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刑偵題材影視的觀眾對「側寫」這個詞應該不會陌生,例如在美劇《犯罪心理》中,故事就講述了一群FBI側寫師,從罪犯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模式入手建立人物側寫,從而分析出罪犯的性別,年齡,職業,居住環境甚至成長經歷等。再由此預測他的下一步行為趨向,直至將其抓捕歸案。
該劇至今已經制作到第19季,后來還衍生出兩季《犯罪心理:穿越國界》。之所以獲得不少國內外觀眾的追捧,我想是因為劇中的機構BAU和故事皆取材于現實,甚至還原了不少發生于美國的真實連環案件。
美劇《犯罪心理》
約70年代前后,美國聯邦調查局通過對手頭未偵破案件的分析得出一個大膽的推測,全美大約有超過35名的慣犯,或稱連續系列案件的兇手仍然逍遙法外(當時連環殺手這個詞還沒有被發明),當時由FBI探員 John Douglas 約翰·道格拉斯,Robert K Ressler 羅伯特·K·雷斯勒和波士頓犯罪研究專家 Ann W. Burgess 安·W·伯吉絲為主導,將這一推測發展成為研究項目,并成立了最初的犯罪行為科學調查支援科 Behavioural Science Unit,簡稱BSU。之后發展演變成為行為分析小組 Behavioural Analysis Unit,簡稱BAU。該部門現隸屬于美國聯邦調查局,負責運用行為科學的分析來協助警方破案,其主要創始人就是約翰·道格拉斯。
John Douglas 約翰·道格拉斯
在電影《沉默的羔羊》《紅龍》和美劇《漢尼拔》中 BSU 的頭兒 Jack Crawford 杰克·克勞福德。還有《心靈獵人》中 BSU 的創始人 Holden Ford 霍爾登·福特。以及《犯罪心理》第一季和第二季中 BAU 的組長,創始人之一的 Jason Gideon 詹森·高登。這幾個角色都是以約翰·道格拉斯為原型,或者說展現了不同時期的他。大家覺得哪部影視作品中的他最為接近原型呢?
上:《犯罪心理》/《紅龍》 下:《漢尼拔》/《沉默的羔羊》/《心靈獵人》
在《犯罪心理》中有一個情節,詹森·高登回憶他年輕時和大衛·羅西一起創立了 BAU 的事。還有在高登遇害后羅西在回憶當年時也說過,當時 BAU 剛剛創立不久,缺人少錢沒資源,只有他們三個人,這里指的就是現實中 BSU 的三位奠基人,關于他們的故事在《心靈獵人》中則有了更加深入的講述。
美劇《心靈獵人》
該劇中主要講述了 BAU 的前身 BSU 的組建過程,因此從時間點上來說,我認為《心理神探》完全可以當作《犯罪心理》的前傳去觀看。但是兩者在風格上卻截然不同,《犯罪心理》基本上是每集或幾集講述一個獨立案件,最吸引觀眾的是側寫師們通過千奇百怪的死亡方式和現場信息,抽絲剝繭的分析兇手的犯罪心理,然后先其一步行動,抓捕兇手。該劇故事節奏快,情節抓人眼球,畫面也足夠刺激。
美劇《犯罪心理》中的斯拜瑟爾·瑞德博士
而《心靈獵人》的故事則并不注重案情的推理和分析,而是著眼于展現「側寫」理論體系的建立和 BSU 創建時的艱難。總的來說,是關于三位先驅者開創事業的心路歷程。
美劇《心靈獵人》
該劇改編自約翰·道格拉斯與馬克·奧爾謝克合寫的自傳式著作《心理神探:美國聯邦調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也譯作《讀心神探:FBI心理側寫術》)。因此《心靈獵人》的故事情節基本上還原了這一段歷史。
《讀心神探:FBI心理側寫術》
側寫和BSU誕生的故事《心靈獵人》的故事發生在70年代末期的美國,以約翰·道格拉斯為原型創作的角色霍爾登·福特是一名FBI的談判專家,當他親眼目睹了太多的罪惡而自己卻無能為力時,在他心中產生了一個困擾:我們不再理解讓人們殺戮的動機,所以傳統的破案手法和犯罪理論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
美劇《心靈獵人》
因此他選擇了退出一線,被調到位于弗吉尼亞州匡提科的FBI學院當老師,教授關于人質談判的課程。同時與以羅伯特·K·雷斯勒為原型的角色比爾·坦奇到各個州對當地警察進行培訓。
美劇《心靈獵人》霍爾登與比爾在為警察做培訓
一天他在FBI學院偶然聽到隔壁教室講師的一個觀點:
以前,我們普遍認為犯罪一定是有目的,要麼為求財,要麼為報仇,但現在,暴力犯罪的動機變得模糊,很多時候暴力犯罪的對象是與犯罪者毫無關系的人。世界變得荒誕,犯罪也變得無章可循......
