是鼓藏節的禱告主題。苗族鼓藏節是研究苗族歷史與文化的百科全書,具有重要的價值。
海南苗族文化源遠流長,與我國西南地區的苗瑤文化同根同源。自明代大量遷入海南島后,苗族后裔散落海南各地,在深山老林中長年過著“刀耕火種”的游居生活,正是這種生產生活環境造就了海南苗族傳統文化的獨特性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藝術,諸如神話、傳說、故事、歌謠、諺語等。
在海南苗族諸多傳統文化中,“海南苗族民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南苗族民歌不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寓意深刻,而且表現手法優美生動,大都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其中,民間歌謠最能生動地體現海南苗族的民族風格。在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常常以歌代言,抒情寄意,田野上、山林里、火塘邊,處處都是苗族人民的歌場。
海南苗族民歌對唱
海南苗族歌謠有二種,一種是傳統苗歌,一種是新編苗歌。
傳統苗歌用苗語詠唱,它跟廣西、貴州、湖南等地苗族歌謠一脈相承,但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演變,已具有鮮明的海南地方特色,傳統苗歌喜歡引用漢族歷史典故,多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詠唱,極富生活氣息。
新編苗歌則是新時期出現的歌謠,是在傳統苗歌的基礎上創作的苗歌,它旋律歡快流暢,語言通俗簡潔,易于傳唱。
海南苗族歌謠主要有4大類:反映苗族先民世界觀和人類起源的“古歌”,表現苗族民間農事活動的“勞動歌”,體現苗族青年追求美滿婚姻的“愛情歌”,以及唱出苗族風土人情的“風俗歌”。
海南苗歌在傳唱中寓教于樂。
唱起源——
“古歌”是海南苗族古老的民間頭口詠唱文學,反映了古代苗族人民對人類的起源、民族的淵源、自然界萬事萬物由來的解釋。苗族古歌大多是以一問一答的形式來敘述、解說,唱起來別具地方韻味。這類歌謠主要有《盤皇歌》、《論皇歌》、《水淹歌》、《三元歌》、《九娘歌》、《盤皇婚姻歌》、《天地歌》、《盤皇經謠》等等。
盤皇是苗族傳說中的天地萬物的創始人,他神通廣大,是個開天辟地之神。《盤皇歌》多采用七言一句、四句一段的問答格式敘述世間萬物的形成和盤皇造天地的過程,反映了苗族先民對世界初淺的認識與理解。盤皇“造天造地造乾坤”,他的頭發化成了茅草,眼睛化成了太陽月亮,骨頭、血肉、手腳化成了石頭、流水、樹木、星辰,甚至連腳印也化成了田地和水塘。
海南苗歌非遺傳承老人
唱勞動——
歌詠勞動,敘述勞動,傳授勞動經驗,表達對勞動成果的某種愿望和情感,也是海南苗族歌謠反映的一個重要內容。
墾山種植、蠟染織繡和狩獵是海南苗族社會傳統的生產方式。過去,苗族在深山老林之中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砍山、燒山、種山欄是其主要的生產勞動,漁獵是苗族經濟生活的重要補充,因而產生了諸如《砍山種山欄》、《打獵祭山神》等這樣樸質的民謠。1950年后,苗族遷居平地,開始了種水稻,種經濟作物,飼養牲畜,發展手工業等經濟生活,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更加豐富了苗族民歌的內容。
海南苗族慶祝“三月三”,舉辦苗歌對唱賽。
唱愛情——
愛情歌是海南苗族歌謠花園里最燦爛、最芳香的一枝,是苗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挑選如意情人的形式之一。每當夜暮降臨,小伙子們就三五結伴,翻山越嶺,蹚水過河,到別的村寨去與姑娘對歌,尋找自己的心上人。情投意合的對歌往往從夜晚唱到天亮,又從天亮唱到天黑,幾天幾夜不休。
苗族情歌旋律柔和優美,富于抒情,常常是男女間低聲對唱。
海南苗族咬手定親風俗。
