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廣瀨直記/ 胡佳菁譯
【編者按】2012年3月18日 -26日,以日本專修大學土屋昌明教授為首的洞天福地考察組走訪了位于江蘇省蘇州市的太湖林屋洞天、穹窿山福地、句容及金壇境內的茅山華陽洞天等勝跡。本篇文章是組員廣瀨直記博士所做的考察記,其日文原文刊載于專修大學《洞天福地研究》第四號,2013年6月,27-62頁。
1.前言
3/18(月)蘇州市(集合)
3/19(火)蘇州市→西山(林屋洞)→穹窿山(上真觀)→蘇州市
3/20(水)蘇州市(蘇州市博物館)→句容市
3/21(木)句容市→茅山(崇禧萬壽宮→元符萬寧宮→華陽洞→仙人洞→玉晨觀遺址)→句容市
3/22(金)句容市→茅山(乾元觀→老君洞→三官洞→柏子洞→良常山→老虎洞)→句容市
3/23(土)句容市(葛仙觀→華陽書院)→茅山(金牛洞→茅洞→元陽觀)→句容市→南京市
3/24(日)南京市
3/25(月)南京市(南京大學仙林校區)
3/26(火)南京市(解散)
筆者在2013年3月18日至26日期間,有幸參加了專修大學土屋昌明教授帶領的洞天福地考察隊。上面的行程表是我同行期間的全部日程安排。本文便是針對這一行程所編寫的考察記錄。首先對這份考察記錄的構成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本文按日期次序分別制作“時間表”,這是這份考察記錄最基礎的部分。然后添附相關的照片、地圖和解說作為參考。時間表每15分鐘為一個單位記錄。
照片中包含了我本人2012年8月底在茅山拍攝的一部分,都做了注解。未做注解者即是此次考察所攝之照片。
因為僅用文字表述很難抓住地理方位的感覺,所以添附了一些地圖。地圖使用的均是谷歌地圖。雖然原本添附了很多張地圖,但是因為我能使用并且合適的只有谷歌地圖,這些圖網上都能查到,所以最終減去了一些。同時盡可能使用了所含無關信息較少的地圖,在此之上加入了我想要表述的信息標注。地圖1放在了文首,地圖2-4放在了文末。
解說記錄了考察的情形,本人的感想,考察地相關的簡單介紹,考察實地與文獻資料比照工作的結果等內容。同時盡可能將解說的文字與照片、地圖相結合。
橫手裕的《洞庭包山林屋洞》(《洞天福地研究》第2號)對林屋洞、土屋昌明的《第八大洞天句曲山洞的現狀與考察》(同上,第3號)對茅山的元符萬寧宮和華陽洞、仙人洞、玉晨觀、乾元觀、金牛洞都進行了全面的考察記錄,可參考相關內容。雖然這次的考察記錄有意識地避免記錄重復的內容,但由于考察的是同一個地方,所以難免會有一些重復的地方。
3/19(周二)至3/23(周六)的考察人員共五名,分別是土屋昌明、森瑞枝、鈴木健郎、酒井規史、廣瀨直記。
2.3/19(周二)的考察
09:30 晴。乘坐出租車從蘇州市區出發。沿著太湖的湖畔行駛。
10:15 太湖的湖面上飄著霧靄,無法看到遠處的景色。太湖之大猶如我們在沿著海岸線行駛一樣。
10:45 通過了長達4km的太湖大橋,進入了太湖中最大的島—西山島金庭鎮。
11:00 到達林屋洞景區(*地圖1)。景區規劃的很好,游客很多。在小店買了《太湖西山》等一些書籍。
11:15 到達林屋洞的入口(*2-1,照片1)。
12:00 出了林屋洞。出口附近有幾處摩崖石刻。(1)
12:15 攀登林屋山(*照片2)。腳下是一大片梅林,舉目可看見白茫茫的太湖。
12:30 到達山頂的靈祐觀(*照片3)
13:00 出林屋洞景區,乘坐出租車向東山景區(*地圖1)出發。
14:00 到達東山觀光中心。街上茶店林立,這里是名茶碧螺春的產地。吃午餐。
14:45 突降大雨,因此臨時改變了計劃,決定去穹窿山。
15:30 到達穹窿山,在景區服務中心借了雨傘。
15:45 到達上真觀(*2-2,照片4)
16:30 乘坐景區巴士的末班車下了穹窿山后,乘坐出租車回到蘇州市區。
地圖1
2.1 林屋洞
林屋洞是一個位于林屋山下的一個溶洞。入口附近堅硬的石灰巖壁上刻著“天下第九洞天”、“仙府”等文字。
下沉式的洞口,左右非常開闊。根據介紹牌上的文字說明,洞窟里分為隔凡洞、天后別宮洞、金龍洞、丙洞、陽谷洞五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著像地下室一樣的寬闊空間,其間巨石林立。根據《太湖西山》的記載,林屋洞的“林屋”之名取之于洞窟內“頂平如屋,立石如林”的形狀。(2)
林屋山山頂的靈佑觀(3)規模雖然小,但仍有道士住持,曾于2005年9月重建。(4)道觀中心有一座名為駕浮閣的三層五階的樓閣。它的第一層(二樓部分)掛著一塊寫著“三清閣”的匾額。穿過匾額進到里面,下沉的一樓部分供奉著三清像。樓閣的邊上還有一個小的進香空間,并掛著“蘇州市吳中區道教教會太湖西山林屋洞靈佑觀管理委員會”的豎匾。
照片1 林屋洞
照片2 林屋山
照片3 靈佑觀
2.2 穹窿山上真觀(*地圖1)
穹窿山既不是十大洞天,也非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乃是這次的考察碰巧到訪了此處。穹隆山高341.7m,其形勝比林屋山更像一座山。這里是孫武著作《孫子兵法》的地方,因此零星分布了孫武文化園、孫武書院、孫武苑等景點,是一處修整的不錯的觀光地。但是此行沒有空余的時間去這些孫武相關的景點逛逛,急急忙忙的坐上景區巴士去了上真觀。
照片4 上真觀
照片5 上真觀內大茅君像
上真觀是一座正一派的道觀。規模大且有道士住持。現在的建筑物雖然看起來非常新,但當地的信仰歷史卻非常悠久,山門上掛著一塊“皇清勅建上真觀”的橫匾。穿過山門沿著長長的臺階筆直拾級而上到達了一座很大的殿宇,里面供奉著三茅君。解說的牌子上寫著“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穹窿山修行,之后去了茅山得道升仙了。”
但是,在《云集七箋》卷一零四《太元真人東獄上卿司命真君傳》與《茅山志》卷五《三神紀》中對三茅君的記述都沒有提及在穹窿山上修行的內容。根據《太元真人東獄上卿司命真君傳》中的記載,茅盈(后稱大茅君)在恒山、西城山、龜山修行之后進入句曲山(茅山),他的弟弟茅固(后稱中茅君)和茅衷(后稱小茅君)早前就職于官場,后因為仰慕得道的哥哥而出家。
