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易經的天道是什麼意思

解夢佬

——讀《感知論》 淺述“天人合一”與“天人一體”

感知酬德

隨王建平《感知論》“還原到本來”的邏輯思辨,我們從已知的中國古代史的原始材料出發,應該從中國夏朝考察中國文明史。但夏朝三皇只有伏羲氏、神農、女媧的口頭文學故事,而這些古代神話故事大多還沒有神話專著。神話故事材料保存較多的是《山海經》、《楚辭》和《淮南子》。老百姓耳聞能詳的故事有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

讀者在只有口頭文學傳承的三皇面前深思,叩問開天的盤古補天的女媧畫卦的伏羲,能不能從口頭文學去溯源中國古人智慧的源泉:龍的傳人——中國人的“天人”思想哪里來?

易經的天道是什麼意思

最近,讀過曲埠師范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郭沂的一篇文章《從西周德論系統看殷周之變》。文中:“何謂‘天’?馮友蘭提出,天有五義,即物質天,主宰之天,命運之天、自然之天和義理之天。”作者在自己考證殷周之變的結論基礎上,提出了自己“傾向于稱之為‘本體之天’,以與表達宇宙之母的‘本根之天’相對應,”的觀點。

從文中獲悉,馮友蘭提出,天有五義,即物質之天,主宰之天,命運之天,自然之天和義理之天。作者則傾向于稱為“本體天”。

這就引起了讀者的興趣。一并列舉了諸子各家關于“天”的論述如下:

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德經·第八十一章》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為政》

莊子:“不離于宗,謂之天人。不離于精,謂之神人。不離于真,謂之至人。”《莊子·天下》

孟子:“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孟子·告子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荀子:“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謂天官,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天論》

墨子:“夫天不可為林谷幽門無人,明必見之。”《天志·上》

孫子:《孫子兵法》的“天時”。

那“天人合一”是誰提出來的呢?網上有篇文章說是:莊子。現摘如下: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是由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莊子所提出的,而《易經》更是將天、地、人并立起來,并把:人放在中心地位。

讀《莊子》,這古人挺有意思的。如《天下》:

“不離于宗,謂之天人。不離于精,謂之神人。不離于真,謂之至人。以天下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于變化,謂之圣人。”

“天下大亂,賢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齊萬物以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辯之。’”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今吾喪我,汝知乎。”《逍遙游》

(讀者:是漢字的智慧,也是古人“象形”的哲思。)

玩味“今吾喪我,汝知乎”。知這境界也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可說,不好說罷了。

蕭無陂在他導讀、注釋的《莊子》中論述道:“莊子的天人合一有兩個不同的層次,第一是認識論意義上的天人合一。”“第二是存在論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與人共同處在一個整體的世界中,‘天’與‘人’是根源性的一體,無法分開,故莊子說:‘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與天為徒,其不一與人為徒,天與人不相勝也,是之謂真人。’”

蕭無陂評價莊子說:“任何人都無法徹底擺脫作為生命體的人而存在,因此這兩種解決方式交錯地呈現在《莊子》中。”

事情在莊子這里還沒有結束。莊子的這些觀點被漢代著名大儒董仲舒發展成“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

董仲舒,西漢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提出了天人感應,賦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天人感應思想的文字記載見于《尚書·洪畈》。

易經的天道是什麼意思

讀者曾沿熊十力的“直覺思維法”,從熊十力的《體用論》上溯到王明陽的心學,到唐李商隱的“感知懷念”和袁郊的“感知酬德”。今沿王建平的“還原到本來”思維邏輯,從中國遠古時代走到中國漢朝,感到有一條“天人”的哲思之道。天人學的起源、發展如能與王建平當今“天人一體”研究打通,著實要站在中國傳統文化起源點上。

上面列舉了古代各位圣賢關于“天人合一”論述的觀點,讀者以為荀子的“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能也,夫是之謂天官,心局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的這段論述,最為接近王建平的感知論中的感知體。可惜,荀子沒有沿耳、目、鼻、口、形、心思考下去,走到感知體,并發展其理論。

