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關于算命的人說順天玄什麼意思的信息

解夢佬
算命的人說順天玄什麼意思

(本版圖片均來源于故宮博物院官網)

祝勇

這兩天,故宮直播“云游”火上熱搜,也將很多人的關注視線牽引至今年迎來600歲生日的這座宮殿。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筑群,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所在,也是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

六百年前,恢弘的紫禁城是怎樣建起來的?讓我們聽聽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祝勇的講述。

——編者

在沒有起重機、沒有塔吊的明代,短時間內建成紫禁城,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中國古人早就在建筑中使用了標準化結構,比如廊、柱、斗拱、臺基,都可提前做好預制件,到現場組裝。建筑就像家具,榫卯相合,天衣無縫。

關于北京紫禁城的始建時間,史料中有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和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兩種記載。實際上,永樂五年和永樂十五年,是北京紫禁城營建的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密議”階段,那時大明王朝建立還不到四十年,就已經營建了鳳陽、南京兩座皇城,朱棣一上臺就營建第三座,如此密集的浩大工程,必將受到朝臣們的反對,因此,他縱然貴為皇帝,也只能曲線救國。詔書說“建北京宮殿”,并沒有說是建紫禁城,也可以理解為對元故宮(也就是從前的燕王府)修修補補,作為他北狩的駐蹕之所。而元朝的瓊樓金闕,無疑又為北京紫禁城的營建意圖提供了最佳的隱蔽手段,使大規模的采料行動和最初的營建得以瞞天過海。

根據故宮博物院前輩單士元先生的考證,元朝的故宮,是在永樂十三到十四年(公元1415-1416年)之間被拆除的。這個時間點,剛好在第二個階段--永樂十五年紫禁城建設全面開工以前。

朱棣始終沒有舍得拆掉自己住過的燕王府。為了保存燕王府,新宮殿只能整體橫移。由于燕王府西側為太液池,西移已無空間,于是,新宮殿的中軸線因而只能向東推移了一千多米,在今天我們熟悉的那個位置上,塵埃落定。

從永樂十五年算起,紫禁城的建造,只用了三年多時間。即使從永樂五年算起,也只有十三年左右。更何況北京紫禁城,是明朝初建的半個多世紀里,繼鳳陽、南京之后建造的第三座皇宮了。如此眾多的宮殿,有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建成嗎,尤其在沒有起重機、沒有塔吊的明代?

與西方古建筑偏愛石材相比,中國古人更偏愛木構建筑。不同于民居的就地取材,紫禁城所需木材,大多生長在南方的深山里,伐木工把它們砍伐下來,“出三峽,道江漢,涉淮泗”,從揚州入大運河,由差官一路押運到通州張家灣,再經三十里旱路,運到北京朝陽門外大木廠和崇文門外神木廠存放并進行預制加工。詔書下達后,工部尚書宋禮就風塵仆仆地奔向湖南兩廣遼闊的深山密林,還要造船和疏浚水道,再回來,已是13年后。

中國古人早就在建筑中使用了標準化結構,比如廊、柱、斗拱、臺基,都可提前做好預制件,到現場組裝。建筑就像家具,榫卯相合,天衣無縫。所以,木作又分為大木作和小木作。大木作負責建筑結構,小木作負責裝修和家具。室內與室外、居住與生活,在木質的香氣中渾然一體。北京五大廠,即崇文門外的神木廠、朝陽門外的大木廠、順治門外東邊的琉璃廠、順治門外南邊的黑窯廠、城內的臺基廠,都是生產和存放預制建筑材料的加工廠。

比如斗拱,作用是分解大屋頂的壓力,同時具有美觀功能,為了方便制造和施工,式樣已趨于統一,尺寸也走向規范化,甚至成了衡量其他建筑構件的基本單位,將拱的斷面尺寸定為一“材”,這就是中國古代建筑的材分制度。“材”,成了衡量柱、梁、枋等構件的基準量詞,進而可以推算出宮殿房屋的高度、出檐的深淺等數字。這種材分制度業已形成在當時世界上堪稱先進的“模數制”。學者認為,“中國傳統營造,是唯一將模數徹底實踐出來的建筑系統。在唐代已見端倪,在宋代已經成熟。很難想象,一座房子,一套家具,一組屏風,一張畫軸,一個窗,說玄一點,包括透過窗牖所見的院子風景,都和模數有關。”而紫禁城,又是整座北京城的模數。一千多年來,中國人就是這樣,通過小小的模數控制了空間,進而控制了時間。

即便如此,我們依然不能否認,紫禁城的營建是中國古代建筑史上的一次壯舉。所有的工匠,在聯袂完成影響未來六百年歷史的經典之作。其中主要有八個專業團隊,分別是:瓦作、木作、石作、土作、油作、搭材作、彩畫作、裱糊作,共稱“八作”。