不過,穹窿山茅君信仰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初以前。《穹窿山志》(清.吳偉業等撰)中收錄了很多穹窿山上真觀相關的碑文,這些碑文大部分記述的都是關于三茅君的內容。在這里雖然沒有辦法將所有內容都過目一遍,但有一篇順治十七年(1660)襲封嗣漢五十三代天師大真人張洪任撰寫的《穹窿山上真觀碑記》記錄了清初時期重建上真觀的直接來龍去脈,應是比較重要的內容。其主要內容如下:
余方為童子、侍先君子游。何幸于朝真遇之(筆者注:之=施亮生)。時蓋庚寅春日也。先君子輾然笑曰,吾道樂得其朋矣。因中丞公與亮生,放艇河曲,遍歷山阿。見有三峰插天,嶙峋特起,諸山如拱如伏,咸出其下。先君子曰:異哉此山,靈氣隱隱隆隆,若有神物護之者。然是名穹隆山。則三茅真君之行宮在焉。此山世傳為赤松子採赤石脂處,先祖留候,從赤松子游。是耶非耶。山之巔疊石為室,名國師礱。
穹隆當漢之初平年間,建有上真觀。此時真君尚未生。而上真觀之建于此山,蓋千余年于茲矣。太玄元君、定録二君、保命三君兄弟,同生于后漢之建武十年甲午歲。元君以童真成道。兩弟以孝廉舉高職,棄家舍族,同往修煉。遂登真君之位。寶誥中所稱隱恒山而悟道,登句曲以升天者此也。真君授東獄之職,掌中界之權。后之人,遂以穹隆(廟)〔祠?〕(是)〔祀〕真君。上真觀之名,因之不改,所從來者久矣。*〔〕內是據實物的石碑修改的字。
猶記,先君子偕中丞公與亮生登臨時,適當廟貌中落,止存敗壁頹垣,孤立于風雨飄搖凄凄荒草之中。欲求篝燈焚膏,進辨香于真君之前,不可得。中丞公奮然起曰,嗟乎真君之為靈昭昭也,今何有乎。將使山靈果無靈乎,吾道竟無靈乎,而禋祀遂(中)〔終〕絕乎。是(任)〔在〕人耳。斯事請以屬亮生。亮生曰唯唯。相與共盟于真君之前而別。
【為了方便理解,下面是以上碑文大意的轉寫】
順治七年(1650)春,張洪任跟隨先君子(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與施亮生道士和大中丞吳晉錫一起游歷山河。途中遇見了一座非常高,靈氣漫布的山,就是穹窿山。山中有三茅真君的行宮。根據傳說,穹窿山是先祖留候(張良)跟隨赤松子游歷過的地方,山頂有一國師龕。
穹窿山上于漢朝初平年間(190~193)[*初元年間(前48~前44)的筆誤?]建造了上真觀,這遠遠早于三茅真君的誕生。茅氏兄弟生于后漢的建武十年(34年),他們得道之后就位真君,后世的百姓才開始在穹窿山上供奉三茅真君,上真觀之名(作為供奉三茅真君的場所)被沿用了下來。
張洪任一行人到訪穹窿山的順治七年春的時候,茅君廟已經非常衰敗了,甚至于先君子想要點燈向三茅真君供香都無法實現。當場,吳晉錫委托道士施亮生來重建廟宇,并在三茅真君像前立了誓。
十年后,張洪任入朝覲見的途中,再次到訪穹窿山見到廟宇已經重建完成。于是向朝廷奏請了一塊匾額,命名為“上真觀”以不忘初心。(5)
張洪任的記述中既主張上真觀的建立早于三茅真君,但與《云笈七簽》及《茅山志》中的《茅君傳》相比,又有大幅度推遲茅君生辰年份的行為。但不論怎麼說根據這個記述可以確定在順治七年春他們到訪穹窿山的時間節點上真觀是非常的衰敗,以及當地存在著茅君信仰。
雖然《穹窿山志》里收錄的碑文有很多將茅君信仰的歷史追溯到漢代(6),但事實上關于這個信仰起源于何時,還需要精查更多的文獻資料。
照片6 張洪任撰「穹窿山上真觀碑記」
另外,上面這塊碑文中登場的施亮生(道淵),現在在上真觀的祖師殿中被作為開山祖師供奉著。并且在祖師殿中,展示著包括那塊碑文的好幾塊石碑,列舉如下:(7)
1、《穹窿山上真觀碑記》順治十七年,(襲封嗣漢五十三代天師大真人張洪任撰)(8)
2、《穹窿山上真觀碑記》順治辛丑,余廉徽撰
3、《穹窿山上真觀碑》康熙元年,王元晉撰
4、《穹窿山重建上真觀碑記》康熙三年,金之俊撰
5、《重建茅君殿記》乾隆五十四年,潘奕雋撰
6、《奉憲優穹窿山上真觀齋糧田差徭碑記》康熙十八年
3. 3/20(周三)的考察
09:15 少云。乘坐出租車出發去蘇州博物館。
09:30 到達蘇州博物館,參觀了從林屋洞中出土的投龍簡的文物(*3-1)。
11:30 出蘇州博物館,游覽拙政園。
12:30 午餐后回到酒店。
13:00 乘坐出租車出發去句容市(*地圖1)。
15:30 到達句容市區的酒店。
3.1 蘇州博物館藏林屋洞出土道教文物
根據程義等的《蘇州林屋洞出土道教文物》記載,1982年林屋洞的改建工程中,洞窟內出土了梁代的石碑、五代的神像、金龍、玉簡、陶瓷器等文物。其中金龍、玉簡、金鈕為唐代至宋代期間舉行投龍簡(9)的文物。(10)具體列舉如下:
金龍:四只
鎏金(鍍金)銅龍:二只
銅龍:二只
金鈕:三粒
玉簡:三枚
照片7 林屋洞之金龍洞
以上這些文物目前都收藏于蘇州博物館,但我們去的時候,只有金龍二只和鎏金銅龍二只被展示出來。解說牌上都寫著是唐代的文物。雖然不清楚這個年代是如何推定的,但根據北宋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卷中《宮觀》里“靈佑觀在洞庭山。唐之神景宮也。蓋明皇時建。內有林屋洞,人間第九洞天也。……唐時投龍于此,因建宮”的記載,可知林屋洞從唐代開始就有舉行投龍簡的儀式。
照片8 蘇州市博物館展出金龍
照片9 蘇州市博物館展出鎏金銅龍
另外,根據程義的《宋真宗天禧二年林屋洞道教投龍文物簡介》與陳小三的《蘇州林屋洞出土玉簡銘文初探》的記載,三枚玉簡中的一枚刻有北宋真宗的名字與天(禧)二年(1018年)的年號,以此可以確定這是當時金箓齋所用之物。(11)程氏甚至認為金龍中的一只(未展示)與三粒金鈕是與這個玉簡一同使用的。
4. 3/21(周四)的考察
09:00 晴。從句容市區乘坐出租車出發去茅山景區。
09:45 到達崇禧萬壽宮(*4-1,地圖3)。受到茅山道院辦公室趙華主任的迎接。向我們介紹了當日接待我們的茅山道院的潘一德副道長。潘副道長作為《茅山道教志》的作者之一,也是茅山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10:15 潘副道長帶領我們參觀了元符萬寧宮(*4-2,地圖3)。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宋代和清代的殘壁等古舊之物。