美劇《心靈獵人》
這番話啟發了霍爾登對犯罪行為研究的一個新思路:去獄中采訪那些極端惡劣的犯罪者,從他們身上找出規律和模式。這個想法與他的好基友搭檔比爾一拍即合,于是他們一起深入監獄中探訪了美國最臭名昭著的幾個系列罪犯。
美劇《心靈獵人》
這其中有:Edmund Kemper 艾德·坎伯。
左為原型,右為劇中演員,不得不佩服該劇的還原度
Charles Manson 查爾斯·曼森
左為原型,右為劇中演員,你就說像不像
David Berkwitz 大衛·柏克威茲
左為原型,右為劇中演員
Richard Speck 理查德·斯派克
左為原型,右為劇中演員
Dennis Rader 丹尼斯·雷德等,他們都是美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罪大惡極的連環謀殺罪犯。
左為原型,右為劇中演員
霍爾登和比爾通過深入了解他們的童年經歷,作案動機,心里活動等細枝末節,以求對連續案件做一個分類,并將各類兇手的犯罪心理和行為做出評估,進而描述出他們的相貌特征,穿著,職業,生活環境等。而這一過程就被稱為「犯罪心理側寫」,有時也譯作「剖繪」,在我國則稱之為「犯罪心理畫像」。
美劇《心靈獵人》中霍爾登和比爾深入監獄中采訪
后來以安·W·伯吉絲為原型的角色Wendy Carr溫迪·卡爾博士加入了他們,故事中她與霍爾登和比爾這樣在工作中較為隨意,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的男特工不同。她以女性的嚴謹堅持用問卷的方法進行采訪,最終形成了一套科學統一的提問方式。將該項目由最初的“隨意”變為更加的系統。
美劇《心靈獵人》中的溫迪·卡爾博士
在現實中,以他們三人為核心的這個研究小組共同努力了十幾年,采訪了若干罪犯,翻看了無數案例,然后研究其中是否存在固定的行為模式。最終在海量的案列中,將連續案件分出有組織的犯罪和無組織的犯罪,把犯下這類案件的兇犯命名為連環殺手,最終出版了其研究成果《Crime Classification Manuel》(譯作《犯罪分類手冊》)。該書首次較為體系化的分出了犯罪類型,并對各種犯罪類型的調查方法進行了十分詳細的撰述,同時也是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一個里程碑,因而被稱為最著名的犯罪實證主義研究書籍。除此之外他們三人還合著過《變異畫像》,羅伯特·K·雷斯勒也出版過自己和湯姆·夏希特曼合著的回憶錄《FBI心理分析術:我在FBI的 20年緝兇手記》。
美劇《心靈獵人》
這麼說吧,如今我們通過影視作品所熟知的側寫,犯罪心理學,麥當勞三要素(下文會詳細解釋)等等這些概念和理論都是由他們所創建。雖然通過持續采訪罪犯以了解犯罪行為的這種研究形式在此前已經存在,但論其研究成果和對后世的影響來說,道格拉斯,雷斯勒和伯吉絲仍被公認是FBI系統建立「罪犯行為學」以及「側寫」的先鋒和奠基人。
美劇《心靈獵人》中的三位奠基人
側寫的科學依據在《犯罪心理》的一集中,BAU組長杰森·吉迪恩作為資深側寫師,在一起連環案件中他通過對前4名受害人現場特征和兇手的作案手法進行分析,給出了嫌疑人的側寫:二十多歲的白人男性,不會引人注意,有小的犯罪記錄,有條理,看新聞,講究衛生,聰明,父母中有人在其幼年時去逝……
美劇《犯罪心理》中吉迪恩在做側寫
在他的分析中,犯罪嫌疑人的性別,年齡,性格甚至是家庭情況都說得一清二楚。簡直讓觀眾看得目瞪口呆,對于這樣的場景相信看過類似題材影視劇的人都不會陌生,而且還會有不少人都認為側寫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破案方法,會對案件的偵破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現實中側寫真的有那麼神奇嗎?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目前「側寫」的幾種主要方法,再來判斷。
