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在山西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平遙古城,聽取古城歷史沿革、建筑布局、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等情況匯報
習近平指出,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也屬于子孫萬代。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雪花紛紛飄落,少了游客的古城一片寂靜。隨意徜徉在古城街巷,推開一扇扇斑駁的門,熱氣騰騰的餅子通過直播銷往全國各地,叮叮當當鏨刻銀器的藝人在趕制年貨,白發蒼蒼的老人教小孫子剪窗花……這種溫暖的煙火氣,是古城真正的詩意。
這是1月21日拍攝的平遙古城雪景。新華社發(梁生仁攝)
旅行家丹·萊文曾評價說,當其他城市完全現代化時,平遙古城仍然保留了“老傳統”。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如何在保護與發展中實現平衡?
守護古城生命
太陽出來照在雪上,水珠沿著屋檐落下,滴答滴答。
西湖景街24號,55歲的居民范東山用鐵鍬鏟著院里的雪。白色襯托下,四合院內的紅窗、紅門、紅燈籠更加亮麗喜慶。1930年,范東山的爺爺花300塊大洋買下這處院落。后來范東山在正房出生、東廂房娶妻。
這是1月25日拍攝的古城居民范東山在自家四合院里鏟雪。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學濤攝
像這樣的傳統民居,平遙古城內有近3800處。它們呈“日”或“目”字形布局,院中多不種樹,而是用盆栽花卉裝點。有單進院、數進院,也有穿堂院、正偏院等。
除400余處保存完整外,不少傳統民居由于年久失修面臨“生命危險”。2010年,范東山一家搬到城外后,小院里的古建筑一度“破得不能看”。
2012年,平遙縣對古城內私有產權居住性質的傳統民居出臺了保護修繕補助辦法,即財政補助工程費用總額的三分之二,產權人承擔三分之一。2013年,調整為根據民居價值和殘損程度,分為九個等級,按每平方米400元—1400元不等標準予以補助。
平遙縣自然資源局古城科科長郝世忠說,項目實施以來,已修繕1000余間民居,補助資金達1200余萬元,900余居民受益。2015年,該項目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項目獎”。
“我是受益了!”范東山說,2012年政策剛在電視上公布,他就報了名,成為第一家享受到該政策補貼的居民。最后修繕西湖景街24號民居花了26萬余元,其中政府補貼17萬元。2018年,這處清代民居掛上了“歷史建筑”的標識牌。
房子修好后,范東山和家人會在夏天返回古城居住,家里能洗澡、有水沖廁所、還能用天然氣做飯。他喜歡坐在院里喝茶乘涼,而90多歲的老母親常坐在門口和鄰居們聊天曬太陽。“有的古城已經人去城空,而我們的平遙古城還是一座活著的城。”
范東山引以為豪的是這座城的生命力。
平遙古城局部航拍圖。(資料圖片)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平遙古城名氣很大。2.25平方公里的空間內,300余處文物點綴其中。以市樓為中心,南大街為中軸線,東西兩側主要建筑形成上下有序、寺廟對稱、東祖西社、文武相遙的獨特格局。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四通八達、井然有序的通行網絡。
斑駁的老城門、深深的車轍印、老式宮燈、精美雕刻……延續著這座城2800余年漢民族的生活記憶。這處自然形成的歷史博物館里,處處是需要精心呵護的文化遺跡。
2021年10月初,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平遙城墻15處內墻女墻坍塌,36處內墻夯土滑落,5處城墻出現嚴重裂縫。
風雨里,看著大塊大塊的土塊滑落,住在城墻腳下的居民閆春卿流下眼淚。她在城墻上從小玩到大,這道墻就像他們的保護神。
平遙縣文物所所長雷雅仙介紹,目前文物部門已緊急展開城墻險情特別嚴重的5處內墻的搶險修繕工程,冬季不得不停工,待春天來臨將再次啟動搶險修繕。為保證游客安全,城墻暫時不對外開放。