10:45 參觀了華陽洞、仙人洞(*4-3,地圖3)。
11:30 回到崇禧萬壽宮,與潘副道長做了交流。
12:00 乘坐茅山道院的車來到山麓,與楊世華道長等共進午餐。會餐的情景在茅山道院的官網上有登載。(12)同時,設計崇禧萬壽宮的建筑師陶金(13)向我們提供了茅山詳細的電子地圖。這份電子地圖在后面的日子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
14:00 乘坐茅山道院的車去探訪良常山。這次考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確認三十六洞天之一的良常山的確切位置。但是良常山在一般的地圖上都沒有標注,潘副道長和駕駛員也都沒有去過,不知道其確定的位置。因此暫且先去了玉晨觀遺址。
14:15 到達玉晨觀遺址(*4-4,地圖4)。
14:45 將玉晨觀遺址考察延后,出發去探尋良常山(*地圖2、地圖4)。駕駛員問了一圈當地住民,都表示不知道。駕駛員在疑似的地點附近停車,大家在周邊走了一走,最終沒有發現任何線索。
16:00 天色已晚,仍沒有線索,所以暫且結束了考察。之后通過地圖和照片確認,當時到的應該是珠山(*地圖4)西側一帶。
4.1 崇禧萬壽宮(*地圖3)
崇禧萬壽宮建造在積金山(*地圖2)的西南山麓下。現在茅山的道觀正在急速推進再建工程,崇禧萬壽宮在是其中之一。筆者在2012年8月到訪茅山的時候這里還只是一片平地,到了2013年3月21日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建筑物被建造了起來,一副即將竣工的景象。茅山道院的辦公室也早早地搬到了這里。現在重新再看茅山道院道長楊世華與潘一德道長的名片,他們名片上的地址也是崇禧萬壽宮。所以今后這里應該會作為茅山道院的總部吧。根據《茅山道教志》的記載,崇禧萬壽宮的遺址在一九九六年修建東進水庫時被淹沒了(14),現在的崇禧萬壽宮是在原址東邊一點的地方重建的。
關于崇禧萬壽宮的來歷,元代的《茅山志》卷十七《樓觀部篇》對此有比較全面的記載:
崇禧萬壽宮在丁公山前。隱居華陽下館。唐貞觀九年,太宗為王法主建,號太平觀。天寶七年,玄宗敕李玄靜取側近百姓一百戶,并免租稅科徭,長充修葺灑掃。中和間,盜火所焚。天佑間,鄧啟遐重建。宋改賜崇禧觀額。……延祐六年,奉敕改宮。(1b-2a)
據上可知,華陽觀下館的遺址上,曾建造了多個年代的道觀,最終改名為崇禧萬壽宮。(15)華陽觀是陶弘景在永明十年(492)隱居茅山時最初居住的場所。唐代王懸河的《上清道類事相》中引用的《登真隱訣》中寫道“大茅山西立華陽上下二館。”(卷一4a)唐代賈嵩的《華陽隱居內傳》也寫道“初,先生以大茅中茅間有積金嶺,其地可修上道,……乃于嶺西立華陽上下館。(登真隱訣云:上館以研虛守真,下館以煉丹治藥)。”(卷中1a)《上清道類事相》與《華陽隱居內傳》描述華陽館的位置在“大茅山的西側”或是“積金山的西嶺”。雖然有些含糊,但如果信任《茅山志》的記載,華陽館的下館遺跡就應該長眠在東進水庫的下面。
4.2 元符萬寧宮(*地圖3)
元符萬寧宮位于橫連在大茅山(*地圖2)與中茅山(*地圖2)之間的積金山上。我們一行人從崇禧萬壽宮走了十五分鐘左右的山路到了這里。入口處有景區巴士的停靠站,周圍有很多小店。根據《茅山道教志》的記載,現在的道觀建筑都是在1980年以后再建的,只留有三天門等這些明代的構架遺跡。這里有一座象征著茅山道院的高達三十三米的巨大太上老君像,完工于1998年。(16)
照片10 三天門及太上老君像(2012年8月末)
關于元符萬寧宮的起源在《茅山志》卷十七《樓觀部篇》里有所記載。簡要來說,首先記載有“元符萬寧宮,在積金山。陶隱居道靖故基。”(1a)賈嵩的《華陽隱居內傳》里記載了陶弘景在積金山的西嶺建造了華陽館(17),并且從《真誥》中的陶注也可以確定他住在積金山的西面。(18)因此,如果崇禧萬壽宮是華陽下館的遺跡,那麼可以想象元符萬寧宮就是華陽上館的遺址所在。但是根據《茅山志》的記載,華陽上館的遺跡上建造的并非元符萬寧宮,而是一座叫做華陽宮的道觀,那里還留有陶弘景煉丹的水井和樓閣地基。(19)且《茅山道教志》中也記錄了現在仍然留有陶弘景煉丹遺跡的內容。(20)因這次的考察筆者的事前準備不足所以并沒能去實地查看,希望以后有機會再去確認一下。
《茅山志》卷十七《樓觀部篇》中,繼續記載了如下內容:
劉先生混康庵居其上。先生以道遇哲宗,詔以所居為元符觀。崇寧五年落成,徽宗御題額曰元符萬寧宮。……理宗朝敕修,御書上清宗壇、圣德仁祐之殿二榜。(1a-b)
據此可知,元符萬寧宮事實上創建于劉混康的時代。劉混康現在也被供奉在元符萬寧宮的宗師殿里。此外元符萬寧宮中設有茅山的上清宗壇,《茅山志》卷十一的劉混康的傳記中記載了紹圣四年(1097)因哲宗的敕命,茅山成為與龍虎山、閣皂山齊名的經箓傳授中心的內容。(21)
照片11 劉溫康像
照片12 華陽洞(2012年8月末)
4.3 華陽洞、仙人洞(*地圖3)
華陽洞和仙人洞都在距元符萬寧宮偏南一點的積金山中。華陽洞現在既沒有被封閉,也沒有作為景點開放,茅山道院的潘道長說曾經進去過一次。洞窟里只有少量的照明,如果不帶著手電筒就很難前行。同時路況也不太好。通道里鋪著類似于鐵絡子的東西,但下面有大量的水流,鐵絡子很有可能已經腐蝕,非常的危險。出口附近有較新的浮雕。根據潘道長的說法,曾經也有景點開發的計劃,但是因為洞窟內水流較多而使開發計劃受阻。
仙人洞在華陽洞偏北往上一些的地方。這里已經開放觀光,洞窟內的亮燈五光十色。與華陽洞一樣洞內空間細長,不像林屋洞那樣看起來有比較寬闊。沿著狹窄的階梯出了洞,正好就在元符萬寧宮的景區巴士停靠站附近的“仙人洞飯莊”的院子里面。
根據《茅山道教志》的內容,現在的華陽洞就是《茅山志》中的華陽西洞。(22)《茅山志》中記載有“華陽西洞,在積金山東嶺下,隱居所謂積金山洞,颼颼有風者是也。累朝金錄,投龍簡於此,即(筆者注:句曲洞宮的)西便門也”(卷七《括神區篇》12a)的內容。再看《真誥》中記載的內容:
大茅山中茅山相連。長阿中有連石。古時名為積金山。……(陶注:此即隱居今所住東面一橫壟也。此壟純絕石,石形甚瓖奇。……西南有大石(璧)〔壁〕,聳而拆開,內有洞。入數丈漸峽小,不復容人,乃颼颼有風。)(卷十一10a-b)
