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一生:真正的努力,沒有時間感動自己,你只需要用心堅持,永不放棄。厭倦一成不變的生活,總覺得自己可以活得跟現在不一樣,可卻從沒為改變做出任何努力。很多時候,所謂好運并不是你站在那里兩手一攤就從天而降,你越努力,它就越容易找到你。
關于格局,知乎有位網友解讀得很妙:
格局較低者,只在乎自我,堅持“我要贏,但我要身邊的人都輸”;
格局中上者,會顧及他人,信奉“我要贏,但我要身邊的人一起贏”;
格局最高者,早已超然物外,“我根本不在乎自己贏不贏”,但因眼界和實力均已到位,雖無所謂輸贏,卻也絕不會輸。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那又是什麼決定著一個人的格局呢?
01
能承受多大的委屈。
“我想辭職,這工作我干不下去了!”
昨天接到堂妹的電話,她哭著抱怨。
原來,昨天上午主管讓她交給經理簽字的文件,下午主管來要的時候,經理還沒有簽。于是覺得是堂妹辦事不力,批評了她。
但是一上午,她并沒有看見經理。
堂妹越說越覺得委屈,眼淚嘩嘩地掉。
被嬌慣長大的堂妹大概還沒透徹地理解過這句話:做人,總是要受委屈的。
于是我給她講了個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相當強盛,因為“鐵血宰相”俾斯麥和國王威廉一世這對搭檔配合默契,同心協力。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國王威廉一世經常在處理完政務后,氣得滿臉通紅地回到后宮。
這時候,皇后就會問他“你又是受了俾斯麥那個老頭的氣了?”
國王沒好氣地應了:“除了他,還有誰能讓我生氣呢?”
皇后不解了,“那你為什麼老是受他的氣呢?而且還不責罰他。”
威廉一世嘆了口氣,細細解釋著:
“他是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下面許多人的氣,他都要受。那他受了氣往哪里出呢?只能往我身上出啊。我受點委屈沒什麼,國家能好就行。”
柳傳志曾經就對接班人楊元慶說過:“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許多委屈。一個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就越多。”
而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就看他能承受多大的委屈和對待委屈的態度。
小格局者,無法忍受半點委屈,總是以己為先,只想到個人的利益,更會為委屈所累,抑郁躊躇;
而格局大的人則不然,他們會一笑置之,會超然待之,更甚至會轉化勢能,在委屈中砥礪前行。
所以我們看到,正是威廉一世對待委屈灑脫淡然的態度,才有了德意志帝國的興盛。
就像馮侖所說:“偉大都是熬出來的。”
吞下了委屈,揉碎了委屈,新生出來的,是你的格局。
02
能承擔多大的責任。
1920年的一天,美國一位年近12歲的小男孩與小伙伴們踢足球的時候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玻璃踢碎了。
鄰居要求小男孩拿錢賠償。于是闖禍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回家向父母要錢。
嚴厲的父親聽后板著臉,不發一言。母親不忍責怪小男孩,從旁說情。
于是父親給了小男孩15美元,但嚴肅地跟他說:“這15美元是我借給你的,你需要想辦法還回來。你闖的禍,就應該你自己負責。”
為了還錢,男孩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一放學就去刷盤子洗碗打工賺錢。
在把錢還給父親的那一刻,父親欣慰地拍著男孩的肩膀:“一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人,將來一定是有出息的。”
這個男孩不是別人,正是美國第33屆總統——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后來,在回憶往事時,里根總統感慨地說:“那一次闖禍,讓我懂得了做人的責任。”
記得曾看到過這麼一句話:人生所有的履歷都必須排在勇于負責任的精神之后。
因為有了責任心,就有了擔當。責任會放大我們做人做事的格局。
勇于承擔責任的人,眼界寬闊,不計較眼前的利益,在乎的是更長遠的目標。
而枉顧責任的人,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得失,往往會失了信譽,丟了格局。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一位老木匠辛苦一生建造了無數所房子。
有一天,他覺得自己老了,想要回家安享晚年,于是跟老板辭別。
老板不忍老木匠離開,但見他去意已決,于是讓他再建完最后一所房子再離開。
老木匠答應后馬上就開始動工,但人們都看得出,老木匠歸心似箭,注意力完全沒有集中到工作上來。房梁是歪的,木料的漆也沒有以前刷得光亮。
在完工的那一天,老板卻給了老木匠這所房子的鑰匙,告訴他這是送給他的臨別禮物。
這下老木匠愕然了。他從未想到,自己這一生建造了無數精美又結實的房子,最后卻只得到了這麼個粗制濫造的禮物。
而這禮物,還是他親手打造出來的。
只著急要回家的老木匠,沒有對這最后一棟房子負好責任,丟了晚節,也失了做人的格局。
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就看他能承擔多大的責任。
因為敢于承擔責任的人,思想更清明,心態更積極,眼界更長遠。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6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