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把《易經》讀通透了,再讀別的書籍,都能找到相通之處,可以觸類旁通,恍然覺悟。
我讀《夢溪筆談》,書中多處談到《易經》相關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理解,分享給大家:一個人常常沉靜,虛空自己,則有如神助。
1、坎離相交,則通順遂意。《易經》64卦中,最重要的4個卦,是乾卦、坤卦和坎卦、離卦,代表天、地、日(火)、月(水)。
每個卦,可以單獨理解,而在運用的時候,多是組合式的變卦、互卦,變化不居。
正如《周易.系辭》所言: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易,是變動不居的,不可以把它當成靜止的典范和條例來用,而應該隨機應變。
下面以坎離為例,講應變:
坎卦,代表水,水趨下;
離卦,代表火,火炎上;
二者相交通時,則變成“既濟卦”,做事有成,通順,遂意。
二者顛倒上下位置,則變成“未濟卦”,尚不成,不通達,背離。
理解了坎離二卦的變化,再讀《夢溪筆談》這句話,你就能理解其運用:
“火降而熄水,水騰而為雨露,以滋五臟,上下相交,此坎離之交,以為否泰者也。故腎為壽命之藏。”
2、內在平衡,人常常沉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易醫相通。
人的腎,代表水,坎卦。
人的心,代表火,離卦。
我們常說,心火大,是指:離火過旺。
一個人離火過旺,坎水則被蒸騰枯竭,不足以滋五臟,所以心火大的人,心情煩躁,做事潛不下心,急于求成,常常淺嘗輒止,多勞而少功。
反之,當一個人坎水過多,則火氣弱,心力不足,容易感到疲憊無力,心里很想做一些事,卻打不起精神,行動跟不上。
最好的狀態,是坎離相交,水火平衡。
人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言行和習慣,由外而內,逐漸調整自己的能量。
如果自己心火大,那就需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和情緒;如果坎水多,乏力懶散,則應該適當運動,通過自律,激勵自己的心和精神。
當一個人內在的坎離,互相平衡時,會變得不急不躁,有耐心,有定力。
他們常常沉靜,無論遇到什麼處境,都能沉著應對;也不會輕易被困難擊敗,這樣的人,有強大的內在力量。
3、虛空自己,則有如神助。《易經》貴中正。
這點,在《尚書·大禹謨》中有提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允執厥中,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
對《易經》而言,物極必反。當一個人的言行,有偏有倚,遠離了中正之道,則開始走向極端。
我們常說,做人不要太過分,適可而止。
這就是一種“貴中正”的思想,后來儒家說的“中庸”思想,也是源自這里。
上文說的,離火過旺,或者坎水過多,都是失去中正,失去了平衡。
人一旦偏離了中正,各種各樣的是非和矛盾,就出來了。
只有行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以不變應萬變,才可以穩住自己,把握全局。
《夢溪筆談》說:“八卦分布八方而中虛,不虛不足以妙萬物。”
不偏不倚,為中。
中,有時候指方位,東南西北中。
中,有時候指程度,剛剛好,不過,不及,為中。
道家說“守中致和”,即是陰陽和諧,沖氣以為和。
陰陽沖和,就1和-1,二者相加,沖和為0,0為虛空。
中而虛,不虛不足以妙萬物。
《易經》規律作用于萬物,無影無形,卻無處不在,因為道,永遠是中而虛的。
當人能順應天道,言行中正,不偏不倚,虛空自己,則妙萬物,有如神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9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