根據《茅山志》的記載,“華陽西洞”就是陶弘景所稱的“積金山洞”。這個“積金山洞”根據《真誥》陶弘景自身的記述是積金山西南的大石壁開裂形成的洞穴。現在的華陽洞并非“不復容人,乃颼颼有風”,但位于積金山的西南,且如照片12所示,是在一塊大石壁上形成的洞穴這些特點都與陶弘景描述的洞穴相一致。因此《茅山道教志》將現在的華陽洞認定為《茅山志》中的“華陽西洞”正中要點。但是《茅山志》的“華陽西洞”在積金山的“東嶺”,這個應該是“西嶺”才對。
另外有一處關于《茅山志》內容的疑問。華陽西洞是西便門,西便門是通往句曲洞宮(華陽洞天)的五門之一,在《真誥》中有如下的說明:
句曲之洞宮有五門,南兩便門,東西便門,北大便門,凡五便門也。(陶注:……而東西并不顯。中君告云:東便門在中茅東小茅阿口,從此入至洞天最近,而外口甚小,又以石塞之。事具在后。則西便門亦當如此。正應在今所呼作石墳處也。)(卷十一6b)
首先,如果華陽西洞(現在的華陽洞)是西便門的話,這與陶弘景所說的“東西并不顯”相矛盾。因為如之前所述,陶弘景對《茅山志》中的華陽西洞(“大塊石壁開裂形成的洞穴”)留有具體的記述,且也沒有說那里就是西便門。同時,這里說到“西便門像東便門一樣被石頭堵住,在一個叫做石墳的地方”,而華陽西洞是“大塊石壁開裂形成的洞穴”,被稱作石墳并不合適。所以將華陽西洞(現在的華陽洞)認定為《真誥》中的西便門仍然言之尚早。(23)
4.4 玉晨觀遺址(*地圖4)
玉晨觀遺址在小茅山西北面的平地上。這次是坐著茅山道院的車去的,如果乘坐交通工具,首先要在句容市的句容客運車站乘坐開往茅山的巴士,在二茅路站下車。道路的東側有一塊寫著玉晨村的門牌,進入村子后沿著筆直的道路前進,步行二十分鐘左右,與一條規整的大路(=延茅路,212縣道)相交,向南(右)轉前行一點,在道路的東側(右手)有一條叫做北鎮街的村落,沿著小道進入后不久就是玉晨觀遺址。
這里說一點筆者個人情況的話題,我在2012年8月末曾與酒井規史氏一起到訪過玉晨觀遺址。那個時候原本認為只要到了玉晨村就能看到遺址了。不料玉晨觀與茅山其他的道觀不同,并沒有被重建,完全看不到與玉晨觀相關的路標。最終通過向村民們問路才找到。雖然說是玉晨觀遺址,但也只是一間磚造的民房,沒有文物局的立牌,僅僅通過村民們的指認而確認的。
照片13 玉晨村遠眺小茅山(左)、中茅山(右)
照片14 玉晨村遠眺雷平山(左)、小茅山(右)
那里只留有一些貌似是古道觀的遺物,東南面能看到像是雷平山的山,所以我們認為玉晨觀應該就在這一帶。
這次與茅山道院的各位一起到訪,進而確認了那里正是玉晨觀遺址,東南面看到的山就是雷平山(雷公山)。但是在8月末見到的民住磚房在第二年3月考察的時候已經被拆毀,邊上堆積著磚塊(*照片19)。根據茅山道院各位的介紹,這些磚塊似乎就是原來玉晨觀的建筑材料。仔細一看,確實有幾塊磚頭上印有顯示產地的淡淡的文字。(*照片21)
我們來簡單地回顧一下玉晨觀的歷史。現在的玉晨觀遺址周邊建造著農村的住宅,看起來平平無奇,但事實上這里歷史比起茅山其他的道觀更加精彩。《茅山志》卷十七《樓觀部篇》有如下記載:
玉晨觀,在雷平山北。高辛時展上公,周有郭四朝真人,秦巴陵侯姜叔茂,漢杜廣平,東晉楊真人許長史父子,并此得道。宋太始中,道士王舉為長沙景王雅所推重,就長史宅東起長沙館。梁天監十三年,敕貿為朱陽館,為陶真人住止,立昭真臺,供養楊許三真人真跡經誥。唐太宗為桐柏先生,敕建華陽觀。天寶七年,玄宗為玄靜先生,敕改紫陽觀。仍敕取側近百姓二百戶,并免租徭,永充修葺。南唐王貞素繼居之。宋大中祥符元年,敕改玉晨觀。(2a-b)
這段描述中,玉晨觀這個道觀一共經歷了許長史宅(東晉)→長沙館(南朝宋)→朱陽館(梁)→華陽觀(唐)→紫陽觀(唐)→玉晨觀(北宋)這樣的變遷。(24)筆者最為感興趣的是陶弘景的朱陽館以及許長史宅的遺跡的內容。以下是一些用以確認玉晨觀遺址和朱陽館、許長史宅之間聯系的其他資料。《真誥》中,對許長史宅有如下記載:
許長史今所營屋宅,對東面有小山,名雷平山。……(陶注:雷平山在小茅北,基址相連。……長史宅自湮毀之后,無人的知處。至宋初,長沙景王檀太妃,供養道士姓陳,為立道士廨于雷平西北,即是今北廨也。后又有句容山其王文清,后為此廨主,見傳記,知許昔于此立宅,因博訪耆宿。至大明七年,有術虛老公徐偶,云其先祖伏事許長史,相傳識此宅只在今廨前烏柏樹處,應是似猶有齋堂前井存。于時草萊蕪沒,王即芟除尋覓,果得磚井。……于是審知是故宅。從來空廢,無敢居者。)(卷十三16b-17a)
這段《真誥》中的記載對照著地圖4來看,玉晨觀的遺址與許長史住宅的位置幾乎是一致的。也就是說都是在雷平山的西北處。王文清找到那口水井,根據陶弘景的《許長史舊館壇碑》中的記載,應該就是許長史挖掘的水井。(25)陳世華《<瘞鶴銘>天監井欄與陶弘景書法》中提到,1981年玉晨觀遺址里發掘出來的水井欄干上刻著“此是晉世真人許長史舊井。天監十四年更開治,十六年安闌”的銘文。(26)這處銘文也強有力的證明了這里曾是許長史的家宅。接著再來看一下陶弘景的《許長史舊館壇碑》,有“至晉太和元年,句容許長史在斯營宅,厥跡猶存。宋初,長沙景王,就其地之東,起道士精舍。梁天監十三年,敕貿此精舍立為朱陽館”(《華陽陶隱居集》卷下《許長史舊館壇碑》1b)這樣的記載。如此一來,“許長史宅→長沙館→朱陽館……→玉晨觀遺址”這樣的聯系,大概可以得到印證。
回溯“玉晨觀遺址→……朱陽館→長沙館→許長史宅”這樣的歷史,站在玉晨觀遺址上,不光是筆者,大多數對道教持有興趣的人們都會有很大的感慨。因為這里是楊羲與二許進行請神的地方,也是真人們降臨于楊羲的場所之一。陶弘景在《真誥》中,對楊羲有如下的記載:
興寧三年乙丑歲,眾眞降㖟,年三十六。真降之所,無正定處,或在京都,或在家舍,或在山館。山館猶是雷平山許長史廨。楊恒數來就掾,非自山居也。(卷二十12a)
根據這段文字,可知真人們降臨的場所雖然不一定,但許長史宅是其中之一。楊羲讓二許寫下真人們的言行的應該就是這里。(27)也就是說,玉晨觀遺址是對后世影響極大的《真誥》以及上清經的發祥地。