從形式上看,情歌有獨唱,有對唱;從篇幅上看,有長歌,有短歌;從內容上看,有傾訴愛慕之情的,有表達失戀傷感的,有追求自由戀愛的。苗族情歌反映了苗族青年純真和不畏艱難險阻追求美好愛情生活的理想。
唱風俗——
苗族的風俗歌包羅萬象,唱出苗族社會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人生禮儀、風土人情等等,無不包含在風俗歌中。苗族風俗歌一般用“平腔調”(俗稱‘短調’)演唱,這是苗族社會中最普遍、最具特點的歌謠,主要有禮俗歌、婚俗歌。
禮俗歌大多反映苗族社會的種種習俗禮儀,主要在賀年、賀歲、迎來送往、訪親會友等場面吟唱。此外,苗族禮俗歌還有“請客人唱歌”、“十更歌”、“十送歌”、“十別歌”、“十祝歌”、“十愿歌”等。
婚俗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婚嫁時唱的歌謠,在迎親、送親、“合背”等婚禮過程中,人們常以歌助興,因而產生了一系列的婚禮歌,貫穿婚姻禮儀的整個過程。
每年三月三日,苗族同胞與黎家人一樣,盛裝歡慶節日。各家還制作五色飯,(也是海南苗族的特色美食),以紀念苗族先民五姓人家。五色飯是苗族人將山蘭稻米,分別用桑等植物葉浸染成黑,紅、綠、黃四色米,與白色米共煮,混合制成特香佳肴。苗族婦女的臘染技藝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種精美圖案和花鳥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婦女的頭飾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跳月”傳說: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后,她還經歷了太陽制造的種種磨難,終于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并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中秋夜,不少地方還盛行著求子之俗。這是古代生育崇拜的體現。這是因為月屬陰、屬女性神,同時又有追求愛情的活動,故求子之俗流傳于中秋節俗中。而求子之俗各地各不相同。
苗族男裝的色彩和裝飾較單調,不及女裝鮮艷與豐富。女裝又有便裝與盛裝之分。便裝是平時穿著的服裝,其色彩花樣及裝飾不及節慶時結婚時穿的盛裝鮮艷 [3] 。
如果說銀飾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標志,那麼服飾則代表著苗家人獨特的藝術作品。
苗族服飾以奪目的色彩、繁復的裝飾和耐人尋味的文化內涵著稱于世。苗族服飾圖案承載了傳承本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從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達功能。由于歷史的久遠,這些圖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傳達的特定含義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無法完全解讀,這也是苗族服飾圖案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苗族服飾圖案是件隨著苗族服裝服飾發展起來的裝飾藝術,至今仍應用于日常的服飾和生活用品之中,且具有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相結合的特點,被賦予了繼承民族傳統、紀念祖先和傳承祖訓等豐富多彩的內涵和意義,這些圖案背后的意義和由來代表著苗族人民的感性經驗和對客觀世界的解釋。
