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頤……都有什麼含義?
這些都是古人對年齡階段的別稱,有一些因為常用,就保留了下來,如“豆蔻年華”,“知天命”,“花甲”、“古稀”等等,另外一些因為字形復雜,或者使用次數很少,就逐漸荒廢,隨著字成為生僻字,也就成為生僻詞,少有人用,像“耄耋”、“期頤”、“及笄”等等。
前段時間不是有位風行網絡的人生導師因為“耄耋之年”而翻車了嗎?
耄耋其實呢,生僻字念錯并不是什麼大事,只要思想深邃,偶有發錯音是正常的,有誰還能把從古到今的漢字都讀對了?網絡上不過是因為其散布雞湯太多,早就有人看不順眼了,出現這種老師不應該犯的錯誤,順便譏諷一番罷了。
“耄耋”這兩個字的發音應該是“mào dié”,其實這兩個字不認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因為不認識就讀半邊,讀成“毛至之年”,并且想當然地以為正確,在上公開課的時候大聲宣讀——翻車的是沒有承認不認識的勇氣、虛心向學的心態和自以為是的莫名驕傲,而不僅僅是對漢字的認知貧乏。
耄(mào),年紀約八十至九十歲。耋(dié),年紀為八十歲。“耄耋”指年紀很大的人,出自曹操的《對酒》:
路無拾遺之私。囹圄空虛,冬節不斷。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路不拾遺,監獄里沒人,冬天也不用殺頭治罪,人人得以高壽善終,這是一個美好和諧社會,所以得喝酒。
因為“耄耋”這個詞成就了“毛至”這個笑話,所以我們先把這個詞講清楚,再看其它年齡階段的指代稱呼。
豆蔻相對于比較官方的“總角”(八到十四歲)、“弱冠”(二十歲)之類的稱呼,“豆蔻”這個稱呼并不常用,主要原因呢,是因為它雖然十分美好,卻出自文學范疇,帶有一些艷色。
“豆蔻年華”是專指十三四歲的女孩年紀,出自杜牧的《贈別》: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首詩不但紅了“豆蔻”二字,其名句“春風十里揚州路”還紅了當代某位文學工作者——十里春風,不如你。文藝作品當然美好,但實際上杜牧是寫給青樓女子的,用“豆蔻”來比喻少年歌姬情竇初開的模樣。美則美矣,在老古董眼中,終歸是無法入流。不像如今的人對這些都看得挺開的,即便是抄襲了“春風十里”,當代人依舊覺得只是化用,只要享受感覺就好。
總之呢,“豆蔻”就是指女孩子十三四歲的年紀,隨著成百上千年的沉淀,這個稱呼已經洗去歡場鉛華,可以用來形容所有女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當然你一定要用她來稱呼超過二十歲的女子,也是沒有關系的——大多數人并不清楚來處和定義,就好像新時代女性立志成為“揚州瘦馬”一樣。
及笄這個在以前一篇講字號的文章里面解釋過,古代當小孩子成年了,會有對應的成年禮。男子二十就可以戴帽子了,并得到表字,即“冠而字之”,又因為剛成年,所以稱之為“弱冠”;女子到了十五歲,可以談婚論嫁了,就把頭發梳成大人模樣,“笄”就是攏頭發的簪子,就是“笄而字之”。
所以“及笄”就是女孩子成年了,即得到表字,把頭發簪起來,開始談論嫁娶的年齡階段,一般就是十五歲。
知天命這個詞其實算不上一個稱呼,而是一種狀態的形容詞。沒有誰會使用“知天命”這三個字在一篇文章中來指代年齡,一般用這三個字,是委婉地訴說自己的年紀。就好像孔老夫子說“三十而立”,我們都知道“而立之年”是指三十歲,但是沒有人會僅僅說“而立”,因為這兩個字也不是單獨稱呼。“知天命”這個詞組和“而立”一樣,都是孔老夫子說的,《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我們說“三十而立”,而立之年為三十歲,“四十不惑”,不惑之年為四十歲,“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之年就是五十歲。
何況“知天命”這個動賓詞組,代表了對天道的領悟,也不見得非得五十歲才行,很多人七老八十也不見得能參透人生,所以只有在“知天命之年”、“五十而知天命”這種有上下文語境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認為這是表達五十歲這個概念。
因為這種特殊化,“知天命”三個字是不能視為一種通用的年齡別稱的。
花甲花甲是個流傳下來的老詞,不過可以肯定,咱們現在用得最多的是出去吃宵夜時的“花甲”,一種海鮮貝類。實際上“花甲之年”是指六十歲,為什麼用“花甲”來指六十歲呢?