這之后的天監十三年(514),梁武帝建造了朱陽館,第二年的十月,陶弘景和他的一名弟子周子良到了這里。(28)眾所周知,周子良與楊羲一樣是可以接觸到真人們的人物。他留下的通真記錄被陶弘景整理成了《周氏冥通記》。雖然周子良記錄的大部分都是天監十四年(515)的五月到七月的事,但是他十月以后到達朱陽館后也還是繼續與真人們有接觸。《周氏冥通記》卷四留有那個時候的一些筆記,可以一窺在朱陽館中與真人們交流的情形。
根據以上這這兩條記錄,我們可以說玉晨觀遺址在茅山這塊圣地中是一塊最充滿神秘感的地方。陶弘景曾對許長史宅有言道“金陵之地乃廣,則此為最勝之地,非真仙不得居。”(《真誥》卷十三16b)
正如《茅山志》卷十七《樓觀部篇》的記載所示,這里的歷史后世仍被代代相傳。元代的《茅山志》與清代笪重光重修的《茅山志》都收錄了不少關于這里包括玉晨觀在內的道觀資料。希望今后有機會將這些資料做一個整理。
5. 3/22(周五)的考察
08:45 晴。從句容市區乘坐出租車出發去茅山景區。
09:45 稍微繞路到達了乾元觀(*5-1)。一位女道士帶領我們進行了參觀。
10:30 在客堂與乾元觀的尹信慧住持進行了交流。
11:30 接受款待,品嘗了茅山的素食。
12:30 尹住持的好意,為我們配備了考察用車,等候駕駛員。
13:15 坐車繞到乾元觀的后面。下車后在駕駛員的指引下沿著山路出發去老君洞、三官洞、柏子洞。
13:30 到達老君洞(*5-2)
13:45 到達三官洞(*5-2)
14:00 到達柏子洞(*5-2)
14:30 回到車里,根據陶金提供的地圖尋找良常山。
15:00 到達良常山(*5-3)
16:30 完成對老虎洞(古良常洞)的考察,回到句容市區。
5.1 乾元觀(*地圖4)
乾元觀是全真龍門派的坤道院(女道士所居之道觀)。在玉晨觀遺址的正東面,從茅山(句容山)整體來看,大約是在北面的地方(*地圖2)。沿著郁岡山(大青龍山)南面的山坡的地勢,嶄新的建筑呈階梯狀建造(*照片15、16)。根據《茅山道教志》的記載,現在的建筑物似乎是1994年以后重建而成的。道觀雖然很大,但交通不是很方便,觀光客也不多,被綠色包圍著非常靜謐。從山門后沿著連續的臺階走到最上部是大羅寶殿,途中可以清晰地看見小茅山和中茅山。同時道觀緊挨著一座叫做白虎山的小巖石山,根據女道士的介紹,那里埋著很多古代道士的遺物。根據現行的行政區域劃分,崇禧萬壽宮和元符萬寧宮在句容市(鎮江市),而乾元觀屬于金壇市(常州市)。
照片15 乾元觀(2012年8月末)
照片16 乾元觀(2012年8月末)
這所道觀也有著悠久的歷史,《茅山志》卷十七《樓觀部篇》中有如下記載:
乾元觀,定錄君㖟言,大橫山下有泉水,昔李明于此合神丹而升玄洲。天監十四年,隱居剏郁岡齋室,以追玄洲之蹤。天寶中,玄靜先生居之,敕建棲真堂、會真、候仙、道德、迎恩、拜表五亭。大中祥符二年,觀妙先生筑九層壇行道。天圣三年,賜名集虛庵,續敕改今額。(4a-b)
關于李明真人的故事來源于《真誥》《稽神樞》,關于陶弘景的故事來源于《許長史舊館壇碑》。陶弘景建造郁岡的齋室是在天監十四年,正好是移居到朱陽館這一年。根據《周氏冥通記》中的記載,周子良逝于天監十五年(516)的十月,那時陶弘景在郁岡隱齋,由此可知在移居到朱陽館的同時他還經常會去郁岡。(29)
這次在乾元觀的客堂里還看到了《山中宰相煉丹采藥圖》(*照片25)。根據《茅山乾元觀》的記載,中日戰爭以前的乾元觀還有與陶弘景有關聯的宰相堂、松風閣(*照片26)這些建筑,松風閣里供奉著陶弘景像,但這些都被戰火燒毀了。(30)
照片17 山中宰相煉丹采藥圖
照片18 松風閣遺跡
5.2 老君洞、三官洞、柏子洞(*地圖4)
我們一行人從乾元觀乘車出發,朝著西北方向行駛了一小段路出了茅墓路(404鄉道),在那里下了車,走進山路。根據駕駛員的指引,沿著被綠色植被覆蓋的小路走了一段,左手側出現一塊隆起的大巖石(*照片19)。這里就是老君洞。這個洞窟是隆起的巖石與地面間形成的一塊空間。洞口開的很大(*照片20),上面刻著“老君洞”的文字。洞內空間很淺,剛好可以停兩輛汽車的大小。
照片19 老君洞
照片20 老君洞洞口
沿著山路繼續前進,沒多久左手側又有一塊巨大的巖石,可以看見一個巨大的洞口(*照片21)。這里就是三官洞,與老君洞一樣都是由隆起的巖石與地面間形成的。洞口呈大大的拱狀,上刻有“三官洞”的文字。洞內也非常淺,并像隧道那樣可以穿通。(*照片22)
照片21 三官洞洞口
照片22 三官洞
離開三官洞又向前走了一會,果然左手側看到了柏子洞(*照片23)。這是三個洞中最大的一個。洞口左右開闊,洞口邊上刻著“柏子洞”的文字。文字的下面還能看見“常寶子”三字。可能是刻寫“柏子洞”作者的名字,并不知道是什麼人。洞內分成兩塊空間,一間供奉著一尊比較新的觀音像(*照片24),另一間大約有兩間車庫這麼深,往內還連著小洞,但人進不去,所以不知道究竟有多深。與前兩個洞窟不同的是柏子洞內濕氣較重,地面呈黏土狀。
照片23 柏子洞洞口
照片24 柏子洞內觀音像
非常遺憾的是這次沒能將這三個洞與文獻資料進行比照。《茅山志》卷六《括神區篇》列舉了一些茅山的洞窟,但都沒有同名或者是相近名字的洞窟。再從地理上來看,雖然接近“位于雷平山的東北,良常山的東南”的方隅山的方隅洞和燕口洞(31),但根據《真誥》中的陶注,方隅山(燕口山)在大橫山的西南面(32)所以位于大橫山(郁岡山)的乾元觀北面的這三個洞窟都不可能是方隅洞或者燕口洞。
5.3 良常山、老虎洞(*地圖4)
我們一行人從柏子洞返回到下車的地方,再次沿著茅墓路(404鄉道)朝老虎洞水庫的方向行駛。根據陶金提供的地圖,良常山位于老虎洞水庫的西南面。沿著茅墓路自南向北,老虎洞水庫不到一點的地方,在道路右側(東側)能看到一個小登山口(*照片25),從這里可以進入良常山。
帶領我們去老君洞、三官洞、柏子洞的乾元觀的駕駛員并沒有來過良常山,所以我們只能依靠地圖尋找老虎洞(古良常洞),開辟山路前進。像剛才那三個洞一樣,我們期待著如果可以找到大片的巖石地,洞口就應該在附近了。可是那片山區雜草叢生,能見度很差,幸好途中遇到來水庫釣魚的當地住民,詢問了一下,他用手指指著告訴我們老虎洞就在那里。看來當地住民都比較熟悉這個洞窟。但是這位住民的指引,讓我們把雜草的影子錯當成了巖石。