01.Geographic profiling 犯罪空間情報分析或稱地理側寫
該方法是以犯罪地點的特征進行分析,進而判斷嫌疑人最有可能居住的地區。它有兩個核心理論:其一是假設罪犯在不同地點犯下了8個罪行,那麼他的藏身地就應該是與這8個地點距離相等的中心點處。其二是基于之前的假設,他的藏身地應該距離第1案發現場最遠,距離第8案發現場最近。
該方法的發明者大致的理論依據是,他們通過研究許多犯罪案件后發現,通常系列罪犯不會無規律活動,而是為自己設置一個安全區,那麼他最初的犯罪地點一定距離自己的安全區最遠,然后隨著犯罪次數的增加而對自己越來越自信,從而會使犯罪地點越來越靠近自己的安全區。那麼在詳細統計了這些犯罪地點后,再通過電腦進行運算和對比,就會呈現出一個犯罪者藏身地的高概率區域。
這種方式通常針對系列犯罪使用,通過串并案進行分析。罪犯的數據庫(罪案數量)越豐富,地理側寫就會越準確。然而這種方式也是受到業界質疑最多的,首先,它必須基于罪犯已經犯下一定數量的案件后才能使用,而且所需要統計和對比的數據量較大,不可能在罪犯首次犯罪或數量較少時使用。同時在統計數據時也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導致數據本身帶有誤導性。
美劇《心靈獵人》
02.Criminal Investigative Analysis/CIA Profiling 犯罪偵查分析側寫
CIA就來自BAU慣用的方法之一,它最出名的理論就是我們之前說的,有組織犯罪和無組織犯罪的歸類方式以及系統化的調查表格,這是一種基于罪犯性格特征的方法。他的核心理論依據也有兩個,一是罪犯的行為具有連續性,他之前會做什麼事,之后他還會做什麼。二是罪犯的行為具有同源性,如果兩個人有相同的童年遭遇或創傷,那麼他們就會有犯同樣罪的可能性。
例如在電影《唐人街探案》中秦風就曾對唐仁說道,一般連環案件中的兇手都會具備MacDonald triad 麥當勞三要素,指的是連環兇手在童年時會有尿床,縱火和虐待動物的「麥克唐納癥狀」。
但這種方法的依據也是基于BSU對于罪犯的采訪和之后BAU不斷積累的案件資料所得出來的一種經驗之談,是基于數據的分析和預測。如果以嚴謹的學術角度來看也很難說其完全不是假命題,因此用該方法所得出結論的準確性仍然會收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產生誤判。
美劇《心靈獵人》
03.Investigative Psychology/IP profiling 偵查心理學側寫
這個方法來自于英國偵查心理學者 David Canter 大衛·肯特教授,他著有《The shadow of Criminal》(譯作《犯罪的影子》)一書。我理解的這種方法有點像《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大案牘術」,為了讓大家一眼便知,我舉個例子說明。
假設今天早上某地一個6歲的小女孩在家附近失蹤,用該種方法去做側寫的話,就會從資料庫中調出以下幾條:
1、該地近三年內有三起6-9歲的小女孩失蹤發生,其中有一起是綁架。
2、40%發生在早上的案子的犯罪者都是有工作的。
3、80%發生在早上的案子的犯罪者都是白人。
4、50%針對6-9歲小孩綁架案的犯罪者都是技術工人。
……以下省略上百條數據,大家能Get到該資料庫數據分析的模式就行了。
接下來警方會參考這些數據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個案子的犯罪者很可能是有工作并且是做技術工人的白人。那麼這種方法被業界質疑最多的大致有三。
首先,憑什麼從一開始就假設這是一個綁架案,而不是其它?為案件定性其實是一件需要證據支持的事,肯定不會像影視中演的那樣,剛一看現場就下結論了。
其次,如何得知這個罪犯一定是在那40%,80%和50%中而不是相反?
