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因果,善惡終有報。“口”是心的窗,說出的話句句傷人,不留余地,必是心狠刻薄之人。
舌為利害之本,口為福禍之門。守得住嘴的人,才能修好自己的命。
不會說話的人總是給別人帶來負能量,甚至經常做損人不利己的事,讓人對他敬而遠之。
會說話的人為人處事很體貼,即使不能面面俱到,言語上也會給人帶來一種溫暖,一種莫名的親切。
馮驥才在《俗世奇人》中的一個故事“好嘴楊巴”,講的是天津有個賣茶湯的手藝人叫楊巴,有一次再給李鴻章現查之后,李鴻章卻眉頭一皺,掀翻了湯碗。
眾人不知何故,楊巴也惴惴不安,后來他發現茶湯上有芝麻碎末,一定是中堂大人沒喝過茶湯,覺得這茶湯里有不干凈的東西。
但是他沒有貿然解釋,故事中這樣描寫他的心理活動:倘若說這是芝麻,不是臟東西,不等于罵中堂大人孤陋寡聞,沒見識嗎?倘若不去解釋,等于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說不定會挨板子。
而當下,自己必須趕緊開口,不能讓中堂大人開口說自己掀茶碗因為這臟東西,否則,大人一言九鼎,不可改口。
只見楊巴腦袋撞地,連連磕頭,一邊賠罪道:“小人不知中堂,大人不愿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請大人饒恕小的這一次。”
李鴻章也不是頭腦愚笨之人,馬上領悟了對方的意思:這是想讓自己明白,這是芝麻不是臟東西,同時又給足了自己面子。當下欣喜,說不知者無罪,還賞了銀子百兩。
如果這個楊巴“不會說話”,別說得賞銀百兩,恐怕要屁股開花。很多時候我們看穿不說穿,關鍵時候能保命。
有些人說話不但不講求藝術,還反其道而行之,管不住自己的嘴,這樣的人即使有好命,也都會敗在這一張嘴上。
這樣的人通常有以下三個特點:
反駁別人,戳別人軟肋言語有尺度,三思而后言。
口不擇言的人,難以守不住自己的福氣。很多的時候,我們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帶給人的影響卻是無可估量的。
有一些人常常以反駁別人來提升自己,以為自己在一場爭辯或是對話中贏得的勝利,在語言上占了便宜,便洋洋自得。
甚至為了贏得語言上的上風,不惜以戳別人的軟肋為代價。這是一種最愚蠢,得不償失的行為。
懟天懟地懟別人,一味抓住別人的痛處來說,你的心里是舒坦了,可是卻傷害了別人,這樣的人怎能積下福報。
說話之前一定要過過腦子,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講,要心中有數。哪怕是很多時候說者無心,但卻不能要求聽者無意。
當我們學會了好好說話,才能更優雅的、更從容地與別人相處,周圍的禍事也會越來越少。
話多且狠,得理不饒人語言既能為我們帶來好事,也能招惹是非,我們這一生所要學的便是如何好好說話,多結善緣。
正如佛法上所講: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個人如果不能管理好自己的脾氣,管控好自己的嘴,禍事就會找上門來。
我們不要為自己的情緒所操控,口不擇言,人生皆苦誰也沒有比誰活得容易,但好好說話,踏實做事是一個成年人應有的素養。
得理不饒人,表面上看是讓別人無地自容,但實質上也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和缺點,而最后的結果就是與人交惡。
聽過這樣一句話,這世間最可怕的蟲不是死亡,而是那殺人于無形的言語,它是隱形的匕首,無味的毒藥。
真正成熟的人說話做事都有分寸,無論你處于什麼位置,都不能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時常抱怨,不分場合沒分寸俗話講,禍從口出。很多人的命運不濟,往往是壞在了嘴上。
一個喜歡抱怨的人,他的惡言惡語會把好運氣趕走,最后落得一場空。一個人說怎樣的話,就會有怎樣的命運,這是一種習慣的養成。
我們的生活是沒有一帆風順的,有的人選擇了努力改變,有的人卻選擇了抱怨連連。
他們抱怨命運的不公,抱怨自己胸懷大志卻難有所成,怨天怨地怨父母,把最多的精力用來發泄,抱怨。
當這種負能量越積越多的時候,也就是失去了翻身機會,更加落魄的時候。
樂觀是一種心態,更多的是讓我們的心充滿陽光,激起我們的斗志。如祥林嫂一般的人,即使我們知道她的苦和不幸,但是誰也不愿意去常接觸。
不分地點場合的抱怨、發泄、埋怨、傳遞負能量,最后消耗的只能是自己的福氣。
想守“口福”,請慎言。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語言暴力是一個很可怕的東西,當我們瞄準對方的軟肋,一刀下去,直中要害的時候,也就把自己的福報全部折損了。
看一個人將來所要經歷的是好運還是厄運,只要我們聽聽他怎樣講話就全明白了。當你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對得起天地良心,也就守住了自己這一生的福氣和運氣。
守“口福”是為自己積福氣,誰也無法預料今后的事情,為自己留一條路,謹言慎行是最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網絡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很值得我們去修煉:
我們用十個月去學會如何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
-END-
世界那麼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筆有溫度、為情發聲,一個熱愛文字的不典型寫作者,邀請你共同感知生活】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