我們應該已經來到了老虎洞(古良常洞)的附近,這算是一個小小的成果,于是我們就開始歸途,然后在茅墓路上又遇到幾個當地村民,駕駛員向他們問了一下,果然都說知道老虎洞的位置。經過駕駛員與其中一人交涉,很幸運,他愿意帶我們去老虎洞。由他與駕駛員在前帶路,我們再次從登山口進入山道。從登山口進去數百米后,他帶著我們離開山道,朝著水庫的方向撥開茂盛的雜草叢,進到了一處長滿了雜草叢的山坡,什麼都看不到。那里有很多長著刺的植物非常扎人。這位村民似乎不是很記得清位置了,在雜草叢中迂回前行了一會,跟著住民走在前面的駕駛員突然發出喊聲,似乎是找到了洞窟。我們隨后也到了洞窟。
洞窟確實是在巖石區,但巖石并非呈隆起狀,加上雜草覆蓋,所以非常難認。洞口垂直于山坡向下開口,無法進去考察。里面似乎有兩個洞,向其中一個扔了一塊石子,發出了“撲通”的聲響,應該是有積水(*照片26)。另一個洞大約深五米,底部為一般的地面(*照片27)。洞口宛如將山坡縱切開,通往另一世界的大門一樣。
照片25 良常山登山口
照片26 老虎洞(古良常洞)
照片27 老虎洞(古良常洞)
唐代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云笈七簽》卷二十七所收)將良常山列舉為三十六洞天的第三十二洞天。陶弘景也認為良常洞是句曲洞宮(華陽洞天)北面的大便門(33),“北大洞猶有鬼神去來。(《真誥》卷十一6b)”。《真誥》中記載著一些關于良常山的軼事,其中筆者最為感興趣的是許長史的兒子許掾(許翙)在這里成仙的事。陶弘景如下說:
清秀瑩潔,糠秕塵務,居雷平山下,修業勤精,恒愿早游洞室,不欲久停人世。遂詣北洞告終。……(耆老傳云:掾乃在北洞北石壇上,燒香禮拜,因伏而不起,明旦視形如生。此壇今猶存歷然。則是故求隱化,早絕世塵也。)(卷二十9b-10b)
雖然這里只說的是“北洞”告終,而不是說“良常洞”,但在《茅山志》卷六《括神區篇》中,關于良常洞寫有“洞北石壇,即許真人緣燒香禮拜解化之處。真誥所謂北洞告終以此。”(12b)就如《真誥》中的陶注有云“此云如華陽三便門,則南洞北洞本大開,余東西乃東南皆是塞矣”(卷十四3b),“北洞”這個詞指的是北側的大便門也就是良常洞。另外還有“北良常洞即是北大便門”(卷十一6b)和“良常北洞”(卷十一9a)這樣的用語,所以沒有必要特別懷疑《茅山志》的說法。更有《真誥》卷十一有如下記載:
告洞口西北有一地,地小危不安,可立外靜舍。愚意本自欲立內外靜舍,輒當疇量在宜。(陶注:亦不聞立此外靜事,而今有一累石壇歷然。相傳乃言,掾于此壇化遁也。每往拜視,輒感嘆纏心。)(19a)
這部分的文字是對中茅君的神啟許長史所作的答書,從之前寫到的中茅君的神啟(卷十一14a)中可知這是關于良常山的內容。再根據陶注,陶弘景似乎來許掾升仙的石壇看了好幾次。這次的考察雖然沒有時間去確認是否有這個石壇,但現在的良常山從東至北都被老虎洞水庫所淹沒,所以想要找到也會是非常困難的事。
最后還有一件想要考證的事。雖然我們使用陶金獨自考察后制作成的地圖來到了良常山,但良常山的位置在一般的地圖上都沒有標記,茅山道院與乾元觀的道士們以及問路過程中遇到的當地住民們都沒去過良常山,所以大多數人是不清楚山的具體位置的。也就是說良常山的位置不是眾所周知的信息。筆者這里所寫的都是以“老虎洞=良常洞”為前提,可最終我們考察的這座山是否就是良常山呢?因此下面還想對良常山以及良常洞的位置做一個考證。
筆者雖然不是很清楚陶金是如何確定良常山的位置的,但從《真誥》與《周氏冥通記》中的記載來看,那座山確實像是良常山。第一、《真誥》的陶注“自小茅山后去,便有雷平、燕口、方嵎、大橫、良常諸山,靡迤相屬”(卷十一3b),此處至少可以知道良常山是乾元觀所在的大橫山(郁岡山)北面的一座山。第二、《真誥》中茅君的神啟有中提到“良常北垂洞宮口直山領”(卷十一7b),這個也與老虎洞在山的北側,且不在山腳而在靠近山頂山坡上的位置相一致。第三、同樣在中茅君的神啟中有“良常山對穴口東視小山之嶺”(卷十一15b)這樣的描述,老虎洞位于山北朝東(水庫側)的山坡上,洞口也是朝東而開。并且,通過谷歌的衛星地圖(*地圖4)來看,如果沒有雜草,從洞口看出去,在水庫的對岸可以看見一些小山。第四、《周氏冥通記》中的陶注有“良常在朱陽東北十里許,山連岡亦至此間”(卷一14b)的描述,從衛星地圖(*地圖4)可以看出老虎洞水庫在玉晨觀遺址(原朱陽館)的北北東方位,用百度地圖測量直線距離約4km。因此陶弘景步測的“東北十里許”從方位和距離來說,位于老虎洞水庫西面的山是良常山的可能性很高。
以上,我試著從四方面考證了良常山的位置。雖然是因即興而起的考證,不免有些龐雜,但筆者相信良常山的位置就在陶金地圖所示的地方。
6.3/23(周六)的考察
09:15 少云。乘出租車出發。
09:30 到達句容市的葛仙湖公園。簡單參觀了葛仙觀,買了《茅山道院歷代碑銘錄》等書籍。
09:45 參觀了公園里的華陽書院(句容市博物館)。看了投龍簡的鎏金龍(*6-1,照片36)。這里還有碑林,陳列著清代的《葛玄墓碑》、南朝的《梁解中散大夫貞白先生陶隱居碑》、唐代的《景昭大師碑》、明代的《許蓋齋墓志銘》《許蓋齋墓碑》等。
10:15 再次乘坐出租車出發去茅山景區。
11:00 在崇壽觀(*地圖3)下了出租車。這里是大茅山東側的山麓,進入茅山景區的入口位于金壇市。買了票后向金牛洞(*6-2)出發,幾分鐘后到達。參觀完后,出發去大茅山上的茅洞。
11:45 到達茅洞(*6-3)。參觀后繼續向上去元陽觀。到達元陽觀(*6-4)
12:00 乘坐出租車返回句容市區的酒店。
12:30 午餐后乘坐出租車去南京。
14:00 到達南京市區的酒店。
6.1 句容市博物館藏投龍簡文物
《茅山道教志》中記錄了句容市博物館藏有1985年從茅山的玉柱洞(*照片37)出土的晚唐時期的三只鎏金龍。(34)這三只鎏金龍應該就是書中所說之物。玉柱洞位于仙人洞和華陽洞之間。博物館的展示牌上寫著“鎏金龍/北宋/銀器”。
照片28 句容市博物館展示玉龍
照片29 句容市博物館展示鎏金龍
照片30 玉柱洞
6.2 金牛洞(*地圖3)
金牛洞位于大茅山東南面的山麓上。穿過景區的大門,左轉向下走幾分鐘,就能看到嶙峋的褐色巖石。那一帶有很大片的地面下陷(*照片31)。沿著很陡的臺階向下,首先在左手邊的石壁上刻著“金牛洞奇傳”的文字,接著到了祭祀財神的地方。繼續往下走,看見洞口的前面放置著一只雄赳赳的牛雕像(*照片33)。洞口的上方刻著“金牛洞”三字。洞內雖然沒有閉鎖,但也沒有點燈,所以沒有手電筒就無法進到深處。洞內高約3m,進深約30m。后面似乎還連接著人無法通過的小洞。
