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中,我們看到的乾隆是個處處留情的風流富公子。
下江南,他與女中豪杰程淮秀春宵一刻,難分難舍;
巡山東,他與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產生一段露水情緣;
時而又被香妃迷得有點魂不守舍……
真正的乾隆并非這樣。
他統領江山,運籌帷幄,對臣民寬嚴相濟,唯有面對心中摯愛,乾隆始終是一往情深的男子。
如果說乾隆的人生是出輝煌的大戲,他和富察皇后的愛情,便是戲中一支凄美的驪歌。
命定的賢妻
《清高宗實錄》中有這樣一句:
“命中看得妻星最賢最能,子息極多,壽元高厚。”
清高宗也就是乾隆皇帝。
乾隆小時候,算命先生卜了一卦,說他能娶到一位最賢最能的妻子,將來多子多孫,壽比南山。
命既已定,便只有等待。等到對的時間,迎娶對的人。
那時,雍正已將皇四子弘歷秘儲為太子,為他挑選妻子。
也就是在挑選未來的皇后,要出身名門,要容貌美麗,更要品德純正。
這位被選中的佳人,便是富察氏。
富察是她的姓氏,滿洲八大姓之一,自然是高門貴族的象征。
她長得也很漂亮。
那個時代,一位叫郎世寧的意大利人來中國傳教。
隨后來到京城,被聘為宮廷畫師,為乾隆和他的后妃們畫了一系列畫像,其中就有富察氏的一幅。
畫像中,富察氏頭戴朝冠身穿朝袍,端莊典雅,皮色白皙,兩彎柳葉眉透出幾分清秀。
雍正五年,雍正皇帝在紫禁城重華宮,為弘歷和富察氏舉行婚禮。
她成為他的嫡福晉。
那一年,她妙齡二八,他比她大一歲。
她是他的初戀。
新婚燕爾,兩人在宮中的亭臺水榭與春花秋月下,慢慢品嘗戀愛的甜美。
她是他一生中的結發妻子。
這對少年夫妻琴瑟和諧,娶了她,他才算理解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味。
后來,她又順理成章成為他的第一任皇后。
后宮的清流
雍正十三年,雍正駕崩,弘歷繼位,史稱乾隆皇帝。
富察氏也隨之被立為皇后。
雖然貴為皇后,富察氏不像其他妃子那樣打扮得珠光寶氣。
她不喜歡戴珍珠翡翠,只用天然花草稍作修飾,史書上對此記有一筆:
“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
氣質清雅,品德賢淑,讓她成為后宮的清流。
后宮佳麗三千,有的是姹紫嫣紅。
絕美的女人、飛揚的女人、溫柔似乎水的女人、嬌俏可人的女人……
作為普天之下權力最大卻也是最寂寞的男人,真正渴望的想必一個懂字,是一位善解人意、與自己心心相印的紅顏知己。
乾隆何其幸運,因為他得到了富察氏這位對自己用心用情的知己。
她作為乾隆的賢內助,將后宮打理得井井有條,解除皇帝的后顧之憂。
她也能成為一朵解語花,在適當時候展現溫香軟玉的一面,給予丈夫安慰。
有一年,乾隆帶富察氏去避暑山莊游玩。
皇帝撫今追昔,追憶祖先開疆拓土的艱難歲月。
說在那個時候,先輩們生活淳樸,衣服袖邊只用鹿毛略作裝飾。
不像如今的皇家子弟,日子過得實在鋪張奢靡。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
返回京城后,富察氏讓人找來一塊鹿尾絨毛,親自縫制成一個荷包,又用鹿毛修飾邊沿,贈予乾隆。
荷包易得,鹿尾易得,難得有心人。
荷包雖小,情義卻深。
乾隆感念富察氏的這份用心,將荷包終身佩戴。
富察氏不僅對乾隆日常悉心照料,像天下普通女子對丈夫那樣上心。
她還將婆媳關系處理得非常妥當,性格溫婉和順,態度恭敬有禮,深得婆婆崇慶皇太后的喜愛。
也許在乾隆心里,這個集美貌與品德于一身的女子,無可挑剔,近乎完美。
夭折的皇子
婚后第三年,富察氏生下了一個兒子。
雍正非常高興,他給嫡長孫賜名為永璉,期望孩子長大后能繼承大業。
乾隆對這個兒子更是疼愛有加,夸他“聰明貴重,氣宇非凡”。
后來繼承皇位的乾隆秘密立儲,將年僅六歲的永璉立為太子。
良偶相伴,稚子在懷,這一時期,乾隆大概感到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男人。
很多時候,制定的規劃總是敗給措手不及的變卦,意外也總是趕在明天之前到來。
年僅九歲的永璉在一場疾病中夭折。
突然遭受這樣的打擊,富察氏大病一場。
乾隆雖然心疼,除了有空就過去探望、留下過夜陪伴之外,他無法分擔對方的悲傷。
七年之后,富察氏才生下第二個兒子,取名永琮。
乾隆夸這娃“性成夙慧,歧嶷表異,出自正嫡,聰穎殊常。”
在他眼里,這個兒子比其他妃子所生的孩子都要聰明,而且是結發妻子所生,身份和地位自然與眾不同。
奈何天意弄人,年僅二歲的永琮因為天花病逝。
這一天,恰是乾隆十二年的大年三十,宮里到處都是歡騰鬧熱的過年氛圍。
剛剛從喪子之痛中緩過來的富察氏,再一次被上天摜在命運之地。
天下恐怕沒有比女人失去自己的孩子更加沉痛的打擊。
更何況,這是富察氏第二次失去兒子,就像失而復得之后,再一次失去。
這一年,她已經三十六歲,想再生兒育女已經很困難。
生生死死,來來去去,任你一再失去,任你痛楚難消,日子總歸要繼續下去。
乾隆不只是父親、丈夫,更是一國之君,他還要與滿朝文武商討家事、國事、天下事。
突然的訣別
永琮去世不到半年,乾隆舉行第一次東巡,去山東泰山祭拜孔子。
乾隆決定帶上富察氏一起東巡。
一來,路上紅袖添香,免除寂寥;
二來,借此機會讓她散散心,盡快從喪子之痛中走出。
出發前,負責觀看天象的欽天監向乾隆匯報說:
“客星見離宮,占屬中宮有眚。”
意思是說,天有異象,是不祥之兆,并指向后宮之主。
乾隆心里一陰——皇后會有什麼事呢?
