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遠古的傳說中,無論是龍馬負圖,還是神龜載書。都被認為是天垂象,而人們看到天垂象后,從中得到啟發。從而能夠認知自然,感知自我。
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天人合一。
世界上好像只有我們中華民族,很喜歡講天人合一。外國人他們不太認為天人能夠合一,因為人這麼小,天那麼高,怎麼合一?
易經
我們把《易經》稱為天人之學,是因為當人類語言不成熟,文字還沒出現的時候。我們對外界也是很好奇,很想了解它到底是怎麼變化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做學問。
于是天垂象就應運而生了,老天是不說話的,但它會把那個現象,顯示給大家。讓每一個人去領悟,所以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因為悟性是不相同的,所以天垂象一直到今天,還在不斷地進行。
只可惜,我們現在對天垂象越來越不敏感了。總認為那就是科學,那就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會很深刻的去體會。
天在說些什麼?我們不會這樣想《易經 . 系辭》上講:
天垂象
見吉兇
圣人象之
河出圖
洛出書
圣人則之
不論是天垂象,圣人象之。還是河圖洛書由天而降,都是有圣人去模仿它,這難道不就是天人合一嗎?這不都是天人之學嗎?
孔子
在《論語 . 季氏篇》里面有這樣可以記載,孔子說: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對于畏天命,我們可能沒有什麼疑問。因為老天在我們心里頭,總是很值得敬畏。
畏大人應該也不會有什麼疑問。因為我們從小,對大人就有點畏懼。
可是對于畏圣人之言,大家可能覺得不以為然。但是這句話是孔子講出來的,那就不一樣了。
我們一直認為圣人就是孔子,可是孔子卻經常苦口婆心地說,自己不是圣人。孔子一向沒有認為自己是圣人。但是他講,讓我們一起去敬畏圣人的話,是怎麼回事呢?
孔子 三畏
這就是因為天垂象,只有圣人看得懂,我們一般人是看不懂得。若是大家都看到了現象,可是吃飯的人照吃飯,跳舞的人照跳舞,打麻將照打麻將,一直到現在還是無動于衷。
孔子所說的圣人,就是伏羲和周文王。伏羲他是當年仰觀天象,他抬起頭來看天象,然后他又俯視地理。用自己身上的東西,跟天象地理相對應。所以,就畫出了八卦。
可見八卦是由天象做出發點,而是人把它畫出的。這就叫做天人之學,表示天人是合一的。
但是,在那個時候。因為沒有文字,所以沒辦法講述。
伏羲
后來,周文王就開始演繹。周文王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伏羲的天道引入了人道。把八卦兩兩相重變成六十四卦,而且每個卦都給它一個卦辭,每個爻都有一個爻詞。
當時在殷商時代,大家都很迷信。對鬼神的信仰,幾乎是非常濃厚的。所以我們看到《易經》里面,經常看到與神鬼和祭拜相關,我們看起來這根本就是迷信的一些字眼。
但是我們應該好好去體會,孔子與周文王相隔很長一段年代,神鬼的思想已經慢慢淡化。所以孔子看到這個時機,他就毅然決定,把天道變成人道是不夠的。
他就進一步把整部的《易經》,徹底轉移成為人生的行事規則。《易經》到了孔子手上,它已經是讓我們天天可以查詢的,終身可以使用的行事規則。
周文王演繹八卦
他已經不再用以神道設教的那種方式了,他純粹地用講道理來推行教化。因此我們稱他為萬世師表。
很可惜我們現在,只知道他是萬世師表,只知道他是集大成。但是我們并沒有很徹底去了解他真正的用意,實際是他是告訴我們,天人只有用倫理道德來合。
因此整部的《易經》,到了孔子手上。他只是在講一句話: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修德。
人們天天修正自己,修得合乎天道。這是人生最大的目標,也是最大的成就。
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為后續選題,希望創作出更多大家喜歡的內容。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