關于金牛洞的描述,《茅山志》卷六《括神區篇》里有“金牛穴,在柏枝洞東,秦時采金,獲金牛,為女子所觸,遂擲而出”(15a)的記載。根據這個記載可知這里曾經挖採過金礦。《真誥》中沒有見過金牛穴的名字,只有“今大茅山南猶有數深坑大坎,相傳呼之為金井。當是孫權時所鑿掘也”(卷十一3b)的記載,陶弘景傳遞了大茅山南面有巨大的金礦采掘的遺跡這個信息。雖然《茅山志》說的是秦朝、陶弘景說的是孫權時期,兩者有所出入,但都表明了金牛洞是古代金礦的遺跡。(35)
照片31-35 金牛洞和茅洞
6.3 茅洞(*地圖3)
從金牛洞出來,沿著山路攀登來到通往元陽觀的車道,沿著這條道路走了一會,就可以看見財神殿。再往前走一段路,左手邊(西側)可以看見一條小路。沿著小路筆直進去,右手側有一塊稍微開闊一些的地方,里面有一個洞窟(*照片34)。洞窟為巖石與巖石間形成的空間,洞深垂直向下(*照片35)。垂直型這點與老虎洞(古良常洞)非常相似。只是不清楚洞深有多少。洞窟的周邊有一些填挖的痕跡。目前應該仍在景點開發中。
《茅山志》卷六《括神區篇》里有“茅洞,在元陽觀石壇下,即南面之西便門。定錄君受言:大茅山有小穴在南,謂之南便門,但精潔齋,心向于司命”(11b)的記載。茅洞是句曲洞宮的五門(北便門、東便門、便門、南面的東便門、南面的西便門)之中的南面的西便門。
但是《茅山志》對茅洞是南面的西便門的說法稍有問題。因為《茅山志》在這里引用的定録君的神啟在《真誥》中記載的是“大茅山亦有小穴,在南面,相似如一,謂之南便門,亦以石填穴口。但精齋向心于司命,……(陶注:此即南面之東便門,應在柏枝隴石穴中。此隴小穴甚多,難卒分別。)”(卷十一12b-13a)
這里的陶注將定録君神啟的大茅山的小洞認為是南面的東便門。或許是《茅山志》中將“南面的東便門”錯寫成了“南面的西便門”。如果是這樣,就可以認定茅洞為南面的東便門,但目前只是猜測。
陶弘景對南面的西便門描述為“今山南大洞即是南面之西便門。”(《真誥》卷十一6b)但這次的考察對此沒有發現任何線索。如果僅僅從大茅山南的大洞這一點出發的話,金牛洞或許符合,但在《茅山志》中“金牛穴,在柏枝洞東”的柏枝洞如果指的是柏枝礱中的某一個洞穴的話,金牛洞就應位于柏枝礱中南面的東便門再向東的地方。由此可見,金牛洞不可能是南面的西便門。
6.4 元陽觀(*地圖3)
從茅洞的小路往回走,沿著蜿蜒的車道往上,來到元陽觀的山門(*照片36)。這里位于大茅山頂附近的九霄萬福宮與東面山麓里崇壽觀的中間,建筑物順著山坡呈階梯狀建立,外觀很新,根據《茅山道教志》的記載,這里是2005年重建的。(36)
照片36 元陽觀
《茅山志》卷十七《樓觀部篇》中記載著:“元陽觀,……今觀在茅洞之上。隆興初,吳興道人沈善智者,穴居,自稱洞主,遇蘄王韓夫人茅氏,為創殿宇,初名沖虛庵,慶元間請額為觀。”(7a)根據這份記載可知,元陽觀與茅洞的位置關系與現在幾乎一樣,但《茅山道教志》中卻說曾經的元陽觀在茅洞的洞口。(37)根據剛才《茅山志》卷六《括神區篇》中“茅洞,在元陽觀石壇下”的記載來看,曾經的元陽觀比起現今的位置要稍微下面一些。
地圖2
地圖3
地圖4
七 結束語
至此,特別是關于茅山部分的內容,主要將茅山現在的地理狀況與《茅山志》中的記載進行了對照,并且由此對《真誥》中的記載進行了追溯。雖然這部分的工作還有不完整的地方,但對筆者來說,通過自己的雙腳,或乘著車游歷于茅山之中,對茅山的地理多少有了大概的認識。這份考察記錄中的照片、地圖和筆者不成熟的記錄希望可以傳達出僅從文獻中難以抓住的地理方位感,如能傳達萬分之一已倍感幸福。
另外對筆者而言,提到茅山,腦中有的只是楊羲與二許、陶弘景,所以這份考察記錄大部分寫的也是這些范圍內的內容。但實際去了茅山后,才發現他們的存在感比想象的要小。對現在的茅山來說,他們都不過是歷史上眾多神仙與道士中的一員。玉晨觀幾乎被遺忘可能是因為那里建造了民居,難以復建,但茅山的道觀中也少有供奉他們的地方。僅就筆者到訪的這些地方中,只有九霄萬福宮的一個殿堂里供奉著魏華存與楊羲、陶弘景、張道陵、葛洪的像。
另一方面,作為茅山道觀的特征,目之所及,都盛興對茅君的信仰。這次的考察中到訪的道觀(修建中的崇禧萬壽宮除外)與2012年8月末到訪的九霄萬福宮、崇壽觀都有供奉著三茅君的太元寶殿。雖說是茅山所以供奉三茅君并不奇怪,但早于楊羲與二許在茅山活動之前就存在的茅君信仰現在仍能盛行讓我產生了興趣。
以2.2中穹隆山的茅君信仰舉例來說,這種信仰似乎遍布江南的各個地域。例如筆者以前參觀杭州的通玄觀造像時,那里也是以南宋紹興年間的三茅君為原型的造像。根據《通玄觀志》(明.姜南撰,清.吳陳琰增補)所記載的《三茅殿碑記》(郁存方撰),通玄觀是因劉真人夢中見到三茅君而被建造起來。(38)現在在茅山道院的網頁鏈接里(39)的道觀可以看到丹徒三茅宮、蘇州小茅山道院等的名字。鎮江的潤州道院里也還有清代建造的三茅宮。(40)
自從參加了這次考察,與各位老師一邊巡游于穹隆山與茅山一邊獲得了許多信息,我開始關注起江南地區茅君信仰在過去和當代都是什麼樣的。這份考察記錄里雖然沒有太多茅君信仰的觀點,今后如有機會,則計劃對江南地區的茅君信仰及與上清宗壇相關的內容進行考察。
引用及注釋:
1.李洲芳:《太湖西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年,第32-37頁;橫手裕:《洞庭包山林屋洞》,《洞天福地研究》第2號2012年,第79頁。
2.李洲芳:《太湖西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年,第23頁。
3.靈佑觀的歷史,參見橫手裕:《洞庭包山林屋洞》,《洞天福地研究》第2號2012年,第73-74頁。
4.蘇州吳中區道協: 《道教“天下第九洞天”林屋洞靈觀正式對外開放》,載《中國道教》2005年第6期,第63頁。
5.余入覲,道經吳門,再過朝真,重訪穹隆。自庚寅至今,曾幾何時,瓊宮輝煌于天際,瑤闕陸離于云表。真君之廟貌,何頓改舊觀也。……而亮生再造之功,與此山竝不朽矣。余將請額于朝,仍名曰上真觀,志不忘初也。
6.例如,清代王元晉的《穹隆山上真觀碑》寫有“漢初平中,建有上真觀,祠三茅真君”。
