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共命運的意思

解夢佬

“無論何時何地,愛情始終都是愛情,只不過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在長篇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中,描繪了一個在死亡背景上的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令人觸目難忘。

家庭也一樣。家庭始終都是家庭,但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下,長時間居家隔離,家庭對我們來說似乎又與以往有所不同。親情、愛、責任等這些詞,在疫情的背景下被推上前臺,讓我們重新審視和思考家庭的意義。

親密的人可能是“危險”的人

疫情把責任意識放大了

“少出門不添亂,居家就是做貢獻。”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宅在家里是最有效的防疫方式。除了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和在道路卡口、社區等地管控的干部群眾外,這一次絕大多數國人第一次集體放了一個近兩個月的超長假期。

共命運的意思

疫情期間空無一人的南京夫子廟

同呼呼,共命運。這次我們說這六個字時,不是在比喻的意義上引用,而是百分之百按其字面的意思來理解。《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的人際傳播主要在家庭中發生。聯合考察組從聚集性病例調查和一些家庭傳播案例研究中獲得了一些省份家庭成員間持續傳播的詳細信息。廣東和四川省報告的344起聚集性病例中共涉及1308例病例,其中大多數(78%-85%)聚集性病例發生在家庭成員中。

在疫情期間,最親密的人也可能是最危險的人。南京市溧水區某國企員工祝先生,以前下班后幾個牌友總會相互約飯摜蛋。今年春節以后,祝先生響應號召宅在家里,三月上旬復工后至今,一次也沒有出去應酬。他說:“少一次聚會就少一分被感染的風險,萬一感染上了新冠肺炎,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不幸,還可能傳染給家人。少應酬少聚會,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祝先生表示,疫情過去后也不想太多應酬了,要培養一些“高尚”情操:在家看看書、種種花。

原來家里有那麼多樂趣

我們以前卻忽略了

家住南京夫子廟附近的王先生,家里過去幾乎不“開伙”,多是下館子或者點外賣。可宅在家里的這段時間,王先生變成了“家庭煮夫”。

王先生是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員,平時工作很忙,夫人是比他更忙的公司金領,女兒讀高中,平日住校。以前,王先生和夫人各忙各的,應酬和加班較多,周末一家三口在一起,也是去飯店或點外賣居多,要不就一人來一包方便面。居家隔離期間,吃飯成了大問題。一開始外賣小哥沒上班,后來上班了,王先生夫婦又擔心外賣不衛生。王先生只得系上圍裙親自下廚,一個多月下來居然成了廚藝達人。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看著妻子和女兒吃得很香,王先生感覺很有成就感,他也從做飯做菜中嘗到了樂趣。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3019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疫情居家期間,自己做飯做菜的人越來越多。72.2%的受訪者專門在廚藝類App學習,50.4%的受訪者向家人朋友遠程求助,70.4%的受訪者表示廚藝的提升給自己增添了生活樂趣,64.1%的受訪者因此獲得成就感,51.8%的受訪者因此得到家人的稱贊和認可。

共命運的意思

王先生為家人準備的精致早餐

讀書、追劇、烹飪、養花、玩抖音……宅在家里的日子,很多人找到了樂趣。

家住南京太平門太平花園的張先生平時工作較忙,宅在家里的這段時間,他和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一道讀了很多書。兒子有打架子鼓的愛好,平時都是張先生的“全職太太”送兒子去培訓班學習。張先生最近在家經常聽兒子打鼓,兒子看到他在旁邊,越打越興奮。張先生說:“其實家庭有很多的樂趣,以前忽略了。”

不在乎去哪里

在乎和你一起去

朱女士女兒在德國留學,上周剛從德國返回國內,途中可謂一波三折。先是航班停靠地點由北京改為石家莊,票號改了,票務公司沒有及時通知,女兒沒能登上機,只能在慕尼黑機場住了一晚。次日登上飛機,中途轉機幾次,飛行近20個小時,朱女士擔心得夜不能寐。回國后又要隔離兩周,母女倆每天只能在視頻上聊幾句。

因為疫情,朱女士女兒學校從三月中旬就放假了。朱女士原本想讓女兒宅在學校宿舍,好好多看點書,但女兒不同意,一定要回來。最近德國疫情發展很快,看到每天不斷增長的感染數據,朱女士說:“可能女兒的決定是正確的。”

