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渴望“家和萬事興”,但每個家庭卻總有自己的不幸。在當今社會,夫妻吵架、分居離異,兄弟不和、爭奪家產的家庭并不在少數。
很多人覺得,這是正常現象,人心各有不同,人又是自私的,這種家宅不和的現象避免不了。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家宅不和可以避免。
我們家是一個五世同堂的大家族,家人之間就鮮少有過爭吵,也很少有過大災大難。朋友都說,是因為我們家有一個百歲老人坐鎮,壞事不敢進家門。
這句話,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我們這個大家族,之所以一直如此和睦,的確是姥姥的功勞。
但不是因為姥姥年紀大,壞事不敢進家門。而是因為,姥姥是個智者,總能及時的解決家庭矛盾,避開家宅不和帶來的危害。
姥姥說,家宅不和,往往伴隨著三個征兆。如果你家已經有這種征兆,一定要及時避開:
第一個:經濟危機,麻煩不斷姥姥說,錢不是萬能的,但一定的經濟基礎,是家庭和諧的物質保障。如果經濟上出現危機,那麼就會遭來麻煩。
我的姑父,曾有一段時間迷上了打麻將。為此,他無心工作,整個人一心撲在牌桌上。甚至將一個月的工資,在一天之內輸光了,姑姑氣得在家以淚洗面。
姥姥聽說后,立即趕到了姑姑家中。在中午的餐桌上,姥姥讓姑姑只準備一大碗比較稀的白粥。
姑父回來見此,便責怪姑姑,怠慢了姥姥,而姑姑則表示家里沒錢買食材了。
之后,姑父又見女兒拿著已經寫完的作業本,用橡皮擦重新擦干凈,當作新的用。
于是,他一下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自己是一家的頂梁柱,是家里的經濟來源。如今卻因沉迷自己的喜好,讓家人受罪,實在不該。
由姑父的事件,我們可知,保持家里經濟的穩定,是家人幸福的保障。一旦發現有危害甚至影響家庭經濟的不良行為,一定要及時重視。避免因家庭財政赤字,帶來的家宅不和。
第二個:家庭不和,親友反目古往今來,要說評選出一位最重視家庭和睦的人,非晚清名臣曾國藩不可。
姥姥兒時,接受的是私塾教育,對于諸子百家的經典讀物,爛熟于心。比如《曾國藩家書》,就是她在家庭會議中最經常提起的。
姥姥從小就給我們講過曾國藩與其弟弟們的一則故事:
號稱“湘軍第一悍將”的曾國藩,曾在一次湘軍戰役中慘敗。將近6000多士兵全軍覆沒,其中他的弟弟曾國華連尸首都未找到。為此,曾國藩哀慟慎膺,減食數日。
曾國藩認為,是因為他們兄弟之間不和睦,家宅不和,弟弟才會遭如此大難。
于是,便立即書信給家里其他弟弟們:
“去年我兄弟意見不和,今遭溫弟大變,和氣致祥,乖氣致戾,果有明證。”
家和萬事興,家和則福自生。
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
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對此,姥姥總結道:家人相處,不必糾著無關原則的對錯,也不必計較利益得失,家庭和睦就是人生中最大的財富。
第三個:健康受損,疾病纏身姥姥說,家是充滿愛的地方,不是情緒的垃圾場。好的情緒是家庭和睦的基礎。家庭經常爭吵,帶來壞情緒,家人則容易被疾病纏身。
人類是情感動物,有喜怒哀樂、悲傷憂思等各種情緒。然而,情緒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甚至直接掛鉤。
有科學研究顯示:生命中70%的情緒,都與家庭有關。而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疾病達到了200多種。也就是是說,70%的疾病,來自于家庭。
這不僅是現代的研究結果,古代著名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里也記載了: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百病皆生于氣。
正因為明白這個道理,姥姥十分重視家庭氛圍。別人家經常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但我們家卻鮮少吵架。
姥姥經常告誡我們:不論是溝通還是吵架,都是想要解決問題。既然目的相同,為何不選擇一個心平氣和的方式。這樣雙方都能冷靜處理問題,也不會破壞家庭氛圍。
家和萬事興,從來不是空喊口號,而是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努力,一同去維護。
如果你的家庭出現了以上三種征兆,或者其中之一,都要引起重視了。
和家人之間進行溝通,快速的解決當前的家庭危機,才能長久的維持家和萬事興。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