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言”部的兩個漢字:“諗、課”,現代漢語里,這兩個字簡化為“諗、課”,其中,“課”是現代漢語常用漢字(收入在《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課的重點漢字是“課”。兩個字的詳情如下:
1、諗(諗)。讀shě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諗,深諫也。從言,念聲。《春秋傳》曰:‘辛伯諗周桓公’。”形聲字。本義是深刻規諫;勸告。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深諫者,言人所不能言也。”這里的《春秋傳》指的是《左傳·閔公二年》:“昔辛伯諗周桓公”即昔日辛伯深刻勸諫周桓公。《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八》:“見余過,故父子相諗而挽留余飯焉。”挽留勸告留下吃飯。
(勸諫)
也指告訴。《宋史·岳飛傳》:“世忠以書來諗,飛復曰:均為國家,何分彼此?’”
本義之外,諗還有其他用法,比如:
(1)思念。《爾雅·釋言》:“諗,念也。”郭璞注:“相思念。”《詩·小雅·四牡》:“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毛傳》:“諗,念也。”難道不想回家鄉?所以作了這支歌,用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
(2)知悉。魯迅《書信·致李秉中(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九日)》:“頃復由北平寄來一函,乃諗藐躬失蹤之謠,致勞遠念,甚感甚歉。”
(魯迅手跡)
(3)詳盡。明代張居正《乞鑒別忠邪以定國是疏》:“一切時事俱未睱諗聞。”
(4)通“淰(shǎn)”。躲閃,魚驚駭貌。《孔子家語·禮運》:“故龍以為畜,而魚鮪不諗。”按《禮記·禮運》作“淰”。鄭玄注:“淰之念閃也。”孔穎達疏:“淰,水中驚走也。”以龍作為家畜,魚類就不再躲在水底。
諗的小篆寫法如圖:
(諗的小篆寫法)
2、課。讀kè。《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課,試也。從言,果聲。”形聲字。本義是考試;考核。《管子·七法》:“成器不課不用,不試不藏。”制成的武器,不經檢查不使用,不試驗合格不入庫。這跟現代漢語我們常用的課的意義不一樣。
本義之外,課還有很多用法,比如:
(1)督促。《后漢書·方術傳上·任文公》:“課家人負物百斤,環舍趨走。”督促家人背上百斤東西,繞著房屋跑步。
(2)計算。《九章算術》卷一:“課分。”李淳風等注:“分各異名,理不齊一,按其相多之數,故曰課分也。”
(3)按照規定的程式評議考核。《玉篇·言部》:“課,議也。”《續漢書·百官志五》:“秋冬集課,上集于所屬郡國。”劉昭注:“丞尉以下,歲詣郡課校其功。”考核官員的程式叫課。舊時任用官吏的甄審詮試也叫課。《廣雅·釋言》:“課,第也。”《金史·選舉志一》:“凡學生會課,三日作策論一道,又三日作賦及詩各一篇。”
(舊時課考官員)
(4)按規定的內容和分量講授和學習。比如上課;化學課;書法課。白居易《與元九書》:“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息矣。”這是現代漢語最常用的課的意義。
(上課)
(5)賦稅。《廣韻·過韻》:“課,稅也。”《隋書·食貨志》:“其課,丁男調布絹各二丈。”這是作名詞用。也指征收賦稅;差派勞役。《宋書·徐豁傳》:“年滿十六,便課米六十斛;十五以下至十三,皆課米三十斛。”這是作動詞用。
(6)占卜的一種。如:卜課;起課。算命也有叫“起課”的。《紅樓夢》一百零二回:“讓我起出一課來看就是了。”
(算命也有叫“起課”)
(7)舊時機關中按工作性質分設的辦事單位,類似今天的“科”。比如:秘書課;會計課。“課”這種稱呼現在在日本仍然通行,但這種稱呼其實來源于中國。
(8)同“騍”,課馬就是騍馬,母馬。
課的小篆寫法如圖:
(課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414,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