苗族服飾,歷史悠久。由于歷史的原因,苗族服飾一直未被任何一部史料記載。但從苗族服飾圖案符號所代表的文化內涵看,苗族服飾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雖然苗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學,但僅憑強烈的認同感,靠世代口傳身授,將流傳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遷徙漂泊的路線等點滴無遺地融進服飾文化當中,也一針一線繡進衣冠服飾,世代“穿”承,永不忘懷,因而,苗族服飾被譽為“無字史書”和穿在身上的“史書”。
“嘔欠嘎給希”——升底繡花衣是白洗式苗族服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圖案,由“嘔欠字”和“嘔欠閃”兩種類型組成,漢澤“紅繡花花”和“暗底暗花衣”。二者背塊均無刺繡,其他紋樣與“嘔欠嘎給希”相同。但服飾花紋圖案變化最多的是“拋功撥”——袖花,其圖案主要以各種幾何圖形布局,在不同的幾何圖形中,繡上各種花紋,組成許多不同名稱的“拋功撥”——袖花。
特點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東南苗服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的服飾。
苗族服飾從總體來看,保持著中國民間的織、繡、挑、染的傳統工藝技法,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藝手法,或者挑中帶繡,或者染中帶繡,或者織繡結合,從而使這些花團錦簇,流光溢彩,顯示出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
從內容上看,服飾圖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識別族類、支系及語言的重要作用,這些形象記錄被專家學者稱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從造型上看,采用中國傳統的線描式或近乎線描式的、以單線為紋樣輪廓的造型手法。從制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范例,歷史層級關系清晰,堪稱服飾制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于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郁和厚重的艷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并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
盛裝
盛裝,為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繁復華麗,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比盛裝樣式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除盛裝與便裝之分外,苗族服飾還有年齡和地區差別。黔東南境內苗族男女便裝均較為簡樸。
湘西苗族女子便裝
盛裝的各種圖案濃縮了苗族生活環境的景物,表現苗族婦女高雅的審美情趣。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雷山苗族服飾刺繡,其構圖、用色、繡技實為“三絕”。苗族優秀的繡手具有大畫家的思維,構圖講究嚴謹、對稱、協調,每幅繡圖均有主、副圖案;構圖內容取材廣泛,天空、大地、人、神、植物、動物……無奇不有,且遠古、近現代風格均有,往往在一幅圖案中可互相融會貫通的內容達五大類:(1)遠古神話傳說如創世的蝴蝶媽媽等;(2)圖騰崇拜如龍鳳、水牛、飛鳥、楓樹等;(3)大自然憧憬,如人與山水、房屋、田園、五谷和諧相處;(4)歷史追憶入苗族大遷徙渡過的黃河、長江、洞庭湖及遷徙路線;(5)崇拜的祖先如姜央(也有說是伏羲)、蚩尤等神圣的形象。優秀女繡手設計的內容豐富的圖案,來自苗民先祖的人文觀、自然觀、歷史觀、生命觀的代代相傳,體現了獨特、深厚的美學理念。這些刺繡多用于苗女盛裝、便裝和背帶等。