他稍作尋思,心情很快由陰轉晴——皇后剛剛失去愛子,這難道不算人生大災難嗎?
如此一想,便放下心來。
乾隆帶著富察氏離開巍巍皇宮,走向宮外二月的的大自然。
春色爛漫,萬物復蘇,茵茵的新綠,小小的嫩芽,看了叫人心生欣悅,精神也為之感到振奮。
在泰山祭拜完孔子,返途中經過濟南時,富察氏病倒了。乾隆想留下來,等她病好了再回京。
可是富察氏站在乾隆的立場思考問題,不愿因為自己的緣故耽誤朝政,便勸乾隆按原計劃回程。
歸途中,富察氏病情加重,最終病逝于舟中。
她沒能陪乾隆一起回到往日的重華宮。
那一年,她年僅三十七歲。
彼時彼刻,乾隆只能將心中悲慟寄于無聲的文字。
當晚,他提筆寫下一首挽詩:
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忽作春風夢,偏于旅岸邊。
圣慈深憶孝,宮壺盡欽賢。忍誦關睢什,朱琴已斷弦。
河水滔滔,乾隆帝對著虛空,同時也是對心中的富察氏黯然低語,這一世,你我做了二十二年夫妻,你幫我管理后宮十三年。
如今,通通都像夢一樣被春風吹散在旅岸。
皇太后夸贊你孝順,嬪妃們也都欽服你的賢能。
如今,你離我而去,我再也沒有心思誦讀詩經中的《關雎》一篇。
縱使手握大權能翻云覆雨,也挽留不住愛人的生命。
曲終,弦斷,夢醒,人散……
永失我愛,昨日不再。
無盡的懷念
乾隆除了為富察氏舉行隆重的喪禮,還直接賜她“孝賢”作為謚號。
富察氏的人生已經劃上句號,而乾隆的旅途才行至半程。
兩人相伴二十二年,感情深厚,兩人已經融入彼此生命的年輪。
突然的訣別讓他難以接受,連續數日無心上朝。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乾隆夢見富察氏來向自己報告平安,讓他不要惦念,又說自己放不下皇太后和孩子……
夢醒時分,晚風凄冷,身為皇帝的男人,為心中所念淚流枕巾。
悲傷太濃,要用整個余生慢慢消化。化不開的地方,凝定成為細水長流的懷念。
乾隆在《重華宮記》中寫道:
“宿學之所安,舊劍不能忘也。”
重華宮是他成長、學習、生活的居所,這里留下太多好時光。
如今,雕欄畫棟間的精致華美依舊,朱閣紫檀上的搖曳生姿依舊。
只是物是人非,良人逝去。
乾隆下令,皇后曾經居住的長春宮陳設保持原樣,一桌一椅,一瓶一爐,都不得移走。
每到皇后忌辰,他就會來此靜坐,感受空氣中她留下的越來越稀薄的氣息。
兩年后,乾隆冊封烏拉那拉氏為新一任皇后。
富察氏去世第三年忌日,乾隆寫下一首詩,既有對舊人的懷念,也在察看自己的內心:
獨旦歌來三忌周,心懷歲月信如流。
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舊劍久相投。
他的心思怎樣呢?
歲月如流,一直心心念念,并非“新琴”不好,只是“舊劍”難忘。
人與人的相處,有時真的要講緣分。
有些人,一見就能鐘情,而且相契相投;有些人,再怎麼朝夕相對,始終形同陌路。
縱使新歡陪伴在側,縱使后宮佳人如云,心底那份曾經滄海難為水無人可以替代。
乾隆三十年,乾隆再次南巡,也再次途徑濟南。
距富察氏離世已經過去十七個年頭,當他路過傷心地,往事歷歷,全部涌上心頭,愛恨憂愁仍然未能釋懷:
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她用過的器物,她坐過的地方,他和她一起看過的風景,睹物思人成了他日常中不經意的事。
春來秋往,雁字回時,總引起一波懷念……每每此時,他就寫詩。
富察氏病逝后,乾隆寫下了一百多首悼亡詩。
乾隆五十五年,這位文韜忽略、運籌帷幄的國君已經進入垂暮之年。
他又一次來到富察氏墳前,寫下這樣一首詩:
三秋別忽爾,一晌奠酸然。
夏日冬之夜,遠期只廿年。
此時,乾隆已經八十歲,大家都說他能長命百歲。
如此算來,在世的時日還剩二十年。
事實上沒有等二十年,九年后,也就是嘉慶四年,八十九歲的乾隆在養心殿離世。
回想起來,距富察氏去世,已過去足足半個世紀。
乾隆的人生大戲拉上帷幕,他也終于如愿,與心中摯愛在另一時空相聚。
她陪伴二十二年,換他一生懷念。
這就是乾隆和富察皇后的故事,如同一出戲曲,卻留存在歷史深處。
作者 | 江徐,80后女子,煮字療饑,借筆畫心
圖片 | 《延禧攻略》劇照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55541.html