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拱橋是跨過栗江東進茅洞橋鎮上的第一座橋,原是一座石板橋,人稱“蔡姑橋”,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民國三十七年(1948 年),橋東岸雷公坪人陳道生首倡籌資改造,建為石拱橋,始名蔡拱橋。2003年,橋危及通行安全,茅市鎮政府募集資金,采用鋼筋砼重建,橋頭立有碑刻,為“蔡公橋”。
起初在此建石板橋的人,據說是一位獨身女子,家本栗江河畔石灘蔡氏。長到十五六歲年紀,她已是面容姣美,身姿綽約,知書達禮,落落大方。便有媒婆登門,將她說與隆市城基峰下的王家公子。蔡氏家境殷實,早早地為女兒準備了一筆嫁妝。臨近提親的日子,王家按照當地習俗,請算命先生合八字。算命先生裝神弄鬼一番后,說這蔡家女是殺七夫之命,萬萬娶不得。
蔡父知曉后,問算命先生有何化解之法。算命先生說,此女命太硬,要架一座橋,積積陰德,方可抵擋命中的煞星。
蔡家女只好認命,對自己說,既然沒有嫁夫之命,就終身不嫁,決定把父親準備給自己嫁妝的錢去架橋。她帶上銀元,告別父母,孤身只影沿栗江岸邊而上,尋找一個架橋之處。第三天,來到茅洞橋水砥上方,知道這兒是茅洞橋西去祁陽的必經之路,河上沒有橋,行人只能靠跨過河水中一排間列的石頭才能通過。如果遇上河里漲水或是石頭結冰,人們便無法過河。于是,她在水砥一戶人家租了一間房子住下來,請來幾個工匠,在河兩頭和河中筑起四個石墩,再用長石板從墩上搭過去,一座三搭石板橋架在河水之上。
橋修好了,蔡家女就在橋頭買了一塊田土,自耕自種,自給自足,歿后葬在橋頭的田角邊。
想想一個妙齡少女,如果生在當今,正是讀高中的年紀。卻因算命先生的一派胡言,擊碎了美好的夢想,葬送了燦爛的青春,毀滅了一生的幸福。這就是社會愚昧、沒有文化的悲哀!
讀書識字是人類從愚昧走向文明的橋梁。新中國成立后的1957年,就在蔡拱橋北岸,人民政府建立了一所新式學校,初名茅市附中。1963年,學校升級為衡南四中,1970年興辦高中,易名衡南六中。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學校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青海師范大學、湘潭大學、南華大學、衡陽師范學院等高等院校,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們學業有成后,有的在中直機關和省市縣黨政部門任職,有的在軍隊帶兵授銜,有的在科研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有的在教育部門培育桃李,還有不少學子成為企業家。都說茅洞橋人會讀書會做官,他們中最有名的是:中共十九大代表、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兼人民網董事長王一彪,國務院中小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文魁,曾任濟南軍區某基地主任、大校軍銜甘功義,曾任山東省軍區物資保障中心主任、技術五級肖家良,曾任湖南省地震局局長兼黨組書記、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全德輝,曾任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局長、黨組書記陳書山,曾任中石油西北輸油管道指揮部副指揮周治連等。
(作者:蔣南,編輯:耕歌)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