男上裝一般為左衽上衣和對襟上衣以及左衽長衫三類,以對襟上衣為最普遍。下裝一般為褲腳寬盈尺許的大腳長褲。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衣和圓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褲和長褲。
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
對襟男上裝流行于境內大部分苗族地區,一件衣服由左、右前片,左、右后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組成。
衣襟訂五至十一顆布扣,左襟為扣眼,右襟為扣子。上衣前擺平直,后擺呈弧形;左、右腋下擺開叉。對襟男上裝質地一般為家織布、卡其布、織貢尼和士林布。色多為青、藏青、藍色與之匹配;下裝一般為家織布大褲腳長褲。青壯年多穿中山裝,部分青年喜著西裝。
左衽男上衣流行于從江,榕江八開,臺江的巫腳,反排和劍河久仰等地的苗族村寨。一件衣服由左前大襟、右前襟、后片及雙袖組成,左襟與右襟相交于咽喉處正中,沿右胸前斜至右腋下至擺,訂有布扣五至七顆,前擺、后擺均平直。
左、右腋下擺不開叉直桶形。左衽上裝布料一般為家織布或藏青織貢尼,顏色以青色為主。左衽長衫結構與左衽上衣相同,差異僅在衣上至腳背,是苗族老年男子常穿的便裝。男便裝下裝一般為無直檔大褲腳桶褲,褲腳寬盈尺許,褲腳與褲腿一致,由左、右前、后片四片組成,制作簡便。
苗族男裝盛裝為左衽長衫外套馬褂,外觀與便裝相同,質地一般為綢緞、真絲等,顏色多為青、藍、紫色,各地無異。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裝和無領胸前交叉式上裝兩類。右衽上裝結構與男上裝中的左衽上裝大體一致,唯方向相反。
無領胸前交叉式上裝稱"烏擺"(Ed bad,意為雄衣即男人的衣)是傳統的苗族女裝,如"袈裟",無紐扣,以布帶束腰。
苗族女裝質地一般為家織布、燈芯絨、平絨、織貢尼、士林布等,顏色一般為青、藍等色。
雷山、凱里、臺江三縣交界地區苗族中青年婦女,一般穿淺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邊緣精繡花鳥、花草圖案花邊或購買現成花邊,圍圍腰,系銀質圍腰練,下裝著西裝長褲,挽高髻于頂,著耳柱,中年婦女多包白毛巾頭巾,青年婦女多戴銀梳或插銀衣、塑料花等飾物。
老年婦女上裝多穿右衽上衣或無領交叉式上衣,下穿長及腳踝青素百褶裙,系圍腰,圍與裙長。老年婦女上裝飾物一般為家織布或織貢尼。顏色喜尚青、藍色。
凱里市的舟溪、青曼、麻江縣銅鼓、開發區白午及丹寨縣的南皋一帶苗族婦女便裝上裝,內穿翻領對襟中
長衣,外套大領對襟大袖胸前交叉式上衣,袖口鑲挑花花塊,銀鏈吊繡花圍腰,套挑花護腕;下著過膝寸許百褶裙,扎挑花鑲邊腳腿,外套織錦式粉紅色長襪。
丹寨縣的揚武、長青、排調等地苗族女便裝上裝多穿右衽對襟上衣,前襟長及小腹,下著過膝中長褲,銀質圍腰練吊與褲長圍腰,裹裹腿,中老年與青年服飾無異。上、下裝質料多為家織斜紋布、平紋布、燈芯絨、平絨及織貢尼等,頭搭蠟染方帕或繡花頭巾。
凱里市的爐山和黃平、施秉一帶苗族婦女上裝為無扣大領胸前交叉式上衣,以布帶束腰;下穿過膝青衣紅、白蠟花百褶裙,圍紫色圍裙片,質料多為家織布,顏色以青色為主。
雷山縣的桃江、橋港、年顯、略果,丹寨的排調、黨早、加配、羊巫,臺江縣的反排等地苗族女便裝,上裝為齊腰緊身青素右衽上裝,下著五至九寸長百褶裙,內穿緊身長褲,裙前后各拴一塊二尺見方幾何圖案挑花圍裙片,肩披挑花披肩。上裝質料一般為家織布、平絨布和燈芯絨,顏色素青,挑花工藝重紅、黃、白三色,少見刺繡工藝品。
女盛裝一般下裝為百褶裙,上裝為綴滿銀片、銀泡、銀花的大領胸前交叉式"烏擺"或精鑲花邊的右衽上衣,外罩緞質繡花或挑花圍裙。
“烏擺”一般全身鑲挑花花塊,沿托肩處一般鑲棱形挑花花塊,無紐扣,以布帶、圍腰帶等束之。頭戴銀冠、銀花或銀角。盛裝顏色為紅、黃、綠等暖調色。
頭飾介紹苗族男子頭飾除從江縣岜沙和劍河縣久敢擺尾等小部分地區部分成年人蓄發挽髻于頭頂外,境內絕大部分
地區青年留分頭,部分地區所包的頭帕直徑40厘米。近幾年來,大部分老年男子多戴上皮帽。