單士元先生說:“當時參與施工的各工種技師,有人估計為10萬,輔助工為100萬,亦無各工同時并舉、流水作業之可能。故宮上萬間木結構房屋所用木材共有若干立方米……原來從深山伐下的荒料大樹,經過人工大鋸,去其表皮成為圓木,或再由圓木變成方材,柱、梁、檁、枋均刻榫卯,尺七方磚、城磚等均要砍磨。今日維修古建工具已新異,每日一人亦只能砍磨成10塊,從數萬到數千萬治磚過程,亦非短時間能完成。”

自永樂五年至永樂十五年這十年間,宮殿的地下工程已悄然進行,構成一條“看不見的戰線”。

三大殿的三層石臺基,面積25000平方米,基高7.12米(不包括欄板高度),更托起如此重量的建筑,地基的深度也在7米左右。僅這一處,開挖的總土方量,也應在20萬方左右,而整座紫禁城地基最深的地方,達到16-17米。故宮的考古實勘證實,整座紫禁城是建筑在一個完整的人工地基墊層上,這些地基墊層分片構筑,又彼此連接。更不用說在這地基之上,還有縱橫交錯、條理分明的排水系統,使整片建筑足以抵拒所有的暴風驟雨。

從元故宮大內到明紫禁城,地基的位置發生了偏移,建筑規格卻基本一致,比如元大內東西寬744米,南北長953米,明紫禁城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寬度和長度,分別只多了9米和8米,在這浩大的宮殿里,幾近于零。元代宮殿的面闊、進深、高度,也都與明代相合,這一方面得益于工部郎中蕭洵所著《故宮遺錄》、尚書張允測繪的《北平宮室圖》,留下了元大內的一手史料。

建筑形式上,明紫禁城與元大內更是如出一轍。從元大內崇天門與明代午門、宮城四隅的角樓,三臺之上建的正殿,都可以找到驚人的對應關系。明紫禁城,幾乎就是元大內的翻版。那個消失的元故宮,依然活在明代紫禁城里。甚至明紫禁城的許多構件,都直接用拆下來的元故宮構件。因此,那些消失的建筑,并沒有真的消失,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活在另一個身體里。

這座城,是對中國古人哲學觀的視覺體現,體現著古老的辯證法思想

中軸對稱的禮制格局,陰陽互補的神秘力量,還有五行思想的加持,讓紫禁城不僅涵蓋天地之間的秩序與信仰,而且代表著一種既穩定又鮮活的力量。

六百年前(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初一,明成祖朱棣的身影出現在奉天殿(后改名皇極殿、太和殿)上。那應當是紫禁城落成后的第一次朝會。我沒有查到之前的文獻,對此我不敢確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眼前,文武群臣已按照木牌(清代改為銅鑄品級山)標定的位置,按文東武西的順序排成十八班,又匍匐成黑壓壓的一片向他朝賀。那一年,他已六十二歲。

我不知那一天朱棣是否曾抬頭看天。天是一個巨大、無邊的屋頂,罩在紫禁城之上,是建筑之上的建筑--其實整個宇宙,都是一座設計精美、結構嚴密的建筑,大地上的山川也是建筑,疏密有致,大氣磅礴。在他看來,他今天能夠站立在奉天殿的中央,體驗到一種至高無上的王者榮耀,并不是因為他的強悍(所謂的“霸道”),而是因為他順應了天意。他用“奉天”來命名紫禁城前朝正殿,就是為了彰顯他的王朝“奉天承運”“天命所歸”的性質。

中國人對于世界的認識,是從天開始的。

在殷商之際,中國人就發現天空中的星群在有規律地轉動,但在所有轉動的星群中,有一顆星是永恒不動的,那顆永恒之星就是北極星,“三垣”中的紫禁垣,居于北天的中央,由十五顆星組成,而居于紫微垣十五星中央的,就是北極星。因此北極星被看作整個宇宙的主宰者,傳說中的天帝,就居住在那顆星上。

北京紫禁城,是依托上天的意志建立起來的,在朱棣眼里,它是人世間的紫微星垣,是整個天下的中心。在朱棣的北京城,從鐘鼓樓到永定門,一根長達八公里的中軸線穿城而過,成為城市和宮殿的軸心,更是全天下的中心。

我們來看看紫禁城的建筑吧,這座城,就是對中國古人哲學觀的視覺體現。人們似乎把太多的注意力聚焦在紫禁城中軸線上,因為中軸線上,矗立著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體現著北極星一般獨一無二的權力意志,因此,在皇權時代,只有皇帝能夠出現在中軸線上,因為這條線,確立了他的天子地位,使他有權行使來自上天的權力。

但人們很少在意中軸線兩邊的建筑,它們卻如天地、日月,代表著事物的對立與統一,紫禁城的建筑中,體現著古老的辯證法思想。這些建筑包括:

奉天門(太和門)廣場兩側:左順門(協和門)和右順門(熙和門)、內閣公署和侍衛值宿處等;

奉天殿(太和殿)廣場兩側:文樓(后稱體仁閣)和武樓(后稱弘義閣)、左翼門和右翼門等;

猶如一架天平,由兩臂分擔著重量,不偏不倚,不差分毫。

我們平時忽略了這些建筑的美,我們總是關注那些宏大的事物,而忘記了許多宏大的事物都是由看上去尋常的事物襯托的。假如說紫禁城的宮殿就像大地上排布的起起伏伏的山峰,太和殿就是海拔最高的一座,在天穹下,穩穩地屹立在那里,反射著金質的光芒。不論是誰,走到太和殿前,心底都會升起一種敬畏感,其實太和殿的絕對高度并不高,只有三十五米,大致相當于十二層樓的高度。盡管中國傳統建筑以木為材料,樹木的高度,決定了建筑高度的極限,但紫禁城的天際線,以及整座建筑營造出的氛圍,卻讓太和殿有了無可置疑的權威感。這與它大臺基的設計有關,更離不開周圍建筑的烘托。

文樓(后稱體仁閣)和武樓(后稱弘義閣),這兩座九楹的重樓,在太和殿的兩廡鋪展著,看上去那麼端莊秀美,尤其文樓(后稱體仁閣),在明代貯存過《永樂大典》,清康熙年間進行過博學鴻詞科考試,更讓它顯出幾分雋秀。文樓、武樓,以及中軸線兩翼的其他建筑,除了分擔各自的實用功能之外,它們美學上的功能,就是展現起伏錯落的節奏之美。它們分別以兩層樓閣的形式,與單層的奉天殿形成對比,豐富了大廣場的建筑語匯;它們左右相對,沉沉地壓在奉天殿廣場的兩側,對巨大空間起到平衡作用,更使宏大的中央大殿不顯孤獨和突兀;在高度上,又比奉天殿低11.25米,只相當于奉天殿高度的68%(接近黃金分割的數值),從而恰到好處地突出了奉天殿的高大。總之,以自身的收斂與含蓄,突出奉天門(太和門)、奉天殿(太和殿)這些中軸線建筑無法企及的壯美氣勢,猶如儒雅的文臣與俊美的武將,共同拱衛著當朝的天子。

然而,這些建筑更深的含意在于,由它組成的紫禁城東西半區,代表著陰與陽的互生互補(東為陽,西為陰;左為陽,右為陰;天為陽,地為陰;文為陽,武為陰)。東漢班固在《兩都賦》里說:“其宮室也,體象乎天地,經緯乎陰陽”。中軸線上的建筑無論多麼壯麗,只憑這些建筑建不成紫禁城,浩大的紫禁城,依托于中軸線,而完成于它的兩翼,就像一只大鳥,有了兩只翅膀,才能飛入云端。

假如說奉天殿代表著上天的意志,是“陽中之陽”,那麼中軸線兩邊的對稱建筑就代表著天與地、陰與陽的調和與互補。在奉天門的東廡和西廡各有一座門,左邊是左順門,嘉靖時改為會極門,清代改為協和門,一直叫到今天,右邊是右順門,嘉靖時改為歸極門,清代改為熙和門。中國古代城市和建筑中的左右,一律面南而論,其實左就是東,右就是西,比如紫禁城外的左祖(太廟)右社(社稷壇),北京城外城的左安門和右安門,都是如此。左順門和右順門均為五間,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出左順門往東,是文華殿宮區和內閣辦公地,穿過右順門向西,可達武英殿。每當早朝之后,皇帝經常會到左順門或者右順門,與一二重臣繼續商討政事,或許,在那里,討論可以更加平和、“平等”地展開。

實際上,華麗的宮殿,就是一個巨大的田字格。田字格就是一個中軸對稱結構,中間那一條豎線是一條縱軸,把紫禁城分成東、西兩部分,那一條橫線是一條橫軸,把紫禁城分成南、北兩部分,南是外朝(outer court),北 是內 廷(inner court)。外朝的建筑一律稱“殿”,內廷的建筑一律稱“宮”。外朝與內廷的分界線,是乾清門廣場--保和殿與乾清門之間一條窄長的橫街,它同樣以“天”命名,叫“天街”。

中軸對稱的禮制格局,陰陽互補的神秘力量,還有五行思想的加持(紫禁城分西、東、北、南、中“五方”,內金水橋象征仁、義、禮、智、信“五德”,皆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對應),讓一座紫禁城,不僅涵蓋了天地之間的秩序與信仰,而且代表著一種既穩定又鮮活的力量。紫禁城,從一開始就被設計成一座順天應人之城。

(作者為故宮博物院影視研究所所長)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