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很多重要的節點,“成人”無疑是最重要之一,為此我們準備特定的“成人禮”儀式慶祝見證,在廣東潮汕,則有“出花園”的習俗。
潮汕有句俗語“十五成丁,十六成人”,由此可見,潮人“出花園”的成人禮不是在十八歲,而是十五歲(虛歲)。
“出花園”,顧名思義,則小孩長至15歲時,從此告別童年美好時代,離開“伊甸園”,意味成人長大。
關于潮汕“出花園”的民俗的來源,主要有兩個說法:
一、與舊時潮汕地區大戶人家的子弟有關
舊時潮汕大戶人家,家中建有花園供孩子玩耍,當小孩長至15歲時,那麼將“走出”
花園,外出求學、經商等等,與此同時,長輩們為小孩舉辦隆重儀式,寓意成人長大,并寄予出人頭地等美好愿望,之后,逐漸被潮汕普通人家效仿,遂成民俗。
二、與公婆神有關
公婆神是潮汕地區普遍供奉的神明,公婆神主管人間嬰幼兒的生命和健康,是潮人小孩的保護神,當15歲將告成人時,父母辦豐盛的禮物向公婆神隆重拜祭,以謝保佑之恩。
潮汕“出花園”的民俗,各地略有差異,但大致相同。
潮人小孩十五歲“出花園”,不分男女,也無特定日期,但必須遵循兩點:
1、由算命先生決定
算命先生根據父母提供的小孩的時辰八字,掐算“出花園”的黃道吉日,當天穿著等,確定之后,家長則可準備。
其次,先生認為無需出花園的小孩,那麼儀式可免。比如“少年老成”者,這類小孩性格安分守己,成熟穩重,符合成年人的特點。
2、“信教徒”不出花園。
出花園的儀式十分講究,這一天,當事人要“泡澡”,洗澡水含12種鮮花,寓意告別花園。然后穿上紅木屐與系有桂圓和“順治銅錢”的紅肚兜,俗稱換肚腸,預示脫胎換骨,開始新的人生。
潮汕“出花園”的民俗,還有重要的“祭拜”儀式。若男孩“出花園”,祭品為公雞或鴨子,象征朝氣蓬勃,女孩則母雞,祈求多子多福。
跪拜公婆神之后,父母請出置放在睡床下的公婆爐,然后小孩食用甜菜湯圓和象征長壽的面條等。
拜祭儀式之后是“以雞宴客”,“出花園”的宴席有固定的菜式,則一只公雞與其他11道菜共12道菜品。至于端坐首席位,毫無疑問是“出花園”者,象征成為家中棟梁,肩負為家的責任感。而12道菜品必須由“出花園”者首先品嘗,其他人才得以起筷。
當中“吃”仍然有講究,比如咬雞頭,寓意獨占鰲頭,再者吃豬腸、豬肚,意為“換腸肚”,小孩腸肚成了大人腸肚,也有了大人的大肚量,開始新的人生旅程,包容生活所遇的酸甜苦辣……
很喜歡《小王子》的一句話,說:“生活需要儀式感。”
人生之事重要如“成人”,如何少不了“儀式感”。“儀式感”猶如哲學所講的內在精神,一個人一旦缺乏內在精神,則沒有任何進步的可能。
潮汕人在“出花園”的這一天,進行穿紅木屐、吃豬腸豬肚等等儀式,看似“毫無意義”,恰好相反——給予我們前行的動力,為不可預知的未來寄托希望。
這是廣東潮汕“出花園”的意義,乃至中國其他所有民俗的意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6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