以前,朱女士一家每年都會旅游一次,地點要麼是國外,要麼是國內比較遠的景區。現在朱女士改變了注意,決定等女兒隔離結束,利用雙休日經常到南京周邊玩玩。她說:“以前總覺得旅游是觀光,通過這次疫情,懂得了陪伴更重要。不是有句話嗎?‘不在乎去哪里,在乎和誰一起去’。今后要多留一些時間,陪伴家人。”

江蘇中旅旅行社工作人員王毓表示,近郊休閑游現在開始熱起來了,一家人或者親朋好友幾個家庭,一起到郊外租個民宿,住兩三天,打打牌,釣個魚,自己動手做吃的。這種以休閑為目的的度假方式,在國外比較成熟。不一定非要那種傳統的到此一游式觀光旅游,體驗式度假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共命運的意思

上周末南京江寧谷里迎來不少游客

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

在這里請講愛和責任

近日,一位葉姓女作家的一條微博引發爭議。這條已被她本人刪掉的微博大意是:像武漢現在疫情封鎖情況下,有個再糟的男人也比孤苦伶仃一個人好。

網友“伊人”表達了不同的意見:“疫情終將會過去,苦幾個月,也好過陪個糟糕的男人過十幾年甚至一輩子。疫情最多是個陣痛,找個糟糕男人,可是長痛,痛到麻木了,痛到只能自我欺騙自我安慰。”網友“Melodysoyanini”說:“女人有多厲害呢?燈泡我換過,表姐家馬桶下水道堵了我捅過,家里的電視機柜、書柜都是我一人裝的,房間的整體布置自己一點點做的。可以做飯,不會餓死;就算不會做飯,我會賺錢啊,叫外賣不香嗎?我會開車,會換輪胎。”

南京某銀行職員鄭女士說:“現在女性地位提高了,女性和男性一樣在職場打拼,獨立意識普遍較強,我們對家庭更看重的是有沒有愛。”

在疫情特殊時期,男人的責任感,更被女性看重。網友“女權造福女性”說:“可惜沒有人統計一下,這次疫情有多少口子的命,是喪生在一個糟糕的男人身上的,比如一家人同居一個屋檐下互相傳染的那種,比如為了回公婆家過年導致身處風險之中而喪命的那種,比如老公到處亂竄帶著病毒回家的那種。”

網上有消息說,疫情期間長時間宅在家里,夫妻之間彼此缺點被放大,一些地方出現了“離婚潮”。昨日,記者來到南京市棲霞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離婚登記室采訪,在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里,記者只看到一對夫妻前來辦理離婚。在此工作了十余年的徐姓工作人員介紹,并沒有感受到網傳的“疫情導致離婚潮爆發”的現象。今年1月1日至3月29日,該區離婚人數共計555對,而去年同期的離婚人數是967對,即使除去因疫情停止辦理的時間段,感覺離婚人數還有些下降了,或許與疫情期間家庭成員之間相濡以沫和命運與共有關。

事業忙碌不該擠壓家庭責任

回到家你就是丈夫和父親

江蘇省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徐琴認為,疫情的確導致了一些人回歸家庭,尤其是男性成員,這是社會文明的進步,也希望從此讓男人們重視家庭的意義、承擔家庭的責任。

徐琴介紹,或許與文化有關,在西方社會中,不論你是總統還是CEO,回到家庭你就是丈夫、父親。他們的自我角色定位很明確,不會因為事業忙碌而擠壓到自己的家庭責任,也不會因為自己是成功人士回到家洗衣做飯帶孩子就覺得掉價。中國長期的傳統文化慣性使一些人自我定位很難,需要通過群體活動來找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要讓自己看起來很忙,才會有種成功的感覺。

徐琴指出,家庭成員之間應該是平等的,掙不掙錢、掙錢多少只是分工問題。家是談愛和責任的地方,不是斤斤計較算計的地方。希望更多的男性因此次疫情得到啟示,家庭不僅是你依賴的地方,更是需要你平等對待、共同付出、共同承擔責任的地方。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建國 徐郁華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