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員
主題:手相算病不算命
一到年末,什麼行業最紅火?你猜,你細猜。
答:算命。
不管今年過得好與不好,總有人想提前知道明年的運勢。根據這樣的市場需求,蹲在路邊守株待兔的算命大師也開始出沒了。
算命的方式千萬種,手相就是其中的一種,手相大師認定每個人手掌上的復雜曲線都蘊涵著兩儀三才之道,囊括著太極五行之秘。
小蒲姐就是經常被手相大師攔下的路人,“看手相嗎”成了過年前我聽得最膩的一句話。
助理妹子昨晚也發朋友圈想通過手相做富婆,作為蒲公英醫學情報總局的一份子,白天講科學,晚上學玄學,小蒲姐真的有點難以接受哇。
要不我怎麼是科普策劃人呢?手相的確有“秘密”,但揭示的不是你的命運,而是你身體的信號。破除迷信,先從盤點圍繞著“手”的經典謠言開始。
很多養生的文章都說過,指甲上的月牙和“腎”“消化”“氣血”等問題息息相關,而且月牙越小、越少就說明健康問題越大,這月牙可真是神秘啊。
真相是:手上的月牙小、月牙少,只能說明指甲長得太慢了。要講清楚手上的月牙,小蒲姐得先說說指甲的生長過程。
指甲是表皮衍生的角質化上皮,它由多層連接緊密的角質化上皮細胞凝集構成。
指甲暴露在外的部分叫甲體,而埋進皮膚深處的指甲叫甲根。甲根下的甲母質,是指甲的生長部位,在角質細胞剛剛生成的時候,它的顏色較淡、質地較軟,組成了白色的月牙部分。而等角質細胞老化死亡之后,它的顏色逐漸變得暗沉,形成普通的半透明指甲。
當指甲生長速度比較慢的時候,角質細胞更新也會十分緩慢,月牙的范圍就越來越小,或者消失不見了。
雖然指甲上月牙的大小和健康沒有直接聯系,但是如果在短時間內,月牙的范圍突然增大或減小,還伴有甲狀腺腫大,需要去看醫生排除是否是甲狀腺功能出了問題。
如果你的指甲發青,被“大明白們”看到了 ,他們會紛紛出動——“呀,你這是嚴重的貧血”“相信我,這是陰虛”“又加班了吧?看你氣血不足的樣子就知道了”“體寒、宮寒,沒跑了”。
經常這麼被嚇唬的你,是不是撐不住壓力,想瘋狂進補?
真相是:正常的指甲是半透明的,而指甲下含有豐富的血管,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指甲的顏色反映的其實是血管的顏色。指甲顏色發青,多是末梢循環差導致的。
“大明白們”說指甲發青是貧血,邏輯上就不對,貧血的人由于血色素含量低,指甲顏色應該是蒼白的。
再說了,想讓指甲變色,可太容易了。除了抹指甲油之外,長期吸煙或者觸碰染料、染發劑、硝酸銀、高錳酸鉀溶液、戊二醛、苦味酸等化學品,都會使指甲染上洗不掉的顏色。黃褐色、黃色、紫色、黑色……斑斑點點,五彩繽紛。
患有某些疾病時,指甲也會變色。但是發展到指甲變色之前,身體的其他癥狀早就開始報警了:
指甲泛黃——黃甲綜合征
患有黃甲綜合征的人,淋巴管循環出現障礙,指甲可因為淋巴淤積而變黃。但在指甲變黃的同時,患者還會出現淋巴水腫導致的面部、手部、小腿、踝部腫脹,這些癥狀比指甲變黃明顯多了。
指甲變紅——充血性心力衰竭
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人,指甲可能發紅。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冠狀動脈疾病、心肌病、高血壓、心臟瓣膜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在指甲變紅之前,就會表現出心絞痛、高血壓等非常明顯的心血管疾病癥狀。
指甲發紺——紅細胞增多癥