文物部門一直關注著古城墻的安危。從2016年以來,各級財政共投資3550余萬元,修繕了10余段平遙內墻。雷雅仙說,今年開春將對城墻險情進行全面的巖土監測。
平遙古城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系統平臺已初步搭建。在平遙縣一城兩寺研究院遺產監測中心大廳可以看到,目前工作人員已在4個遺產要素點安裝了前端監測設備,涉及城墻、市樓、文廟、協同慶票號舊址,重點監測裂縫和傾斜狀況。
這是1月25日拍攝的初步搭建的平遙古城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系統平臺。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學濤攝
“現在國家很重視遺產監測,平遙古城保護確實需要科技手段護航。”平遙一城兩寺研究院遺產監測中心副主任王瑞說,遺產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由國家文物局投資1900多萬元,分兩期進行,未來將實現古城內近30個遺產點的監測。
26歲的王瑞大學畢業后回到了家鄉平遙。文物保護技術專業出身的她,希望能用自己所學守護好家鄉這一偉大的遺產。
留住古城記憶
游歷古城,其中遍布著特色小吃,黃酒、平遙碗托、平遙牛肉、油茶……最有名的還要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平遙牛肉,紅潤鮮亮、瘦而不柴、鮮嫩可口。對平遙人來說,思鄉時要在異鄉找一塊平遙牛肉吃,春節團圓之際也要用它點綴餐桌。游客們更喜歡買來饋贈親友。
提著燈籠架的古城人。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翔霄攝
“疫情影響下,平遙古城的游客大大減少,但平遙牛肉的銷售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平遙牛肉項目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天明說,2021年,山西冠云牛肉集團生產了2萬余噸平遙牛肉,銷往全國各地。
平遙牛肉的制作十分講究,技藝的傳承由老手藝人傳幫帶。經過數年學習,王天明的徒弟們如今已能做出原汁原味的平遙牛肉。
子曰:“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平遙牛肉是平遙人追求精致生活的體現,背后也承載了晉商文化元素。王天明記得,敬業精神和誠信傳統被老師傅反復強調:“學手藝不能急,要磨性子、打基礎,做食品更要扎實、講誠信。”
近年來,制作平遙牛肉的工藝師對切塊刀法、急火溫火、老湯封頂等技藝進行了繼承與創新,讓老手藝嫁接現代化生產流程。
創新是讓非遺留傳下來的重要方式之一。走在古城,要不了幾步就能見到一種很有特色的首飾盒,深色為底,上面畫著花鳥魚蟲、故事人物、傳統圖案等內容,光澤溫潤,器型精致。這種盒子就是平遙推光漆器。
84歲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薛生金正在創作。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翔霄攝
84歲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薛生金介紹,平遙推光漆器以手掌推出光澤而得名,春秋戰國時已具雛形,到今天已有數千年歷史。明清兩代,隨著晉商實力的增強,平遙推光漆器遠銷海外。
2006年,它的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讓這項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匠人們不斷創新,器物上的圖案變得更加豐富,充滿時代氣息,還拓寬了它的使用場景,做成推光漆器茶具、玩具、文具、首飾等產品,小巧精致,價格親民,方便攜帶。如今,平遙推光漆器作坊和銷售點達100余個,并逐步形成多個大型企業。
山西省平遙縣薛氏漆藝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員正在給漆器填彩。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翔霄攝