苗族兒童頭飾多留頭頂左、右兩撮扎梳成兩根小辮或扎成兩把,如古代漢人之"總角"。湘西苗族兒童多戴狗兒帽。
婦女頭飾一般挽高髻于頂,別上銀針、銀簪及插上銀梳、塑料梳、木梳等梳子
凱里市的爐山和黃平、施秉兩縣苗族未婚女子從七、八歲起頭戴平頂縮褶帽,外纏自染的紫色或白色三角
苗族婦女比較重視耳飾,絕大多數都佩戴耳環、耳墜、耳柱等飾物。耳環有實心銀耳環和空心銀耳環兩種。此外,還有耳墜、泡花耳環等。耳墜多附在耳環上,多為瓜子形飾物。耳柱是苗族婦女中最常見的耳飾,有如縫紉機的梭心卷線器,一頭大、一頭小,用線將耳柱與耳朵拴在一起。
頭帕
苗族喜愛頭帕有其豐富的社會現實基礎和心理基礎。苗族非常重視一個人的頭部,認為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包頭帕是一種服飾方式,也是一門傳統藝術。其諺語有“姑娘樣子好,花花頭帕少不了”、“選郎沒有巧,頭帕要包好”之說。
銀飾
流行于黔東南和湘西苗族地區。有銀冠、銀珈、項圈、披肩、項鏈、牙簽、髻簪、耳環、手鐲、戒指等。項圈由小到大多達七圈為一套,重二千余克。
造型或呈四棱突起,繞如螺旋,或偏圓,平面上鏨出各種花紋圖案。項圈是苗家姑娘戀愛、結婚必備之物。
牙簽一般由數根薄而透明的牙簽和四到八條銀鏈、小銀鈴組成,每條銀鏈又由數十個直徑不超過2毫米的小銀環連綴而成。
每個零件又編、鏨、刻出各種圖案,常見的有鸞鳳交頸、雙鳳朝陽、并蒂桃等,以祝愿幸福吉祥;鯉魚跳龍門、梅花滿場等表達好愿;針筒、猴子喜桃、獅子滾繡球等
則表現生活情趣;一副牙簽要同時具備形美、色明、聲脆、實用等優點。
銀梳流行于黔東南苗族地區。苗語稱“耶尼宋”、“依尼”。用銀和木制的梳子。長約16厘米,梳面有三只鳥
的圖案,亦有與之相稱的其它圖案。梳背有十一朵銀花,吊一個小銀鏈,懸有喇叭狀的銀筒,稍一擺動,便叮當有聲。梳子的兩條副角有銀鏈連著一顆長長的銀針,銀針插在發簪的左右側。
銀鐲苗語稱“尼秋把”。是姑娘戴于腕間的銀飾品。出自民間銀匠之手。在苗族,常用通常將銀子抽條做成。較講究者飾以花紋圖案。
銀項苗語稱“謝垛尼”。姑娘戴于頸脖的銀飾品。出自民間銀匠之手。將銀子抽成長條做成,或抽成銀絲,由多根銀絲穿織圖案。
由于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所以在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盛裝
苗族女子盛裝是由雄衣和石衽上衣發展演變而成。上裝有兩層,內層為家機染青布,外層為紫色、藍色綢緞。衣袖、衣邊及背上均用挑、縐等繡法繡成龍、虎、羊和魚、蝶、蟲等動物圖案,顏色為紅、藍、綠、黃等色,沿托肩鑲長方形花草圖案,袖口寬大,為無扣交叉大領衣。穿時,袖、肩綴滿各種圖案的銀花片。
下著青色家機布長縐裙,外罩二十四條紅底繡有花、鳥、蟲、魚、蚌、蛙、龍、鳳圖案的花飄帶,頭戴銀角,頸系亞領、項圈,再飾以銀頭花、銀梳銀泡、銀簪、銀手鐲、銀鎖、耳環、戒指等。腳穿繡花船形鞋。同為長裙,方祥婦女喜歡著鳳鵝大圍腰,步往裙,少著花帶。盛裝的各種圖案濃縮了苗族生活環境的景物,表現苗族婦女高雅的審美情趣。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苗族服飾刺繡,其構圖、用色、繡技實為“三絕”。苗族優秀的繡手具有大畫家的思維,構圖講究嚴謹、對稱、協調,每幅繡圖均有主、副圖案;構圖內容取材廣泛,天空、大地、人、神、植物、動物……
無奇不有,且遠古、近現代風格均有,往往在一幅圖案中可互相融會貫通的內容達五大類:(1)遠古神化傳說如創世的蝴蝶媽媽等;(2)圖騰崇拜如龍鳳、水牛、飛鳥、楓樹等;(3)大自然憧憬如人與山水、房屋、田園、五谷和諧相處;(4)歷史追憶入苗族大遷徙渡過的黃河、長江、洞庭湖及遷徙路線;(5)崇拜的祖先如姜央(也有說是伏羲)、蚩尤等神圣的形象。
優秀女繡手設計的內容豐富的圖案,來自苗民先祖的人文觀、自然觀、歷史觀、生命觀的代代相傳,體現了獨特、深厚的美學理念。這些刺繡多用于苗女盛裝、便裝和背帶等。
便裝
苗族服飾,歷來是用自紡自織自染的麻棉料布和絲綢料布維面料。男便裝較為簡樸。男上裝一般為左衽上衣、對襟上衣以及左衽長衫三類,以對襟上衣最為普遍。女便裝上裝一般為右衽上衣和圓領胸前交叉上裝兩類,下裝為各式百褶裙和長褲,色多為青色、藏青色、藍色、黑色。
