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溫故】
2020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在談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時,習近平總書記引用“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這一典故,強調了企業發展創新的重要性,指出企業家創新活動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出自《周易·系辭傳》。從字面理解,“業”是成功、功業,“德”是德行、道德。什麼都能擁有叫“大業”,每天都在進步叫“盛德”。這句話表面看比較簡單,其實內容很豐富,意涵非常飽滿。
什麼是“大業”?什麼叫“盛德”?在這句話前,《周易·系辭傳》還說道:“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這里講“易”,講“道”,就是講事物發展規律。易道廣大,無所不至,其特點就在于“與天地準”“能彌綸天地”。在這里,“顯諸仁”就是大業,“藏諸用”就是盛德。人們如能遵循這個法則,正確把握“道”,就能指導具體行動,就能顯現出吉兇悔吝等仁德的不同境界與結果。而這個“易”或“道”就是行為的法則,它隱含在人們的具體行為中。圣人常憂慮天下,而天道則不同,它決定萬物成長卻不聲不言,就像孔子所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具備大境界,方成大功業;只有明天道,才會有盛德。
可見,真正的“富有”是無物不包,無所不有,這其實是指對境界與格局的擁有。富有,正是大而無外,無一毫之虧欠。《周易·系辭傳》也講“事業”,說“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南宋時朱子解釋說:“業是事之已成處,事未成時不得謂之業。”成業,富有萬物,就應達于天道,心憂天下。《周易·系辭傳》說“生生之謂易”,生生不息,變化不止,這是天道。中國圣賢歷來重視天道,據《孔子家語·大婚解》記載,魯哀公向孔子請教“君子何以尊崇天道”,孔子說“貴其不已也”。孔子解釋說:“如日月東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而能久,是天道也;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之,是天道也。”天道運行不止,處在天地間的人怎能不循道而行,怎能不順應天地法則,與時偕行,日新又新?
從本質上說,“富有之謂大業”與“日新之謂盛德”分別屬于“道”與“德”的層面。道以明德,德以尊道,思想指導行動,有對天道運行不已的認識,才更加堅定地奮進革新;也只有自強不息,不斷更新觀念,砥礪前行,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周易·系辭傳》出于孔子和早期儒家,其思想卻淵源有自。至少從堯舜時代開始,中國人就不斷地“體天地,法四時,則陰陽,順人情”,認識天地自然和人類社會,追尋事物發展規律。商湯盤銘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格言,周代《詩》《書》強調“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作新民”,都是強調創新。儒家經典《大學》又加以引用,并視之為“克明德”“克明峻德”,體現了對革新觀念的高度重視。《周易》強調時變,是關于“時”的哲學,是中華思想智慧的結晶和代表。無論世間萬物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與時俱進,看到變化,認識變化,適應變化,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進步與發展。
孔子儒家思想是歷史的沉淀,深刻影響著此后數千年的歷代中國。《周易·系辭傳》還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不斷變通革新,才能通達久遠。所謂“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絕不是消極被動以待天命,而是主動認識,積極適應。天佑中華,是因為中華兒女一直不懈奮進,在生產生活中認識變化,體會天道的不同呈現,從而認識規律,看清事物的運行發展規律,不懼艱難險阻,進德修業,把握時機,闊步走出低谷,更上層樓。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離不開廣大企業家的創新精神。企業家是社會的精英,要敢于探索,勇于組織,善于引領,在技術創新、管理升級和市場差異化等方面去研究,去探索,去發現。當前,企業的發展面臨一些困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勉勵的:“大疫當前,百業艱難,但危中有機,唯創新者勝。”企業家應以高遠的境界、博大的胸懷,看準時機,因勢而變,主動發現并積極把握危中之機,做創新的主體,共克時艱,日有所進,成就大業盛德。
(作者:楊朝明,系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0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