目前,平遙已公布各級非遺名錄110項。其中,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冠云平遙牛肉傳統制作工藝、平遙紗閣戲人、平遙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4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平遙弦子書、乾德堂小兒止瀉散等19個項目列入省級非遺名錄,31個項目列入市級非遺名錄。
平遙縣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霍文忠認為,有生命力的非遺一般是當代人還能吃、能用的,像平遙牛肉就令無數游客大快朵頤,而一些與當代生活脫節的非遺明顯缺乏活力。
虎年春節臨近,鄧曉華的年畫并沒有迎來銷售旺期,只有部分朋友到他的工作室購買少量年畫。記者在他的工作室看到,主打年畫《祭星神像圖》色彩艷麗明快,造型樸拙生動,竟讓人覺得“萌萌噠”。
在平遙,過去百姓有正月初八“祭星”的習俗,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平遙木版年畫是這一習俗中的重要道具。現在,只有部分年長者還保留著這一習俗。
“祭星習俗離年輕人越來越遠,疫情前,每年能銷售近一千張年畫,購買者多用來裝飾墻面。”市級非遺平遙木版年畫制作技藝的傳承人鄧曉華說,受疫情影響,他位于古城內的年畫店鋪目前處于關閉狀態。
還有個別非遺逐漸退出生活舞臺,在博物館以資料的方式存在。國家級非遺“平遙紗閣戲人”就是其中之一。它以傳統戲劇為題材,在木閣內擺放用稻秸泥和灑金宣紙扎制而成的戲劇人物。一閣一戲,一戲一場,猶如一個小舞臺。目前,“平遙紗閣戲人”的傳承人一共有3人,都已五六十歲。
非遺傳承人認為,豐富的非遺項目共同展示著古城世代綿延又獨具魅力的生活圖景。他們期盼政府部門能在古城核心區域設立非遺工坊,把平遙古城的非遺項目組織在一起,讓更多人走近、了解、傳承平遙非遺文化。
雪后古城一角。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翔霄攝
煥新古城生活
近兩年進入古城,總能看到大街小巷施工的場景。農歷新年臨近,古城西大街上仍有工人在趕工。
這就是投資13.9億元的平遙古城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覆蓋121條街道、長達30.22公里,涉及電力、通信、給水、雨水、污水、燃氣綜合管線提升改造及道路改造恢復工程。目前,古城兩個片區已改造完畢,預計再有一年多時間將完成全部4個片區的改造。
“基本上把古城大街小巷全覆蓋了。這是平遙古城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管線鋪設,將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品質。”山西建投古城改造項目管理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張磊說,項目實施完畢后,古城原有電力負荷過大問題將得到解決,居民的取暖可實現煤改電;消防和自來水不再共用管道,既能解決水管年長滲漏的隱患,還能滿足消防用水;雨水和污水將實現分離,改善生態環境。
“道路開挖前,都要架設臨時管線,通水、通電等,保障古城居民的正常生活。”張磊說,因古城街道相對狹窄,改造還要途經一些文物保護單位,為將震動等對文物的損害減至最小,施工中大量采用了人工和小型機械作業。
目前,部分居民已經能感受到改造帶來的便利。
常帶朋友去平遙古城旅游的太原市民陳醒回憶說,前幾年節假日,她帶朋友去旅游,常常冷不丁地斷電,古城的一片區域瞬間陷入黑暗,只能休息睡覺,旅游體驗效果不佳。近幾年,她再也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在古城皮房街一處老宅門口,孫憲忠老人剛從南廣場跳舞歸來。他家的宅子是父親當年買下的,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除南房坍塌外,其余房屋均保留著老樣子,還在住人。
“取暖、排水、用廁等一些細微之處,政府都注意到了。”孫憲忠帶記者走進東房,只見屋內已經用上了“煤改電”,沒煙、沒灰、省心、省事,老人覺得挺好。老人家門口不遠處,就是兩處新建的可移動式沖水公廁。
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后,古城居民的生活習慣隨之改變,人居環境也跟著變好。
