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風云變幻,社會處于急劇的動蕩之中。朝中大權由慈禧太后掌握,慈禧這個女人精于算計,但并無遠見。
曾國藩在初次覲見慈禧時,準備了關于國家政治、軍事方面的許多改進意見。但慈禧根本不關心,問他的都是些家常瑣事。曾國藩失望至極,判斷出這個女人只是貪圖權力,并沒有遠大的政治志向。
慈禧
曾國藩的判斷是準確的,慈禧這個人喜怒無常,思想迷信,竟相信義和團刀槍不入的奇談。慈禧以為有義和團相助,便可以打敗洋人,后來竟一天之內,向十一國宣戰。
朝中大臣在她身邊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有一個人卻深得慈禧寵信,甚至將他的官銜破格升至二品,賜蟒袍加身。
他,就是清末權監李蓮英。
李蓮英
李蓮英是廊坊大城縣人,自幼家境貧苦。算命先生說他是鐵掃帚命,將來會克父克母。只有去當和尚或是太監方能破解。
李蓮英父親想了想,當太監混好了還能接濟家里,當和尚就是窮一輩子,便把李蓮英送入宮做了太監。
算命之說沒有什麼可信度,家庭貧困,想求富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李蓮英為人機敏,善于洞察人心,尤其擅長處理一些棘手的突發情況。
最強救場王慈禧太后愛看京劇,一次她看完京劇名角楊小樓的表演后,非常滿意,便要將桌上的糕點賞賜給楊小樓。
楊小樓壯著膽子說:“老佛爺賞賜的東西太貴重,奴才不敢領,希望老佛爺能另賜恩典。”
慈禧當天興致不錯,便說:“你說說看,想要何物。”
楊小樓叩頭說:“老佛爺洪福齊天,能否賜個字給奴才。”
慈禧聽了點頭應允,便差人拿來筆墨紙硯,寫了一個福字。
剛寫完,旁邊的小王爺悄悄的說,太后寫的福字錯了,礻字旁寫成了衤,多了一點。
楊小樓的冷汗當時就下來了。
接吧,拿個錯字回去,怎麼往外擺,別人一定說是假的,閑言碎語多了,再傳到慈禧耳朵里,又有多少人要遭殃。
不接吧,慈禧下不來臺,一怒之下自己人頭不保。
慈禧也發現自己寫錯了字,但不好意思再要回來。
正當楊小樓猶豫著伸出手要接時,李蓮英上前按住楊小樓的手,笑著說到:“楊小樓,老佛爺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點,這萬人之上之福,你可不敢接呀。”
楊小樓聽后心領神會,連忙說到:“老佛爺福多,這萬人之上之福,奴才不敢接受呀。”
慈禧正為下不來臺發愁,聽這麼一說,便笑著說:“好吧,那改天再賜你吧。”
李蓮英用一句話便化解了一場尷尬的窘境,拿現在流行的話說叫情商高。
在這一點上,李蓮英同李鴻章頗為相像。
李鴻章
一般人都怕麻煩,人際關系也就成了現代人的一大難題。然而有這麼一種人,越是處于這種棘手的困境,他越興奮。
平衡多方的關系,化解危局讓他們感覺到非常有意義,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有成就感。
李鴻章作為晚清重要的外交官,與洋人打交道最多。各種情況紛繁復雜,他卻總能游刃有余。這種人就是天生的外交官,撇開功過是非不談,就處理危局這一點,李鴻章還是很有辦法的。
李蓮英也是如此,越是危局,他越興奮,腦子轉的越快。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天賦。
交際達人大臣里面有個人和李蓮英私交甚好,就是后來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
袁世凱
袁世凱這個人能夠發跡,轉折點就在于小站督練新軍。而他之所以能得到這個機會,就是因為李蓮英給慈禧太后做了很多思想工作。
李蓮英母親死后,袁世凱派三十匹對子馬護送,出殯期間又全程站崗放哨。由此可以看出袁世凱與李蓮英關系非同一般。在筆者看來,兩個人感情會這麼好,實為各取所需。
袁世凱立足未穩時需要慈禧這個大靠山,而要想了解慈禧的心思,李蓮英就是最好的人選。
李蓮英自然也有他的如意算盤,大太監安德海之所以被人殺死,就是因為飛揚跋扈,與朝廷大臣不和,最后連慈禧都保不了他。
李蓮英一面在朝中安插自己的親信,另一方面便是在朝中大臣中尋找保護傘。
袁世凱手握兵權,為人機敏,正是合適的人選。
袁世凱
二人配合默契。光緒三十年,日俄雙方交戰,慈禧心情沉重,便找來袁世凱問話。
袁世凱心里很忐忑,就找到了李蓮英。想探探慈禧的虛實,怕說錯話得罪了慈禧。
李蓮英哈哈一笑說道:“這個好辦,你看老佛爺的臉色,若是她愛聽的你就多說,不愛聽的你就少說。”
袁世凱一聽犯了難,覲見老佛爺時也不能盯著老佛爺的臉看啊,怎麼知道她高興不高興。
李蓮英說:“你到時候注意看我的腳,如果我兩腳靠攏,你就不要說了,那就是太后不喜歡聽。如果雙腳分開,就是太后喜歡聽,你盡可以多說。”
袁世凱回答慈禧問題時,就一直盯著李蓮英的雙腳,見機行事,果然平平安安。
事后袁世凱也給了李蓮英20萬兩白銀以示感謝。
