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分為經和傳兩部分,所謂的經,就是商末周初的時候王室占筮官進行占筮的記錄,早年來說沒有戰國到兩漢時期關于宇宙論的解釋,早年的《易經》只有占筮記錄。
如濟掛的九三爻辭,”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記錄的就是高宗,這是說的帝乙、武乙或者文丁。說高宗當年討伐鬼方,鬼方是我國西北的一個少數民族,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個事情。顯然爻辭最初沒有自然學解釋的意義,是一個占筮的記錄。
隨著文明的進程,信息量的增加,到了戰國和兩漢時代,人們需要它解釋更為宏大的自然現象,于是就出現了《易經》中的傳,也就是哲學的部分,這部分由七篇文章組成。
分別為:《象傳》、《彖傳》、《系辭傳》、《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由于前三傳分為上下兩篇,所以總稱為“十翼”,鳥的翅膀的意思。
有人認為《十翼》是孔子的手筆,但現代研究者認為大多是兩漢時期人們的手筆。
《易經》被傳說的非常神秘,但當年做《易經》的人不這樣看。
如《系辭 下》有這樣的表述:“《易》之興,其于中古呼?“就是說,《易經》興起在中古時代,在兩漢,在戰國來說,中古時代就相當于我們今天所說的遠古時代。
又說,“作《易》者,其有憂患呼?”就是說作《易經》的人是面臨了困惑和麻煩,才會在這里尋找答案。這一點都不神秘,是為了尋求解決之道。
《易經》要解決的是變易的問題,所以《易經》中會出現一系列跟討論變化相關的詞匯和卦象。
如,第四叫往來,比如鼎卦和大壯卦,它實際上是把最下面的一爻和另一個卦最上面的一爻發生倒置,叫往來。
它用這些卦象的變化,具象類比自然變化,顯然是一個非常粗糙的思想模型。
今天我們解釋的變化,比如物理變化、化學變化都不能用幾個抽象符號就能作為其通解,要具體分析,找到具體的動因,經過非常復雜的運算,才能得出結論。
如用牛頓力學來解釋一輛車在撞到墻面所產生的撞擊力,就是通過復雜的數學公式計算得到了。又如天體的運行軌跡等等,也是通過復雜的數學計算而來。
《易》之所以變為了《易經》,跟孔子研讀過并且整理過有關,相傳孔子當年對《易》研究的很深,曾經為商瞿算過一卦。
商瞿結婚多年無子,孔子給他算卦,說他晚年多嗣,果然三十八歲以后連得三子。有書記載“商瞿連得五子”,證明孔子算卦很準。商瞿后來把他的這個應用的部分下傳,就形成了漢代有名的京焦易,也就是焦贛傳給京房,也就是漢代著名的“京房十六卦變”。
根據各種史料,我們只能說孔子可能研究過《易》,基本上可以比較肯定的說《易》的篆文和實義不是孔子的手筆或至少不全是孔子的手筆。
我們再看看“算卦“,這個在今天就想到了算命,古人是做什麼的呢?遠古時期人類三大問題在于,第一,生殖問題,第二,死亡問題,第三,時空問題,就是空間和時間的問題。
實際上,人類的一切問題都可以歸結為時間和空間的問題,因為我們生活的時空是不斷變化的,永遠纏繞著我們。而時空本身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在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中,認為時空只不過是我們的一個在經驗以先就被規定的思維平臺和感知平臺。由于有了這個被規定的經驗以先而存在的感知平臺,一切感知才得以建構,從時空開始追問。
我們看看“卦”這個字,左邊是圭,右邊是卜,有說法是圭為璞玉,這是理解錯了。兩個土壘起來,指的是測日影器,古代所壘的那個臺,叫做圭。現在我們有個詞叫做圭臬,為標準的意思,就是尺度的意思,“以什麼為圭臬”就是由此而來。中古時代,中國人制造了一種計時器叫日晷,發音還是這個“圭”字,可見“卦”字就是左半邊實際上是一個測日的土臺。而這個“卜”就是測日影的刻有測度的那個標桿。所以“卦”就是在算時間空間的意思。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