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為何陽九陰六?
陽九陰六,陽爻在《易》中以九稱之,而陰爻則是用六稱之,為什麼不是陽三陰四或是陽五陰六?顯然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更不是隨意給安上的,可是對于如此重要的問題,史上提及的也極少,貌似就該是這樣的,更貌似叫什麼無所謂。
但史來研《易》之人顯然有極個別的人例外,總有個別人和我們一樣愿意真正去研究,歷史把邵子賜給了我們,正是因為他的研究,我們真正明白了陽九陰六如何而來。研《易》不讀邵子書,恐難得真知。
邵子在《觀物外篇》開篇"《河圖》天地全數里的開篇兩段,直接就講了陽九陰六,同時這兩段話是對最古老而復雜的太衍筮法的入門基礎。如果沒有邵子,也許我們永遠也解不開這陽九陰六的謎。
先講天地四象,此為先天八卦的最早取象。太陽為日,太陰為月,少陽為星,少陰為辰,日月星辰交錯是天的全部本體。太柔為水,太剛為火,少柔為土,少剛為石。水火土石交錯是地的全部本體。
邵雍《觀物外篇》:天數五,地數五,合而為十數之全也。天以一而變四,地以一而變四。四者有體也,而其一者無體也。是謂有無之極也。天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地之體數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是故無體之以況自然也;不用之一,以況道也。用之者三,以況天地人也爻的根本意思與正是:天數五,地數五,合而為十數之全也。
天數五是這樣計算出來的,太極至兩儀之功即天地成功后,兩儀之一的一得壹為天,天相當于舞臺,天生天四象即以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分為日、月、星、辰。天相當于舞臺,日、月、星、辰相當于演員。這就是天數五已經是天變化的極致。
地數五是這樣計算出來的,太極至兩儀之功即
天地成功后,另一個兩儀一得貳為地,地相當于舞臺,天生天四象即以太柔、少柔、太剛少剛分為水、火、木、石。地相當于舞臺,水、火、木、石相當于演員。這就是地數五,已經是地變化的極致。
天地四象皆有體,這個體就是天和地。天和地相
當于舞臺,提供表演場所,故其功用為大,因此以用為大以體為末,故言其無體。無體有體都是相對而言的,有了天四象與地四象后,天和地就是一個背景的作用,這是兩儀再發展成天地四象后二者比較的結果。在這樣的狀態下,舞臺無極限,八象有極限。
接下來就在天四象與地四象里比較,天四象辰之最弱,故不用,只用計時。地四象,石之至剛故不生,故不用,此是地法天而行,你天有四體有一體不用,我地也是四體也有一體不用。體四而用三,就是對應卦爻之天地人三才的實際情況。邵雍《觀物外篇》:《易》有真數,三而已。叁天者
而九。兩地者,倍三而六。參天兩地而倚數,非天地之正數也。倚者,擬也擬天地正數而生也。
計算一下,一得壹為第一步,一得貳為第二步,兩儀之體經動靜之用而成其功者即為天地,此是第三步。因此天三步而成,地兩步而成,天比地多了一步。至此天地有了陰陽對應。
因此三步成天故陽數三,此是叁天也。兩步成陰,故陰數二,此是兩地也。乾象天,是由三個陽構成,因此三乘三而得九。坤象地,是由三個陰爻構成,因此二乘三而得六。
叁天兩地是倚數,并不是天地真正的數,真正的數是我們前面說過的天數五地數五。倚就是擬的意思,是比擬出來的天地正數,是為了說明一些問題時更容易讓人理解,這就是比擬嘛。
陰比陽少了一個過程,因此按過程數計算,陰二加一就是陽三,這樣直觀一些,就是把陰加的那一步填在陰中間段的部分里,就表過出了陽是三步而成。
天地分別有四象合稱為天地八象,而天之四象用的為三象即為日、月、星;地之四象有用的也是三象為水、火、土。陽為三步而成所以數三,陰而兩步而成所以數二,則日月星三陽共為天之用故數九,水火土三陰共為地之用所以數六。這里的陽九而陰六是指的為方便比較天和地而出的數,不是天地本體真正之數。
陽九陰六來的如此復雜,感謝偉大的邵子啊。爻當真意義深刻,天地間所有變化,而陽九與陰六則代表了陽與陰發展而來的步驟并成為了擬天地而出的形象說法,博大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7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