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匯】
在過去的2020年,“內卷”成為一個流行詞。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一線城市動輒千萬元的學區房,把輔導班時間安排得密不透風的雞娃家長,小鎮做題家的績點困境……教育競爭帶來的焦慮和內卷在社會大眾中不斷彌漫。但同時又應看到的是,中國教育資源供給在不斷增加,質量在不斷提升,普及化和普惠程度也更高。兩者之間似乎產生了悖論:是教育供給無法趕上人民群眾對更優質教育資源需求的速度呢?還是教育過度競爭使得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產生了不切實際的需求呢?因此,迫切需要對這些現象及其原因進行科學解釋和深入研究。
2021年4月10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花園城幼兒園的幼兒和家長在進行“捕魚大戰”游戲。葛軍攝/光明圖片
劇場效應教育競爭1.0階段的解釋
關于中國教育的過度競爭現象,一個流行的解釋是劇場效應。劇場效應大致的意思是:在一個大的影院里面,大家開始是坐在各自座位上看電影,而且都可以看到屏幕的位置。但突然前面有一個觀眾站了起來,這樣后面觀眾的視線就被遮擋住了,而且影院管理人員不在場或者缺乏監管,后面的觀眾也開始相繼站了起來,于是更多的人被迫站起來看電影,甚至導致整個影院的人都站了起來,坐票實際上變成了站票,結果是所有人都變得很累,但觀影的效果跟所有人都坐著時差不多甚至更差。
劇場效應當然是對中國教育競爭白熱化和內卷現象有較強解釋力的。但是,我們需要考慮教育劇場效應成立所隱含的一個先決條件是:大家都是在一個劇場里或者只有一塊屏幕,也即教育資源的供給非常集中并且稀缺。這事實上與當前我國教育的發展階段并不完全對應,而更對應于20年前左右的發展階段。
世紀之交是我國教育市場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在此之前教育基本是由國家供應的,以公立學校為主,如果比作劇場的話,大家基本都是看一個屏幕。而進入新世紀,大量的私立學校和機構紛紛建立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消費產品。所以,劇場效應在這個階段也是有解釋力的:站起來的是較早的私立學校和教育機構,他們提供了和公立學校具有差異性的教育。而難以獲得優質公共教育資源或對公共教育不滿意的家庭會更加積極響應,也隨之站了起來,劇場效應開始產生。因此,在這個階段,更多家庭紛紛接受教育從公共領域向私人領域轉變的觀念,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教育競爭1.0階段。
但近十年以來,情形又發生了一些變化,僅用劇場效應難以解釋。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興趣班層出不窮并不斷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補習等渠道提高成績時,加強了劇場效應。但與此同時,國家和教育部門也在不斷加強監管,而在劇場效應的解釋中監管者是缺位的,再用劇場效應解釋就有些牽強了。其實,這個階段的劇場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了:隨著教育市場的發展,更多的劇場或者可供個體使用的屏幕建立起來了,人們要麼選擇到別的劇場觀影,要麼在家用自己的IPAD自由選擇影片觀影。也即接受市場引導之后,僅僅在一個劇場看一個屏幕已經滿足不了很多家長和孩子的需求了,他們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一片屏幕,也就是私人定制的教育。黨的十九大提出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確實是對時代特征非常精準的判斷。教育領域也是如此,家長和學生對高質量、個性化的教育需求越來越高且越來越多。也就是說大家統一都在一個劇場里看一塊屏幕的教育供給模式與時代需求不匹配了,劇場效應也不適用于解釋這個新的場景了。
課外“進補”成為多數中小學生生活的主旋律。李俊鋒攝/光明圖片
標配思維教育競爭2.0階段的解釋
當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希望擁有自己私人定制的一片屏幕去學習的時候,實際上已經走向教育競爭2.0階段了,這個階段需要用另一種理論視角去解釋——標配思維。當教育變成明碼標價的一堂一堂課在各大網絡平臺發售,并以各種折扣優惠甚至套路的方式吸引消費者時,讓社會大眾感覺到教育作為消費品的便利性,甚至恨不得把學習變成一種可穿戴設備或付費即可得的東西。社交媒體進一步加劇了家長們的教育焦慮——每天在朋友圈里面看到別人的孩子那麼優秀,各家都在努力“雞娃”,自己的孩子再不發力就會淪為路人甲了。加上教培機構無孔不入的宣傳和渲染,很容易讓家長們產生一種錯覺:不上輔導班和興趣班就是父母的失責。于是,長期以來積累的崇尚對比競爭的集體意識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產生了一種教育的標配思維: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獲得標配的高質教育,在教育賽場上勝出并獲得標配的成功人生。
標配思維綁架了越來越多家庭的生活。在教育競爭2.0階段,越來越多的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會更加全面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競爭中去。很多孩子是在“兩個學校”(學校+教培機構)甚至“N個學校”中接受教育,在學校教育和各種輔導班中周密計劃并無縫對接已經成為無數城市家庭的教育標配。標配思維誘發了一種中產階級陷阱和教育幻想,一些經濟收入不屬于中產階級的家庭也都希望擁有中產階級的所謂標配消費水準,尤其是教育消費,給孩子報N個輔導班和興趣班正在從一線城市擴散到二、三線城市甚至縣級市……而且多數家長都幻想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因此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忙著去適應各種標配的需要。
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又有很多東西從高配變成標配。比如不少家庭已經滿足不了普通教培機構提供的教育服務,越是著名的教培機構就越會成為這些家庭的教育標配。但“人無我有,人有我特”,很快有些家庭又產生了更高級的需求,轉向收費昂貴的專攻競賽的一對一名師輔導……當其他家庭看到所產生的短時效果后又紛紛效仿,慢慢地這些高配又會變成新的標配。教育的內卷就是在一輪又一輪競爭門檻的提高中產生,并誘導更多的人為滿足其條件和需求而付諸努力。但是,很多人努力之后,發現還是無法跟上水漲船高的市場需求,之前打雞血的努力也不過是“多收了三五斗”,甚至收獲還不如以前,這就是內卷化的根源。盡管從個體而言,每個人的博弈和努力都可以理解,但如果不加控制地持續下去,這種囚徒困境顯然不利于人的發展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教育轉型高質量教育體系如何破局?