著長裙的苗族中青年婦女,一般穿淺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邊緣在一條寬約4厘米的帶狀出精繡花鳥、花草、蝴蝶,各物圖案花邊,圍繡花鳥圍腰,系銀質圍腰練,挽“S”型高髻于頂,著耳柱;中年婦女多包白毛巾,青年婦女多戴銀梳或銀簪等飾物。老年婦女上裝多穿右衽上衣或無領交叉式上衣,下穿長及腳踝青素百褶裙,圍與裙長圍腰。老年婦女上裝飾物。顏色多用青、藍色。
苗族服飾
苗族婦女內穿翻領對襟長衣,外套領對襟大繡胸前交叉式上衣,袖口鑲挑花花塊,銀鏈吊繡花圍腰,套挑花護腕;下著過膝寸許百褶裙,扎挑花鑲邊腳腿,外套織棉式紅色長襪。
雄衣
雄衣,苗語叫(ub bad)“翁背”,漢語意譯為“雄衣”,即是男人穿的衣服之意。其特征是無領、無鈕扣,對襟開,以布帶、圍腰束之。衽上綴有花邊、繡袖,其花紋有勇士搏斗,雙牛牴角,以及各種鳥禽、猛獸,有的還繡著人、獸、龍、鳥、花草及幾何形圖案,同在一個畫面上,借以銘記苗族先民與鳥獸同居、茹毛飲血的歷史,以及征戰的歷程。
雄衣在母系氏族社會里是男人出嫁的裝飾衣,后來因為女人不能開荒、御敵,經族老協商改為女人出嫁。男女改換了嫁娶,雄衣也就由男裝變為女裝。
孩提女兒服
苗族服飾
姑娘還在幼年時代,母親都精心為其打扮,但多注重帽飾。帽飾有帶尾的狗頭帽、平頂蓋耳帽兩種類型。帶尾狗頭帽前沿釘有九個銀佛盤坐,雙耳上為兩個圓形銀花,象征太陽和月亮。后為九個帶練響鈴,頂上繡著花鳥。到十歲以后,就改挽發髻,著素服。素服一般齊膝、右衽,有的全素,或青或藍,有的鑲有繡織花邊,甚為瀟灑。
出嫁衣
出嫁衣是姑娘到十七八歲時就精心繡制的帶須花長衣。胸、背以花布貼鑲邊,袖口為多條彩色橫杠,開襟,不著花帽,而是用藍或黑布片裹包,頭插銀花。服短齊腰,下著圍片,小腿裹花裹腳,腳穿水紋船頭鞋。這套裝束,非嫁莫穿,直到姑娘找到婆家,出嫁時才由阿媽從箱柜里取出來,由妯娌或姐嫂精心予以打扮,方能出嫁。
此后,姑娘服飾由素服一改而穿短衣、圍腰、青帕裹頭。標志著姑娘步入婚姻的階段。公統中裙苗至今保存“姑娘忙繡”的習俗,即姑娘長到八九歲到出嫁前,都利用空閑時間自制自繡自己的出嫁衣,還要自做小兒鞋帽、衣物,待出嫁時一并帶到郎家,且由其母親或嫂子用“馬草籮”抬到郎家。
褶裙
苗族除了上衣的款式花色品種繁多而外,褶裙也是紛繁。就長短而言,有拖齊踝的超長裙、齊膝半長裙、齊腿半短裙以及齊腿以上的超短裙,也有的發展到用圍片代裙子的條群。裙子的長短與地理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生活在環緊平坦、寬敞之地的苗族婦女大多穿長裙。半長裙一般居住在半坡或傾斜的壩子里,短裙和超短裙,一般都居住在山高林深坡陡的環境。苗族婦女所穿裙子,不論長、中、短裙,均為百褶,其寓意是表現苗族先人原在中原,是跋涉千山萬水來到這里建立家園。
服飾
雷山苗族服飾多姿多彩。這些多姿多彩的服飾銘載著本民族歷經磨難的歷史變遷,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今來生活環境的濃縮。史學家稱之為:“穿在身上的史書。”
飄帶裙
它是在彩帶裙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其飄帶是四至五厘米寬的半單根繡制,上窄下寬,下端形似劍頭,每根花帶分五段,段以珠相連,都統一繡有花鳥魚蟲圖樣,各段圖案不一,特別醒目,因舞步或走動,經風吹拂而飄灑,秀麗無比,一身盛裝,有若天仙。籠裙系著25條彩帶,共五節,第一節繡有各種蛇蟲飛鳥,上端為火焰花或鳥羽毛。把每根帶連起來就是一籠錦繡圍裙,當姑娘們在舞場上飛步旋轉的時候,仿佛白花爭艷,色彩十分艷麗。
白玉毛裙
它是用白羽毛系于裙角而成,遠看彩裙下面似開白花。這是古裝裙,在都柳江流域,每逢節日,均由吹笙的男子穿著,平時走親訪友是婦女穿。它是母系氏族社會末期,女人取代男人出嫁,但男人們還是忘不了先民們出嫁時的穿著,故而傳承下來的遺俗。白羽毛裙過去是鳥毛來裝飾的,故又稱“白鳥衣”。
蠟染服飾
