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區一種特有的成人禮俗。有15歲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舊歷七月初七乞巧節和七月十五中元節或另擇日為孩子備辦三牲果品拜別公婆神,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可以走出園,不再是終日在花園里玩鬧的孩童了。其儀式是將三牲果品合湊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陳置在俗稱“膠掠”上,請出公婆神的神爐,由出花園的孩子跪拜,拜畢,以后就不再拜了。出花園的孩子要穿紅皮屐,吃公雞頭,所有食品都要吃一點。穿紅皮屐和吃公雞頭的習俗。
十二樣花
“出花園”,它類似古代的及笄禮,不過還是有些許不同的。在古代,及笄禮僅限于女孩子,而古代男子則是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成年。
潮汕出花園的過程大體如下:
一、 提前置辦新衣服,必須要有一套紅衣服和一雙紅木屐。
二、 在“出花園”的前一天晚上在家里要穿上新衣和木屐,頭上戴一枝石榴花拜神,所需物品有:三牲:一般是雞、鴨、豬肉,還有紅粿(桃粿、石榴粿、三角樓),十八碗丸等。等拜忘以后你要咬一下雞頭和把雞舌吃掉,然后每一碗丸都要吃一口。
三、 當天早上要早起準備花園宴,花園宴要準備魚、肉丸、春菜、‘厚合’、竹筍、韭菜花、大菜、四碗紅丸、紅雞蛋、‘豬腸腹內’(豬肝、心、腸、胃、肺合成的雜燴湯),每一樣菜都要主角先動筷,而且都要吃上根據部分地區的習俗,在初七當天,“出花園”的孩子起床后,要用放12色花的水洗臉,換上新衣服,吃“豬腸腹內”寓意“換腸換肚”,并和父母去村中各神廟還神、拜神,在家里拜“公婆母”,再吃“12碗頭”,即用大碗裝著的四碗紅丸、一對紅雞蛋,雞(雞頭要向著“出花園”的人,且“出花園”的人要咬雞頭),肉丸(寓意圓圓滿滿),“大菜”(吃后變得魁梧高大),魚(得人扶持),韭菜花(長壽永久),“厚合”(合人惜),竹筍(節節高),“出花園”者吃完后便開始宴請房親。散席后,主人家給房親每人送些禮物。
四、 這一天“主角”一般都得待在家中,安安穩穩地度過。
“出花園”的過程就基本結束了。
出花園
當然,出花園習俗,潮汕各地也略有不同。有些地方只給男孩子出花園,沒女孩子的份;有些地方要先求神問卜,獲知沒有“忌諱”“沖撞”,才能舉行儀式。澄海縣風俗與潮安縣大體相同:要用12樣鮮花泡水給出花園者沐浴;要換新衣,穿紅皮屐,圍新肚兜;當日要躲在房子里。除拜公婆神,還要拜花公花媽。男出花園者,祭品中要有一只公雞,女者用母雞,要請親族吃酒菜。饒平縣用榕樹枝、竹枝、石榴花。桃樹枝、狀元竹、青草各一對合12樣泡水給出花園者沐浴。該縣黃岡鎮十五歲男女,凡經算命先生卜卦而不給出花園者,僅舉行簡單儀式,給孩子穿新衣,另買一只豬肚子煮熟讓孩子躲在門后吃,俗稱“換腸肚”,然后拜別公婆神,將香爐丟棄。揭西、普寧、惠來的出花園者,當天要吃炒豬腸豬肚,并邀請小朋友于地下圍著“膠掠(竹箕)”同時進食,祝賀出花園者“換上成人腸肚”,與童年告別。揭西縣出花園者之家要給親友贈送酵粿、雞鴨,親友回敬布匹。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