由劇場效應和標配意識疊加帶來的教育競爭白熱化和內卷化,警示著我們的教育已經站在亟須轉型的當口。有論者認為學校教育、家長、學生、教師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教培機構綁架,但是,是不是應該把所有的板子都打在教培機構身上?從嚴整治教培機構后教育焦慮和內卷是否就能立竿見影甚至藥到病除?這恐怕還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
從根源上看,現在社會教育焦慮不斷升溫,證明了“五唯”的根深蒂固,尤其“唯分數”“唯升學”在基礎教育階段依然是主流。從嚴整治教培機構固然重要,但如果僅此而已就很容易回到教育競爭1.0階段的治理思維:只提供一個劇場或者一塊屏幕,如果有人在劇場中站起來,就罰其坐下或出去。但這顯然無法有效約束已經進入到教育競爭2.0階段的市場利益沖動和家長博弈選擇,肯定會演變成一輪又一輪的貓抓老鼠游戲。
內卷化的根源在于成功的賽道有限和評價標準的單一,于是賽道上人滿為患并產生結構性危機。有人吶喊:全世界先進的教育都已經換了賽場,我們還在舊的賽道上拼命!這似乎危言聳聽,但又是尖銳的提醒:我們的教育如果還是在封閉性的“唯分數”“唯學歷”的賽道上展開高強度競爭,如果不能創造出更多的賽道,選手參加人數越多、跑得越快,帶來的社會焦慮和內卷強度就會更強,距離真正的教育也可能越遙遠。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談到對“唯分數論”的看法:“教育,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能過于注重分數。分數是一時之得,要從一生的成長目標來看。”而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其實就是對人一生的成長目標的破題,也是對國家未來發展需要培養什麼樣的人之破題。破題之后貴求解,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就是一個求解的過程。求解不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做增量即可,更重要是有“刮骨療傷”的變革和轉型決心:創造出多條賽道,而且每條賽道都有豐富的機會,真正讓學生在其中具有獲得感和成就感。
當然,創造出更多賽道的真正內涵在于讓更多孩子能夠發現自我,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路徑。這些賽道不應依舊是應試的賽道,尤其要防止因此制造出新的“唯分數”和“唯升學”,比如如今體育、美育和勞育正在得到高度重視,但其重視方式不應還是通過考試和分數。
對于德智體美勞中的市場化參與,也應該有差異性治理策略。對于智育,國家應該尤其強調教育公益性原則,建立教培行業的剛性標準,限定教培機構不能涉足的負面清單,違者將科以重罰。而對于體育、美育和勞育,則應該探索如何令學校教育和市場化形成良性循環。比如體育,國外較為成熟的體系也是比較市場化的。起主導作用的是各種各樣的體育俱樂部:不但有專業的競技性體育俱樂部,打造出各種體育明星引領潮流并吸引大量相關從業者;也有層次多元的大眾體育俱樂部,令體育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主流,多數人都有自己的運動習慣并長期保持。因為體育文化的濃厚,中小學自然高度重視體育,一般中小學生下午放學后都在學校進行各種運動,興趣濃厚者還參加專項俱樂部。事實上,這些體育俱樂部還有創造就業機會功能,以及促進社會文化和時代進步的功能,如此市場和學校教育之間就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學生在選擇的時候也基本能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而不是受一種標配思維主導。實際上,求解需要供需兩側都要轉型:市場在規范化的基礎上提供更豐富優質的教育補充,走出劇場后的學生和家長也不應該都是往學科輔導班的方向走,而應該去尋求更多元化更個體化的教育體驗。
(作者:陳先哲,系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27日1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