“天人合一”與“天人一體”,看似“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實則有別。

王建平回答蕭無陂對莊子的評價“任何人都無法徹底擺脫作為生命體的人而存在。”

答:“人本身就是感知體,是從生命體回到感知體,不是變成感知體,生命體就是感知體,只是釋義不同,存在的原理和立場就不同,顯示著人的兩種形態。”——《感知新文明》381頁

王建平回答:“天人一體。”

答:“感知時代來臨的本質標志就是:人的存在利益和存在本身的目的完全吻合,這是感知時代必然到來的正義性保證。人類代表存在者的利益,而存在實踐著人類的利益,這才是永恒的契合,人與存在合為一體,這就是感知存在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感知新文明》380頁

王建平回答:“《易經》更是將天地人并立起來,并把人放在中心地位。”

答:“需要具體回答:人由所在世界組成,人由一切事物組成,人由存在對象組成,人由感知信息綜合組成。肉體是人的居所,是人感知對象的一小部分,人的感知信息綜合成人的全部意識,意識的呈現就是現象世界。人本身是無形無象的,身體只是暫時的物質顯像,人的意識完全可以不借助身體而存在(靈魂),人也不會認可身體就是真的自己(叫臭皮囊)。所以,人的組成是意識,意識就是感知到的一切。”——《感知新文明》44頁

人就是生命和物質在作感知運動。《感知新文明》211頁

讀者問:什麼是感知。

王建平答:“感知就是元,元就是感知。”

(讀者:一步到位,超越語言、概念、邏輯。)

王建平回答:“什麼是天。”

答:“天擇我們,天由誰擇?”“既然我們不知道‘天’是什麼,我們就更不知道‘天’需要什麼,怎麼肯定競爭的勝者是‘天’選擇的?怎麼斷定這種競爭是‘天’需要的?……”——《感知新文明》80頁

“天人合一”及“天人一體”的比較,大致如此。“天人合一”,正解。“天人一體”,證解,證正解。

易經的天道是什麼意思

1.讀者還是贊成《從西周德論系統看殷周之變》一文中對古人的評價:“在筆者看來,整部先秦觀念史,是一支由神道觀、天道觀和人道觀共同演奏的交響樂,而西周思想觀念的變化則是其中的一個樂章,因而當我們完整地欣賞了整支曲子之后,方可更準確地把握這個樂章的地位和性質。”特別是作者:“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中國的軸心時代始于殷周之際,迄于周秦之際,春秋戰國只是一個新的高潮而已。這意味著人類軸心時代早在公元之前11世紀就已經推開了序幕,并非始于公元前800年”的結論,“擺脫西方中心的窠臼,站在中華文明自身主場上,運用適當的研究方法,進行重新審視”的態度,也給讀者文化自信的力量。這一點與王建平論中國智慧有相同之處。

2. 讀者以為,王建平的“天人一體”論既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血脈傳承,又依中華文化傳統的創新精神,創立了《感知論》,實則是中國智慧的“一次蛻變與羽化”,是作者“還原到本來”邏輯思辨的成果,也是聚中國智慧“打開人類新紀元的鑰匙。”

3. 讀者在這里刻意避開佛教東來,以為討論中國哲思智慧源頭更為在理。但并不代表本人否認佛教中國本土化的積極成果。讀者不贊同用西方哲學標準評判中國古人哲思智慧。

4. 《感知論》的創立,有利于當下人們讓“心”放飛“感知”,從生命體回到感知體,以更好地凈化心靈,減少社會的佛系、佛媛的假佛現象。抵制西方文化的惡意入侵。增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更大膽地增強迎接西方的話語權、科技打壓,經貿圍剿等等方面斗而不破的底氣。

5. 中國實用哲學的提法不會是胡適、杜威帶來的吧?從中國天人學說的發展來看,先賢智者一直講的是修心、修道,修德。北宋大家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是一證。

6. 讀《感知論》,用感知的心境,(特別注意古人的語義,語境)再去體知中國古代哲人的哲思,與之一脈相承的中國哲學智慧乃:天人,天道、天德也。

孤陋寡聞之見。請斧正。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7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