患有紅細胞增多癥的人,指甲會發紺。紅細胞增多癥一般是由呼吸道、肺部疾病引起的,患者往往處于缺氧狀態。但除了指甲發紺之外,缺氧的人還會出現胸悶、呼吸不暢、面色發紺等表現,這些表現更能引起我們的注意和重視。
黑色指甲——雀斑樣痣&甲母痣
指甲發黑,可能是由于甲母質或甲床黑素細胞數目增多,或黑素細胞異常增生引起的。導致它的疾病主要有甲雀斑樣痣、甲母痣兩種。
甲雀斑樣痣的顏色比較淺,條紋也很細,多發生在指甲根部,在拔除指甲之后,條紋就會消失。甲母痣的顏色較黑,條紋也較寬,如果看到條紋上窄下寬時,可能是甲母痣惡變的征兆;特別是指甲根部有不規則片狀黑斑,可能預示著已經發生黑色素瘤,需要即刻去醫院就醫。
當然,出現黑色的指甲,還可能是使用了米諾環素、氟康唑、金制劑、抗瘧藥(如氯喹)、化療藥(如羥基脲、多柔比星和環磷酰胺)等誘導黑素細胞活性增加的藥物導致的。
綠色指甲——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指甲泛綠,可能是銅綠假單胞菌侵犯指甲導致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會讓指甲部分或全部變綠,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用1%慶大霉素、1%醋酸溶液、多黏菌素B溶液浸泡患甲進行治療。
青色指甲——惡性黑素瘤&肝豆狀核變性
如果不小心手指甲受了磕碰傷,出現甲下血腫,指甲就會出現青黑色的瘀斑。除此之外,甲的惡性黑素、肝豆狀核變性也會讓指甲發青。
患有肝豆狀核變性的人,指甲月牙會呈現出青色,下肢經常出現色素增生,除此之外,面部、頸部及外生殖器的皮膚還會隱約地發綠,這些癥狀十分明顯,能夠很快辨別。
使用某些藥物,如氟尿嘧啶、博來霉素、米諾環素及其他抗瘧藥、羥基脲、酚酰、齊多夫定、阿的平、喹啉等也可能會讓指甲發青。
所以,看了這麼多和指甲顏色有關的疾病后,你們發現沒?指甲顏色是可以辨別疾病的,但是比較“慢熱”,反正和貧血、體寒、陰虛……這些掛不上鉤。
助理妹子舉起手來,請我的小特工和老探員也舉起手來,仔細端詳一下,自己的手指甲上面有沒有一條一條的豎棱?
有的養生文說了,指甲有棱線,這是肝氣郁結的征兆。
郁結啊,你可能會暗自惆悵:我記得小時候,指甲好像是非常平滑的,根本沒有長這些豎棱。莫不是這些年不是操心工作,就是煩惱生活,才暗自結下了這麼多郁悶之氣?
停停停!聽我說,真相是:指甲上的豎條紋,只是指甲的“皺紋”而已。
指甲上的這些豎條紋,叫做甲縱嵴。隨著年齡增長,這些甲縱嵴會越來越明顯,如果指甲周圍有皮炎濕疹,或者經常摳指甲根部、摧殘指甲周圍的皮膚,甲縱嵴就更明顯了。
輕度甲縱嵴,屬于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用不著治療,就像我們沒有辦法撫平歲月的痕跡,就更難撫平指甲上的皺紋了。
甲縱嵴比較嚴重的人,考慮一下指甲營養不良的問題。少數人的甲縱嵴可能是扁平苔蘚、斑禿或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造成,需要及時就醫。
前兩天有個朋友跟我抱怨,說自己洗頭發的時候,正在按摩頭皮呢,可誰知道一用力指甲就劈了!
別說她用勁大,小蒲姐還原了一下場景,覺得劈指甲是情理之中。
指甲雖然是死亡的角質細胞,但是經過水的浸泡容易變軟、變脆,而且洗發劑可能會對指甲造成一定的損傷。再加上我這位朋友酷愛美甲,卸甲油、指甲拋光都會削薄指甲,她的指甲又長又脆又薄,簡直劈得毫無懸念。
所以,指甲又脆又薄的小特工和老探員也可以回憶下,是不是手指經常接觸水、有刺激性的清潔劑或者經常做美甲?