苗族蠟染有以幾何圖案為基調或更多以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為基版,在布面上用蠟作畫。她們或傳承先民們穴居野處、人獸同堂的圖景,或富于浪漫的想象,在魚的鰭尾上,綻開著美麗的鮮花,鳥的羽翼上掛著碩大的鮮果,蜂、蝶在花間飛舞,野獸在林間出沒。其中,習慣傳承的圖案,苗語叫“gob wob”(戈窩)或“窩妥”,染成面料,黑底白花,用作姑娘出嫁的嫁衣以及中老年婦女的包頭帕以及走親、趕場的常服。也有用作床單、帳簾和包單、桌布的。這一圖案含意在緬懷祖先跋山涉水沿河西遷時,歷經無數險灘惡浪所留下來的“漩渦”印記。
船鞋
苗族的布鞋用麻線扎布為底,鞋幫按腳形開大口接近腳趾,腳腕關節處大綴一指寬綁帶。從外形上看,鞋尖底略往上翹,像一葉小舟,故稱船鞋。
浪花船頭鞋
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阿媽就為她們精心制作數對船頭鞋,又稱“元寶鞋”或“云紋鞋”、“浪花鞋”。這種鞋像一只小游船,前高后平,多以綠色作底,少有紅色,鞋跟與鞋頭為浪花紋,有如一只裝飾非凡的微縮彩船,像在碧綠的波浪里游弋。
雞冠船鞋
雞冠船鞋是在麻線扎布底船鞋的基礎上,在鞋前腳趾布頂上方綴織雞冠而得名,有的也稱為鼻梁鞋或老人鞋。老人鞋,因多系老嫗平時穿著,死后亦用作壽鞋安葬而得名。有的無腳后跟護邦,鞋口綴幾何形花邊,雞冠或鼻梁兩側有的織繡素白花,有的套上銀飾。據傳,從前先祖住在東方系河湖海地帶,來往多用舟船。故老人穿著穿鞋,死后靈魂回歸老家與祖宗團聚。
苗族招龍舞
苗族招龍舞產生于海南省苗族早期民間祭祀宗教文化活動,是苗族遷入海南島后,在特定的生活環境和生產勞動中,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積淀而形成的。有史料記載,在明代時期,朝廷強行征兵,苗族人便來到了海南島。也有一些苗族人因生活困難所迫,從廣西渡海來到海南。
苗族人居住海南島后,過著無定居的艱難生活,他們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寄托,焚香祭祖,祈求平安,保佑他們豐衣足食,風調雨順,安居樂業。自古以來,苗族都把盤王視為超自然、超人間、靈魂不滅的神祇。凡家人、六畜不安,都求祖先公來驅邪,保平安。舉行祭祀儀式時設壇焚香,殺雞、宰豬祭拜祖先,祭拜完畢,由文、武大道公手持代表龍的長木劍,頭戴龍帽,身穿繡有龍圖案的長袍,帶著小道公以舞蹈為形式,手舞足蹈表演祭拜祖先招龍的各種動作。這種“做齋”跳的舞,在每年的農歷元宵、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等時段進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這種祭祀活動逐漸形成了民間約定俗成的習俗。
主要價值
●招龍舞的表演形式獨具特色,保留和傳承苗族原古的宗教文化,具有原生態文化的基本特征,富有民間傳統舞蹈的藝術特色,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招龍舞歷史悠久,祭禮民俗濃重,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海南原古的苗族人民在與大自然搏斗過程中的一種民族宗教信仰的精神文化,這對于探討和了解海南苗族民族宗教信仰及其宗教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招龍舞活動具有濃厚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它是群眾自發組織的一種民間活動,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在苗寨中群眾自由參與活動,豐富了文化生活。這對于保護和傳承招龍舞民間舞蹈活動,為促進海南苗族民俗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0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