51歲的任金蓮是土生土長的古城人,她在西大街開著一家茶葉店。讓她記憶深刻的是,小時候人們習慣把廢棄的生活用水潑在馬路上,到了冬天路面就會結冰。近年,隨著政府改造升級街巷的下水系統,人們早已改掉把廢水倒在大馬路上的舊習,古城變得比過去更加整潔、現代化。
平遙古城入選世界文化遺產近25年來,迎薰門兩側不協調建筑被拆遷,建成迎薰公園;古城門外有了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古城內有了不少水沖式廁所;大門外的垃圾場不見了蹤影;古城上空不再被霧霾籠罩。
這是1月25日拍攝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日升昌舊址。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學濤攝
延續古城朝氣
質樸老街,悠悠百年。
平遙古城西大街在清末曾匯聚著多家票號,素有“古代中國華爾街”之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日昇昌票號,有“中國現代銀行鼻祖”的美譽。
平遙縣票號博物館館長劉升斌告訴記者,在日昇昌票號創立后的一個世紀里,平遙縣誕生了22家票號,占到當時中國票號總數的近一半。
繁榮的背后,有開拓創新的晉商精神,以及平遙人胸懷天下的開放思維作為支撐。
日昇昌票號創始人雷履泰首先采用紙質匯票來實現“本地存入、異地取現”,很好地解決了商人長途攜帶大量現金引發的風險。
如今,古城西大街上,古老的店鋪、票號、錢莊等保存完好,不少舊址已成為人們的參觀場所。時光流轉,晉商精神和開放思維一直根植在古城人的血液里,助力這座古城充滿朝氣。
客棧老板娘王曉俊是地道的平遙人。2002年,她改造自家老宅,在城隍廟街開起了客棧,直到今天。善于經商的王曉俊很早就開始拓展業務。她的客棧可以帶游客游玩周邊景點,也可以辦民俗活動和小型聚會。
在古城,如果你想接觸傳統技藝,平遙縣文旅局推出了“平遙手藝”一日游,將漆器、木雕、燈藝、剪紙、鑄鐵、面塑、木版年畫、泥人等非遺項目的傳習所貫穿游玩。如果你想進行文化交流和社交,平遙JIA電影客棧可為入住顧客提供非遺體驗、文化沙龍、大師面對面等活動的服務。
平遙縣文旅局信息中心主任陳紅瑾認為,平遙古城之所以讓游客越來越“住得下、住得好”,重要原因是積極擁抱了豐富的業態,可以給游客帶來良好的旅游體驗,滿足他們多樣的旅游需求。
外國小朋友們參觀日升昌。(資料圖片)
記者在古城內看到,各種業態交叉出現,其中不乏手工藝體驗店、陳醋文化館、黃酒品嘗店等以傳統文化為內容的業態,也有不少文創店、書店、飯店、酒吧、咖啡館、寵物體驗店,讓游客在古城內也能享受現代生活方式。
王曉俊明顯地感受到,近些年,古城日益注重挖掘傳統文化,保護文化氣息,深度游平遙的游客越來越多,回頭客越來越多。很多游客來平遙的目的不只是看景點,還有體驗文化、體驗生活方式。
在王曉俊的老顧客里,有些人每年都會到平遙住上三五天。早上喝油茶,上午拿著相機,從不同的角度記錄古城,下午和老居民聊聊天、去工藝品店了解非遺技藝,晚上在古城的酒吧里享受休閑時光。這一路線幾乎成了這類古城游客的標配。
北京游客趙先生已經來過平遙古城近20次,他說,古城文化濃厚,有很強的吸引力,同時,古城生意人頭腦開放,經商方式靈活,每每來此都覺得賓至如歸。
“古城游客中,40歲以下的游客占比超過了六成。”平遙縣文旅局提供的這組數據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年輕身影的增多,給古城帶來了青春范兒。
“80后”肖旭是土生土長的平遙人,在外從事文創產業后,他選擇回到平遙,做漢服旅拍項目,為游客設計漢服造型,并給他們在古城的建筑下拍照。他向記者講述,這個項目吸引了不少省外顧客專程前來拍攝。
“人們往往認為年輕人不喜歡古老的東西,其實不然,年輕人更愛國風。”肖旭說,他的顧客中“00”后超過了一半。頻繁與年輕人接觸,他發現,很多年輕人對漢文化有深入了解,而平遙古城使他們能夠“體驗”明朝時的生活場景。一位網友在他店鋪的社交平臺下評論道:“誰能抗拒‘穿越’的魅力?穿著漢服、行走在明清街,我覺得自己進入了那個時代。”
在這座千年古城中,年輕的身影隨處可見。近年來,平遙古城推進古城“青春修煉計劃”,制作平遙古城動畫片,定制平遙藝術博物館、科技秀等,受到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
白美仙和孩子們。(資料圖片)
展現國際胸懷
“你那里下雪了嗎?”