李蓮英對袁世凱的扶植在日后也確實救了他一命。慈禧死后,李蓮英失去了依靠。小德張受到裕隆皇后寵信,一時風光無限。為了討好裕隆皇后,小德張說李蓮英還藏有白銀300萬兩,應該嚴查。
小德張
李蓮英得知后惶恐不已,派人給江朝宗送去大量金銀珠寶,希望他能救自己。
江朝宗收了銀子就找來小德張,讓他轉告裕隆皇后,李蓮英和袁世凱私交甚好,不能趕盡殺絕。
裕隆皇后忌憚手握重兵的袁世凱,便只能放李蓮英一馬。
作為慈禧太后最寵信的太監,李蓮英廣泛培植自己的勢力,宮中太監大都是他的眼線。
宮外勢力也很雄厚,榮祿,張之洞,江朝宗,李鴻章都與他有密切來往,李蓮英成了清朝政治的重要人物。
與慈禧的羈絆李蓮英能夠在朝中成為眾星捧月般的核心人物,關鍵還在于他與慈禧的關系。
李蓮英與慈禧之間雖是主仆,但更像是一對老朋友。慈禧垂簾聽政,整日陷于政治漩渦之中,也會有筋疲力盡之時。
而李蓮英善解人意,不時的給慈禧講幾個笑話,逗得慈禧開心。時間久了,慈禧和李蓮英的感情也就非同一般了。
在八國聯軍入侵,慈禧西逃之時,路上下起了大雨。正趕上走山路,拉著慈禧轎子的馬匹受驚,眼看著就要沖下懸崖。李蓮英不顧自身安危,攔住了馬匹,還問慈禧有沒有受傷。
人心都是肉長的,慈禧自然很感激李蓮英。清朝太監官位最高是四品,而慈禧不惜違反祖制,升李蓮英為二品大員。
歷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太監,他們往往大權在握,一手遮天。皇帝們為何如此偏愛宦官呢。筆者認為最關鍵的是信任問題。
統治者深居淺出,對朝中大臣并無好感,認為大臣只是統治者的工具罷了。而在身旁伺候幾十年的老奴,馴服聽話,善解人意,對自己關懷備至,這種感情是幾十年朝夕相處積累下來的。
慈禧與李蓮英
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劉興橋說,慈禧太后時常主動來找李蓮英,說:“蓮英,咱們遛彎去呀。”二人形影不離,還時常促膝長談到深夜。
李蓮英本無心干涉朝政,時間長了也不免被人利用。很多人間接的通過李蓮英影響慈禧的決策。
所以有不少人彈劾李蓮英,說他干涉朝政,結黨營私。但正如那句話說的,你說的都對,但我不聽。慈禧不但不怪罪李蓮英,反而將告密者扔進牢房。
謹言慎行宮中溜須拍馬的人很多,為什麼李蓮英能脫穎而出,除了善于討好,還有就是認清自己的身份,從不越界。
慈禧派李蓮英隨醇親王去閱兵,李蓮英時刻記得自己的身份,每天穿著樸實,拿著一個煙袋,隨時準備給醇親王裝煙、遞煙。回到住處則閉門不出,謝絕一切來訪。
醇親王奕譞
醇親王回京之后,監察御史朱一新向光緒帝上奏,說李蓮英在閱兵時,妄自尊大,結交地方官員,收受賄賂。
由于李蓮英的小心謹慎,朱一新并沒有任何事實證據。慈禧調查后,將朱一新做降級處理。
和魏忠賢,劉瑾等人不同,李蓮英十分注意維護自己形象,從來不在明面上干涉朝政。
慈禧賜給他一件蟒袍,他不穿反而仿制了一件穿上。慈禧聽聞后問他為什麼不穿自己賞賜的那件。
蟒袍
李蓮英答到:“老佛爺賞賜的蟒袍如此貴重,奴才不敢穿,在家里設了個佛堂把它供了起來。”
慈禧聽后很高興,對李蓮英的好感又增加了幾分。
李蓮英憑借自己的機敏,深受慈禧的恩寵。但正所謂,花未全開月未圓,人生最好是小滿。
李蓮英在得寵之后并沒有過分張揚,做人低調,尤其注意與朝中大臣保持良好的關系。有的大臣得罪了慈禧,他還會從中說好話,代為遮掩。
事上以敬,事下以寬李蓮英做事有個原則,那就是事上以敬,事下以寬。
事上以敬,李蓮英對主子忠心耿耿,言聽計從,凡事都處理的恰到好處,不出紕漏。這不是只會溜須拍馬就可以的,還需要過硬的職業素質。
作為總管太監,李蓮英對宮中禮儀了如指掌,宮中大小活動他都能安排的妥妥當當。
慈禧過生日,他安排的井井有條,讓慈禧掙足了面子。
事下以寬,李蓮英對手下的太監宮女都很關照。有人做錯事得罪了慈禧,他還會幫著說好話。所以李蓮英在宮中的人緣很好。
李蓮英的人生信條和嚴于律已,寬以待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小結李蓮英一生順風順水,憑借自己的高情商,還有搭上了慈禧這艘快艇,一度觸及大清權力頂峰,號稱九千歲。
死后卻因為和慈禧關系太過密切,背上了千古罵名。但李蓮英并不像魏忠賢那樣胡作非為,惑亂朝綱,只不過是個貪財的忠心奴仆罷了。
魏忠賢
若換作別的朝代,或許他也不至于遺臭萬年了。
從本質上來說,李蓮英只是清末混亂年代的政治犧牲品罷了。只不過無心插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晚清的政治格局。即使沒有李蓮英,也會有其他人替代他的角色。
歷史就是偶然中蘊含著必然,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事,各位看官也可談談你們的看法。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8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