最后,資料庫中的數據來源于過往,隨著時代變化犯罪手法也會變化,那麼這些資料的可靠性有多高?
總的來說這個方法的最大問題也在于其并不具備準確性。
美劇《心靈獵人》
04.Behavioural Evidence Analysis/BEA profiling 行為證據分析法側寫
這種方法是我國警方常用的,也是我個人認為最實用的方法。它和CIA有相似之處,其大致依據是通過觀察現場留下的證據而得出相關推論。一般會有如下步驟:
1、對現場證據的理解與翻譯
2、對于受害者的研究
3、對犯罪現場的特征的研究
4、對犯罪分子性格的側寫
美劇《心靈獵人》
其實總的來說,每一種方法都有可參考性以及一定的科學依據,但同時也都有它的問題所在。我并不是學習該專業的人,能找到的資料也十分有限,對其研究的程度更談不上深入。再加上「側寫」本身具有的不確定性,因此我無法對于以上這些方法進行更深入的解釋,更不能做出好與不好的評價,但能肯定的是,側寫是一種必須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以及有強大的團隊協作才能奏效的一種犯法,它通過分析勾畫出罪犯的心態,進一步對其人種,性別、年齡、職業背景,外貌特征乃至下一步行動做出預測,充其量只能幫助警方縮小搜查范圍,制止罪犯的下一步活動。
目前還沒有任何國家立法將「側寫」視為可以在法庭上使用的證據,換而言之「側寫」在當前的用處還僅限于協助警方追捕罪犯,其主要意義在于,有助于確定偵查方向,有助于鎖定嫌疑人,縮小偵查范圍,有助于節省偵查資源,有助于犯罪預防,有助于確定串并案依據。
近些年來,在《他來了,請閉眼》,《如果蝸牛有愛情》,《心理罪》等國產影視作品中也都出現了犯罪側寫師的角色。很多人之所以覺得「側寫」非常神奇是因為在不少國產影視作品中該職業被尤為突出的渲染,側寫的運用也被過分的神話了。甚至有時側寫師被刻畫得簡直像算命大師一樣,一閉眼,掐指一算就能直接給出結果。而實際上「側寫」不可能直接給出罪犯的姓名,住址等具體信息,但是卻能通過科學的分析給出一個關于罪犯傳記式的描述。如果少了側寫推導過程的展現,就難免會讓觀眾產生誤解。
美劇《心靈獵人》
現在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現實中側寫真的有那麼神奇嗎?相信大家都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在現實中,我國目前還沒有犯罪側寫師這個職業,不過,有一定的側寫技能,對犯罪心理頗有研究的在職刑警不在少數。在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她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犯罪心理,是國內第一批進入這個領域的學者之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她的《犯罪心理學》和《犯罪心理研究》,都寫的非常簡明易懂。
首次運用側寫破案雖然側寫是在約翰·道格拉斯和其同事們共同建立的BSU部門后逐漸發展成熟的,但「側寫」這種手段并不是他們第一個發明運用的,它的最初可追溯至40至50年代時發生在紐約的「瘋狂炸彈手」案件。
當時抓獲「瘋狂炸彈手」的報紙