7.1-5也收錄在《穹隆山志》中,但年號等重要信息有部分被省略了。
8.內是根據《穹隆山志》補充的。
9.投龍簡是道教儀式的一個環節。儀式中將寫有祈愿的內容的簡與傳達此意的龍,連同證明誠意的金鈕一起投入神圣的地方。參見野口鐵郎、坂出祥伸、福井文雅編:《道教事典》,平河出版社1994年,464頁。
10.程義、姚晨辰、嚴建蔚:《蘇州林屋洞出土道教遺物》,載《東南文化》2010年第1期。《太湖西山》中寫有“1979年到1980年相繼出土。”(第27頁)
11.程義:《宋真宗天禧二年林屋洞道教投龍文物簡介》,載《中國道教》2010年第1期;陳小三:《蘇州林屋洞出土玉簡銘文初探》,載《東南文化》2010年第4期。
12. http://www.msdy.org/djxw/279.html(2013年4月30日)
13. http://www.msdy.org/djxw/263.html(2013年4月30日)
14.楊世華、潘一德:《茅山道教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23頁。
15.《茅山志》卷四《誥副墨》的《敕賜崇禧萬壽宮》里有“睠曲林之舊館,實弘景之故居”(21a),卷二十七《録金石篇》的《崇禧萬壽宮記》里有“今之崇禧觀,隱居之曲林館也。”(4b)根據這些,崇禧萬壽宮位于陶弘景曲林館的舊地。關于曲林館,《華陽陶隱居集》卷下陶弘景撰寫的《茅山曲林館銘》有所收錄,但非常的短小。所以不清楚曲林館是所怎麼樣的道觀,位于何處。但是《茅山志》卷十七《樓觀部篇》和卷四《敕賜崇禧萬壽宮》、卷二十七《崇禧萬壽宮記》里的記述內容合起來看,曲林館可能是華陽下館,但這些也都是后世的記載,關于曲林館的記載是依據什麼寫成的不得而知。
16.楊世華、潘一德:《茅山道教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15-120頁。
17.參見本段前引《華陽陶隱居內傳》卷中1a。
18.大茅山中茅山相連。長阿中有連石。古時名為積金山。……(陶注:此即隱居今所住東面一橫壟也。)(《真誥》卷十一10a-b)
19.華陽宮,在積金山西。隱居上館,天寶七年三月,玄宗從玄靜先生受上清經錄,勸度道士焚修,后毀于兵。宋政和中,道正莊慎質重建。隱居丹井、樓基在焉。(《茅山志》卷十七《樓觀部篇》4a)陶真人丹井,在華陽上館前石橋之東。(《茅山志》卷八4b)
20.楊世華、潘一德:《茅山道教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25頁。
21.紹圣四年,敕江寧府,即所居潛神庵為元符觀,別敕江寧府句容縣三茅山經箓宗壇,與信州龍虎山、臨江軍閤皂山,三山鼎峙,輔化皇圖。(《茅山志》卷十一13a)
22.楊世華、潘一德:《茅山道教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71頁。
23.關于華陽洞與西便門的問題,參見土屋昌明:《第八大洞天句曲山洞の現況と考察》,載《洞天福地研究》第3號2012年,第12-14頁。
24.東晉的楊真人與許長史父子之前,從高辛氏的時代到漢代的得道者的名字也列舉了出來,這些人名都是出自《真誥》《稽神樞》的中茅君的神啟,歷史中是否存在未知。
25.宅南一井,即長史所穿。(《華陽陶隱居集》卷下《許長史舊館壇碑》4a)
26.陳世華:《<瘞鶴銘>天監井欄與陶弘景書法》,載《書法研究》1985年第4期。根據《茅山道教志》這口井的欄桿現在保管在茅山的九霄萬福宮。(第232-234頁)
27.《真誥》寫有“長史掾立宅在小茅后雷平山西北。掾于宅治寫修用。”(卷十九10a)
28.《周氏冥通記》卷一(2a-b)。
29.《許長史舊館壇碑碑陰記》寫有“十五年,移郁岡齋室靜齋。”參見王京州校注:《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86頁。
30.《茅山乾元觀》編委會:《茅山乾元觀》,2010年,第9頁、第30-31頁。
31.方隅山。真誥云:雷平山之東北,良常山之東南,其間有燕口山三小山相隅,名曰方隅山。(《茅山志》卷六《括神區篇》7a)方隅洞,在方隅山上。(同上14a)燕口洞,在方隅山南。(同上13b)
32.雷平山之東北,良常山之東南,其間有燕口山。三小山相隅故也。一名曰方隅山。……(陶注:其山即是大橫西南。)(《真誥》卷十四2b-3a)
33.句曲之洞宮有五門。南兩便門,東西便門,北大便門,凡合五便門也。(陶注:今山南大洞即是南面之西便門。東門似在柏枝隴中,北良常洞即是北大便門。)(《真誥》卷十一6b)
34.楊世華、潘一德:《茅山道教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33頁。
35.依據土屋昌明:《第八大洞天句曲山洞の現況と考察》,載《洞天福地研究》第3號2012年,第8-11頁。
36.楊世華、潘一德:《茅山道教志》,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22頁。
37.同上,第273頁。
38.惟茲觀肇初,粵自南宋紹興壬午年。都錄少師鹿泉劉真人修真地也。嘗夢三茅君馭白鶴往來旋繞,徘徊于茲。厥明遂見三鶴來翔。自孚兆夢,廼奏請建祠,以祠茅君。高廟因之,敕名曰通玄觀。參見吳亞魁:《江南道教碑記》,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第337-338頁。
39.http://www.msdy.org/djgg/(2013年4月30日)
40.http://www.daoisms.org/article/sort022/info-8197.html(2013年4月30日)
廣瀨直記,2017年獲早稻田大學文學博士,論文題目為《六朝道教上清派再考——陶弘景を中心に》 (http://hdl.handle.net/2065/00056224 ),曾赴復旦大學留學(2010年-2013年),主要從事六朝隋唐道教史研究,現任專修大學兼職講師。
責任編輯:黃曉峰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