還有些疾病會讓指甲變軟、變脆。比如先天性甲母質缺陷、神經或血管性營養障礙、麻風、放射性皮炎都會讓甲板變得柔軟、薄、透明;甲母質受損、低色素性貧血、雷諾病、甲狀旁腺功能低、厭食癥、魚鱗病、銀屑病等疾病,則可能讓甲板變得非常脆弱,容易碎裂。
小時候聽家里的大人說過,指甲上有白點是肚子里有蛔蟲,手上也有蛔蟲卵!
嚇得我每天都檢查一遍自己的手指甲,生怕有蟲子在自己的肚子里亂鉆。
從事醫學科普工作以后,才知道自己白擔心了那麼多年。
皮膚受傷的時候會留下傷疤,指甲也不例外;一般情況下,指甲上偶然出現的白點、白線是指甲受傷所留下的傷疤。指甲平均每天長0.1毫米,整個指甲更換一次大概需要100天,換句話說,這指甲上的白點、白線,大約3個月就會消失不見,真不需要太過擔心。
甲板上見到1~2毫米寬的橫貫走形的白色條帶,可能和系統性疾病或者藥物影響甲母質分化有關;出現縱行線狀的白甲,也可能是毛囊角化癥導致的。
關于指甲長出白線,有一點真的需要記好:如果所有的指甲都規則地出現了白色橫線,可能是由于砷或鉈中毒造成的。記下這個知識點,沒準你也能當柯南。
小蒲姐的手掌心紋路很碎,長輩拉著手話家常的時候,總擔心我是個操心的命。但是不敢確定,所以總勸我去找“手相大師”算算。
其實總局也能“算”。
手掌紋,是為了適應手的抓、握、捏、持和感覺等功能出現的。手掌上所謂的愛情線、事業線、生命線,醫學不解風情但是實事求是地把它們命名為:遠側橫紋、掌中橫紋和近側橫紋。
它是為了適應關節活動才產生的,不信小特工老探員可以拿出手掌試試看:
愛情線——遠側掌橫紋
同時屈伸中指、無名指、小拇指,能看見遠側掌橫紋在屈曲活動。
事業線——掌中橫紋
同時屈伸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就能看見掌中橫紋屈曲活動。掌中橫紋幫助食指活動的同時,還協助遠側掌橫紋,共同完成中指、無名指、小指掌指關節的屈曲活動。
生命線——近側掌橫紋
屈伸拇指,能看見近側掌橫紋在屈曲活動。近側掌橫紋是為了適應拇指的單獨活動出現的,能協助完成拇指對指及內收動作。
手掌中的細紋生來就有,受基因調控,但它也與關節的活動相對應,再加上手掌的皮膚脂肪層很薄,出現細碎的掌紋很正常,和操心、命苦這些詞搭不上邊。
剛才我說了,手掌中的掌紋變少了,才是應該擔心的事情,是因為手掌皮膚橫紋的形成、缺失或消失都和關節的活動有直接關系,先天性末節指骨、中節指骨融合的患者,就沒有手指掌側橫紋。如果是這種情況,還怎麼算事業、愛情和壽命呢?別的不說,一個人怎麼可能沒有生命呢?
有些染色體疾病也可能導致掌紋異常,比如21-三體綜合征患者(好科幻的名字啊)的手掌,會出現手掌三叉點向遠端移位的通貫掌紋(同樣好科幻)。
小蒲姐覺得:通過坊間傳聞來確診疾病不靠譜,用手相來預測命運,你也懂的,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
十個手指的問題,還是交給醫學吧。
助理妹子,富婆夢我每天能都在做,但是咱們仰望星空之后,還是得腳踏實地啊,說啥都沒用了,跟著我捋起袖子加油干吧。
謝謝惠顧。~今日小蒲姐營業結束。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著我明天再祝。
本文版權歸百科名醫網所有,獲取轉載授權請加阿爾法微信:a-PGYYXQBZJ。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媒體轉載。歡迎個人直接轉發朋友圈。
圖片:原創繪制+已購買授權。
字體:已購買授權。
視頻:百科名醫網出品。
小蒲姐參考情報:
1.田偉.實用骨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2.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3.蒲公英醫學百科
4.百科名醫網:https://www.baikemy.com/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9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