該名罪犯16年間在紐約各個公共場所放置了大約30顆炸彈,雖然沒有全部爆炸,但對社會也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和恐慌。每次作案前后罪犯都以整齊干凈的字體寫信給各家報社,信中除了挑釁,抱怨,威脅外還譴責了聯合愛迪生公司的行為,信的最后署名為F.P.。
根據這些信息顯示,警方判斷罪犯顯然是聯合愛迪生公司的前雇員。但該公司的離職員工成千上萬,警方也不知該從何入手。當案件偵破陷入僵局時警方找到了精神病理學家 James ·A·Brussel 詹姆士·A·布魯塞爾博士尋求幫助。在對信件等線索進行仔細研究后,博士為警方出具了一份或許是現代史中的第一份罪犯的「側寫」。
從他打印整齊,排列有序的信件看,布魯塞爾博士認為他是個優雅和正派的男性。他可能曾是個優秀的員工,準時上下班,工作出色。如果他被炒了魷魚,可能是因為健康原因,而不是工作表現問題。或許他有慢性心臟病或肺結核。
信件的語言顯示他受過良好的教育,因為在他的遣詞造句中沒有美國俚語和口語,而是有一種歐洲式的板正。布魯塞爾博士認為他可能出生在外國,或者和外國出生的人住在一起,從某個細節中布魯塞爾博士進一步推斷,他很可能是波蘭人。而紐約附近的布里奇波特和康迪尼克這兩個地方都有大量的波蘭人定居。
同時從炸彈的制作上來看,布魯塞爾博士認為他是個電工或管道工。做事嚴謹有條理,沒有違反過紀律,可能總是習慣于穿戴整齊,刮凈胡須。因此布魯塞爾博士進一步推斷,他被捕的時候可能穿著雙排紐扣西裝,而且扣子都是扣上的。
警方很快從聯合愛迪生公司的前雇員檔案中,按照技術優越,住在康涅迪格或布里奇波特,有波蘭姓氏,因身體原因被辭退這些信息找出了喬治·米特斯基的名字。他在1934年時以自己因一起工作事故患上肺結核為由向公司申請賠償,但經醫生診斷無疾病后被拒絕。此后他連續三年給聯合愛迪生公司寫信訴苦。1937年,他不再寫信。1940年,第一顆炸彈爆炸了。他被捕時穿著一件藍色的雙排扣西裝,扣子都扣著,而且患有肺結核。
被抓獲時的喬治·米特斯
自該案之后,美國有了一種新的破案方式——犯罪側寫。警方在偵破案件中也開始經常尋求精神病學家或心理學家的幫助。但問題是,每一個領域的專家都各執一詞,只能基于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推斷和分析,尚未形成系統的研究和結論。后來BSU應運而生,并且在之后的案件中證明了自己工作的價值,同時取得了全美執法界的信任。
另一部側寫美劇無獨有偶,美國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又出了一名「大學航空炸彈客」,他與之前的「瘋狂炸彈手」一樣,喜歡在犯案前后給美國各大媒體寄信。為了抓到這名罪犯,FBI在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抓到他的過程也是「側寫」逐步建立,完善,充分運用的過程。
美劇《追緝:炸彈客》中的側寫員菲茨
在美劇《追緝:炸彈客》(又譯:搜捕炸彈客,炸彈追兇)中,不僅高度還原了整個案件,還展示了FBI側寫人員 Jim Fitzgerald 吉姆·菲茨杰拉德對于該案「側寫」的完整過程,我個人特別喜歡他對側寫師這個職業的描述:
我們是執法部門前沿的先驅者,我們是人類心理活動的研究者。
溫馨提示:喜歡心理側寫的朋友們,《心靈獵人》和這部《追緝:炸彈客》一定不容錯過。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