每到冬季,白美仙就會通過微信問候平遙的朋友。她說,雪后的古城很美。
白美仙是來自法國的“平遙人”。在中國的30多年里,她來過平遙十余次。愛好攝影的她拍攝平遙人,并精心挑選出100多張人物照片,連續兩年參加了平遙國際攝影大展。2015年,她帶著在平遙拍攝的作品又到法國普羅萬參展。
2005年,山西平遙與法國普羅萬正式締結為友好城市。這是世界文化遺產里首對友好城市。白美仙用手中鏡頭,記錄下平遙和普羅萬兩座古城的風貌,讓兩地居民增進了解,搭起友誼的橋梁。
“高鐵沒有開通前,常坐一夜火車第二天早晨到達平遙,天還沒亮,看著灰色墻壁和黑色屋頂,就像站在清朝的堡壘前!”白美仙喜歡古城的生活,她常早起騎上自行車到南門早市買餅子吃,然后到南門外打太極,下午再到沙巷街吃豆腐腦。
隨著平遙國際攝影展、平遙國際電影展、平遙中國年等的舉辦,越來越多外國游客走進古城,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
法國前總統德斯坦生前也曾前來參觀平遙古城。他對古色古香的德居源客棧“一見鐘情”。兩天內,德斯坦和夫人體驗中國土炕,坐傳統木椅,吃最地道的山西美食,栲栳栳、撥爛子、搓魚兒、碗托等。
“好多人邀請他吃飯,他都沒走。他喜歡這樣的小院,喜歡中國文化。”德居源客棧老板娘雷彩玲回憶。
2001年開張迎客時,德居源接待一個六人的外國旅游團是件了不得的事。如今,他們已接待過法國、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匈牙利、瑞典等十余個國家的游客。
“他們喜歡看小巷子里的古建筑,喜歡聽大叔大嬸聊天。我覺得最吸引外國游客的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雷彩玲說,外國游客獨立、不服老、喜歡探索的特點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古城居民。
隨著古城的不斷發展,城內居民的開放程度、人文素養都在不斷提升。
裕豐恒民俗客棧的老板娘王曉俊從農民成長為一名詩人。為了能跟外賓交流,女兒剛出生不久,她就一邊抱著孩子一邊學習英語。
2004年8月的一天,一個外國“小老頭”走進客棧。他個頭不高,灰白頭發,臉頰瘦削。當他坐下準備寫東西時,發現眼鏡不見了。王曉俊借給他一輛自行車,讓他及時到郵局找回了眼鏡。在隨后的愉快聊天中,王曉俊得知他叫貝爾納·弗里加拉,是一位繪畫和雕塑藝術家,傾心平遙古城的建筑。
緊接著2005年、2007年、2009年、2012年貝爾納都會如約而至。王曉俊像對待老朋友一樣一起聊天、騎自行車逛古城、同吃家常飯、全家為他慶祝生日、跟他學法語、在他生病時搶救他的生命……在長期接觸中,他們建立深厚友誼,王曉俊一家把他看作一個遠方親戚,貝爾納則視平遙為他的第二故鄉。
由于健康、疫情等原因,貝爾納近年來沒有再來平遙,但他和王曉俊之間的聯系卻沒有斷。在近期的一封郵件里,貝爾納期盼2022年能再來平遙。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學濤、劉翔霄、李紫薇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