因為中國古老的天干地支紀年系統,是天干十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位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搭配用來標記年份,比如鬧瘟疫這年就是“甲子”年,然后一路配下去,“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因為十配十二,所以剛好到六十年完成一個輪回,重新從“甲子”年開始。因此一個輪回六十年,被稱作“一甲子”,比較官方的稱呼是“周甲”,而將這些年份紀錄標出來,繁亂花人眼,所以又稱為“花甲”。
因此“花甲”就代表六十年,引申到人的六十歲。
古稀“古稀”這個稱呼和“豆蔻”一樣,也是出自詩歌文藝創作。杜甫《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在杜甫的年代,能夠活到七十歲,確實是“古來稀”的,這和生活質量、衛生條件等各方面原因都有關系。所以“人生七十古來稀”其實就和我們今天說的“百歲老人最難得”一樣,是一個平常說法。杜甫借當時人都很難達到的年紀,來感嘆春光易逝,人生需珍惜眼前時光。
在我們今天來說,七十歲老人算是平常了,但是“古稀”這種說法已經固定下來,用來指稱人達到七十歲的年齡階段。
期頤“耄耋”前面講過了,是八九十歲,而“期頤”就更加長壽,是更難得的百歲之壽(男),百歲之福(女)。其實“期頤”和“耄耋”,以及“幼學”、“弱冠”這些比較正式的年齡別稱,都是出自《禮記》,而不像“豆蔻”、“古稀”是出自文藝作品,眾人傳頌。
《禮記·曲禮篇》: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傳。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
“百年曰期,頤”——“頤”,就是頤養天年的意思。人生百年(一世紀),所以活到百歲就像到有效期了,需要好生頤養了。
因此就用“期頤”來代指百歲。
正確對待傳統文化中國古人對數字不是不敏感,而是思維方式不同。就好像紀年一樣,都是用天干地支紀年,或者是換個朝代,換個年號就重新紀年。和西方公元紀年的區別就在于,缺乏一個原點,所以中國歷史會在不同的朝代、年號當中切換,我們如果需要知道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節點,就需要一個相對固定的參照坐標——現在就是用西方的公元制。這只是個時間標準,就好像咱們計時都是以格林威治時間為參照一樣,并不涉及到所謂民族尊嚴、傳統文化重要性之類的爭論。
其實要改變這一點也容易,就在歷史上選取一個關鍵時間點作為參照時間標準即可,比如如果將秦始皇稱帝(前220年)那年算作元年,那我們今年就是“秦元2241年”——不過所有的歷史資料就都要推倒重新來過,這種工作極其巨量——不是沒有意義,而是暫時沒有必要去做。
就好像我們現在都說三十歲、四十歲、七十歲、八十歲一樣,沒有人愿意在日常中使用“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因為生活總是走向簡單實用化的,文化的推進演變也是如此。
當然,也許有一天,中華文化真正引領全球了,那麼這些歷史中的稱呼,也有可能重新成為時尚,也未可知。
外國人咱們管不了,中國人還是要稍微熟悉一下傳統文化才好。
即便不知道,也不要不懂裝懂,讀成“毛至之年”,否則就難免被笑話了。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9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